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格言
 
{返回 佛教格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7516

佛教格言

▲不调饮食,则病患必生;不阅三藏,则智眼必昧。藕益大师《阅藏知津叙》
[今译]不调理饮食,那么病患就会产生,不阅览三藏经典,那么智慧之眼就会蒙昧。

▲法譬如水,能洗 诸有垢秽、若井、若池、若江、若河、溪、大海,皆悉能洗诸有垢秽。其法水者,亦复如是,能洗众生诸烦恼垢。《无量义经》
[今译]佛法就像用水一样,水能洗除污垢不净之物,象井水、江水、河水、溪水、海水。都能冼去各种污秽。佛法之水也是也此,能洗去众生的各种烦恼污垢。

▲若人寿百岁,邪学志不善,不如生一日,精进受正法。《法句经.教学品》
[今译]如果能活一百岁,却去学不好的东西,还不如活一天,却勤奋追求真理。

▲朱元璋谓学书须是专一于是,更无余好,方能有成。而予闻古之善琴者,亦谓专攻三二曲,始得入妙。斯言虽小,可以喻大。佛言制心一处,无事不办。是故心分两路,事不归一。情专志笃,三昧速成。参禅念佛人不可不知。[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今译]米元章(朱芾)说:学习书法必须专一于书法,不要再有其它爱好分心,方能有成就。我听说的古代善于弹琴的人,也说必须专攻二三只曲子,方能进入精妙的境界。这里说的虽是小事,但也可以借喻大的方面。佛说把心集中在一个地方,那么没有办不到的事。所以说,心意开了岔,事情也不能成,心性专一,志向坚定,三昧就能很快得到。参禅和念佛的人,不可不明白这个道理。

▲譬如有人,因其饥故,食七枚煎饼,食六枚半已,便得饱满。其人志悔,以手自打,而作是言:“我今饱足,由此半饼,然前六饼,唐自捐弃。没知半饼能充足者,应先食之。”《百喻经.欲食半饼欲》
[今译]有一个人因为饥饿,就吃七枚煎饼。吃到六个半时,就已经饱了。这人非常后悔,有手打自己,并且说:“我现在饱了,是因为吃了这半个饼,前面的六个饼子,都白白浪费了。如果早知道吃这个半个饼子就能饱,应该先吃它。”

▲是故执医之一方者误色身,执经之一义者误慧命。予尝谓《六祖坛经》不可使无智人观之,正虑其执此而废彼也。[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今译]当医生的不对症用药而固执地只用一张药方,一定会误人的性命。学佛的人不知众生根基各有深浅不同而固执地执着一部经的义理去诽谤其它经典、宗派,就会误自己的慧命。我曾说《六祖坛经》不能随便给那些没有真知正见的人看,正是顾虑那些浅见的人执着于《六祖坛经》而轻视其它经典教法。

▲经言:菩萨未能自度,先能度人。愚夫遂谓菩萨但度众生,不复度己。不知己亦众生数也。焉有度尽众生,而独遗自己一众生乎?何得藉口菩萨,逐外忘内。[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今译]佛经上说:“菩萨在还没有自度成佛的时候,先就能做弘法利生度人的事业。可是有一些愚痴的人看到这句话就说菩萨只度众生就行了,不用度自己。他们不知道自己就在众生之中。哪里有度尽众生却把自己留下来不度的道理?所以不能以菩萨度众生为借口,只注重向外度人,而忘记了自己内在的修持。”

▲明教曰:“圣贤之学,固非一日之具,日不足,继之以夜,积之岁月,自然可成。”《禅林宝训》
[今译] 明教和尚(契嵩禅师)说:“圣贤的学问,本来就不是一天就可以通足的。白天不够用,用夜晚来继续学习,日日月月地积累起来,自然可以完成。

▲诸供养中,法供养最,所谓如说修行供养,利益众生供养,摄受众生供养,代众生苦供养,勤修善根供养,不舍菩萨业代养,不离菩提心供养。……以诸如来尊重法故,以如说行出生诸佛故。若诸菩萨行法供养,则得成就供养如来,如是修行,是真供养故。《普贤行愿品》
[今译]在众多的供养之中,法供养是最好的。法供养就是:依照佛所教诲的去修行,使一切众生都能得到利益,接受众生,教化众生,救护众生,代替众生受各种苦难,精勤修行佛法,积累善业,一心一意修行,而不舍弃菩萨得乐众生的事业,没有一丝一毫舍离求成佛的心。因为一切佛都是尊重佛法的。众生按照前面七种方法去修行,就一定能成佛。如果菩萨修行法供养,就能成就供养佛的功德,像这样修行才是真正的供养。

▲如鹦鹉只学人言,不得人意,经传佛意,不得佛意而但诵,是学语人。慧海禅师《顿悟入道要门论》[今译]就像鹦鹉只是学人说话,不能明白人的意思,佛经也是传达佛意的,不明白佛意,只是口中念诵,也就像鹦鹉一样,是学舌之人。

