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我自己都没修好,怎样能做到能够帮助众生去修行呢?
 
{返回 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29

弟子:我们都要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师父要求我们发心:希望众生往生,我再往生。我知道理论上是这么回事。我自己都没修好,怎样能做到能够帮助众生去修行呢?

宽见法师:这个涉及到两个很容易弄错的地方,你想找问题,先不要从别人身上找问题,这个很容易弄错很关键,慢慢来。

《梁皇宝忏》中说:“我等不为自身,求无上菩提,而为救济一切众生,取无上菩提”。我们都是为自身求无上菩提,为自身求离苦得乐。这个差别就是差那么一点点,我们不知道,是啊,我就是要求取无上菩提啊,错了吗?你是为自己呀。把自己放哪啊?放到众生里头啊,一切众生就是你啊,一切众生成佛了你就成佛啦。为什么地藏菩萨--众生度尽,方证菩提?众生都从地狱出来,我就出来啦,众生不出来我就出不来呀,众生就是我呀,众生平等啊。很深很深,自己慢慢思维,众生乐故我乐,众生苦故我苦。众生的苦不解决,你的苦就解决不了。

但是你说,不可能,是指你这种菩提心是否圆满,很深奥,这个道理非常深奥我们都错了,我们为自身求无上菩提,我发愿求取无上菩提,我发愿一定要成佛,你看,多自私啊。而为救济一切众生取无上菩提,《梁皇忏》又说:“从今已去,至于成佛”,就是从今以后,一直到成佛,“发誓应当荷负无量无边一切众生”,应当把一切众生放到我的肩上,荷负无量无边一切众生,起大慈悲,尽未来际,所有的众生如果有三途的重罪,六趣的种种的苦,我等誓不逃避这些苦,以身救护。“令此众生,”令这些众生,“得安隐地,唯愿十方尽虚空界一切诸佛”。看到我们问题在哪里吗?有人觉得,地藏菩萨真可怜啊,什么时候成佛啊!他只有这样才能成佛。

当然很难的,事实上我们理上都还没有明白,我想成佛,反正你就无所谓了。比如说,你做这样一个功课:把你的敌人列一个表,你过不去的人列一个表,一个个把他装进来。你的敌人他痛苦或者不痛苦,跟我没关系,一个个装进来。我们修行的时候,最应当重视的是谁啊?你的仇人。我们拜佛的时候,应该怎么看啊?左肩为父亲,右肩是母亲,前面就是你的仇人,仇人在最前面啊,拜佛的时候,三界六趣一切众生全部围绕,拜佛你的仇人先拜,你在他们的后面拜,你的父母在你两边拜。你列一下,一个一个来,有时候很痛苦,哇,看他的名字都讨厌,恶心。我就看啊,一个一个往这里头放,试试看,一想二想三想嘛,试试看。当然装进来并不表示什么,首先你心里头面对他没用障碍,一个个装进去,看到他就发愁,一个了,你能超越一个你都不得了,超越一个,超越第二个、第三个就容易啦,第一个最难。这才是真修行啊。

比如说我拜佛的时候想到他跟我一起拜,我帮你一起拜,替你一起拜。我们一般拜的时候都想我最喜欢的人一起拜,我拜,他们有功德。好,我的仇人跟我一起拜,回向的时候,我们一起回向,一起修行,念佛的时候你就想他跟我一起念,他也有功德。我就想,哼,你不念,你将来死定了,你不修行你将来去不了极乐世界,你下地狱,我是极乐世界见了,你在地狱,我在极乐世界,呵呵!不行啊,你试试看,做做这样的功课,念佛的时候,就想着,仇人在你前面拜,你在他后面,他比你还先拜,他老大,这是修行的窍门,这个是真修行,这个不需要太多,不需要记性好。但我讲这个大人很容易理解,小孩不容易理解,因为他没有仇人,仇人很少。 


{返回 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怎样才能获得幸福的人生?
下一篇:我一会念这个经,一会念那个经,是不是有点杂?
 有人做了很多坏事却生活挺好,是否真的有轮回,真的是善有善报、恶有恶报呢..
 请问这么做是不是真的破戒了?(答某弟子-八关斋戒之过午不食)
 面对“无常”,我为什么会害怕?
 我心里要放众生进来,我放众生的什么?喜怒哀乐?
 去世的丈夫为何不把我带走?(宽见法师耐心开导一位痛失丈夫的濒临崩溃的女..
 逃避——对一位害怕上班的弟子的开示
 怎样打开心量?让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想的更全面周到?
 众生畏果
 什么是真正的皈依呢?办一个皈依证,诵几部经,做几件善事吗?
 如何跳出感情的痛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放下执着VS换位思考——与企业家聊“佛学”(周文)[栏目:佛教与经济]
 《大宝积经》[栏目:佛教典籍简介]
 心念不空过 念佛不离心[栏目:宽运法师]
 叁贰 一片婆心[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觉者的生涯 第七章 我战胜了一切欲望、激情和懒惰,所以我的生活轻松得如同绒丝。[栏目:觉者的生涯]
 入暖法[栏目:佛学名相杂集]
 如何分享同行善友的功德与经验 四、分享三宝悲智力·体悟佛法赖师友[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当日教言(单巴桑吉尊者 造)[栏目:藏传佛教•资料文集]
 什么情况下不犯盗戒?[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居士婚姻两性观 二 居士面对淫业态度略谈一二[栏目:药师山·紫雲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