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八章 关于禅密 1 直指法与参话头
 
{返回 元音老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42
第八章、关于禅密
 
1、直指法与参话头
 
最初禅师都是直接指示,并没叫人去参话头。六祖大师之前,师师相传都是直接指示,并没 叫人参话头,六祖大师传惠明也是直接传示──不思善不思恶。“不思善不思恶”就是一切放下,不 要动念头。惠明良久不动念,六祖大师就直接指示“正与这么时”,“那个”就是你的本来面目。“那 个”很清爽,要你一念不生,不是叫你摸着石头说不知道,它还是有知觉、有灵性。“那个”一念不 生,无止无界,无觉无受,但不是木头也不是石头,那就是你的本来面目,这就叫直指,就叫明心见性。
 
到了宋朝,人心渐下,因为释迦牟尼佛己经圆寂五百年,到了正法五百年过后一千年的相法 时代。以前那种直接指示的法门得来不费工夫,不必经过劳动,好像不必费心费力,就能得到祖 传遗产。正因为不必付出心血,就不知道来处艰辛,不知道珍惜,不断挥霍,把钞票花光。禅也 一样。哇!这就是呀?“这就是”,为什么我还不发神通?尤其是现代人,告诉他“一念不生,了了 分明,就是本来面目”,既然是本来面目就要发神通,为什么还不发呢?总以为未见神通玄妙,以 为不是,不肯承当,反向心外求法,以期神效,故不得已祖师们才不再直接指示,改用参话头, 兜兜圈子,用一则无意味的话头,安在学人心上,生起大疑情,使整个身心掼入疑团内,时节因 缘到来,桶底脱落,从宋朝开始才有参话头。

本来参话头也不是千篇一律的参一则刻板话头,而是因人而异,也就是禅师看来者的根器如 何,指他一个话头,后来明师少了,才千篇一律参一个“念佛是谁”。念佛是谁,也很好。在“谁” 的上面用力去参,“念佛究竟是谁”,是我在念吗?如果是我,身体是我吗?身体显然不是,一口 气不来,死了,身体还在,佛号也念不出来。现在我能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这到底是谁在念啊?让你在那里起疑情,这样才能隔断内外。疑情不起,光在那里念话头是无用的。所以说, 佛法现在渐渐衰微了。
摘自《禅净密互融互通的修法》

直指之道变化多端,非仅直叙一途:有反逼、暗示、纵夺、引逗等等妙用之分,端赖师家视学人之机临场灵活运用,方收宏效,不可死执一种,以是师资至堪重要,若无大手笔宗师,亦徒唤奈何而已。
摘自《略论禅宗》

{返回 元音老人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八章 关于禅密 2 悟道无定法
下一篇: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17 转识成智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四章 修道 4 福慧双修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二章 明心见性 8 三无差别
 大手印浅释 第四讲 大手印之行 二、消除妄念的方法:不离法身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四章 修道 14 常见误解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一章 心中心法 11 千座未悟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七章 唯识精义 13 破尽二执
 附:佛心中心印品中卷下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一章 心中心法 2 六印一咒
 “悟心铭”浅释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九章 其他 11 回光返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弟子规》当中「勿践阈」,以佛法来说,有没有更深的意思?[栏目:蔡礼旭老师]
 Mountain Buck and Village Doe [Infatuation][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55 蟒蛇护金[栏目:依空法师·人间巧喻]
 看破与放下[栏目:能弘法师]
 比丘尼传卷第四[栏目:比丘尼传]
 二谛与五祖传法的双重肯定[栏目:游祥洲教授]
 真心对待一切人事物[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无著、世亲的瑜伽行派(上)[栏目:香港佛教联合会·佛学课本]
 难行道和易行道[栏目:仁焕法师]
 嗔念和口业重,如何对治?[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