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 5 四摄法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57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5)
——改变人生命运的秘笈

五、四摄法

四摄法也就是度化众生的方便。我们想更有能力来帮助众生,想让众生能够听我们的劝告,接受我们的帮助,这就要学下面的菩萨四摄法——四种摄受众生的方法。会不会有人有疑问:“哎呀,学佛好,我跟别人讲,别人就是不信,家里人也不听,‘你学你的,别管我’。这么烦呢。”当别人不能接受我们的劝告的时候,我们心里觉得无奈。大家想不想有能力来解决这个问题呀?

首先我们讲四摄庄严,能够常行摄化一切众生,度化一切众生。四摄法,就是菩萨摄化众生、度化众生的方便善巧的方法。菩萨为什么能有那么大的本事度化众生呢?是因为这四种方法。四摄,就是四种摄化众生的方法,“摄”就是摄受的意思。对于一个学佛的人或者一个行菩萨道的人来说,在社会上,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威信,才有能力度化众生。

有个故事叫“烽火戏诸侯”,说的是周幽王是一国之主,结果做事情轻浮,没有威信。他把国家大事当儿戏,信誉就失去了,最后落了一个亡国的下场。周幽王是周朝的最后一个君主,周朝亡在他的手里了。当时周边有很多国家,有很多外患,他们随时可能进攻中原。周幽王是一个昏君,沉迷酒色,他有一个妃子长得特别漂亮,但是从来不笑,他就很想逗这个妃子笑,结果一个奸臣就给他出了个主意:“哎,有个方法你一试,保准让她笑。”古代的烽火台就是一旦有战事的时候,把烟一烧起来,别人就知道边境出事了,那个时候没有电话,其他大军就全部过来了,大家赶紧来救急。周幽王为了博这个妃子一笑,就把那个烟点起来了,这时候各路诸侯、大军全都过来了,以为国家出大事了,过来一看,结果那个周幽王哈哈大笑。他的妃子一看,哇,这些大臣那么蠢,烧一股烟他们全来啦,居然就笑起来了。第二次他又烧一次,大军又来了,这个妃子又笑了。第三次,敌国真的过来侵犯国家,这回再烧大家不来救他了。结果灭国了,自己也被抓起来杀掉了。这就是因为信用失去了。

别人为什么不听我们的话呀?因为我们的威信不够。你要想度化众生,必须要有一个良好的威信。所以说你一定要把自己做好,你自己做不好,说话没有说服力,又不肯承担,又心眼儿小,又爱嫉妒,你说的话没人信的。你又不肯付出,好事跑到前面去,一碰到真正该需要做的事情溜得比谁都快,这样的人讲话有威信吗?别人听你的吗?如果没有威信的话,即使想度众生,众生还不需要你度哩。甚至你想要帮别人,别人都不买你的账,也许他还说:“我才不稀罕你的帮助哩!”你看,做人如果做到这种程度那真是太失败了,你想帮别人都没有人愿意接受你的帮助,你想请吃饭都没人愿意去,太失败了。所以说要想摄受众生,那就要修习四摄法门,就能避免这种情况。

四摄法门是作为一个佛教徒应该懂得的为人处事的方法,摄化众生的方法,是佛菩萨度化众生的诀窍,有了它,你无论是用于修身做人、为人处世、经商还是管理企业,都一定能够顺利,能够成功。无论你走到哪里,人家见你都会生起无比的欢喜。有了这样良好的群众基础,你做任何事情,都会更容易得到别人的拥护,所以四摄法门非常重要。

四摄法第一是布施摄。要常修布施,不要吝啬。这个布施包括很多,我要没有钱能不能布施呀?哪怕你上车给别人让个座,也是布施呀。在佛法里叫“无财七施”,没有钱还能做七种施舍。布施是培养一种乐于助人、乐善好施的习惯。当一个国家的领导人或一个公司的总经理,哪怕是国家机关的普通公务员或者公司里的雇员,你都要懂得关心你的部下,关心你周围人的生活,当你的部下或同事遇到不顺心的事情时,要开导他,解决他思想上的困惑;如果他们在经济上面有困难,我们也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他。我们上次讲的布施有三种,财施、法施、无畏施,这三种布施非常重要。我把它总结一下,就是别人缺什么就布施什么——雪中送炭。布施得有智慧,当别人心情不好时你说:“哎呀,你看看,叫你不要那样嘛,你偏要那样,这不活该倒霉了不是。”这叫火上浇油,风凉话呀,别人本来就已经够难过了,你还在别人身上再刺一把刀。我们应该劝慰、安慰,这叫无畏布施。有些时候别人不见得缺钱,别人缺少的是关心,缺少安慰。缺少别人尊重的人、自卑的人,你要给他赞叹。他本来就很自卑,你要多夸奖他。所以布施要非常有智慧,你得布施别人正好需要的东西,这样的话,你说话以后就有力量。在别人最需要关心的时候,最痛苦的时候,你能够安慰他、开导他,使他从痛苦当中走出来,以后你对他讲话,还有没有威信啊?比如说我们对父母,你说你讲话父母不听。你想想看,你知道你父母最需要的是什么吗?告诉大家这个方法,你找原因千万不要找父母老顽固、老糊涂、死不讲理的原因,一定不是。一定是我身上出问题了。你再布施,我们在父母最需要我们的时候,陪他说说话,父母有时候只需要你坐在他旁边,听他多唠叨几句。“哎呀,妈,你讲少一点,讲完了没有啊?”父母老了,他需要的不一定是钱,他需要讲话时你能够在他身边听他说说话,布施一点时间。真的知道父母最需要什么,你讲话父母肯定能听。

