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也见也不见,也痛也不痛
 
{返回 洗心禅·指引人生的创意佛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624
也不,也痛也不痛 
 
王溢嘉
 
 
  如果这是烧饼油条,请给我汉堡薯条。如果这是汉堡薯条,那么请给我烧饼油条。
 
  神会问:「师父坐禅时,是见还是不见?」
 
  慧能打了他三杖,说:「我打你是痛,还是不痛?」
 
  神会答:「我感觉也痛,也不痛。」
 
  慧能说:「那我是也见,也不见。」
 
  神会又问:「什么是也见,也不见?」
 
  慧能说:「我见,是常见自己的过错;不见,是我未见他人的是非。至于你,如果不痛,那么你便像木石般无知觉;如果痛,那么就像俗人一样会有怨愤之心。见和不见,都是两边的执着,痛与不痛也都是生灭的现象。你还没有见到自性。」
  
 
  慧能的意思是说,见与不见都是偏见,痛与不痛都是执着,生命之至道是在超越偏见与执着。
  
    在《六祖坛经》里,慧能指出有三十六组相对的观念,包括明与暗、阴与阳、有与无、色与空、动与静、清与浊、凡与圣、大与小等,这种「二元对立」似乎是人类思考的特性,如果太强调或倾向某一边,就是偏见、执着。那要怎么超越偏见或执着呢?慧能提出的方法叫做「离两边」或「三十六对法」,那是一种很好的思考训练:
 
  慧能说:「若有人问汝义,问有将无对,问无将有对;问凡以圣对,问圣以凡对。二道相因,生中道义。」
 
  如果你强调的是见,我就指出你不见的部份,如果你想的是不见,我就指出可以见的部份;如果你想的是痛,我就说不痛,如果你想的是不痛,我就说痛。这不是故意在唱反调,而是要提醒你,你的思想、你的感觉都有所偏颇。只有先认识到自己的偏颇,才能有所超越。
  
  人生到底是什么滋味呢?你说苦,我就说不苦;你说不苦,我就说苦。你忆苦,我就思甜;你思甜,我就忆苦。这样才是思想的超越、人生的超越,因超越而变得丰饶与圆融。

{返回 洗心禅·指引人生的创意佛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用不着消除烦恼
下一篇:想一回就伤心一回
 洗心禅•指引人生的创意佛 作者简介 序言 目录
 好个寸丝不挂
 想一回就伤心一回
 你说得对
 母亲就是佛
 术士与禅师
 也见也不见,也痛也不痛
 用不着消除烦恼
 一无所有与一无所得
 你妻子陪别人睡觉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Mental Development[栏目:Fundamentals of Buddhism]
 第七章 唯识宗的兴盛及其传承 第七节 永明延寿与唯识宗的终结[栏目:中国唯识宗通史]
 对发心出家居士开示 十一 菩提三心[栏目:妙祥法师]
 真如性现 尘去光现[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建设大乘普济的人间佛教[栏目:人间佛教]
 持戒略说(照月)[栏目:持戒]
 沙门果经 II 注疏篇 戒律章节[栏目:菩提长老]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 舍利品 下 4[栏目: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讲记·妙境法师]
 暇满人身胜过如意宝[栏目:日宗仁波切]
 杂宝藏经白话 妇女厌欲出家因缘第百九[栏目:杂宝藏经白话]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