▲沙门夜诵迦叶佛遗教经,其声悲紧,思悔欲退。佛问之曰:“汝昔在家,曾为何业?”对曰:“爱弹琴。”佛言:“弦缓如何?”对曰:“不呜矣。”“弦急如何?”对曰:“声绝矣。”“急缓得中如何?”对曰:“诺音普矣。”佛言:“沙门学道亦然,心若调适,道可得矣。于道若暴,暴即身疲。其身若疲。意即生恼,意若生恼,行即退矣。其行既退,罪必加矣。但清净安示,道不失矣。《四十二章经》
[今译]一个僧人夜晚诵读迦叶佛遗教经,声音悲切紧张,产生了后悔不想继续修行之心,佛问他:你过去在家里,曾作过什么事?回答说:喜欢弹琴。佛问:琴弦如果太松了怎样?回答说:发不出声音。佛又问:弦太紧了怎样?回答说:弦断声绝。佛再问:如果弦不松不紧正适中怎样?回答说:各种声音都谐调具备了。佛说:出家人学道也是也此,心意如果调整适宜,道就可得了。在修道过程中如果一昧地急躁冒进,身体就会疲倦。如果身体疲倦了,心意就会恼恨,恼恨如果产生了,自然会后悔而不愿继续修行。修行一旦悔退,罪业必定会增加了。只有心身清净安乐,道就不会失去了。

▲如人水所漂,惧溺而渴死,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设美膳,自饿而不食,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华严经.菩萨问明品》
[今译]比如有人被大水漂流,因害怕淹溺不饮水而渴死,于佛法不亲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又比如有人安排下美食,自己饿着肚子却不吃,于佛法不亲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

▲假使干草积同须弥,投火于中,如芥子许,必皆烧尽。何以故?火能烧故。于如来所种少善根亦复如是,必能烧尽一切烦恼。《华严经.如来出现品》
[今译]假如把干草堆积得像须弥山那么大,投一点点像芥子那么大的火种在里面,一定会将干草烧尽。为什么呢?因为一点点火也能燃烧。众生对佛所种的一点点善根也是如此,一定能烧尽自己身心的一切烦恼。

▲佛平等说:如一味雨,随众生性,所受不同。如彼草木,所禀各异,佛以比喻,方便开示,种种言辞,演说一法,于佛智慧,如海一滴,我雨法雨,充满世间。一味之法,随力修行,如彼丛林,药草诸树,随其大小,渐增茂好。《法华经》
[今译]佛平等说法:像同一朵云下的雨也是同一种味道的,随着众生的根性不同,能接受的多少也不同。就如同草木,本质各异,佛用各种比喻,用方便善巧的法门教导众生,用各种言辞,演说大乘法门。对于佛智慧来说,这只是大海中的一滴水而已。佛所说的妙法如同喜雨,充满了世间。一乘妙法,也要随众生的力量去修行。就像树林之中,从药草到大树,随它们的大小和得到的雨量,渐渐地生长得繁茂。

▲懈怠之人,犹如舂杵,有二种事,一者不能自使,日益损坏;二者不能自立,弃地即卧,渐不堪用。《大乘理趣六波罗密多经》
[今译]懈怠的人,就像用来舂东西的杵,有二种事,一是不能自己支使自己,一天比一天使用损坏。二是不能自立,丢到地上就躺在地上,天长日久渐渐不能使用。

▲黄龙谓隐士潘延之曰:圣贤之学,非造次可成,须在积累。积累之要,惟专与勤。屏绝嗜好,行之勿倦,然后抒而充之,可尽天下之妙。《禅林宝训》
[今译] 黄龙禅师对隐士潘延之说:“为圣为贤的学问,不是轻易就能成的,必须通过积累。积累的关键,是专一和勤劳。屏弃断绝其它嗜好,努力地学习而不知疲倦,然后再将学到的东西扩充推广,可以穷尽天下的妙道。

▲以耳听受而得者,不如以目看读而得者之广也;以目看读而得者,不如以心悟明而得者之极其广也。以心为君,以目为臣,以耳为佐使,可也。用目当心,斯下矣;用耳当目,又下之下矣。《竹简随笔》
[今译]凭耳朵听闻而得到的知识,不如用眼睛看读所得到的知识广泛。用眼睛看读而得到的知识,不如用心领受,明悟事理而得到的知识更加广博。学习必须用心领悟为主,以目读为次,以耳听为辅助。如果用眼睛读代替心领悟,这已经很浅陋了。如果用耳朵听代替眼睛读,那么就更加浅陋了。

▲若多少有闻,自大以骄人,是如盲执烛,照彼不自明。《法句经.多闻品》
[今译]自己懂了一点东西,就自高自大骄傲于人,这就好像盲人手执灯烛,照亮了别人自己却看不到光明。

