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衮却格西讲授
{返回 衮却格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4197

第十六讲  入大乘门

    当下我们已经得到圆满的顺缘,获得无不具足的暇满人身,此时应该为一切众生的义利,发起要成佛的菩提心。为了要圆满菩提心,所以要修持。若要修持必须先思惟,思惟之前必须先听闻。就请以这种动机来听闻这场正法,所听受的教法是菩提道次第教授。
    菩提道次第教授引导分四个门径:“甲一、为显示其法根源清净故开示造者殊胜”;“甲二、令于教授起敬重故开示其法殊胜”;“甲三、如何说闻二种殊胜相应正法”;以及“甲四、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第四个门径是“如何正以教授引导学徒之次第”分两项,就是“乙一、道的根本在亲近善知识的道理”以及“乙二、依止之后如何修心的次第。”
    关于道的根本在亲近善知识的道理,这点相当重要。依止一位师长不应该草率的依止,应该先很慎重地观察。观察后,决定依止了,要像善财童子依止弥勒菩萨,及常啼菩萨依止法圣论师一样的,以意乐(净信为本、念恩生敬)、加行(内外财供、身口给侍、如教修行)好好去依止。并且要恒常依止,直至成佛,不能放舍。一旦依止,不管师长做什么事,要观师长的所作所为都是十全十美。
    基于暇满人身的思惟,由忆念“念死无常”,再思惟“三恶道的痛苦”,进而因畏惧三恶道的痛苦而真实皈依三宝。之后行持皈依三宝的学处,主要是奉行业果的道理,特别是断十不善而修学善法福德来成办八异熟果报(140页第2段)的人身。这就是下士道次的修学。
    即使你得到特别的人天果位,由于烦恼未断,仍为烦恼所自在,还是会在生死里头轮转,永无止尽。由于为烦恼所自在,所以积造了各式各样轮转生死的善恶业;因为各式各样善恶业的造作,所以产生各式各样极难忍受的痛苦。不思惟则已,你一思惟,真的三界六道,上至非想非非想天,下至无间地狱,没有一处不是痛苦所积造、所缠绕,无不是以痛苦为体性。若能至心地思惟由烦恼所引导而造作的业,所产生的种种三界的痛苦,而自内心深处生起厌离轮回生死,这是来自于修学中士道次法行的结果。
    修学厌离轮回生死,有两个门径:从 一、四谛(苦谛与集谛)去思惟,也可以从 二、十二因缘去思惟。无论是从四圣谛或是十二因缘去思惟,你都应该知道,原来整个轮回的根本是来自于无明。而无明本来就是一种颠倒心识,是一种错误的、不好的因,因此很清楚地,由这个因所鼓动、所产生的果,绝对不会是好的。一切的不吉祥、痛苦、折磨,一切衰损的根本,不来自于外在,而是以无明我执作为鼓动而产生的。因为无始以来串习的无明我执势力太强的缘故,我们自然地生起一种由无明我执所鼓动出来的烦恼因,而造作各式各样的业,然后去承受这些业报。
    事实上,执“无我”为“有我”的分别心(实相上是无我,却执为有我),是因为执实的关系而生起的,追溯起执实的根源是无明我执。无明我执及执为有我的心,皆会缘念补特伽罗和蕴而执为实有,所以这两种执着,彼此之间有直接的关系。除非这两种执着消失不见,才能灭除掉之外,即使善业增长,如修大慈心、大悲心、菩提心,也都没有办法将它摧破灭除。只有心缘于这两种执着的所缘上,持续修持实有实相的无我,现证无我慧,才能真正摧灭、根断执实。
    只有一次两次的修学或亲证无我空慧,还是没有办法摧破那个无明我执的颠倒心识。理由是什么呢?就是因为无始以来串习得根深蒂固的缘故,就像一块很韧而且很坚固的树根,你要能够截断它,需要很锋利的斧头,而且拿斧头的臂膀也必须要很粗壮。如果只有一次通达无我空性慧,就能够彻底的摧破无明我执的话,那不管是声闻、缘觉或是菩萨应该在加行道的时候,就能够把所有烦恼净尽无余才对。事实上,没有这回事,还要再进一步去见道,即使在见道位的时候,亲证无我空性慧了,也还是没办法完全把烦恼障净除。烦恼所留下的一些习气,有不同种类的粗分和细分,那些细分烦恼、俱生的烦恼还是没办法净除,还必须安立十地理则,从初地到第十地,依次的由粗到细,一一把余习根断才行,所以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
    能真正把无明烦恼予以根断的方法,就是我们在中士道次所说的增上三学法门,主要的正对治是修学增上慧学,以增上慧学去正对治无明烦恼。慧学修学些什么呢?四谛十六行相。为了要能够顺利的、直接的把轮回的根本无明实执断除,所以我们必须修学无我的增上慧学。可是只有修学增上慧学还是不能够根断的,行者必须同时净罪集资(净除罪障,集聚资粮),同时要以很多正理,去安立抉择空性慧的道理,渐次的、循序渐进的把学处圆满,才有可能去断除。
    修学的方式有止与观两种。止就是你的心安住于一个所缘境,能够专注于一境,没有任何沉没掉举,而且可以产生身心的轻安的时候,称之为止(奢摩他)。什么是胜观呢?在止的功德之上,于所缘境不散乱,生起了观察慧,再以各别观择的智慧,去观察所缘境的实相、内涵,经若干时候,当由观察力所引发的身心轻安生起时,那种观察慧就称为胜观。所以得到胜观是很不容易的,必须有止的功德才能成办。
