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执著与解脱也是一体两面
 
{返回 雪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27

执著与解脱也是一体两面

离执而解脱,寡欲且清心。

不争亦不执,离苦大乐生。

真心与妄心是一体两面,浊世与净土是一体两面,执著与解脱,实际上也是一体两面。所以说,不执著的同时,就得到了解脱,而不是在离开执著之后,再去寻找一个叫做“解脱”的东西。我在《西夏的苍狼》中用“正负宇宙”、“一幅织锦的两个侧面”来形容这种“一体两面”。书中我写到凉州与传说中的净土娑萨朗互为镜中的投影,这正是为了说明解脱并不是一个多么复杂的东西,它比好多人想象的都更简单,它仅仅是心灵状态的一种智慧转换,但正是因为过于简单,所以很多人都不愿意相信。

有人问我,如何得到解脱?我告诉他,放下就解脱了。当下放下,当下解脱,所以放下就是解脱。明白心性者,就会得到大手印见,就会得到解脱。

解脱分为两种,一种是因信得度,一种是见即解脱。两者之间并没有优劣高下之分,仅仅是各随因缘,度化那些相信通过这种方法就能得到解脱的众生。

所谓因信而得度,如净土宗,相信有个极乐世界,相信自己念佛就可以往生极乐世界,从此不用再回到人间受苦。这就是因信而得度。因信仰和虔诚而得到救度,得到救赎。这种解脱也很好,但是它只能发生在死后。这意味着,要是你不能真正破除执著,你活着的时候不一定能彻彻底底地离苦得乐,仍可能会承受反反复复的痛苦折磨。

第二种是见即解脱,如大手印。当你的智慧与见地达到某个层次之后,“见”本身就是解脱。放下,不执著,就是解脱。但是这种解脱的“门槛”相对较高。你必须先找到有缘的善知识——所谓有缘,就是你能遇见他,并且能对他生起无伪的信心——他为你开示心性之后,你又会依照他的教授,在事上实践自己了悟的真理,然后在日常生活的不断磨炼中,让你的领悟与生命融合为一、无分彼此。这种解脱是非常彻底的。

为什么大手印见地能让人解脱呢?因为当你得到大手印见,便洞悉了无常的真相,那么你就会明白快乐无须依赖无常的外物而实现,也会明白欲望是一切痛苦的根源,也是虚幻的假象。这时候,你就少了许多执著,寡欲清心,欲望越来越少,心也越来越清净。你不争也不执,便能离苦而得到大乐。因为,苦的原因是有欲望,所谓有漏皆苦。无欲自然无苦,所以古人们才说无欲则刚。


{返回 雪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寻找警觉与放松的契合点
下一篇: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
 大爱是对整个人类群体有好处 大爱是对整个人类群体有好处
 小善、中善、大善
 见地决定你的行为
 在诵经声中升华人格
 心灵与精神的真实
 修炼的对象,应该是你的心
 成就者为什么越来越少?
 出离心不是一时的情绪
 什么是真正的平常心?
 有没有一种不变的东西?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但念无常 慎勿放逸[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1963 净土论(唐 迦才撰)[栏目:净土宗人之著作]
 关于末法时代以及佛法在工作生活中的用处[栏目:泽仁扎西堪布]
 三宝中的“佛宝”指的是什么?[栏目:佛海启航·达真堪布]
 《前行笔记》第二部分 前行修法:一、共同外前行(一)暇满难得 2(上)[栏目:希阿荣博堪布]
 四瑜伽:专一、离戏、一味、无修[栏目:顶果钦哲法王]
 23、共同外前行[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古印度中观论着九种[栏目:五部大论专集·入中论·参考]
 有人说有的地方很多老鼠,为了灭鼠,就养了很多猫去捉老鼠,这样是不是合“法”?[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三世因果 丝毫不差 (唐 鉴空)[栏目:释门法戒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