▲大觉琏和尚曰: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道。今之所以知古,后之所以知先,善者可以为法,恶者可以为戒。历观前辈,立身扬名于当世者,鲜不学词而成之矣。《禅林宝训》
[今译]大觉琏和尚说:“玉不经琢磨,则不能成为好器具。人不学习,就不明了妙理。今人所以能了解古人,后代之所以能了解前辈,都因为能够通过学习把好的作为标准,把不好的作为教训。遍观那些名扬当代的前辈,没有不是勤勤恳恳学习而有成就的。

▲荧邵武谓真净克文和尚曰:“物暴长才,必夭折;功速成者,必易坏;不推久长之计,而造卒成之功,皆非远大之资。”《禅林宝训》
[今译]荧邵武对真净克文禅师说:“世间的事忽然暴长的,一定会夭折;很快就能成功的事情,一定很容易败坏。不求长久的计划,而希望去做那些立刻可成的事,这都不是能做大事的资质。

▲学无朋类,不得善友,宁独守善,不与愚偕《法句经.教学品》
[今译]在修学过程中,如果找不到真正的朋友,与其和愚痴的人在一起,还不如独守正道。

▲世人耽着处,不舍昼夜。曰:“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耽赏玩也。“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耽 也。“野客吟残半夜灯。”耽诗赋也。“长夏惟消一局棋;”——耽博奕也。古有明训曰:“是日已过,命已随减。当勤精进,如救头然。”今出家儿,耽 者固少,而前后三事或未免焉。将好光阴蓦然空过,岂不大可惜哉。[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今译]世人如果有了嗜好,便不分白天黑夜,把时间功夫都用在上面。古诗中说:“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这便是贪恋游玩的。“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这便是贪酒的。“野客吟残半夜灯。”这是沉缅于诗赋的。“长夏惟消一局棋。”这是沉迷于游戏的。古人有明训教导我们说:“这一天又过去了,寿命也跟着减少了一天。应当勤奋地修行,好像要救灭烧到头上的大火一样。”现在的出家人贪酒的固然不多,但对其它的三件事沉迷的却未必能免。把宝贵的时光白白浪费掉,实在太可惜了!

▲远公曰:“夫天地之间,诚有易生之物,使一日暴之,十日寒之,亦未见有能生者。无上妙道,昭昭然在于心目之间,故不难见。要在志之坚,行之力,坐立与徒。其或一日信而十日疑之,朝则勤而夕则惮之,岂独目前难见,予恐终其身而背之矣。”《禅林宝训》
[今译]法远圆 禅师说:“天地之间,确实有很容易生长的东西,但假如暴晒一天,冷冻十天,也没见有能长得起来的。无上妙道,明明白白就在你自己心眼之间,所以是不难见到的,关键在于志向坚定,修行勇猛,自然很容易成就。如果有人对佛法一天相信而十天怀疑,早晨勤劳而晚上畏难,不修习,哪里只是眼前难以成就,只怕他终生都与佛法背道而驰。

▲真净谓舒王曰:“日用是处力行之,非则固止之,不应以难易移其志。尚以今日之难,掉头弗顾,安知他日不难于今日乎?”《禅林宝训》
[今译]真净克文禅师对王安石(被封为舒王)说:“在平时,对的一定要努力地做,不对的一定要坚决地制止,不应该因为困难就轻易改变自己的志向。如果因为现在做起来难而不管它,又怎么知道将来的事情做起来不比现在更难呢?”

▲如人善方药,自疾不能救,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如人数他宝,自无半钱分,于法不修行,多闻亦如是。《华严经.菩萨问明品》
[今译]比如人善长医方药理,自己的疾病却不能治疗,于佛法不能亲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又比如空数别人的珍宝,自己却没有半分钱,于佛法不能亲自修行,就算懂得再多也是如此。

▲若勤精进,则事无难者,是故汝等当勤精进。譬如小水常流,则能穿石。若行者之心,数数懈废,譬如钻火未热而息,虽欲得火,火难可得。《佛遗教经》
[今译]如果勤奋精进地去做,那么事情没有难办的。因此你们应当勤奋努力。譬如小水滴常流不断,也能穿透石头,如果修行人的心里常常懈怠,譬如钻木取火,木头还没钻热就停下来,虽想得到火,也是不可能的。

▲湛堂曰:“学者求友,须是可为师者,时中长怀尊敬,作事取法,期有所益。或智识差胜于我,亦可相从,警所未逮。万一与我相似,则不如无也。”《禅林宝训》
[今译]文准(湛堂)禅师说:“学道的人交朋友,一定要交可以作自己老师的人,每天心里怀着尊敬的心情,做事都以他为榜样,希望对自己有益处。或者有的智力见识略略比我强,也可以相交,提醒我不及之处。万一和我差不多,那还不如不交这样的朋友。

