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自主命运的清醒与力量来自于真心
 
{返回 雪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35

自主命运的清醒与力量来自于真心

真正无懈可击的智慧,是内心的清明与警醒;真正的“明空”是空中有明,明中有空,觉性不离空性,是守住真心的同时,保持一种明明朗朗的觉知。无论你丢掉了空,还是丢掉了明,都不对。丢掉空的明,会妄念纷飞;丢掉明的空,会像石头一样陷入死寂。

虽然我在前面不断强调世界如梦幻泡影,不可执著,你要放松了心,品尝那份宁静,但是你也要明白,这种对宁静的品味仍然不是一味地陷入,必须要时刻保有一种灵动的觉性之光。我称之为“空中有明分”。其中,“空”是了知无常,“明”是觉悟、觉醒的意思。这句话正好解释了很多人对“空性”的疑问。

很多人以为佛家文化很消极,因为他们把佛家所强调的“空性”当成了“空无一物”的空,但真正的“空”并非如此。佛家在强调无常的同时,也强调了了一种觉性智慧,我称之为“灵明的觉知”。就是说,佛家并不认为人应该不思善、不思恶,像动物冬眠一样活着,而是要坦然接受无常这一真理,又不能陷入一种不再思考,不愿自主,不再有所作为,任由命运摆布的误区。我在各种讲座、演讲、访谈中,都提到过“命由心造,大善铸心”这一文化主张,其原因就在于,佛学的核心智慧给了我们一种自主心灵、创造命运的清醒与力量。

佛家认为,了知无常,有助于让我们不再纠缠于“不能拥有”与“不再拥有”的失落之苦,但是我们仍然会善待且品味当下拥有之物,因为我们承认一种“妙有”,即并不永恒的存在;了知无常,有助于让我们安住于一种清明且自在的状态之中,以一种轻松、宁静、快乐的心态面对且感知世界上的一切。这个“感知”,就代表了我们承认有被感知的对象,承认这个对象便是承认妙有的存在。

那么,为什么我们更多地是在强调“空”呢?因为,过分强调明的时候,很多人就会把“妙有”当成“实有”,而丢掉了空,忘记了无常,以为我们所感知的对象不但当下存在,还将一直存在。这种错误的见解必然会引起无穷的烦恼与执著。因为,它会让你离开明空之境,仅仅是以一种逻辑与思维面对世界。虽然我并不否定思维与逻辑的作用,但是一定要明白,它们并非真正的智慧。有时候,你的逻辑与你明白的道理会跟情绪及偏见不断打仗,这样你反而会离宁静与安详越来越远。因为逻辑、思维、道理等等东西,本质上就是妄念。你用一种妄念去压抑另一种妄念,即便能够得到短暂的安宁,不至于继续钻牛角尖,也会像强行将皮球按到水里一样,你一松手,它就会弹得更高。所以,思辨是将人引向道理的一种方法,但道理本身并不是真正的智慧,也不是让你能坦然安住的原因。真正无懈可击的智慧,是内心的清明与警醒;真正的“明空”是空中有明,明中有空,觉性不离空性,是守住真心的同时,保持一种明明朗朗的觉知。

无论你丢掉了空,还是丢掉了明,都不对。丢掉空的明,会妄念纷飞;丢掉明的空,会像石头一样陷入死寂。有的人贪恋空的觉受,放松警惕,丢掉觉性,就会像个梦游人那样,无法敏锐地感知世界上的一切,无法对世界上的一切做出灵敏的反应,更无法以智慧抵御生活中的许多挑战与打击。一旦外境的刺激来临,比如你的生命中出现了一个非常动人但你却求之不得的女人,或者你的事业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威胁,你的空就会赫然倒塌。在你想起很多道理之前,痛苦已像决堤的洪水一样,袭击了你的心灵,除非你能及时醒悟过来,重新回到真心状态,否则你仍然会像每一个不曾觉悟的人一样,流连于一些外境的刺激所带来的虚幻感觉,纠缠于失落、失望等痛苦假象当中,不可自拔。你甚至可能在欲望的支配下,做出一些与善的原则相冲突的事情。佛家所说的轮回,就是由此而生的。所以说,单纯的空,或者单纯的明,都会让你的心出现问题,一定要注意这一点。

不过,虽然我不断强调许多词汇的含义,但实际上,我并不希望大家纠结在某些字眼上面。我希望你们能借由对词义的揣摩、反思,来触摸自己的心灵,认知自己的真心。词汇,仅仅是路标,你应该沿着路标的指引走向觉悟,而不只是记住路标的样子。《金刚经》中就反复强调不要著相,相仅仅是一种向你传达某种信息的手段、工具与途径,而绝非目的。那么,什么是“相”?“相”就是经典上的诸多文字,禅宗公案里的许多故事,我开讲座时说过的许多话,世界上纷纷扰扰的许多事情,等等。这些都是相,也就是显现、外现。一切显现的具体内容都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它们能不能带给你一些触动,能不能让你反思,能不能点亮你内心的灵光?所以,在读任何智慧之书时,都千万不要以“翻译”为目的,要用心去体悟其中的奥义,尝试融入隐藏在文字后面的那片智慧大海。这样,你才不会因为重复出现、但具体含义未必相同的字眼,或者一些看起来似乎矛盾的混乱逻辑而感到迷惑,也不会被世界上错综复杂、生生灭灭的现象弄得晕头转向。


{返回 雪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明白人生如梦,善待自己与他人
下一篇:在虚幻中建立相对的永恒
 没有对立的世界
 真上师必须明白什么是真心
 真正的快乐秘诀
 善知识是能教会你破执的人
 在明空禅境中写作
 老婆婆为什么赶走和尚?
 大爱是对整个人类群体有好处 大爱是对整个人类群体有好处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真心的妙用
 点亮心头的那盏明灯
 资粮与心性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永嘉禅法 第八章 入禅定之门[栏目:达照法师]
 海涛法师·弘法资料法本手册[栏目:海涛法师]
 十祖 胁尊者[栏目:佛祖道影·再增订版]
 印光大师法语 求子之道[栏目:印光法师]
 摄类学 第二十章 大乘百法摄颂[栏目:摄类学·善慧法师]
 慈航普渡·拔苦予乐 第二篇 观世音菩萨简介 四、三十三观音的通俗形像[栏目:慈航普渡·宽运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