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24课 “放下”心中的包袱;但永远不“放弃”心中的理想和责任
 
{返回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14

第24课

  “放下”心中的包袱;

  但永远不“放弃”心中的理想和责任

  谈到“放弃”,我想到另一相近的动词“放下”。“放下”和“放弃”,究竟有什么不同呢?

  圣严法师的答案是:放弃,是什么都不要了,既没有期望、也不再负责任。放下,则是把心理负担搁在一旁,但行动上并没有停止努力。

  举一个资深女性艺人的实例,她的女儿离家两年,音讯全无,再有消息时,竟是因为涉及网络诈财被警方通缉。她被穷追不舍的媒体记者逼着在镜头前发表言论,数落了女儿种种不是。

  看完这则新闻,我能体会一位做母亲的人,心中一定很难过。但如果可能的话,也许还有更周全的作法,她可以先忍住伤心和愤怒,对镜头说:“妈妈永远爱你!有任何事,妈妈都跟你一起面对。”让她女儿知道:妈妈可以暂时放下对女儿的太多期望,但永远不会放下该有的责任和承担。

  在这个实例里,所谓的“放下”,是指妈妈放下对犯错孩子的愤怒、怨气,也放下对方的过失,但做母亲的责任依然还在。心理上放下,行动上不放弃。

  当孩子迷途知返,妈妈就不要再念她、骂她,不要再想过去的错,也不要担心将来会不会再犯,只要持续关怀照顾。万一,孩子再度犯错,就像是又跌倒,可以再站起来。“放下”是教人不要记着、挂着、念着;而“放弃”是永远不再管了,意思很不一样。


{返回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25课 善用“爱的减法”,让亲密关系更欢喜自在
下一篇: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23课 唯有慈悲,才能解决因为爱而引起的冲突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12课 利他的练习,可以从无我开始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自序——领受圣严法师的智慧,分享法喜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自序——活在当下,清醒而自在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3课 从探索兴趣开始发展自我,找出最适合自己的方向..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作者简介 摘要 目录 推荐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4课 接受天生的限制,改进自己的缺点,也是一种自信..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13课 慈悲,是爱的最高层次,足以跨越人心的藩篱,..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22课 学会慈悲,松开心中的防线,拆除心中的城墙,..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23课 唯有慈悲,才能解决因为爱而引起的冲突..
 甘露与净瓶的对话 第2课 努力朝向最适合自己的路去发展,但也需要天时、..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成佛必经之路—圆满布施之道 一、布施入门愿 (三)现代人布施的态度[栏目:大寂尼师]
 如何在日常生活的微细处修炼忍辱[栏目:慈成加参仁波切]
 活在当下[栏目:佛网文摘]
 印光大师开示—敦伦尽分 闲邪存诚 老实念佛 求生净土 (净空法师讲述)[栏目:基础佛理]
 Questions and Answers[栏目:Ajahn Chah]
 念佛是在家学佛的第一妙法[栏目: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潜伏[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劝学《亲友书》公开信[栏目:亲友书学习]
 细致理解功德之增上[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大智度论卷第六十八[栏目:龙树菩萨]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