▲沙门问佛:何者多力?何者最明?佛言:忍辱多力,不怀恶故,兼加安健,忍者无恶,必为人尊。心垢灭尽,净无瑕秽,是为最明。未有天地,逮于今日,十方所有,无有不见,无有不知,无有不闻,得一切智,可谓明矣。《四十二章经》
[今译]僧人问佛:什么样的人有大势力?什么样的人最聪明?佛说:能够忍辱的人有大势力,因为他不怀恶心,而且安然健康。能够忍辱的人没有恶念,一定被人尊敬。心中尘垢灭尽,清净没有瑕疵污秽,这样的人最聪明。从没有天地时开始,直到现在,十方世界中的一切,没有未见过的,没有不知道的,没有没听说过的。得到了无所不知的认识(一切智),这样的可称得上是聪明的了。▲ 佛言:夫见道者,譬如持炬入冥空中,其冥即灭,而明独存。学道见谛,无明即灭,而明常存矣。《四十二章经》
[今译]佛说:见道的人,就像手持火炬进入暗室之中,黑暗就消失了,而光明独存。学道明见真谛,愚痴烦恼就消灭了,而智慧常存。▲ 第五觉悟,愚痴生死,菩萨常念,广学多闻,增长智慧,成就辩才,教化一切,悉以大乐。《八大人觉经》
[今译]第五,要觉悟到,由于迷惑无知,才使自己沉沦于生死轮回之中。而觉悟了的菩萨则常常认识到,只有博学多闻,才能增长自己的学问智慧,使自己获得宣讲佛法圆通流畅,无所滞碍的才能,教化一切众生,使他们都能够得到远离生死,彻底解脱的大快乐。

▲既有众生,故有诸佛。既有诸佛,便有教门。既有诸佛教门,则有菩萨之论。诸佛为众生失道,是故说经;菩萨为众生迷经,是故造论。[隋]吉藏法师《三论玄义》
[今译] 既然有众生,故而有诸佛。既有诸佛,就有佛的教法。既有佛的教法,就有菩萨造的对经解说的论。诸佛因为众生迷失正道,所以说经;菩萨因为众生迷惑佛经,不能如实了解,所以造论。

▲譬如有人,渴乏须水,于彼高原,穿凿求之,犹见于土,知水尚远。施功不已,转见湿土,遂渐至泥,其心决定,知水必近。菩萨亦复如是,若未闻未解,未能修习是《法华经》者,当知是人去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尚远。若得闻解思惟修习,必知得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华经》
[今译]譬如有人非常干渴,想喝水,到一个高地上挖坑求水,看到干土,就知道离水源还很远。象这样不停地挖下去,就会见到湿土,渐渐地又见到湿泥。他以坚定的信心挖下去,就会知道已经离水不远了。菩萨也是这样,如果没有听闻了解和修行《法华经》的教法,这人离无上正等正觉(成佛)还远得很。如果能够听闻、了解、思惟、修习《法华经》的教法,他就离成佛不远了。

▲先德云:譬如敝人执烛,不以人敝故,不取其照。即孔子不以人废言意也。藉口者遂谓师不必择贤,但资其学识言论足矣。彼自不德,我何与焉?遂依之不违。宁知芝兰鲍鱼,渐染成性乎?《论语》曰:“不以人废言。”又曰:“因不失其亲,亦可宗也。”胡不合而观之?[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今译]从前的大德说:譬如有一个德行浅薄的人手执灯烛为人照明,我们并不能因为他德行浅薄而不接受他的灯光。这就是孔子所说的,不因为这个人不好,连他说得对的话也不听的意思。把孔子的这句话作借口的人,于是就说拜师不一定要选择那些贤德的人,只要取法他的学识和言论就足够了。老师自己没有道德,和我们有什么关系?于是根据这种说法去择师。他们却不明白“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的道理,老师的品行能渐渐影响学生的性情。《论语》说:“不以人废言”又说:“对有道德的人要亲近他,并且效法他的言和行。”为什么不把这二句话合起来看呢?

▲知足之法,即是富乐安隐之处。知足之人,虽卧地上,犹为安乐;不知足者,虽处天堂,亦不称意。不知足者,虽富而贫;知足之人,虽贫而富。《佛遗教经》
[今译]懂得知足的方法,就是处在宝贵、快乐、安隐的地方。知足的人,即使睡在地上,也觉得很安乐。不知足的人,即使身处天堂,也觉得不满意。不知足的人,即使物质上很富有也是贫穷的人;知足的人,即使在物质上很贫穷也是富有的人。

