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无相功德
 
{返回 论语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07

无相功德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孔子说:“孟之反不喜欢夸耀自己。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快进城门的时候,他鞭打着自己的马说,‘不是我敢于殿后,是马跑得不快。’”

  中国禅宗到六祖慧能闻《金刚经》而开悟,他得衣钵后向大众开示:“若欲入甚深法界,入般若三昧者,直修《般若波罗蜜经》,但持《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一卷,即得见性,入般若三昧。”意思是要想得到最高智慧的禅定,也就是开悟,只要持《金刚经》一部经就行了。可见《金刚经》是开如来智慧的一部经,它说了什么道理呢?简单说就是“无相”,《金刚经》中说:“凡所有相皆是虚妄,若见诸相非相,即见如来”。怎么做到“无相”呢?那就是禅修的人在日常生活中要“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是《金刚经》修行的宗旨,它是什么意思呢?简单地说,就是说我们起心动念都不要停住在有相的功德上面,即不要“着相”,什么叫做“着相”呢?就是说做了好事喜欢炫耀,做了好事希望尽快得到回报。那么与之相反的自然就是无相了,什么叫“无相”呢?就是做了好事不但不炫耀,还不想让人知道,也不想别人回报。用《金刚经》的话来说“灭度无量无数无边众生,实无众生得灭度者”,意思是我救了无量无数无边众生,都使他们到了解脱的彼岸,但我心中并非觉得做了很多好事,我救了很多众生。这是佛的智慧,这就是无相。只有做无相的功德,才能到达佛的境界。

  孟之反为什么受到孔子赞扬呢?因为他做了功德,不但不炫耀,而且还加以掩饰,这就近似《金刚经》所说的“无相”了。在一次战斗中,败退的时候,他留在最后掩护全军。“奔而殿”,就是叫前方败下来的人先撤退,他自己一个人挡在后面。“殿”便是最后的意思,现在还有“殿后”这个词语。“将入门”,是说孟之反由前方撤退,快要进到自己的城门时,“策其马曰”,他才赶紧用鞭子,抽在马屁股上,超到队伍的前面去。然后告诉大家说:“非敢后也,马不进也。”意思是说,不是我胆子大,敢在你们背后挡住敌人,实在这匹马跑不动!

  孟子反,又名之侧,他所参加的这次战斗,失败责任并非是他。据《左传.哀公十一年》记载:一次鲁国抵抗齐国侵犯的战争,冉求帅右师,樊迟辅助,作战有力。不愿出战的孟孺子帅左师,迟迟不肯发兵,发兵后又一战即溃。当时孟之反在左师,职务不详。鲁国右翼军败退的时候,孟之反在最后掩护败退的鲁军。

  上述鲁抵抗齐国的战争,发生在鲁哀公十一年春,孔子也是这一年返鲁的。这条语录当是在他回到鲁国后不久说的,孔子表扬孟之反恐怕也包含着对孟孺子的批评。因为这一战争刚过去,功过问题可能正争得不可开交。失败最大的责任当然是孟孺子,但他没有君子风度,不但不承认责任,可能还在推卸责任。而孟之反恰恰相反,本来掩护撤退有功,可他不宣扬自己的功劳,反而说是自己的马跑得不快。像孟之反修养到这种程度,真是了不起。

  论语禅: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返回 论语禅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道”不远人
下一篇:“菩萨”与“罗汉”
 无言之“道”
 契理契机
 为心祈祷
 好人得病
 众生平等
 鲁国君子与瑚琏
 不为境转
 以孝悌治天下
 迷信
 美在天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杂阿含经卷第十八(四九一)[栏目:杂阿含经]
 放生感悟[栏目:佛网文摘]
 37 国王与国师[栏目:佛经民间故事]
 入乡随俗 求同存异[栏目:净慧禅语]
 吃肉之过患[栏目:索达吉堪布]
 勿见他人过[栏目:妙祥法师]
 慈悲药师放生长轨[栏目:药师佛·行法颂言]
 修慧不修福,罗汉托空钵[栏目:幸福禅]
 戌子禅七法会起七法语[栏目:明海法师]
 每天进步一点点[栏目:如瑞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