    要能够有稳固坚定的增上定学(就是得止),之前必须修学增上戒学。基于修学增上戒学,亦即持守净戒、学处的关系,所以行者能够以正知正念将粗分的散乱,还有沉没掉举遮止掉。将心从涣散境上收摄回来,不为沉掉所散动,在这之上,当然还有剩下所谓细分的沉没掉举,此由摄回的心来对治掉。之后就可修观,但不可能一开始即刻证得无我慧。要得到具相的观,必须借由思惟及修学四谛十六行相、十二因缘才能渐次的成办无我慧,通达空性。缘于空性,获得身心轻安,才真正成办具相的奢摩他。在后得位时,由于身心已生起轻安,此时的身体就像棉花一样,轻飘飘的,非常的舒服。在得到身轻安后,身体在修学任何善法时,不会有任何的不堪能性、不听话、疲倦等等。在得到心轻安的时候,你的心会很听话,可以任你所欲的安住于善法的所缘境上,非常顺畅,不会想打瞌睡。
    增上三学必须日夜无间、恒常猛利的去修学,才有可能将轮回的根本予以断除而解脱生死,否则是很难的。依于这样增上三学的修学,可以引导你出离生死,得到解脱。自己脱离轮回虽已成办自利,可是究竟的自他二利仍尚未圆满。就中士道次来说,为了引导到上士道次的修学,因此对增上三学的阐述并不侧重于定学与慧学(此二学特别是在上士道六度的后二度:静虑度(止)与智慧度(观)的时候才加广说),而只特别阐述增上戒学的道理。倘若你真的不能由菩提心的引导到大乘,而仅仅只是修学增上三学,这当然绝对是可以让你得到自己的解脱果位;但是尽管你可以得到自己的解脱果位,自利与利他却都不圆满、都不究竟。不仅如此,可能会因为耽着于寂静的乐受,而阻碍了发起菩提心,趣向佛果的机会。
    大迦叶尊者对佛诉说:“本来有六十位的行者,如果能让我向他们展示声闻法,他们在一座之内就可以证得罗汉果位。可是文殊菩萨不善巧,对他们讲大乘法教,讲空性义理,让他们起邪见,堕入三恶道。”佛回答说:“文殊菩萨并非不善巧,不懂得如何教化。若由你展示声闻法给那些人,他们虽然可以证得阿罗汉果位,但是他们会生生世世、长劫长劫地沉溺在寂灭边的快乐里头,不能回小向大。因此即使文殊菩萨对他们讲大乘空性义理,让他们起了邪见堕入三恶道,可是他们的心相续中已种下大乘空性的习气了,他们一旦从三恶道上来的时候,就可以马上值遇大乘法教,然后很快的,就能够学到显密双运的圆融教法。因此,学习密乘教法而成佛的时间,较之沉寂在寂灭边的时间,成佛不过是一刹那罢了,所以他是很善巧的,并非不善巧。”
    所以说我们开始学法时,应当修学大乘法,只有将目标安立在上士道次的修学,才是我们修学的核心与精髓。然而把下士道次及中士道次称为共,是安立其为成办、或是修学上士道次的一个前行、支分。所以一开始,我们要以上士意乐来修学共下士道与共中士道,这样才对。三士道次的学习并非互不相干,或者说只学下士道次就好、只学中士道次就好,或是只学上士道次就好,好象三士道次彼此不相干。就像一位法师去一个寺院住,又退出去,然后又找别的寺院去住;或是像博朵瓦所说的,如果你要游过一条河到彼岸,要双手一鼓作气游过去,不要双手各游不同的方向,这样力量就抵销了。就像这比喻一样,一开始你要以上士道次的意乐作为根本核心的目标,在此之上,为了圆满这个目标,所以修共下士道及共中士道。
    即使经由修学可以证得声闻、缘觉罗汉果位,然而这样自利、利他都不圆满,而且不能完全了知一切,尚有所谓的四种无知。因为我们是修大乘法的关系,不应堕于轮回及涅槃二边,要安住于无住涅槃。不堕彼山,不堕此山,依中道而行。若不要堕涅槃、寂灭边,就要修学大悲心,方便品;要不堕轮回边,则要修学空性慧。并不是说声闻、缘觉的圣者没有悲心,他们也有想要安置一切众生于菩提中、愿所有的众生离苦及苦因的悲心,他们只是没有完全充足、圆满的大悲心,没有这种将一切离苦得乐的责任,由我来荷担的大悲心。
    我们若要能够往赴一切种智之地,必须依靠大乘法教的修学。大乘道的根源,如树木的根,是胜义菩提心与世俗菩提心。因此修学这二心,必须是智慧分摄持方便分,方便分摄持智慧分,以方便分与智慧分互相不分离的双运来修学才对。以菩提心做为主要的根本,这一定要有空性慧摄持而修。要能够实行修学智慧分与方便分互相不分离的双运道之前,必须真实生起菩提心。在能够真实生起菩提心之前,必须先生起增上意乐以及大悲心。如果没有共下、共中士道次里所说的,出离三途苦以及生死苦的这个出离心的话,就好象自己没有痛苦的觉受,又如何去比度、推测众生的痛苦,而生起大悲心?大悲心是无以生起的。
    三乘的出离心,是成就一乘佛果之关要。没有修学三乘的出离心,无以成佛。出离三途苦,是下士道次所说的内涵;中士道次所说的出离心,是出离生死苦。如果自己没能真正的发起下士及中士道次的出离心三途苦及生死苦,是没有办法去推测虚空一切如母有情的痛苦,那么大悲心(也就是大乘的出离心)就没有办法生起。没有这三乘的出离心,一佛乘佛果就无法成办。
    另一方面,如果我们不能够证悟无我空性智慧,三乘(指声闻、缘觉和佛乘)之果是无以成办的。修行的精髓及核心在菩提心,菩提心是种子,空性慧是水分阳光,如果能在生起的种子之上,灌以水分、阳光,就可以长出佛陀果位的苗芽。有人请问噶当派的大德说:“你修行的精髓,真正的誓愿处在哪里?”大德回答说:“不是阿弥陀佛、不是观世音本尊,不在于修本尊法,我修行的精髓就在菩提心的修学。”不但他这样说,宗喀巴大师也是这样讲的,一切修行的核心精髓,祈愿之最深、最圆满之处就是菩提心的修学。我们有没有这样效学?
