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闭口与闭关
 
{返回 论语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94

闭口与闭关

  或曰:“雍也仁而不佞。”子曰:“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

  有人说:“冉雍虽然仁但不会说话。”孔子说:“何必要会说话呢?伶牙利齿,能言善辩,常常使人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仁,何必要会说话呢?”

  孔子认为冉雍不会说话就是仁。

  冉雍是孔子的学生,少孔子二十九岁,生于公元前522年。他的父亲是贱人,但是孔子说不影响冉雍,父亲虽然不善,并非他的儿子就一定不好。所以孔子说“犁牛之子骍且角,虽欲勿用,山川其舍诸”,父亲不好,并非影响儿子的美。

  孔子赞扬冉首先肯定他踏实不乱说话的品德,而别人反而以为这是他的欠缺,所以有人说“冉雍虽然仁,但是不会说话,没有口才。”而孔子正好相反,仁者每天都在反省自己,生怕自己说错了什么,所以仁者说话是很迟钝的,如独得孔子心传的曾子就是这样,孔子最喜欢的学生颜子也是这样,但是颜子早夭,孔子就传心给了曾子。

  对于伶牙俐齿的人孔子是非常厌恶的,他一再强调君子说话是谨慎的。要想走向仁者的境界,先要过说话这一关。

  “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一般不是这样断句,一般都是“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后面的翻译就成了“我不知道冉雍是否仁,但为什么要会说话呢?”所以《朱熹集注》说:“仁道至大,非全体而不息者,不足以当之。如颜子亚圣,犹不能无违于三月之后;况仲弓虽贤,未及颜子,圣人固不得而轻许之也。”

  我们认为,冉雍是不是仁者,仅凭说话这一关来看,他是合格的。言为心声,既然说话这一关过了,即使冉雍还有什么缺陷,他也离仁不远了。《史记》说:“孔子以仲弓有德行,曰:‘雍也可使南面。’集解包氏曰:‘可使南面,言任诸侯之治。’”所以孔子对冉雍的评价实际上是很高的。

  所以我们在这里把“焉用佞?御人以口给,屡憎于人,不知其仁,焉用佞?”翻译为:“何必要会说话呢?伶牙利齿,能言善辩,常常使人讨厌,这样的人我不知道他是不是仁,何必要会说话呢?”孔子针对有人对冉雍的评论,提出自己的看法。他认为仁者根本不需要能言善辩,伶牙利齿。善说的人不一定有仁德,而有仁德者则不必有辩才。要以德服人,不以嘴服人。

  有关语言上的问题,是仁者修行中需要特别注意的问题,《论语》中多次强调不要多说话,如“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都是孔子对于喜欢多说话的人的劝告。

  禅修中为了制止语言上错误,采取闭关,完全不与任何人来往,更不用说话了。“闭关”专心结期修禅,包括静坐、学经、忏悔等修持。结期的时间,最短者为三天、七天,中等者为二十一天、四十九天、三个月,长者可达一年乃至三年。闭关一般是独居一室或一座小院,藏传佛教的瑜伽行者则多独居山洞。有专人照料其生活起居称为“护关”,或称“护法”。入关之后,洞口或门户须封闭,仅留一送食物的小窗口,待修炼期满,才能打破关口出关。结期闭关专门修禅,对于一般散乱多的人来说,显然易闯过散乱关,使修行功夫在较短时间内迅速提高,乃至深入各种禅定。

  论语禅:

  仁者就是静默的禅者。


{返回 论语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不敢承当
下一篇:鲁国君子与瑚琏
 善恶报应看三世
 敢做敢当
 井有仁焉
 为心祈祷
 众生平等
 内省
 自度度人
 闭口与闭关
 无欲则刚
 士志于“道”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泠然[栏目:僧诗句集]
 永明延寿与《宗镜录》(道荣)[栏目:永明延寿大师思想研究]
 圆觉经略说 第七章 威德自在菩萨[栏目:南怀瑾居士]
 智泉法师讲经系列之一 《妙法莲华经》之《妙音菩萨品》续[栏目:智泉法师]
 四念处[栏目:佛教词汇小百科]
 若有众生 多于淫欲(宝静法师 )[栏目:戒邪淫文集]
 佛菩萨一定会给力[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气动的很厉害,还跳起来了,坐完以后好累,有没有制住气动的方法?[栏目: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大日经 入漫荼罗具缘真言品[栏目:大日经·白话文]
 试论水陆法会不可思议功德[栏目:真禅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