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的境界与我们的境界究竟有何不同?如何出离生死,如何成佛?
 
{返回 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546

弟子:阿弥陀佛!顶礼师父!弟子初闻佛法,不知佛的境界与我们的境界究竟有何不同?请师父开示如何出离生死,如何成佛?

释宽见:我们凡夫的境界就是一切以自我为中心、一切为了自己(我执)。佛的境界则是一切以为了众生(无我)。我们修行的过程,就是要把我执去掉,最后到达无我。也就是:断一切恶,修一切善,度一切众生。

不过,话又说回来,对于初学者,并不需要太纠缠于佛的境界是什么,那离我们太遥远,佛的境界不可思议,所以初学者不要太纠缠于文字,佛法重在实行,与其纠结在那些现在跟自己的实际不太相关的高深名词,不如好好从因果、五戒十善(虽行善,但不要执着果报,只管耕耘,不问收获)上多下功夫。


{返回 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怎样打开心量?让自己站在更高的角度看问题?想的更全面周到?
下一篇:世俗环境里的宿怨本身仍旧很难化解,该如何做?
 极乐世界的众生有六根和心意识吗?
 在天空看见弥勒佛!他的出现对我意味着什么?
 梦中的感觉不是太好,这是否有什么预示?
 我想帮助周围不信佛的人信佛,但是效果不好。
 自已经常会性子比较急,应如何改变?
 请问师父,怎么明心见性?明心见性和念佛到底有怎样的关系?
 这些缺点跟了我这么多年,已经化成了习惯,如何走出第一步呢?
 平时没有闻过佛法的人,在临终时或者是中阴身闻到佛法、遇到助念是否能往生..
 诵经的时候一点都不静,没有什么质量。只管诵就可以了吗?
 我孩子的父亲什么都不管,在外面跟别人过,您说我该怎么办呢?走还是不走?..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