    阿底峡尊者显经密续的教法都圆融博通。当时他在印度已经非常有名,是位大善巧的博学者,结果他还要历尽千辛万苦到印尼金洲岛(印尼苏门答腊),依止金洲大师修学菩提心的精髓十二年。他还要这样精勤地来修学佛法,现在我们却说不必以菩提心作为修学的精要,难道我们比阿底峡尊者还博学、还了不起,比他还厉害吗?尊者之所以要辛苦地去印度尼西亚金洲大师面前求受菩提心的教诫,是因为有一次当他在菩提迦耶金刚座大塔之下绕塔时,塔上的两尊大小佛像正在互相讨论,“什么是修学成佛最好、最迅速的方便?”大佛像说:“菩提心。”尊者听受之后,引为定解,原来成办佛道最重要的法门就是菩提心。因而动念,到处寻问哪里有教授菩提心的真正传承者?原来是在金洲大师那儿,所以历尽千辛万苦去求法。以见地来说,不论是空性见或智慧品各方面,尊者都已经是究竟圆满了,这是没有疑问的。可是他到印尼金洲大师面前,去求受菩提心教授的时候,金洲大师问他说:“你能够修学菩提心吗?能够贯彻始终吗?”尊者回答:“可以,我能。”“你可以以十年的时间来修学吗?”尊者坚定的回答:“可以。”我们不要说一年了,一个月、一天都修不起来。要你好好修一天的菩提心都做不到吧!
    说起来到现在为止,我们好象研讨、学习了不少菩提道次第教授,上、中、下士道可能也已经研讨得朗朗上口了。不要说具相,如果心中可以生起少分少分的相似菩提心、或是大悲心的话,事实上,它就如同小小的碎金刚钻石一样,已经是映蔽(超过)纯金,金庄严的物品了。我们应该朝这个方向去走才对。总之,要能够生起真正的菩提心,一定要先具足三乘的出离心。三途苦的出离、生死苦的出离、一切有情苦的出离(也就是大悲心),这三种出离心一定要具足,才能够生起真正的出离心。同时中士道次所说的六种苦里的无定过患、怨亲无定,一定要很深刻的思惟。如果不能够至心地思惟怨亲无定的话,所谓知母,知道六道的父母观(六道众生都是父母)的这种想法是生不出来的。
    关于菩提心的修法传承,其中“自他相换法”的教授,由佛陀传给文殊菩萨,文殊菩萨传给寂天菩萨,最后传到金洲大师的身上。同时由佛传给弥勒菩萨,再传给无著菩萨的“因果七教诫发心法”也传至金洲大师。因此阿底峡尊者向金洲大师求这两个教授。而后有尊者将所得的三种教法的传承汇归为一流的说法。是哪三种传承呢?就是修行加持派、广行派、还有深见派。在阿里有位拿措大译师,他有个礼赞文礼赞尊者说:“能够去除雪域(西藏)的暗蔽迷蒙,具有三种传承的具相师长就是吉祥尊者,敬礼恩重无边的尊者。”
    取心要的道理,科判上分三点,于共下、共中道次修心,还有上士道次修心。共下与共中士道次修心是上士道次修心的前行、支分,我们就此简单讲过。
    什么叫上士夫?(204页第1行)“见诸众生众苦逼恼,为利他故而发忽忙”,具有荷担并去成办一切众生离苦得乐心量的人,称为上士夫。上士夫是真正的智者及善巧者,(204页第3行)“是故能生自他一切利乐本源,能除一切衰恼妙药,一切智士所行大路”,一切利益安乐之源是菩提心,能够去除一切烦恼真正的良药是菩提心,一切智者所行的大道是菩提心。“见闻念触,悉能长益一切众生”,只要见闻念触,都能够长养一切众生的利益。“由行利他兼成自利,无所缺少具足广大善权方便。有此大乘可趣入者,当思希哉,我今所得诚为善得,当尽所有士夫能力,趣此大乘”。所以要这样想,我们今日所得的诚为善得,应该尽所有的能力,趣入大乘法门,修学大乘法要。
    “由是因缘于大士道次第修心分三”,第一个“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我们知道,内外道的差别,在于皈依的有无。换句话说,入佛教之门在于皈依;入大乘道之门在于发菩提心;入密乘道之门,在于灌顶的有无。无可置疑的,如果你没有修学菩提心而趣入别的门径,这样就算修学任何法要,都不能入大乘道,也不能成就佛道。科判第一个“显示入大乘门唯是发心”,第二个“如何发生此心道理”,以及“既发心已(如何修)学(菩萨)行(的)道理”。
