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
八正道即趋向涅槃的蓝图,是从正见开始。正见是什么意思呢?在《梵网经》(Brahmajala Sutta)中,佛陀提到有六十二种见,都是错误的见解,因为它们是由我执无明所产生出来的,有喜好或厌恶的倾向。记住这点是很重要的。种种的知见会让我们去和人争执,而感觉愤恨或是担心、恐惧,也会产生敌人。除非开悟,这些知见是很难绝对正确的。
可是这并不表示我们不能作决定。知见是看待事情的一种方式,我们的生活不能没有先人为主的观念,但是要了解到这些只是我们自己的想法,并不是真正的真理。如此我们便可以接受别人的观点,而不固守自己的立场。我们可以说:这是我的观点,而那是别人的观点。这两者可能恰好相反,可是这不表示我们一定要和对方争个你死我活,或是只相信我的观点是绝对正确的。
这里有个例子。有四个朋友走进森林,其中一个是植物学家。他带着笔记本和铅笔,记录植物的名字或是画下植物的形态,以便以后能够研究。另一个人是森林管理员,而他所想的就是如何烧出一条防火路,以减少森林大火的损害。第三个人是个保守派人士,他在想如何向政客呼吁为后代子孙保存这片森林。第四个人是个农夫,他心里在盘算着该砍下多少棵树来豢养更多的牛群。他们都有自己对森林的想法,假如每个人都坚持自己的想法是正确的话,那么他们就做不成朋友了,因为每个人都相信他的看法是最正确的。但是还有其他千百种看待这森林的不同方式,而且每一种看法也都有它自己的理由。这四个朋友的观点都有各自的立足点,但都不是绝对的。每个人都是根据自己的好恶和身份来决定自己的观点。
“正见”在巴利文是samma ditthi,有趣的是,ditthi这个字往往指的是错误的见解。正见是八正道的第一步,也是所有修行的累积成果。作为第一步,它让我们能步上解脱道,而作为最后一步,它让我们能内观到胜义谛。首先我们必须相信自我净化是可能,而且是可行的事,这不是外在的问题。这告诉我们透过正见而进入修行的路是可能的。一般而言,教法分为戒、定、慧(slia,samadhi,panna)。戒是指道德规范,定是一心专注,而慧就是指智慧。这是一般的次第,但是八正道是以智慧作为开端的。
正见的另一个层面是业。我们的身语意都会造成一些影响。这些影响可能是小的,温和的,也可能是巨大的。当我们有好的想法时,就会有好的言词,而有了好的言词,好的行为自然就会产生。这样的异熟业(vipaka)是善的、满足的,它将有助于禅修。虽然说要观心的无常和苦似乎与这相违背,但是禅修主要是心灵的平静与愉快,除非有些愉悦的感觉,否则我们是很难禅修的。因为只有喜悦和满足的心才能放掉妄念,放掉由业力所产生的种种念头,因为这些对我们的禅修有很大的影响。每当我们作一个决定,我们都是在造一种业,而且当我们醒的时候,我们常常在作决定。有些决定微不足道,有些决定比较重要。生命中有许多中间的环节。只有极少的部分是绝对的高潮或低潮,大部分则是由一大堆微不足道的决定所串联的:我要如何对这情况作反应?我要怎样回应别人的要求?我对这个人的观感如何?我要如何处理这些情况?我的脑子里到底在想些什么?它是有用的吗?它是有益的吗?它是善的吗?从早上到晚上,所有这些选择产生了我们的异熟业。或许并没有很严重的业报产生,但它会影响到我们的心是否能静下来禅修。我们必须知道,每个决定都是很重要的,那是我们的决定。我们不能成为情绪的奴隶,或者是受自己的反应牵制。选择就会造业。
