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自在自我的修身养性
 
{返回 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84

自在自我的修身养性

禅家认为:“修佛即是修心,心境明则万事遂。”《愿体集》中谈道:“人能寡欲以养精,寡思以养神,寡言以养气;再能去暴怒以养性,节饮食以和脾胃,避风寒以防感冒,常劳以坚筋骨,即可延年矣。”

陆游曾说:“治心无他法,要使百念空。”德是养生之本—修正内心,自尊自重,自我觉悟,自我认识,自我肯定,自我净化,自我提升,自我完成,就会长寿。

养生学的方法各有千秋,但一致认为,高尚的涵养,少私欲杂念,保持乐观向上的情绪、开朗的性格,是防病健身、延年益寿的重要条件。那么如何能做到呢?

一是“知足常乐”。别人骑马我骑驴,仔细思量我不如。等我回头看,还有挑脚汉。

二是“自得其乐”。幽默风趣,爱好广泛。

三是“苦中求乐”。身处逆境不悲观失望,一切向前看。

四是“助人为乐”。永生为他人、为集体、为社会作奉献,乐观地对待现实生活。

美国科学家的研究表明,多做好事会心情愉悦、坦然、精神舒畅,使多种免疫球蛋白数量增加,有益健康。

唐末五代时的张拙曾写过一个偈子:“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一家。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断除烦恼重增病,趋向真如亦是邪。随分世缘无挂碍,涅生死等空花。”这首偈子说明,自性本体是光明遍照的,只有一念不生,其全体才能显现。如果有意识地断除烦恼或趋向真如,都是和“无念”背道而驰的。

烦恼是诸苦的根源,是生死轮回的总因。“烦恼”二字来自梵文。佛教把扰乱众生身心,使之发生迷惑、苦恼的精神作用都称之为“烦恼”。佛法认为,世界万物皆由因缘而生,或由心生,没有固定不变的本质属性,也不是一般认识所能把握的。因此各种情绪和欲望,包括一切世俗思想认识活动都是烦恼,贪、嗔、痴、慢、疑、恶见等都是烦恼的根本。

佛教认为,“心病”由烦恼产生,烦恼可以归纳为八万四千种即“八万四千尘劳”,这些烦恼因执著于自我(即“我执”)而引起。佛教还把“心”的作用概括为三大类烦恼:

1.六根本烦恼。即贪、嗔、知、慢、疑、恶见等。

2.八大随烦恼。即不信、懈怠、放逸、昏沉、掉举、失念、不正知、散乱。

3.十小随烦恼。即愤怒、仇恨、结怨、虚诳、奸诈、欺骗、倨傲、迫害、嫉妒、自私。

佛法认为,人的吉凶福祸源自人“心”不时有各种烦恼和意念,这些烦恼见诸于言行,成为招引吉凶的基因,久而久之,便会形成习惯和性格,并影响命运。因此,“心”成为“心念—行为—习惯—性格—命运”连锁因果的根源和个体轮回的根本所在。只有摒弃一切愿望,心无所求,对周身事物采取视而不见、听而不闻的态度,才能彻底摆脱“烦恼”,达到“涅”的境界。

从佛教所说的“烦恼”来看,它与现代心理医学相适应。现代心理学认为,心理疾病是一个人精神上的紧张、干扰而使其在思想上、感情上和行为上偏离社会生活规范轨道的现象,结果使人不能战胜因挫折、困难和失败而带来的种种困扰和烦恼,丧失了对外界的适应能力。佛教所指的“烦恼”是一个更为广泛的心理病因范畴,它比一般意义的“烦恼”意义更深广、更具体。

面对各类烦恼,又该如何避免和消除呢?以下方法,不妨一试:

1.做一件你最喜欢的事情。

2.把自己打扮得漂亮,有精神。

3.走进你熟悉的社交圈。

4.拨打心理咨询热线电话。

5.给好朋友写信(或拜访他)。

6.平时保持乐观开朗。

7.对自己感到烦恼的事视而不见,听而不闻。

以下是佛教常用的心理对治方法:

1.不净观。观想境界不净的现象,对治贪欲心特别强的众生。

2.慈悲观。观想众生受苦受难的现象,平息嗔之心。

3.因缘观。观察人生的因果关系和生老病死,破除愚笨痴念。

4.数息观。注意默数自己的呼吸,从一至十,周而复始,以消除散乱之心。

5.念佛观。念佛的名号、智慧、功德、庄严的身像,达到入静禅定。

6.观心法。不必假想,而是直观心性,从内外推究。据说“观心法”不仅可以治愈心理疾病,而且可以治愈生理疾病。


{返回 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做好本我,消除嫉妒心理
下一篇:以有舍有得放下牢骚与执念
 最有武功的人
 坦然面对世事的无常
 茶道中悟禅
 自在自我的修身养性
 建立良好的沟通
 了解真实本性
 可求安心之法
 生命中的至高心境
 禅宗与现代人的焦虑
 居静体味生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直贡噶举派金刚之舞[栏目:噶举]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