    “如是若须趣入大乘,能入之门,又复云何。此中佛说二种大乘,谓波罗蜜多大乘(显乘)与密咒大乘(密乘),除此更无所余大乘。于此二乘随趣何门,然能入门唯菩提心。若于相续,何时生此未生余德,亦得安立为大乘人。”这是说在任何时候,只要生起菩提心,就算没有生起其他的功德,也可以安立为大乘人。要能够成为一株佛陀果位的苗芽,其不共之因的种子,就是菩提心。一般来说,能够让种子长出苗芽,当然需要很多因缘,比方说,要有肥料和水分之类,但是不共的因是菩提心(种子)。空性慧像阳光水分一样,是声闻乘、缘觉乘以及佛乘,三乘的共法。倘若你能够生起真正的菩提心,刹那间就可以非常强而有力,轻易地净除你的罪障,然后积集广大功德。即使你所积造的善业是那么的微小,因为菩提心的摄持而可以无边的增广。
    我们看科判:(208页)“第二如何发生此心道理分四:一、由依何因如何生起,二、修菩提心次第,三、发起之量,四、仪轨受法。”发心之因有三种,一般总合来说,就是四缘、四因及四力。
    第一个是四缘发心。第一缘如文:“若见诸佛及诸菩萨难思神力,或从(经书)可信闻如是事(菩萨有不可思议功德力),依此发心,谓念所住所修菩提有大威力。”第二缘:“虽无如是若见若闻,而由听闻依于无上菩提法藏,信解佛智而发其心。”第三缘:“虽未闻法,由见菩萨正法将灭(大乘教法将损灭),便作是念而发其心,谓念如是正法久住,能灭无量有情大苦,我为令此菩萨正法久安住故,定当发心。”这样作为因缘而发心。第四缘:“虽未观见正法欲灭,然见恶世(五浊恶世众生)上品愚疑,无惭无愧嫉妒悭等,便作是念,于此世中虽于声闻独觉菩提能发心者,尚属难得,况于无上菩提发心。我且发心余当随学,见难发心而发其心。”余当随学,就是说,为了让其他众生这样效学,我先发心,然后引导他们也发心。见人家发心而发其心,也是一种缘。这是四种缘。
    以四因而发心(210页第2行)“二从四因发心者。谓种姓圆满,善友摄受,悲愍有情,而不厌患生死难行,依此四因而发其心。”行者必须种姓圆满,或蒙善友(善知识)慈悲摄受,或有悲愍有情的意乐,或不厌患生死难行苦行,行菩萨道,而发其心。
    由四力发心(第4行)“三从四力发心者。谓由自功力欲大菩提(自己的功德力欲求大菩提),是名自力,由他功力希大菩提(由他功德力鼓动希求大菩提),是名他力。”由自己力量欲求大菩提,就是自力,如果自己不先成佛的话,不能令众生成佛。接着是说他力(他人力量的鼓动、推动)而希求大菩提而发心,“昔习大乘,今暂得闻诸佛菩萨称扬赞美而能发心,是名因力,于现法中亲近善士,听闻正法,谛思惟等长修善法,名加行力,依此四力而发其心。”以自力发心是最根本的,最能够坚固的。(本段最后1行)“当由自力至诚发心树立根本,以其菩萨一切诸行皆依此故。”菩萨行的所欲是来自于发心,如果没有坚固的发心,是没有所谓菩萨行可言的。
    “第二修菩提心次第者,从大觉窝(阿底峡)所传来者现分二种,一、修七种因果教授,二、依寂天佛子著述所出(自他相换法)而修心。”七因果是什么呢?“谓正等觉菩提心生”,佛果是由菩提心生。七因果是六因一果,一果指菩提心果,佛果从菩提心因出生,而菩提心的果又必须“此心又从增上意乐”产生,增上意乐又由大悲心产生,大悲心从大慈心产生,慈心从报恩产生,报恩从念恩产生,念恩从知母产生。所以这是六因,菩提心是果,共为七种。
    阿底峡尊者因果七教诫的传授,以两个次第来说明,(211页科判)“一、于其渐次令发定解,二、如次正修。”第一点“于其渐次令发定解”分为两项来说明,就是“一、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二、诸余因果是此(大悲心)因果道理。”开示大乘道之根本即是大悲心,可分三项。大悲心安立为“初重要”的理由是什么呢?“若由大悲发动心意,为欲拔除一切有情出生死故起决定誓,若悲下劣不能如是。”说明开头是很重要的。在《入中论》讲到:“大悲心初重要犹如种子。”大悲心“中重要”的理由何在?是说只有一两次修学大悲心是不够的,必须在生起大悲心之上,恒常猛利地继续修学。在正式修道当中。因为大悲心的关系,不会在乎自己的苦乐,完全一心纯然地想利他,也因此,福德资粮得以易于迅速成办圆满。如此恒常地修学大悲心,最终,无疑的能够成就圆满二利的佛陀果位。《入中论》说:“中重要犹如水分、阳光、肥料一样。”因此诸佛教法的根本在于大悲心。
    大悲心“后重要”怎么说呢?成佛之后,虽然佛陀有能力像二乘行者一样,安住于寂灭之乐。但是因为大悲心的驱使,让他没有时间去品尝寂灭之乐,而会日夜无间的垂顾众生的痛苦,然后勇悍地救度众生。他会住世间利益有情,直至众生界、轮回界尽之际。
