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登上智慧山顶
 
{返回 雪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24

登上智慧山顶

暖根增满时,顶法为其名。

初安四念住,三摩地明增。

什么是顶法?

《三藏法数》中说:“顶者谓观行转明,在暖之上。如登山顶,观瞩四方,悉皆明了,故名顶加行。”观瞩四方者,谓观四谛也。

《俱舍论》中说:“此暖善根,下中上品,渐次增长,至成满时,有善根生,名为顶法。此转胜故,更立异名。动善根中,此法最胜,如人顶故,名为顶法。或由此是进退两际,如山顶故,说名为顶。此亦如暖,俱观四谛,及能俱修十六行相。如是暖顶二种善根,初安足时,唯法念住。以何义故,名初安足?谓随何善根,以十六行相,最初游践四圣谛迹,后增进时,俱四念住。诸先所得,后不现前。于彼不生钦重心故。”

俗话说:“站得越高,望得越远。”所谓的顶法,就像你此刻站到了山顶上一样,俯瞰四周,许多东西尽收眼底。这时候,你突破了以前的一些角色的限制,才能慢慢品尝到超脱红尘负累的喜悦。

顶法包括了四念住的正见,即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你会发现一切都是假象,一切都是梦境,你就不会再被身边的一切所牵制。这时候,在你的修行中开始品尝到一种三摩地的法味。若是修本尊法,你的持咒也不散乱,观本尊也非常清晰,你的所缘境会相对坚固了。

下面,进入忍法:

顺谛忍法者,随顺三摩地。

于无能所取,随顺忍解故。

《杂集论》中说:“顺谛忍法者:谓各别内证于诸谛中一分已入随顺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一分已入者:于无所取,一向忍解故。一分随顺者:于无能取,随顺通达所依处故。”

忍法亦称“忍加行”,忍有两种含义:一是“印可”的意思,在进入此位之后,即能印可四谛之理,真正发现苦谛至道谛的真正含义,谓此善根,决定无退,故名忍加行。

忍加行修炼的本质当然以忍为主,出现的一切你都不要执著,不要让心跟着外界的事物走,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念去无随”。你会学会随顺因缘,于是就会出现“随顺三摩地”,别人想骂你就让他骂,想打你就让他打。来者也好,去者也好,一切随缘。

也许,有的人会觉得这很傻,是一种很吃亏的举动。但就好像吃榴莲一样,有的人觉得吃榴莲是一种享受,有的人却觉得闻到榴莲的味道都是一种折磨。实际上,所谓侮辱跟榴莲没什么区别,只要你不用自己的常识来判断它,它就不会对你产生任何影响,更不能让你心里产生愤怒或者痛苦等感觉,你的心就能够始终安住于专注安详的宁静之地。

这就是“随顺三摩地”。当你连在受到侮辱的时候,都不执著于外相、能取、所取,你就安忍了,就会进入下一个阶段。因为生起喜乐,就不执著红尘;因为发现红尘很苦,就不会再去执著那些无用的东西,遂有了安乐之心和安乐之相,继续往下修,就进入世第一法。


{返回 雪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了解佛教的四个真理
下一篇:世间法的最高境界
 大爱是对整个人类群体有好处 大爱是对整个人类群体有好处
 实相大手印
 雪漠为什么会痛?
 浅谈菩萨
 加持力:传承内的智慧电流
 真心不是无情的镜子
 仪轨的修习
 心清净,才能生起功德
 把世俗行为转化为宗教修行
 大手印——绝对真理的胜义观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虚云和尚戒律思想与实践初探(何明栋)[栏目: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
 63 师家与揵槌[栏目:大机大用]
 相应6经 外部无我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寂静马车—踏上涅槃之旅[栏目:班迪达尊者]
 佛教养生观 一、佛教养生的基础[栏目:佛教与养生]
 二十一禅修手册 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2.我们的宝贵人生[栏目:菩提道次第实修手册]
 西方寺北角码头放生法会开示[栏目:宽运法师]
 六字洪名的功德[栏目:仁焕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