▲作福莫如惜福,悔过莫如寡过。[清]藕益大师《寒笳集》
[今译]作福不如珍惜福份,悔过不如少犯过错。

▲贫者忧无财,慕富人之为乐,而不知富人有富人之忧也。贱者忧无官,慕贵人之为乐,而不知贵人有贵人之忧也。贫者、贱者、富者、贵者,各忧其所不足,慕王天下者以为穷世人之乐,而不知王天下者有王天下之忧也,而犹不知其忧之特甚也,而犹不知其反慕乎群臣百姓之为乐也。呜呼!悉妄也。惟智人能两无忧乐,而住于无忧乐者亦妄也。非大悟大彻,无自由分。[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今译]贫穷的人忧虑没有钱财,羡慕富人的享乐,却不知道富人有富人的烦恼。地位低下的人忧虑没有官职,羡慕当官的人享乐,却不知道当官的人有当官人的烦恼。贫穷的人,低贱的人,有钱的人,当官的人,都忧虑他们没有的东西,羡慕称王于天下的人,享受尽了世间的快乐。却不知道做帝王的有做帝王的烦恼,更不知道他们的烦恼比普通人更厉害,也不知道做帝王的反而羡慕群臣百姓的快乐呢!唉!谁明白这种苦乐境界都是虚假不真实的呢?只有智者才能既无忧又无乐。如果执著于无忧无乐,则又是一种错误。所以说,不是大彻大悟的人,哪有自由自在的份!

▲师风作务执劳,必先于众,主者不忍,密收作具而清息之。师曰:“吾无德,争合劳于人?”既遍求作具不获,而亦忘餐。故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之语流播寰宇矣。《五灯会元》
[今译]凡是劳动,怀海禅师总抢先去做,主管的人不忍心,私下将他的工具藏起来,请他休息。怀海禅师说:“我没有什么功德,怎能让别人替我劳动?”于是他到处找工具没找到,也就不去吃饭。所以有“一日不作,一日不食”的话传遍全国。

▲在家菩萨应受善戒。彼应不杀,放舍刀杖,不杀一切诸众生等,不恼一切,常行慈心。彼应不盗,自财知足,于他财物不生希望,乃至草叶,不与不取。离彼邪淫,夫妻自足,不希他人。应离妄语,如说如作,不诳于他,先思而行。随所见闻,如实而说,宁舍身命,终不妄语。彼应离酒,不醉不乱,不自轻躁,亦不嘲哗。《大宝积经.郁伽长者会》
[今译]在家菩萨(指修道人)应受善戒。他们应该不杀生,舍离刀杖,不杀害一切生物,不恼恨一切众生,常行慈心。他们应该不偷盗,对于自己的财物知道满足,对于别人的财物不产生羡慕希望的心理,甚至一草一叶,别人不给自己不取之。远离邪淫,夫妻二人即感满足,不应该再求别人与之淫乱。应该远离妄语,怎样说就怎样做,不欺骗他人,先思后行。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如实述说,宁可舍弃生命,也不妄语。他们还应该远离酒类,不喝醉乱性,不轻浮躁动,也不吵嚷喧哗。

▲不杀则长寿,不盗则常泰,不淫则清净,不欺则人常敬信,不醉则神理明治。郗起《奉法要》
[今译]不杀生就能长寿,不偷盗就能心性安泰。不邪淫就能身心清净,不欺骗人们就会尊敬崇信,不醉酒就能神智清明。

▲能行说之可,不能勿空语。虚伪无诚信,智者所屏弃。《法句经.教学品》
[今译] 如果能做到的,说出来还可以,如果根本做不到的,千万不要说空话。要知道虚伪不讲信用,正是聪明人所鄙弃的啊。

▲而大慈大悲者,菩萨之所以为菩萨也。但能存菩萨慈悲之心,学菩萨慈悲之行,是不出户庭,而时时常觐普陀山;不面金容,而刻刻亲承观自在矣。[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今译]大慈大悲是菩萨之所以称为菩萨的原因。只要心中有菩萨慈悲的心怀,学习菩萨慈悲的行为,就是足不出户,也能常常朝拜普陀山;不到普陀山面见菩萨的金容,也能时刻得到观自在(观世音)菩萨的教诲。

▲佛言:睹人施道,助之欢喜,得福甚大。沙门问曰:此福尽乎?佛言:譬如一炬之火,数千百人各以炬来分取,熟食除冥,此炬如故。福亦如之。《四十二章经》
[今译]看见人行布施道,应该高兴地帮助他,这样做的福报很大。一个僧人问佛说:这种福报会被分尽吗?佛说:譬如一支火炬的火,数千万人各自拿着火炬来取火,用来做饭照明,而这支火炬依然如故。布施的福报也是如此。

▲而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者,随前人所须,一切给与。而菩萨以恶心、嗔心,乃至不施一钱、一针、一草。有求法者,不为说一句、一偈、一微尘法,而反更骂辱者,是菩萨波罗夷罪。《梵网经》
[今译]菩萨见一切贫穷人来乞求施舍,要随前面说的人所需要的东西施舍给他们。如果菩萨以恶心嗔恨心,甚至不施舍给他们一分钱、一根针、一根草;有来求法的人,却不为他们说一句经、一首偈子、一点如微尘那么少的佛法,反而辱骂、羞辱的,这些都是菩萨的极重罪。

▲若菩萨,自有财物,性悭惜故,贫苦红尘无所依怙,来求索者,不起悲心,给施所求,有欲闻法,吝惜不说,是名第二波罗夷处法。《菩萨戒本经》
[今译]如果菩萨,自己有财物,生性吝啬,有贫苦众生,没有依靠,来乞求施舍,却不生起大悲之心,施给他们所求之物。或者有想听法的人来求法,却吝惜不说,这就是第二重罪。

