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活是调心的道具
 
{返回 雪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636

生活是调心的道具

◎陈亦新:您老说生活是调心的道具,如何理解这句话?

●雪漠:我的原话其实是说:在大手印行者眼中,世界是调心的道具。

生活中的任何事都可以成为调心的工具。比如,喝茶时,你要仔细体悟其中的茶味,同时把自己的生命也融入茶味,然后让你的舌头变成消解贪婪、仇恨、愚昧的“黑洞”。

日本的茶道智慧源于禅宗。当茶道达到一定的境界时,其品茶的过程就相当于一种修行仪轨。但是,要是没有破执的功夫,茶道仍属于世间法,还没进入出世间法。再比如,打太极拳的过程也相当于修行的仪轨,只是它属于一种动作化的仪轨,它要是不能破执,也就属于世间法,而不属于出世间法。茶道、太极与大手印的区别,在于前者不能破执,它们没有“印”,没有明空智慧。

当你有了明空智慧,时时可以警觉的时候,那就要安住于那种明空状态。与此同时,你在做任何事的时候,眼、耳、鼻、舌、身、意都要关注当下的行为。大手印把所有的生命活动都变成调心以及修定的仪轨和方式。当你觉得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是本尊、诸佛菩萨的化现,你时时都不离开明空的时候,你就进入了真正的修行。要是你能安住于空性中时,就等于在修大手印。同时,你要生起一份聆听,但你听的不是具体的声音,而是听一种听不到的声音。换句话说,是要去品味那种法味,感受那种快乐以及安详。这里的快乐不是俗乐,而是在明白和破执的前提下,非常高兴地去面对这个世界,非常高兴地与这个世界达成一味。如果可以做到这些,你就没有了分别之心,佛来也一样,魔来也一样。

要对父亲、对乞丐、对诸佛都是一模一样的,也就是说不要有任何分别心。当你面对任何一个行为、工作和事情的时候,你都要不离明空,投入你全部的生命去感受它、享受它。不要认为这时不在修行,事实上这也是最好的修行。

修行的本意就是:第一,专注;第二,破除执著。专注为定,破执著为慧,有定有慧则叫定慧双修;明空的明为慧,空为定,明空合二为一,则为定慧双修。智慧和慈悲也是一样,都是要融为一体的。

当你融入那种明空状态,像做梦一样面对这个如梦如幻的世界时,做任何事就都不会执著了,要觉得你在为诸佛菩萨做事。此时,心一定要坦然,就如同在冬天里坦然地晒着非常温暖的太阳,但同时要把一切的执著都消解、破除掉。

任何时候都要做到:不要执著于修,也不要懊恼于不修。你要明白只有这种智慧是自己的,只有自己心灵的清凉、明白、快乐、宁静属于自己,而其他的任何东西都不属于自己。我的意思是说,在你的生命中间,这种状态是最重要的。其他东西都要融入这种状态,因为心外的那些东西都是你调心的辅助。你的心像一面镜子一样照出了整个大千世界,但这面镜子却是如如不动、明明朗朗的。在这种状态之下,却又觉得一切皆为幻化,都是归于空性的。

不要分别某一个人是榆木脑袋还是另一个人绝丑之极,要觉着他们都是一样的,是平等的。在这种明朗的平等之中,会生起无量的功德,但大脑中却没有丝毫的分别。这是一种大境界。

在日常生活中,也需要这样去修,座上座下都应该如此。比如,做饭时专注于做饭,编写稿件的时候专注于编写稿件。

当然,要是有条件,还可以借助你喜欢的瑜伽技巧。比如,我在读书写作时,就时常持着宝瓶气而不离明空觉性。

--选自《光明大手印:实修心髓》


{返回 雪漠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善知识是通向觉悟的桥梁
下一篇:如何在行为上用功?
 人生是不断与“自己”交战
 走出迷雾,活出人的价值
 如何达到“佛我合一”的大手印境界?
 资粮与心性
 求师也要抓住“当下”
 疑是快乐的大敌
 杀去烦恼之贼
 上师不是弟子的“打工仔”
 香巴噶举与大手印
 永远要把眼前的事情做好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心材譬喻经》三[栏目:玛欣德尊者]
 从修行的角度讲老子的《道经》第二十七章 常善救人[栏目:法界法师]
 佛教文学观 六、佛教对中国文学的影响 四 佛教对戏剧的影响[栏目:佛教与文学]
 趣品《圆觉经》之十四[栏目:超然法师]
 如果在野外遇到狼群围攻,若是不开枪会被狼群吃掉,遇到这样的情况该如何取舍?[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自序:仿“佛”在人间[栏目:佛是一棵树 第一部分:仿佛在人间]
 佛教心理学(周宏)[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与心对话 第三章 舍与得 3 只去舍,不想得[栏目:与心对话·嘎玛仁波切]
 禅宗哲学象征 第八章 禅宗哲学的不二法门[栏目:吴言生·禅学三书]
 修学《瑜伽师地论》想到的感悟[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