[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7 二十种随烦恼
 
{返回 元音老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490
7、二十种随烦恼
 
所谓随者,就是说这些烦恼是随着根本烦恼而生起的,随逐于心,随心而起,所以又名“枝末 烦恼”或“随惑”。随烦恼又分为小随、中随、大随三种。小、中、大是由下面情况而定的 :(一) 各自为主。(二)不善。(三)一时聚起。若上述三种情况俱全,即是大随烦恼。假如只有后两种, 则是中随烦恼。只有前一种,就是小随烦恼。小随烦恼有忿、恨、恼、浮、谎、谄、骄、害、嫉、 悭十种。这些烦恼形象粗猛,个别而起,并不是甲因乙而起,乙因丙而起等等,它们是各自为主 的,故名小随烦恼。这十法,我们从字面上,就可知其含义了。“忿”,愤怒、光火。“恨”,不如己 意而起嗔恨心。“恼”,恼怒。“浮”,浮浅不明,浮躁不安,因之昏昧,智慧光明被覆盖住了,而 盲动不定。“谎”,说谎、骗人。“谄”,谄媚、谄谀。“骄”,骄傲,骄慢,骄横,骄纵。“害”,损 害,残害。“嫉”,嫉妒。“悭”,吝啬。中随烦恼有两种,即“无惭”、“无愧”。因一切不善心都由 斯而起,一切烦恼也都随之而来,故为中随。假如有惭愧心,则不会做坏事,也就没什么烦恼; 反之,无惭无愧,做起事来,势必损人害己,而遭他人指责,因之不胜烦恼。大随烦恼有八种: 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正念、不正知、散乱。它们由无惭无愧的中随烦恼所引起, 因是一时聚起的,不象小烦恼是个别生起的,故名大随烦恼。“不信”,不相信,不信仰。“懈怠”, 松懈懒惰,不坚持,不努力。“放逸”,身心任意放纵闲散。“昏沉”,头脑迷糊不清。“掉举”,胡 思乱想,妄念不断。“失正念”,失去了正确的信念。“不正知”,不正确的认识。“散乱”,散漫混 乱。这小、中、大随烦恼二十法与六种根本烦恼合起来为烦恼法,与善法相反,故为恶法。
摘自《心经抉隐》

{返回 元音老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8 四种不定法
下一篇: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6 六种根本烦恼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九章 其他 10 五种空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4 别境五心所
 大手印浅释 第三讲 大手印之定 一、烦恼即菩提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二章 明心见性 8 三无差别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一章 心中心法 7 修行方法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11 带业往生
 消业往生与带业往生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7 一心不乱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六章 净宗心要 16 镜影喻
 学佛第一要知见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读《大毗婆沙论》札记 论师的佛陀观(二)[栏目:悟殷法师]
 缘起性空,转染成净(20~29)[栏目:傅味琴居士]
 五百罗汉 138、道仙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怎样把心量放开?[栏目:妙祥法师·开示问答]
 在心灵上种植“善的庄稼”[栏目:看开]
 学句经[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四三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了解自己[栏目:远凡法师·禅的世界]
 道德才能让社会进入良性循环[栏目:济群法师]
 心现境界[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