▲布施好品德,帮助众亲眷,行为无瑕疵,是为最吉祥。《吉祥经》
[今译]布施是良好的品德,要尽力帮助亲戚朋友,行为上没有一点污点,这样才是最大的吉祥。

▲是人(布施之人)现在得四果报:一者:一切乐见,乃至怨家;二者:善名流布,遍于四方;三者:入大众时,心无怖畏;四者:一切善人,乐来亲附。
[今译]布施的这个人现世可以得到四种果报:一是所有的人都喜欢见他,甚至是仇人怨家;二是善名流传,遍布四方;三是到大家居住之处,心中没有恐怖;四是一切善人,很高兴地来依附。

▲善男子,若能观怨一毫之善,不见其恶,当知是人名为习慈。若彼怨家,设遇病苦,能往问讯,瞻疗所患,给其所需,当知是人能善修慈。《优婆塞戒经.禅波罗密品》
[今译]善男子,如果能看到怨家一丝一毫的善处,不追究他的恶处,这人就已学会了慈悲。如果怨家,假如有病苦,能前去问候,探望,治疗其病患,供给他所需之物,应当知道这个人能很好地修行慈悲。

▲菩萨所作福德,不应贪著,是故说不受福德。《金刚经》
[今译]菩萨对于所作的福德,不应该贪恋执着,因为福德也是虚假不真实的,所以说菩萨不接受福德。

▲若菩萨心住于法而行布施,如人入暗,即无所见;若菩萨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见种种色。《金刚经》
[今译]如果菩萨心中执着于佛法而实行布施,就像人进入到暗室之中,什么也看不见。如果菩萨心中不执着于佛法而实行布施,就像人有双眼,在日光的照射下,能看见种种事物。

▲或谓必待已圆而后利他,则利他终无时矣。然自疾不能救,而能救他人,无有是处。[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今译]有人说一定要等到自己功德圆满之后,再来利益救度别人,那么这样一来,要利他恐怕永远都没有时间了。但也要明白,自身的疾病还不能自救,而能去救治他人,这是完全不可能的。

▲奉养父母亲,爱护妻与子,从业要无害,是为最吉祥。《吉祥经》
[今译]奉养父亲母亲,爱护妻子儿女,从事无害的事业,这样才是最大的吉祥。

▲世间大地称为重,悲母恩重过于彼;世间须弥称为高,悲母恩高过于彼。《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
[今译]世间大地被称作是最重的,悲母的恩情比大地还要重。世间须弥山被看作是最高的,悲母的恩情比须弥山还要高。

▲世间骂者,亦有二种:一者实,二者虚。若说实者,实何所嗔?若说虚者,虚自得骂,无豫我事,我何缘嗔?《优婆塞戒经.羼提波罗密》
[今译]世间的骂,也有二种:一是骂的内容属实,二是骂的内容虚假。如果说的是真的,真的还有什么嗔恨呢?如果说的是假的,说假的人自得其骂,同我没有一点关系,我又为什么嗔恨?

▲佛言:有人闻吾守道,行大仁慈,故致骂佛,佛默不对。骂止,问曰:子以礼从人,其人不纳,礼归子乎?对曰:归矣。佛言:今子骂我,我今不纳,子自持祸归子身矣。犹响应声,影之随形,终无免离,慎勿为恶。《四十二章经》
[今译]佛说:有人听说我保守正道,以大仁慈对人,故意骂佛,佛却默然不答。等到骂完了,佛问:你送礼给人,别人不接受,礼物是不是还该你自己所有?那人说:当然是的。佛说:现在你骂我,我不接受,你自己把祸殃带给了自身。这就像回声跟着声音,影子跟着形体,是永远不可分离的。所以要谨慎,不要作恶。

▲怨亲等苦,先救怨者。见有骂者,反生怜悯。《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
[今译]仇人和亲人同样受苦之时,应先救仇人。别人来辱骂自己,自己心中反而要产生怜悯之情。

▲若骂詈者,嘿而不报;若挝捶者,受而不校;若嗔怒者,慈心向之;若谤毁者,不念其恶。《法句》又云:“受辱心如地,行忍如门 。”地及门 ,盖取其藏垢纳污,终日受践也。郗超《奉法要》
[今译]如果别人骂我,应当默然不还口。如果别人打我,应当接受而不计较。如果别人恨我,应当用慈悲心去对待他。如果别人诽谤我,应当不念他的罪恶。《法句经》又说:“要能接受侮辱,心性要像大地一样;要能实践忍辱,如同门坎一样。”之所以用大地和门坎作比喻,是取它们终日藏污纳垢,能忍受别人践踏的意思。