    “第二诸余因果是此因果之理”(213页第5行)一般说来,只要你不断地去思惟痛苦,你是可以从自己的痛苦去推断众生的痛苦。然而你真的要对众生的痛苦有非常坚固、猛利、恒常的思惟,就必须先修学悦意慈(慈心)。要生起悦意慈之前,应先修平等舍。若不如此,则只会对亲眷的痛苦无法忍受,而对怨敌的痛苦觉得很欢喜,对非亲友非怨敌的中庸众生的痛苦感觉不关痛痒。因为你只会对你亲眷的痛苦不能忍受,所以必须设法安立所有众生为你最好的亲眷。而最好、最超胜的亲眷莫过于母亲,所以要修知母。由 一、知母之上,二、念恩,三、报恩而修学 四、悦意慈,这四个就是大悲心的因。
    然而如果你只是在知道众生是母亲的概念,直接修知母的话,那个量是生不起来的,必须要用善巧的方法来修学。一般而言,菩提道次第教授里,最难生起的证量有两个:在前面是依师之理的“观师如佛”;以及在大乘道的“六道有情父母观”,六道众生都是母亲,就是六道众生都曾当过你的母亲。《经集》中佛陀讲说:“首先要修众生平等,对所有众生修平等住之后,修众生是你的最好亲眷(如母)。”由于我们心中一直修学亲疏爱憎,贪嗔的心太强了,所以要修平等舍实在是太难了。当遇到利益于我们的时候,我们所生起的贪心之水荡漾无边,反之,若遇到对我们有损害的时候,我们内心的嗔恨之火则又燃遍天际。如果这样的话,那一点都没有菩提心的法味,知母的证量也没有一点味道了!因此要想真正修学而得到知母的证量,一定要先修学好中士道次所说的六苦中的无定过患。想遮止我们心中的贪嗔,一定要先好好地修学怨亲无定,把我们粗分的亲疏爱憎的心遮止,在这之上才能够住平等舍中。就像整地一样,先把平等舍的地整平之后,才能够播种子,再灌浇以慈心的水润泽大悲心,大悲心的种子才能够长出苗芽。
    要如何正行修远离亲疏爱憎的平等舍呢?先把三个境在眼前明现(明白显现):首先明现你一刻也不能分离,非常照顾你、呵护你,好到启发你最强烈贪着心的那个亲眷;第二个是那个损害你,让你嗔恨到极点、一刻都见不得的敌人,在你眼前明现;第三个既不利益你,也不损害你,他在你心中是不嗔不贪的一个中庸众生。这三个你所谓的第一流的怨、亲,还有第一流的中庸角色众生在你眼前明现。
    基于这个人伤害了你,所以你安立他为怨敌。可是这样一个伤害你的敌人,他会生生世世都伤害你,都一直是你的敌人吗?这是值得怀疑的。不仅如此,现在是敌人,也许以后会是亲人,转怨成亲,这是可能的。对于一个以前曾经利益过你,对你施恩无量的人,未来也可能会变为你的怨敌,他可能曾经当过、或将成为你心里中庸众生角色的人,而仅只是一时一地,你就完全把他视为敌人,恨恚无边,这怎么有道理呢?如果仔细想想,根本没有理由对眼前所谓的敌人起嗔恚,因为无始以来,他已曾经利益过你无数次,也曾当过你的中庸众生。而和你没有什么关系的人,未来也将变为你的亲友、亲眷,都将会利益你;你却以今世短暂的理由当他是敌人,发起嗔恚心,这没什么道理的。如果你能这样修的话,就会遮止对他的嗔恚。
    一个连一刻都让你不能分离,令你爱恋无边,想与他合为一体的那个亲友,只不过是他曾短暂地对你施恩、利益你,所以你安立他是你的亲友而贪爱他。但是无始以来他一直是你的亲眷吗?一直是这样一个利益你的人吗?以后也一直会是一个利益你的人吗?以为亲眷一直是亲眷,欢喜一直是欢喜,不会有改变,这是错乱的心识。如果怨敌一直是怨敌,亲友一直是亲友的话,以佛陀一切种智应该看得到才对,他没有看到这一点、没有说怨敌一直是怨敌,他反倒是说怨亲无定。事实上,无始以来在轮回生死里,怨敌变为亲友,亲友变为怨敌,然后又变为中庸,互相变来变去。他不是在任何时候都是利益你的亲友,如果是这样的话,就如一个例子所说的:“怀中抱的是你的仇人,踢的狗是你的妈妈,用父亲投胎的鱼喂妈妈投胎的狗,而且踢它。”就没有道理了。一个现在对你那么好的亲眷,以前不知已经砍杀你多少次了,未来也将损害你,会带给你很大的痛苦,这是一定的。如果亲眷就是亲眷,怨敌就是怨敌的话,中士道次轮回六苦里的“怨亲无定过患”就不用讲,不要修了,因为根本就不会有这个苦可修了。
