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三章•传译 第四节•译人
 
{返回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95

第三章·传译  

第四节•译人

  凡流传至东土的佛经,都是经过诸多人士的苦心翻译、编辑、整理、归类、书写、流通至今的。今人读经,皆不珍惜,似乎有点忘本。每一部经的翻译中,都有主译法师,了解译主之生平,亦有利于欣赏、阅读、理解经文意旨。而的译主是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故先谈谈此人之生平事迹。

  “西晋三藏法师竺法护译”,这是本经的翻译时代与人物。

  西晋:是确指此经的翻译年代,此经传入中国,是在西晋武帝时代翻译的,那时中国佛法适在初期繁盛,此经传译,在中国译经历吏上可算为最早期时。

  三藏法师:是对译主的赞叹与尊称。三藏,是赞叹这位法师学识渊博,精通经律论三藏。法师,是尊称,以法为师,为法师人,故云法师。合之曰“三藏法师”,意谓凡能作主译者,务须精通佛教之经律论三藏,融贯古今之风土人情、文人景观、及其两土语言等,并非所有人都能作主译。

  竺法护:乃法师别名,根据历史记载,梵文竺昙摩罗刹,竺是姓;昙摩罗刹,义译为法护,是名。法师是月氏国人,世居炖煌郡,有刹法师之称、敦煌法师之号。
法师年八岁出家,事外国沙门竺高座为师,日诵万言,过目不忘,自能会意,天性纯良,操行精苦,笃志好学,万里寻师,是以博览六经,游心七籍,世上毁誉,未尝芥抱。是时晋武之世,寺庙图像,虽崇京邑,而方等深经蕴在葱外,师乃慨然发愤,志弘大道,随师至西域,游历诸国,外国异言,三十六书,师皆遍学,贯综诂训,音义字体,无不备识,遂大斋梵经,还归中夏,自炖煌至长安,沿路传译,经师所译,有《正法华经》等,共一百六十五部,广为流传。

  晋武之末,隐居深山,山有清涧,恒取澡漱,后有采薪者,秽其水侧,俄顷而燥,师乃徘徊叹曰:“人之无德,遂使清水辍流,水若永竭,真无以自给。”言讫,正移走间,而泉涌满涧,其幽诚所感如此。后立寺于长安青门外,精勤行道,于是德化遐布,声盖四方,僧徙数千,咸所宗事。及晋惠帝西奔,关中扰乱,百姓流移,师与门徒避地东下至渑池,遘疾而卒,享寿七十有八。

  译:译者易也。谓易梵文而成中文。按周制有四方译官:东方曰寄,南方曰像,西方曰狄鞮,北方曰译。本来印土居西,应云狄鞮,今言译者,因当时北方译官兼通西语,腾兰初至由其证译故,至今相传。

  总之,这部《佛说盂兰盆经》是西晋时代的精通三藏的竺法护主持翻译成华文的。


{返回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四章•科判
下一篇: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三章•传译 第三节•盂兰盆会的源流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二章•经题 第四节̶..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四章•科判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六章•正宗分 第三节R..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一章•概论 第九节̶..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三章•传译 第一节̶..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七章•流通分 第一节·当机申..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五章•序分 第二节̶..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三章•传译 第四节̶..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六章•正宗分 第四节R..
 佛说盂兰盆经与佛教孝慈之道 第二章•经题 第一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0一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请问冤亲债主都是指已经去世的人吗?[栏目:体恒法师·问答集锦]
 一五 郁多罗女天宫[栏目:天宫事经 一 椅子品]
 大圆满前行广释 第三十课[栏目:大圆满前行广释]
 灵山之感(继泳)[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与祖师同行 玖 殷勤空里步 天地与我同根[栏目:与祖师同行·明一法师说公案]
 佛经祖语·泰国南藏佛陀语录 15.罪业品[栏目:第一卷]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四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摄大乘论 第119讲[栏目:韩镜清教授]
 五十一、何谓忍辱波罗蜜?[栏目:基础佛学常识100问]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