就我们所造业的范围里,事实上只有几种选择。我们的决定作得愈好,就会有愈好的机会选择。但是假如要能够深入禅修,我们便必须时时保持警觉,不论在想什么或是在做什么。正见让我们承认我们是自己业的主人,承认自己的见解并不一定是绝对正确的。只要知道这一点,拥有自己的见解不见得不好。有了这样的观念,即使当别人在发表与我们不同的观点时,我们也能很容易跟别人和谐相处。这就是修行道的开始。
接着我们来观察一下是否有一个绝对的“我”,如我的问题、我的困难、我的喜悦、我的快乐、我的目标、我的希望、我的梦想和记忆。我们会了解这个“我”是由各种不同的想法和感觉所构成。因为在心灵和意识中有很多的冲突,我们很难知道我们所要满足的是哪一个“我”。所以心灵要能平静,恐怕要有另一种思维方式才行。要改变对“我”的理解,我们需要宁静、受过训练的心,把对“我”的观感从旧有的习惯模式中拉出来。
我们对于“我”总是有各种不同的想法:我们的能力、我们的魅力、我们的困难。这些都是知见,并不是基本和绝对的真理。在我们所生活的相对世界中,它们多多少少可以说是正确的。但是在绝对的层面上,这些都不具有任何意义。唯一有用的见解是了解在这有限的世界中,所有的一切都在改变。连我们自己也是由不断变化的身体和不断改变的心灵所构成。我们身上有四大元素,但是并没有一个最基本的实体。除非禅修已经能让我们产生平静和快乐,远离外在的环境,否则这样的见解很难用理智去了解,也很难让人去接受。只有快乐的心才能接受这种极为特殊的看法。满怀障碍的心是不可能去接受“无我”,了解到事实上并没有一个“我”在经验那些困难和苦楚。
要了解佛教有两种方式:世俗谛和胜义谛。在世俗谛上,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努力学习心念专注。在胜义谛上,则没有任何一个“我”在努力。要了解胜义谛,我们必须从世俗谛开始。除非“我”去努力,否则就没有办法了解胜义谛。所以有两种思维和觉醒的层次。除非较低层次的意识能完全超越和净化,否则我们不可能融入较高层次的意识。
在刚开始的时候,正见只是在世俗的层面:我们知道可以改变自己,并且清楚了解业力及其果报;而且我们也知道自己的知见并不是绝对正确的。随着八正道的修行,我们最后会得到胜义的正见。
八正道的另一层面是正确的意向(正思惟),这也是智慧的一部分。拥有正确的意向对修行是非常重要的。或许刚开始的时候,我们是为了自己而修行的,基于错误的理由而修行的。但这都无所谓,因为在佛陀时代也有类似的情形。经过修行后,我们的意向会改变,而且我们会倾向于佛法。
佛陀有个表弟,叫阿难。那时他还在出家和结婚之间徘徊。虽然他也很羡慕他的表哥的出家生活,但是他自己是较倾向于结婚。最后他的父母受不了他的犹豫不决,就帮他找了一个女孩子,并帮他决定了婚期。佛陀也是婚礼上的贵宾。在午餐之后,婚礼尚未开始前,佛陀跟阿难说:“你跟着我走,帮我拿钵到寺庙里。”阿难实在难以拒绝,因为佛陀是个非常受尊敬的人,而且是婚礼上的贵宾。所以虽然阿难不是很情愿,但还是拿着钵跟在佛陀后面走。当他们到达寺院后,佛陀要求阿难坐一下。阿难回答说他不能坐,他要赶时间。佛陀问他要赶什么时间,阿难回答说:“我今天要结婚啊!你刚刚不是在我的婚礼上吗?”佛陀就问阿难说:“你为什么要结婚?结婚有什么重要的?”阿难回答说:“那个女孩长得实在很漂亮;我很喜欢她,我想娶她。所以我现在一定要走了。”佛陀说:“假如你留在这里跟着我的教法修行的话,你可以拥有五百个比那女孩子更漂亮的妇女。”“真的吗?”阿难问道。佛陀说:“这是真的。”结果阿难就留下来修行。但是阿难时常会问佛陀说:“你答应我的五百个美貌妇女在哪里呢?”佛陀说:“我说过只要你认真修行就可以知道了,现在再多去修行。”之后阿难继续修行,然后他开悟了,当然也就不会对那五百个妇女感兴趣了。其实佛陀所说的是,假如他的修行工夫够的话,他就能看到比一般女孩更漂亮的天人(devas)。这是个明显错误的修行意向,但是它却能够吸引阿难的想象力,因为他有那样的个性。经由持续的修行,他改变了他的个性。起初他并不需要有正确的意向,但是修行之后自然会有好的结果。