▲从他谤,任他非,把火烧天徒自疲。我闻恰似饮甘露,销融顿入不思议。永嘉禅师《证道歌》
[今译]让他人毁谤,任他人非议,他人就不过像举火烧天白费气力。我听到那些话恰如饮下甘露,恩怨销融,顿时悟入不可思议的境地。

▲佛言:恶人害贤者,犹仰天而唾,唾不至天,还从已堕。逆风扬尘,尘不至彼,还坌已身。贤不可毁,祸必灭已。《四十二章经》
[今译]佛说:恶人害贤人,就像仰头向天吐唾沫,唾沫吐不到天上,还落到自己身上。又像逆风扬洒尘土,尘土洒不到别人身上,反过来污染了自身。贤人终不可毁,祸患一定害了自已。

▲誉恶恶所誉,是二俱为恶。好以口快斗,是后皆无安。《法句经.言语品》
[今译]称赞恶人和被恶人称赞都是邪恶的。一个人喜欢在言辞上同别人争斗是难以获得安宁的。

▲而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加毁辱,恶事向自己,好事与他人。若自扬己德,隐他好事,令他受毁者,是菩萨波罗夷罪。《梵网经》
[今译]菩萨应代一切众生受毁谤侮辱,恶事向自己,好事给别人。如果自己赞扬自己的功德,隐瞒别人的好事,使别人受毁谤的,是菩萨的极重罪。

▲若菩萨,为贪利故,自叹己德,毁砦他人,是名第一波罗夷处法。《菩萨戒本经》
[今译]如果菩萨为贪图名利,自己赞叹自己的德行,毁谤他人,这就是第一重罪。

▲若闻讥毁,心能堪忍;若闻赞叹,反生惭愧。《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
[今译]如果听到别人讥讽毁谤自己,心中要能忍受侮辱;如果听到别人赞扬自己,反而要生惭愧之心。

▲观诸众生,是佛化身,观于自身,为实愚夫;观诸有情,作尊贵想,观于自身,为僮仆想,又观众生,作父母想,观自己身,如男女想。出家菩萨常作是观,或被打骂,终不加报,善巧方便,调伏其心。《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无垢性品》
[今译]要把众生,看作是佛的化身,把自己看作愚夫。要把一切有情,都看得非常尊贵,把自己看成是仆人。要把众生都看成是自己的父母,把自己看成是子女。出家菩萨要常常这样观想,有时即使被打骂,始终也不加报复。用各种巧妙的方法,来调伏自己的心。

▲佛言:恶人闻善,故来扰乱者,汝自禁息,当无嗔责,彼来恶者而自恶之。《四十二章经》
[今译]佛说:恶人听说有人行善,就故意来破坏扰乱。你应该谨慎,不要嗔恨责怪他,那么,来破坏扰乱行恶行的人自己就会有恶报了。

▲恚能自制,如止奔车,是为善御,弃冥入明。《法句经.好喜品》
[今译]有了嗔恚却能自我控制,有如及时止住奔驶的快车,这就叫作善于驾御自己的心身,能够舍弃黑暗入大光明。

▲扬人善事,隐他过咎,人所惭耻处,终不宣说,闻他秘事,不向余说。《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
[今译]要赞扬别人的善事,不要宣扬别人的过失。对别人惭愧羞耻之事,不要宣讲。听到别人的隐秘,也不要向其他人讲说。

▲勿近愚痴人,应与智者交,尊敬有德者,是为最吉祥。《吉祥经》
[今译]不要亲近愚痴的人,应该与智者交往;尊敬道德高尚者,这样才是最大的吉祥。

▲黄龙曰:“夫人语默举措,自谓上不欺天,外不欺人,内不欺心,诚可谓之得矣。然犹戒谨乎独居隐微之间。果无纤毫所欺,斯可谓之得矣。”《禅林宝训》
[今译]黄龙禅师说:“一个人在说话、无言,一举一动之时,自己相信自己对上不敢欺天,对外不敢骗人,这实在可以说基本做到了诚实不欺。但是还需要在一个人独处之时小心谨慎,果真做到了没有一丝一毫的欺骗,这才真正可以说是完全做到了。”

▲朱世英问晦堂曰:“君子不幸,小有过差,而见闻指目之不暇。小人终日造恶,而不以为然,其故何哉?”晦堂曰:“君子之德,比美玉焉,有瑕生内,必见于外,故见者称异,不得不指目也。若夫小人者,日用所作,无非过恶,又安用言之。”《禅林宝训》
[今译]朱世英问宝觉禅师(字公晦):“君子真是不幸,稍稍有一点小过失,大家看见了都马上指责他。而小人整天做坏事,人们却都不以为然,这是什么原因呢?”宝觉禅师说:“君子的德行好比美玉,有点瑕疵生在内,痕迹一定显于外表,所以看见的人惊叹他有不足,不得不指出来。小人每天所做的无不是过错罪恶,又哪里值得去说他!”

