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智慧的净光
 
{返回 雪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70

智慧的净光

得到喜乐之后,再往后修,就能出现一种净光。净光非常像开悟的感觉,但仍然不是开悟,只是属于世间法的东西。这一点,我在前面讲过。

精进见净光,清凉由心生。

虽无见实相,智慧已渐熏。

你好像感觉到一种光明和空性,心中也开始变得清凉、快乐。虽然这时候你还没有见到实相光明,没有见到明空之心,但智慧已经开始起作用了,实相光明很快就会像第一道阳光那样,穿过层层云霾,冲破黎明前的黑暗。虽然这净光仍然不是我们追求的究竟智慧之光,但是,这个光出现时,你还是会感觉到很快乐,很清凉。

我用一首诗描写了这种境界:

一夜奔千里,犹在系绊中。

何时心无我,方见自由星。

得到净光的时候,觉得修行的进展非常快,好像一个短短的夜晚就能奔走一千里路,可实质上自己还在尘世的系绊之中。为什么?因为这时在你的心中还有“我”。只有证得无我的智慧,破除我执之后,你才能看到自由的星辰,获得终极解脱。

如果破除不了我执,那些净光只不过是自己身体的感觉,没有上升到出世间智慧的层面,你还是在依赖身体去感知,肉体一旦消逝,这些觉受也就没有了。但好多人误认为在这个时候,他已经就成就了,其实没有,因为他还没有悟到“无我”。

我再用一首诗来形容这时的情况:

混沌非混沌,随心附其形。

智者见天光,迷者黑沉沉。

雪白覆大漠,沙黄隐大心。

若有见之者,宁不得欣庆?

见到的那一线光明,是空性光明吗?到底证得了空性没有呢?心里感到有些迷茫,但又似乎很清醒。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其实,那是因为这时候你的“所得”还是身体的觉受。“随心附其形”,那缕净光它更多地停留在生理层面,而没有升华到智慧层面。就像洒在你身上的阳光一样,你看得到它,感觉得到那种温暖,但是当你走到树荫底下,它就不见了。

智者可以穿越这黎明前的最后一片黑暗,见到曙光(也就是净光)。而迷者则很快又会把自己的所得丢掉,停留在久远的黑暗之中。希望说“那时我修得多么好,但后来又没有了”的某人不是你。

皑皑白雪覆盖下的沙漠,终会显现出它的真实面貌。没见到空性光明,只是因为黄沙暂时遮住了眼睛。这时候,离明心见性已经不远了,再继续修下去就会见到实相。

这时候,你唯一要做的,就是心情愉悦地精进修持。

此妄非彼真,枉读金刚经。

破得心头执,才见露地身。

诸相随缘去,光明无减增。

他年凌云日,含笑叹春风。

明空本一体,无我亦无你。

吁气向朗月,光明正历历。

南华云小熏,香巴波大炽。

何方光皎洁?叩心问自己。

要知道,在真正见性前的净光还是假的,虽然它表面看来是光,但不是真正的净光,因为你还执著于那个净光,所以说“枉读金刚经”。

实际上,净光虽好,但它跟世间万物是一样的,也是一种虚幻无常的“有为法”。如果你放下对尘世间万物的执著,却仍苦苦地追求净光,那么你还是没能真正去除执著。

“破得心头执,才见露地身。”你不要执著这个净光,虽然它是个好东西,但仍然不要执著它,只有进一步破除心头的执著,连净光都不执著了,才会见到实相光明。


{返回 雪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常见的修道方式
下一篇:什么是见道?
 三昧耶誓约与守戒
 打碎自己就是超越
 无求与有求
 喜乐的产生
 关于“光明大手印”精语
 如何息灭妄心?
 安住真心,随缘应世
 观空非明心见性
 关于香巴噶举的对话
 你是否冷落了你的灵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观庄严论解说 第六十四课[栏目:中观庄严论解说]
 三步一拜 跪在坚持——礼佛禅寺日照法师访谈[栏目:佛教人物访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二九二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三集]
 模块一:活在喜悦之中(2)[栏目:佛是一棵树 第三部分:四无量心-唤醒OFFICE里的佛心]
 Practice: Notes on Gassho and Bowing[栏目:Zen Buddhism]
 求法的妇人[栏目:佛经故事选辑-女性的故事]
 人不应该被压力打倒(星云大师)[栏目:六度万行]
 欲海回狂集卷三—决疑论(周安士)[栏目:明清居士名家文集]
 第六章:五蕴─慧地之一 第一节:色蕴[栏目:清净道论导读]
 人生之路何去何从 第八篇 引证 念佛逢凶化吉 念佛起死回生 念佛有求必应[栏目:人生之路·宽运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