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观想
 
{返回 继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04

观想

继程法师

要能够通过修止或定的方法而达到止静或定的境界,还是需要有观照的作用的,但在修定的过程中,观照的作用是重于警觉的,即是对应用的方法有观照的功夫,如此才能使所修的定境成为可能。

而禅修法门若仅止于此,那只是半途、或只能说是部份功夫的完成而已,毕竟佛法的修行,定的成就并不是目标而只是过程,或者是工具,依此再而起观想,才能完成佛法修行目标,也即是智慧的照见。

修止或定而达到了能观的心等持、专注、细住时,便依此能观的心,提起观想、或直观佛法中的义理,依循着一定的理路,让观照的心渐渐对所观的道理有明确的认知,并更深细的从观想中,解开了不明白的地方,突破了思惟上的局限,使所观的理,渐渐完整、透澈,从了解而渐渐转化为体会、触证。

一旦观想成功,便对此所观之理,不再是所观的,或外在的理,而已成为能观作用的内容,也即是融入了观心而成为生命中的智慧。如此则亲证法的理性,并依此智慧而透视一切存在的实相,见一切智为虚妄,皆为无常、无我,空无自性。故对一切的执着、爱染,皆能放下、无住,身心有脱落之感觉,不再有任何的挂碍,便能远离颠倒梦想,而从苦中超脱。

从无常无我之照见中,亦知一切法本无生,常自寂灭。一切现有皆依空而立,因缘生因缘灭,故一切现象皆为假相,虚幻不实,但其因缘具足而现行,触之而感觉真实。明见于此而安住于无生法中,却依缘而生种种心,去了别、去认识而生活,于此中却无住于此缘生缘灭之相,故安住于空性却依缘生心,心虽生而无住……


{返回 继程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慧心
下一篇:观止
 佛心
 生死心
 只管用功
 学佛
 慧心
 水果供品
 建一座佛堂在心中
 供养一份诚心
 学佛
 观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道念的建立 僧格的养成[栏目:坐看云起·济群法师访谈录]
 因果法[栏目:实修教言]
 第八章 密教的法器 (金錍)[栏目:佛教的法器]
 “观”四则[栏目:许士群居士]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0五0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一集]
 道坚法师谈佛教慈善之反思(凤凰卫视专访)[栏目:道坚法师]
 永明延寿的禅净思想及其特点[栏目:华方田教授]
 行者的跫音(一)[栏目:禅林衲子心]
 漫说《杂阿含》(卷八)~F 第204经(如实知见经)[栏目:界定法师]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六四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七集]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