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世间无人知道的两个字
 
{返回 小和尚的白粥馆·释戒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57

世间无人知道的两个字

    有施主看了戒嗔的文章说,想出家当和尚,其实很早就有人有这个想法了。淼镇上有户人家,家境富裕,一直想要个儿子,甚至不惜罚款超生,生了第三胎后,终于得了一个儿子,自然溺爱了些。儿子见到好吃好玩的,出手就要,所幸家中挺有钱的,几乎都可以办到。儿子有点任性,但也不是极坏的那种。

    有一年夏天,那家人带着刚上三年级的小施主一起上天明寺游玩。他们在佛堂前求佛,父母求佛的内容几乎都和小施主有关,比如希望小施主的学业有成,身体安康等等。

    小施主看到和他年纪差不多大的戒尘和戒痴在院子里跑来跑去,无人管束,也不用读书,忽然心生羡慕,对他父母说,想在天明寺里待上一段时间,他父母力劝无果,只能找师父们商量。师父们起先也不同意,捱不住小施主父母的苦求,便同意了,答应让小施主在寺里住上十天,但有个要求,既然在寺里就要守寺里的规则,小沙弥所要遵守的戒条,一条也不能犯。

    小施主一心要住在寺里便满口答应了下来。他的父母还有些放心不下,便请求师父多多照顾小施主,下山后,又差人买了很多东西,送上山来,怕小施主有所需要。

    智缘师父让送东西的把东西带回去,说小施主在寺里的十天将没有特殊化。

    晚上时分,智缘师父领着小施主在禅房里一一向他讲述寺里的规矩。小施主在房间里好奇地东张西望,只是一个劲地点头,也不知道是否把这些话听在心里了。

    智缘师父讲完,小施主正准备去我们的房间睡觉,智恒师父忽然对小施主说,寺里还有一个规矩,如果戒律满了十条,就要用寺里最严重的刑法来处罚。

    戒嗔很奇怪,因为在寺里那么长时间了,也没有听过有什么严重的刑法是用来处罚僧人的。

    小施主从第二天早晨就开始不习惯了,四点钟的时候戒尘和戒痴怕他受处罚硬把他从床上拉了起来。

    他在上早课时,一下子倒在蒲团上打瞌睡,被智恒师父狠狠地打了几下板子。师父讲故事的时候让他倒茶,他又打破了香客的杯子。

    渐渐小施主发现原来寺院的生活和想象中并不一样,不仅在生活上,小施主饮食也不习惯,因为我们一天只吃两顿素斋。

    那天傍晚,智恒师父还赶走了小施主家里人派来的给他送零食的人。

    晚上小施主在床上翻来覆去很久才睡着觉。连续几天,小施主的戒律一条条地犯着。

    第四天的时候,戒傲忽然小声对戒嗔说,让我多看着点戒言。戒嗔疑惑地问他为什么,戒傲告诉我,小施主刚才在院子里一直看着戒言,边看边流口水。

    第五天,小施主已经犯了八次戒律了,其它各式各样的小错误更是不断。他父母下午时候来看小施主,小施主扑在父母怀里痛哭,一定要跟他们下山,他母亲搂着小施主痛哭,父亲也在旁边不断地叹气。

    小施主下山的时候,他父母叫他和我们道别,他也只是胆怯地向我们挥手,然后紧紧地抓着母亲的手,不愿意放开。

    据说小施主以前在家里不听话的时候,他父母会说,再不听话让小拐子来把你拐走,但是效果也不是很好。不过现在只要说,再不听话就把你送上山去,小施主就乖乖听话了。

    有次,戒嗔问智恒师父寺里最严重的刑法是什么?智恒师父笑着说,只是怕小施主一直待在寺里不走,所以吓吓他,实际上是多虑了。

    有人只看到密林中翠竹清雅,却忽略了树叶下蛇吻浮现;有人只想到有林地间花瓣满地,却不知下面沼泽陷人;有人只听细雨潺潺,却不知惊雷闪现。

    茅山半山腰有香火飘渺,但那不是你想象中的静土。属于你自己的生活一样也可以活得很精彩。

    世间有两个字始终无人知道,那就是满足。


{返回 小和尚的白粥馆·释戒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木盒中的佛像
下一篇:解开心结的人
 空中悬绳
 用心制作的佛像
 茅山的雪
 商标下的疤痕
 木盒中的佛像
 尘世中的净土
 蚊子的故事
 茅山和尚
 曲施主的放下
 胖大婶的苦恼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Some salient features of Buddhism[栏目:Buddhism in a Nutshell]
 圣者言教 第二课(二十四)真正的善法就是调伏自心[栏目:圣者言教]
 我之前领养一只三十六天的小黑狗,约九个月大时开始会吐血...我怎么帮它?它是不是业障很深?[栏目:传喜法师·信众问答]
 岂曾混淆[栏目:禅话禅画]
 世界佛教青年们显得更年青(轻)吧![栏目:仁俊法师]
 第六十一课[栏目:量理宝藏论 第十品 观自利比量]
 相应14经 阿难经第二[栏目:相应部 54.入出息相应]
 明奘法师:为何苦行不是道[栏目:明奘法师]
 具有哪些缘才构成菩萨戒中的“见他毁戒心生骄慢戒”?[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因果的真相 第七章(三)“神通不敌业力”,只有消融自我才能断绝因果的牵连[栏目:因果的真相]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