    经典中说“怨亲无定”,我们却说怨亲是一定的,这不是错误吗?“怨亲一定”是错误的见解。在修平等舍时,当知亲友不会绝对一直是亲友,以此摧灭对亲眷的贪心;又由于敌人不会一直是敌人,所以可以摧灭对怨敌的嗔心。这个眼前非怨非亲的中庸众生,我认为与他根本没有关系,或是不理他,也是不应该的。为什么呢?因为他也曾经无数次为我的怨敌和亲友。针对安立为怨敌、亲友、中庸众生这三个角色,我们心生贪、嗔、痴,还有不贪、不嗔是我们的错误,这只是凡夫的一个看法,是我们内心由烦恼鼓动的看法罢了。在佛的眼中看起来,所谓的怨敌、亲友、中庸都是平等一致的。如果怨敌真的一直是怨敌,亲友一直是亲友的话,因为佛陀有一切种智,应该看得到,而对众生有亲疏爱憎才对,但事实上佛陀没有亲疏爱憎。
    就像田地整平之后没有砂砾、石头,一样的,思惟怨敌、亲友、中庸三个都平等一致。也像凹凸不平的木板,木匠用刨刀将它刨平一样,把怨亲中庸三个角色平等一致的去看待。桌子也一样,什么时候都是平衡的站立着。心中要修平等舍,平等舍是在心上,不是在外界。你对三个角色:怨敌、亲友及中庸,心里不要有贪嗔痴,不要有那种亲疏爱憎的觉受。把那三个角色基于正理的安立,去修平等舍。这样的作法是可以调伏贪嗔痴,只是调伏,不是根断贪嗔痴。
    中士道次所说的:“远离亲疏爱憎,然后怨亲无定。”这个没有好好修的话,上士道次的知母、大悲心及发菩提心,是没有办法生起来的。因此一定要好好修学怨亲平等。怎么修?就是思惟能让你发起嗔恚心的一个怨敌,他不会一直是你的怨敌的,对你来讲,他依次做过三种角色:怨敌、亲友和中庸。又这位你现在一直视为是你亲友、对你有好处的这位众生,他也曾经对你做过三种角色,就是亲友、怨敌及中庸。中庸众生也是如此,他也曾经对你做过这三种角色。所以这怨亲及中庸三种角色,对你来说其实都平等一致的,他们对你都做过这三种角色,所以是平等的,这是一点。再来就是,从你的心来看,你的心对他们三位也是一样的:对亲友来说,你也曾经以此三个心来对他;对怨敌也曾经以此三个心来对他;对中庸也曾经以此三个心来对他。所以由此看来,三位平等;从他们那边看,对你来说也是平等,这样就整平了。如此就把贪嗔痴现行遮止,然后住于平等舍中。如果我们没有办法做到这一点,而又祈愿亲眷离苦及苦因!祈愿怨敌得苦吧! 这样是没有大乘的法味。
    有一个学处说:“莫候险道”,即不要等候在险道上。等候险道是说,等候敌人要给他好看,希望他痛苦,这是不对的。修心法门要“莫候险道”,不应该希望给敌人颜色看,或希望他倒楣或痛苦,那种心态要不得,是修心法门的行者所要去除的。中士道次的时候,说到一切轮回痛苦来自于苦因,苦因主要是烦恼,所以首先要对治烦恼。如果不能够真正的对治、摧灭烦恼,贪念生起的时候,会把你引到恶趣去;生起嗔的时候,会把你引到三途苦去;生起痴的时候,会引导你入轮回,流转生死,受苦无边。为这缘故,必须认真思惟烦恼,然后认识它,并予以对治,这是整个修学佛法的一个根本。如果不能够对一切有情产生平等舍的心,那要修六道父母观是太难了;反过来说,如果可以修舍住的话,修众生如母就很容易了。如果可以这样的话,就是修学大乘菩提心最好的善巧方便了。
    菩提心很珍贵,每个人好象也都闭着眼睛,修得很认真的样子,可是根本没有修前面所提的舍住,哪会有菩提心的影子呢?如果能够真实的修学,并生起最初的平等舍,那知母、念恩、报恩、大悲心、菩提心的修学并不很困难。以前我在柯磐寺讲经的时候,讲到知母时,我说众生如母,众生均曾当过我母亲。有学员说:“知母不好,母亲对我太坏了,虐待我,我要修知父。“这表示他不知道平等舍,没有好好修平等舍才会说知母不好。如果真的要慎重细心的修法,请大家首先修平等舍,怨亲中庸平等。生起平等舍之后,对众生的心就平等了,修知母、大悲心、大慈心、菩提心都是很容易的。我们的情形是怎样的呢?事实上,自己心不平等,且一直都沉溺在这里头,却不承认,又急着去受菩萨戒,这一点我们要好好想一想。面对怨敌一直修嗔恚,对可爱的众生一直修贪心,或对你的亲眷修知母,这样菩提心是生不起来的,再怎么修也修不起来。阿底峡尊者听到众生的声音,就想是妈妈的声音;当狗在哀叫的时候,就想到是妈妈在哀叫。我们看众生哀叫就好象看电视节目一样,看他呻吟罢了,不会觉得他是我母亲。总之,道次第是很重要的,而菩提心的修学是一个很大的关要,请大家不要只是嘴巴常常讲菩提心,却不去修;不修的话,就不会有菩提心。


【解惑篇】

    问:既然众生是平等的,都曾平等地对我扮过三个角色的话,那平等就好了,我都一律平等地不要管,反正利益我、伤害我、对我不利不伤害都一样,为什么还要成就他们的义利呢?