▲德胜才谓之君子,才胜德谓之小人也。[明]莲池大师《竹窗随笔》
[今译]注重道德修养而不炫耀自己才华的,称为君子;只知卖弄自己才华而不注重道德修养的,称为小人。

▲少恩加己,思欲大报。于己怨者,恒生善心。《优婆塞戒经。自他庄严品》
[今译]别人对有我有一点点恩德,就应想着怎样大大地回报他。对怨恨自己的人,要总是怀着善心。

▲一切世间欲,非一人不厌,所有有危害,云何自丧己?一切诸众流,悉皆归于海,不以为满足,所受不厌尔。《佛说生经》
[今译]一切世间的欲望,没有一个人不想满足,这些有着非常大的危害,为什么还要自找伤害?大大小小一切河流,全都流归大海。欲望不能满足,贪爱没有止境。

▲无害于天下,终身不遇害,常念于一切,孰能以为怨。《法句经.刀杖品》
[今译]对天下没有一丝损害,自己终身也就不会遇害。常常以慈悲之心对待一切,谁又会把他当作仇敌。

▲黄龙胃荆公曰:“凡操心所为之事,常要面前路径开阔,使一切人行得,始是大人用心。若也险隘不通,不独使他人不能行,兼自家亦无措足之地矣。”《禅林宝训》
[今译]黄龙禅师对王安石说:“大凡人操心想做的事,立意常常应该使眼前的道路开阔,使所有的人都走得,这才是大丈夫应该多用心的地方。如果险阻狭窄不通畅,不但使别人不能走,自己也没有立脚之地。”

▲第六觉知,贫苦多怨,横结恶缘,菩萨布施,等念怨亲,不念旧恶,不憎恶人。《八大人觉经》
[今译]第六,应该认识到,贫穷困苦的人往往怨天尤人,意外地结下了恶缘。而觉悟了的菩萨,不但不会埋怨、嫉妒别人,反而把自己的所有施舍给别人,对仇人和亲人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不计较他们已往的过失,不嫌弃那些暂时还没有改正自身缺点错误、执迷不悟的人。

▲第二觉知,多欲为苦,生死疲劳,从贪欲起,少欲无为,身心自在。《八大人觉经》
[今译]第二,应该认识到,太多的欲望就会带来无穷的痛苦。生死、疲乏、劳累等种种烦恼,都是由贪欲引起的。如果能减少欲望,顺应自然而不强作妄为,身体和心灵就会安闲自在。

▲万物为泡,意如野马,居世若幻,奈何乐此。《法句经.世俗品》
[今译]万物如同水泡,心意好像野马,所居住的世间如同梦幻,为什么还要乐此不疲?

▲于诸世间,何者最富?何者最贫?悲母在堂,名之为富;悲母不在,名之为贫。悲母在时,名为日中;悲母死时,名为日没。悲母在时,名为月明,悲母亡时,名为暗夜。是故汝等,勤加修习孝养父母。若人供佛,福等无异。《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
[今译]在世间,什么最富?什么最贫?悲母在的时候,称为富,悲母不在的时候,称为贫。悲母在时,叫做太阳在天中;悲母死后,叫做太阳落于西山。悲母在时,叫做月光正明;悲母亡后,叫做暗暗长夜。所以你们要殷勤地孝顺奉养父母。这样做同供佛所获的福报没有两样。

▲菩萨观于蝼蚁,皆是过去父母,未来诸佛。常思利益,念报其恩。[清]省庵大师《劝发菩提心文》
[今译]菩萨观察世间的蝼蛄、蚂蚁,都是自己过去生中的父母,也是未来的佛。所以常常想到给它们利益,报答它们的恩德。

▲察友在为谋,别伴在急时,观妻在房乐。欲知智在说。《法句经.多闻品》
[今译]观察朋友要看看他怎样为你计谋,分别伙伴要看看他在危急时的态度。了解妻子要看看她在家里以何为乐,想辨别一个人有没有智慧,首先要看看他怎么说。


{返回 佛教格言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佛陀的格言---健康、施舍、友谊、财富、信心、解脱、精勤
 佛教的一些故事及慧语
 佛教格言集萃(慧吉)
 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一)
 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三)
 慧律法师语录精华全集(七)
 感恩语录
 高僧大德智慧语录
 佛陀的格言---关于宁静、私欲、束缚、洞察、愿望、慈爱、烦恼、障碍..
 佛教格言
 佛陀的格言---学习、教育、快乐、幸福、智慧、容忍、知足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顺逆中的考验[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归依三宝有哪些种类?[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梦中梦因果问答 64 什么业力让七哥被电触死?为什么他往生了...[栏目:梦中梦因果问答-泰国高僧]
 相应6经 阿那律经[栏目:相应部 9.林相应]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三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三集]
 佛说无量寿经讲记(十九)[栏目:佛说无量寿经讲记·智圆法师]
 新年贺词[栏目:永信法师]
 盂兰盆浅释[栏目:传喜法师]
 《念佛圆通章》念佛见佛[栏目:大安法师]
 半日山居[栏目:本性法师·禅思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