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立于“中道”的智慧
 
{返回 般若禅·觉悟的快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184

  立于“中道”的智慧

  《百喻经》里面的故事:
  从前有一个乡村,举行一个赞美父德的大会,大会开始时主席报告:今天举行这个会,目的是宏扬孝德,且有互相鼓励“见贤思齐”的意义。所以希望各位都据实的报告,不要夸张,亦不要自卑而隐匿不说,尽量把事实说出来,让大家有一个处世做人的模范。

  第一个人说:“我父亲身材魁梧,很有力气,做事也有魄力,所以受人称赞。”
  第二个说:“我父亲生得眉清目秀,英俊潇洒,而且对人彬彬有礼,所以受人尊敬。”
  第三个说:“家父是一位仁慈的长者,常常布施救济贫苦的人,是一位乐善好施的人。”
  有人说:“我父亲见义勇为。”
  有人说:“我父亲智识很高博学多闻。”
  有人说:“我父亲无论做什么事都有信用。”
  有人说:“我父亲对人很客气很有礼貌。”等等说词。
  场中有一位青年,不服气的跑出来说:“我的父亲才是最伟大呢?”
  众人问:“哪里伟大?”
  他说:“我父亲是一位清净而无欲的人。”
  众人说:“啊!世间每一个人都深陷于五欲(财色名食睡),而受五欲的驱使,谁能无欲,既是真的伟大,不知令尊是那一方面的无欲?”
  他说:“我父亲是从小就断绝*,所以是很清净的人。”
  众人说:“你父亲既然从小断淫,那你的身体从那里来?是天上掉下来的吗?”
  哈哈……众人都哈哈大笑!
  这位青年无知又爱面子,反而受人羞辱。
  佛教般若智慧提倡要走“中道”路线,儒家的“中庸”也是反对走极端的。过犹不及,也就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质量互变规律所提到度的问题。
  佛教著名的的经典《百喻经》说的都是智慧的故事,这个故事说的道理就是:
  任何事情都过犹不及,例如赞扬自己的亲人,从孝敬父母来说,也是不错了,但是若赞扬过分,就反而自取耻辱。

  般若禅
  不走极端,你就不会犯错误。


{返回 般若禅·觉悟的快乐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布施让你更加富有
下一篇:暴发户买智慧的故事
 吝啬鬼的“快乐”
 般若禅 作者简介 内容简介 序 前言 目录
 唾面自干的娄师德
 忍辱太子的故事
 卖斋的王某
 忍辱孝悌的舜帝
 许诺不兑现的结果
 释迦牟尼的身布施
 临死不杀生的菩萨
 因喝酒连犯五戒的居士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水陆法会之意义与功德[栏目:宽运法师]
 佛教与心理平衡的思维调适(渊如)[栏目:佛教心理学]
 情绪[栏目:狮吼音·开示集]
 你看清自己的角色了吗?[栏目:寂静法师·福慧灯]
 我们为什么要用《开显解脱道》这个仪轨来修加行?[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修行是什么 1990.12.1~1990.12.15[栏目:星云日记]
 035 怎样知道有观音菩萨(慈航法师)[栏目:03 讲解]
 无法解脱的根源及忏悔的重要性[栏目:体慧法师]
 文政~题胜业寺[栏目:禅诗三百首]
 如何理解名言缘起与胜义缘起?[栏目:生西法师问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