    答:不是这样子的,修舍主要是为了能够遮止贪嗔痴,倒不是远离亲疏爱憎的舍能引导出大慈及大悲。你要先再进一步的念众生恩,才来修知母。你没有念恩才会想说,反正一样平等嘛,所以可以一起平等的不去管。如果是这样都不要管的话,阿罗汉圣者早就成佛了才对,他们都平等舍了,但是他们没成佛啊! 所以这样是错的。不要说他们只有遮耶,他们已经断除亲疏爱憎了,为什么他们没成佛呢?
    基于要遮止自己心中的亲疏爱憎,所以对众生的看待方式要一致平等。要怎么平等呢?就是现在你对怨敌又远又疏,不管他;又亲又近的是亲友;还有对中庸感觉不相干等的这些心情要去除,要平等的对待他们,这是这个“舍”的意义,遮止心中的贪嗔痴吧!

    问:“自他平等”与“怨亲无定”是否一样呢?
    答:不一样,怨亲无定是比较下的,是为了遮止你心中的贪嗔痴。自他平等是你要修学知母、念恩、报恩,特别在念恩之后,才能产生自他平等,才有这种证量,这不容易的。自他是平等的,你和我是平等的,这个不一样。中士道次所说的怨亲无定,怨亲平等,是讲对你来说,众生成为你的怨敌、亲友和中庸三个角色,都曾是一样的多次。当你看到敌人的时候不需要嗔恚,看到亲友的时候不需要贪心,看到中庸的时候不需要不管他。你要以心里没有亲疏爱憎的心态去平等看待他,因为他对你来说是平等的,所以你看待他的方式是平等的,这是为了遮止粗分的贪嗔痴,也就是我们现在所讲的平等舍。这样的平等舍是知母的前行,是修知母的前行法。因为如果你不能真正的修学怨亲平等的话,当你修知母的时候,会变成只知亲友是你的母亲,不会有别的众生也曾是你母亲的想法,因为他是敌人,怎么会是我母亲呢?他一直对我很坏啊! 和我没有关系啊! 你就不会想到他是你的母亲,所以知母也就生不起来。

    问:要对治烦恼,先要了解烦恼的行相。但是烦恼的行相很多又很微细,像粗的贪嗔痴,再细一点的根本烦恼及随烦恼等等。就我们初机学佛人来讲,看烦恼都是很笼统的一个概念。比方我们起了一个负面的情绪,没有办法去细细的了解它到底是哪一种烦恼。我们到底要把烦恼认识得多么细、多么清楚,才有办法去对治它?
    答:去看镜子吧! 看你自己的脸孔,就知道有烦恼了。生气的时候,镜子里,你的脸孔是红色的,青筋浮暴,嘴巴嘟着,那就是烦恼、就是嗔恚。对可爱境生起贪心的时候,好象一刻都不离,爱见不舍,那就是贪心的样子。粗分的烦恼从外在的表情、样子可以看出来,细分的烦恼是看不出来的。不丹的一位喇嘛说:“生起贪心的时候,脸孔是红色的;生起嗔心的时候,脸孔是黑色的。”这样就看出来了。红黑两种脸孔是不是可以看出贪嗔?不知道,不过有这种说法。
    问:那内心的行相呢?
    答:我不是说过吗?要认识心中的烦恼行相很不容易,除非你本身对整个内涵有些修学的基础。在修心法门的时候,我讲过有三难要认识:第一个是要认识烦恼的生起很困难;第二个,即使认识,对治困难;第三个,即使对治了,要断烦恼的根很困难。对自己的问题,要认识、觉察、对治、根断才有办法。你心中生起信心时,你知道吗?对佛法的信解知道吗?对嗔恚生起来的时候知道吗?
    问:烦恼要看到多细?
    答:你恒常地观察吧! 一直观察。你可能没有时间观察它耶!奔恭甲格西是这样修的,当心生起一念恶心,马上画条黑线;生起善心的时候,画条白线。开始的时候黑线比较多,慢慢修治、调伏之后,黑线比较少了。我们有没有这样的观察时间?如果有时间,可以观察烦恼怎么生起来。你的心是寂静?还是不寂静?知道烦恼相的生起,你就用心看它。你根本没时间看啊! 有时间看就可以。一天二十四小时,我们有时间去看我的心是生善心?还是恶心吗?根本没时间耶!真的没时间。但不看的话,就没办法了。内心的寂静、不寂静是要观照的,一定要深细观照,沉静下来观照才有办法知道。从外面的外相可以知道你是粗分烦恼现起,这除了自己观照之处,是无法倚重他人的。外面的衣服可以别人做给你穿,心上盖着什么东西,只有自己看得到。
    问:有很多的烦恼,不是缘外境而产生的,而是不由自觉而生的。前面讲对治的方法,如持咒、礼忏,烦恼也是同样的对治方式吗?