不论是在禅修或是在日常生活中,行为必须和正确的意向结合。正见和正思惟是正道的前导。
佛陀曾用四种坛子来做譬喻。第一种坛子的瓶底有洞,我们倒入多少水,就有多少水会流出来。这种人在听闻佛法时,是一个耳朵进来,另一个耳朵出去。第二种坛子有裂缝,虽然我们把佛法倒进去,但是它会慢慢地渗出来,直到坛子里没有水为止。第三种是坛子里已装了满满的水,装满了他自己的知见,没有办法再接受新的东西,所有的东西他都已经知道了。唯一有用的坛子是第四种坛子,既没有洞也没有裂缝,而且是空的。“空”并不是负面的性质,它是没有紧张、忧虑或恐惧的心灵,能接受佛法的熏陶。这样的心已舍弃掉所有对于世界和人类的成见。假如我们现有的见解并没有让自己获得完全的幸福和快乐,那么不妨考虑放弃它们,让自己成为一个空的容器,让佛法能够进来。当佛法灌注时,会改变我们的观念,而且会让我们拥有正见。
开悟有许多方式,其中之一是所谓“无相解脱”。这是说我们了解到事物并没有任何意义;没有什么事重要到必须留在心中;所有的事物都是没有自性的。当心没有先入为主的看法时,它就能以崭新的看法来观照事物。当我们用原有的习性来看一棵树时,我们所看到的是关于树的陈旧概念。我们从没有真正看到一棵活生生的树。我们对树的成见可能是树木对我们有益,因为它们能提供氧气。或者是我们认为它们没有什么益处,因为有蚂蚁会寄生在上面。或者是因为出产水果,所以我们会喜欢树。或者是我们会讨厌树,因为它会挡住阳光,让附近的蔬菜长不好。不论怎样,我们从没有真正看到树的本来面目。
当心空掉了原有的成见,我们会从新的角度来看这世界。它看起来会完全不同,所有的事物都不断地在变化。坐火车时,看起来是景物在移动,但事实上是火车在动,但是我们看不到火车在动,因为我们就坐在火车里。我们是坐在移动的火车里,但感觉上我们好像是不动的,这完全是错误的认知。但假如我们能放弃任何成见,观察周遭的世界,包括我们自己,便能比较接近真理,开展我们的正见,使其成为我们的人生经验。那也就是佛陀的教导:去实践,不要去相信。只有我们亲身的体验,才能更接近真理,不管是什么样的体验。只要是依赖思想,就永远只是口头上的想法和观点。拥有愈多的想法,就愈难静下心来禅修或正确看待这世界。
有趣的是,眼睛只能看到形状和颜色,耳朵只能听到声音,而其他都是心所造作的。我们所看见的和所听到的,和外在不一定有绝对的关系,但是对外境的反应却控制着我们。当我们听到鸟鸣或者是狗吠时,外境只是声音而已。但是我们的心会说:“狗在吠,我希望它能停下来。因为我要打坐。”或者是:“幸好我没有养狗。”或者是:“还好猫不会吠。”这些都是心中的反应。当眼睛看到形状和颜色时,它会与记忆相结合而产生认知。我们会执取那样的认知,认为那就是我们的经验,而且它是正确的。举例来说,我们看到时钟,小孩子可能认为那是砖头。这是从不同的理解程度所见的不同解释。这些只是认知而已,而且是导致误解的认知。不论是内在或外在的世界,并不一定是我们所认知的那个样子。要记得知见永远只是知见而已,因为在胜义的层次上,这整个世界,包括我们自己,并不是我们目前所见到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