    答:最好的对治法还是正知正念。你要先觉察,正知念力要很强,能够训练自己的正念力去守护是很需要的。有三个:正知力、正念力,还有戒慎。《入行论》第五品专讲正知、正念,还有戒慎,刻意讲护正知。要有警戒心,这个心生起来了没有?一直看着它,心存警戒,才有办法。没有警戒力就太难了。

    问:在禅修的时候,其他的师长提到说让心念停留在无念的情况下,那就没有所谓的善与恶。
    答:这样智力会越来越愚笨,越来越钝喔!你都不作意,心都无所缘,头脑会越来越钝。短暂来说,会很舒服,有很安乐的感受,好象烦恼没有了,事实上这只是暂时把善心及恶心遮止了,无所缘。这样表面上是很好的,遮止了恶的心,也遮止了善的心,就像黑狗白狗都咬人一样的,心没有任何所缘,所以无所住,这种说法是堪布和尚的说法,不过当今有人这样修。在心眼很狭隘、很焦躁的时候,短暂的修这个无所缘,令心无所住,会有短暂的舒服。但这样修没有什么功德,你的根器会越来越钝,理解力会越来越钝。与其这样修,一般来说,还有五停心观,不是吗?贪欲的对治力是不净观,嗔恚的对治力是慈心观等等。比如密乘的话,已经灌过顶的人,倒不如修三种相应法,自现本尊了,所以任何所想的,包括贪嗔痴,都是本尊心的功德,这样烦恼怎么会生得起来呢?如果这样的话,你根本不须额外添加什么法来修行,你想自己是本尊身,任何所思惟的烦恼都是本尊心的话,你不可能生烦恼的,烦恼自然就慢慢没有了。真的,说起来,灌过顶之后,修本尊法,自现本尊之上,三种相应法不会忘记,特别是本尊心的功德,任何所想的都是本尊心功德,包括贪嗔痴,你这样根本不需要刻意的去对治烦恼,它慢慢就灭除了。
    问:这哪是那么容易?
    答:这是最容易的了,这比前面更容易。
    问:禅宗里面所讲的“无所住而生其心”的心指的是什么?
    答:无所住如果是指不住于二我相(人我及法我)及不住于戏论相,则无所住是对的。如果无论什么都无所住的话,则是错误的。如果无所住是无所缘,就是什么都没有的话,那是错误的。主要是于什么无所住呢?如果你能够于戏论与边见无所住的话,你要证空性了。如果无所住把你的心也遮了,心也没有了。可能是无所缘三摩地,就是都无任何所缘,能缘的心也没有,所缘的境也没有,那能修的是谁啊! 很多人这样修都混淆了。有人不住于戏论与边见,离开一切戏论边,相都离开了,就无所住,这样修空性是对的。如果说什么都无所住,根本没有一个空性的理则,那无所住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而且这既不是修什么胜观,也不是修止,因为修止一定要有所缘。
    问:修止一定要有所缘,那毫不作意,都无所缘的话,不也是一个所缘吗?
    答:禅行者修这样无所缘的很多。日本的禅宗,这样修无所住的。还有无色界众生也是这样修的,他无所缘,所以投生无色界去了,这不是出三界之道。等持观法如虚空,修初发心的时候,那又另当别论。
    你无所住的话,都不作意,对任何境界都无所缘,没有缘念,没有安住。当然你可以遮止现行烦恼,可是同时你也遮破大悲心,如此一来,菩提心的福报功德,都没办法修了。因为善恶都被遮了,无善无恶,非善非恶。
    无所缘有两种情况:一是都无所住,不要有所缘境,无分别;二是无二相离戏论,是基于空性的道理来修学,这才是正确的。
    问:非善非恶是不是空性?
    答:为什么是空性?这不是空性,非善非恶是说,遮破了能生起善业的心、能生起恶业的心,包括证空性的心、善业的心,智慧的心是善业的心吧?都遮了,这样怎么证空性?如果非善非恶的话,则连证空性的心都遮破了,那怎么证空性呢?
 


{返回 衮却格西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五讲 十二因缘
下一篇: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七讲 修菩提心次第
 衮却格西简介
 衮却格西实际圆满的修法与数量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二讲 教授殊胜及听闻轨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二讲 忏悔与对治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五讲 胜观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十一讲 业果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二十四讲 奢摩他(止)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三讲 亲近善知识
 菩提道次第纲要(下册) 第十九讲 自他相换修习次第
 菩提道次第纲要(上册) 第五讲 六加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光明之旅 第一章 痛苦与解脱 三、寻求解脱[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心光遍照万八千土[栏目:静思晨语·证严上人]
 五百罗汉 287、光普现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身口意不清净是烦恼痛苦的根源[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1年]
 修行人如何睡眠[栏目:达真堪布]
 禅宗与道家(上)[栏目:南怀瑾居士]
 轻之与重[栏目:高明道老师]
 如何如法选择显宗、密宗的上师[栏目:择师知见]
 理需顿悟事需渐修[栏目:传喜法师]
 安居第十六日(一):愿望——逾简逾明逾有力用[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