让众生生欢喜心,能给予众生所需要的。我给大家做一个示范,你真的懂得别人需要什么吗?我们关心的是自己有面子:“嗯,没人鼓掌,我鼓掌不是枪打出头鸟了嘛!”只考虑自己呀!这是赞叹。比如参加音乐会,什么时候该鼓掌,什么时候不该鼓掌,就看出一个人的素养。别人正在弹钢琴,正弹到中间“呱呱呱”鼓掌起来了,不可以。别人谢幕啦,一鞠躬,这个时候赶紧鼓掌。这该鼓掌的时候要鼓掌,不该鼓掌的时候,大气都不敢出一声,一定要懂,真的需要智慧。其实我们压根儿看不出别人需要什么,该出手时就出手,这需要训练。要学习的东西有很多,这个时机的把握非常重要。

布施不是简单的事情。你真的以为你懂布施吗?你说:“我懂,我就是做不好。”不可能,你真懂不会做不好,是你真没懂啊!事实上,根本连“懂”都差得很远。我们脱口而出的话往往是不经过思考的。这就是布施摄,真的需要非常有智慧。你一定要闻思修,听经闻法,并且要去思维,然后去实践。你不实践、不闻,你就以为你知道了,以为自己做得不错,其实差得很远。

修行在任何一个层面上,在每时每刻都可以去修的,你想真去修,那个果报决定不可思议,决定无虚呀!不管什么人都可以修,你没有钱也可以修,甚至于已经去世的人都可以。比如说对于过去的、古代的这些伟人、民族英雄我们赞叹他,这还是随喜,随喜表现在很多方面,这个世界上不缺乏我们随喜的对象。你说:“我也想随喜,我找不到人随喜呀,没有什么人值得我随喜呀!”每一个人都可以随喜,真正有智慧的人,随喜还用找啊?放眼过去,都是我们随喜的对象。但不会随喜的人觉得,他做得不好,他也不好,我随喜什么?我随喜他不好?这是不会修行的人,所以,他的命运不能改变。

其实布施要讲三天三夜也讲不完。因为它不仅是讲的事情,随时随地都可以运用。我们大多数就是在该布施的那一刻犹豫了,本来见了想对他笑一下,犹豫了一下,我是不是有点自作多情呢?或者“我这样笑,别人会不好意思的”……所以很多时候就是因为我们布施没有修到,所以我们讲话没有说服力。我再打一个比较现实的比方,夫妻之间有时候沟通有障碍,怎么办?布施啊!讲好听的话,比如说你送她一朵花,你给他买双袜子……这就是布施呀。但是有些人说:凭什么呀?明明是他错了……这样子不行。

布施可以运用到一切地方,你的问题都能解决。佛法离我们生活非常近,你会运用,你的生活质量马上改变,何况是出世间法。什么话尖酸刻薄,我们说什么,什么话讨厌说什么。有些人由于不会说话,另一半就不肯回家。不肯见面,见了没话说。我们讲说话布施,这个布施只讲一条,就能解决好多问题,我们很多时候就是因为不懂这些方法,所以就造成了很多困扰。这个不但能够解决世间的问题,同时还可以解决出世间的问题,能够了脱生死。

我们上次讲,想要大富要布施,菩萨修四摄法,第一还是布施,释迦牟尼佛割肉饲鹰、舍身饲虎也是布施。所以布施运用的层面非常广泛。但布施的原理就是慈悲,如果说不以慈悲心来布施,你这个布施起不到真正的作用。不是慈悲心,而是取巧心或者是贪心,这样的布施是不圆满的。

想让众生接受我们善意的劝告,想让我们的语言、我们的思想使别人更容易接受,这就是菩萨四摄法,我们应当学习菩萨四摄法。说任何一句话,做任何一件事,都应该观察一下,我们所说、所做、所想是不是如法。如果不如法的话,则会令众生反感。当我们要跟众生相处的时候,一定要运用菩萨四摄法。这四摄法就是四种摄受众生、度化众生的方法。

第二种摄受众生的方法是爱语摄。爱语就是和蔼的语言。经文:“四摄庄严故,常勤摄化一切众生。”爱语不是花言巧语,而是具有爱心的语言、真诚的语言、令人生欢喜的语言。爱心的语言有两种,一种是真实的语言,对你的上司、部下、同事说真话,不欺骗他们。第二是说话算数、言而有信。你说的话不会言而无信,我们答应的事情一定尽量去办到,你说的话一定是对他人有利益的,对他人无利益的话绝对不说,伤害别人的话更不会去说,这样的话就属于爱语。

那么爱语的反面是什么?妄语、两舌、恶口、绮语,都不属于爱语。尖酸刻薄的这些话,还有哪壶不开提哪壶、专揭人疮疤的这种话,别人哪个地方疼,你就去拍哪,等等。比如说别人是刚刚从监狱里放出来,你就说:“监狱里过得怎么样?”哪壶不开提哪壶,这都不叫爱语。其实跟我们平时所讲的一样,我们一见面,几句温馨关怀的话,会使大家感觉非常温暖的。如果你说话老是诅咒,别人能接受吗?比如说:“你不信佛,将来我上极乐世界,你们全下地狱。”“你这样做受恶报啊!哎呀,你不听。”这样说话行不行呢?你说:“我说的是真话呀,他们这样做是造业。”你要想别人接受你的语言,那你要做一个让别人容易接受的人。你说话尖酸刻薄,不留面子的,别人愿意接受你的话吗?所以说话不能刺人,不能伤人心。父子、夫妻之间也一样,不能哪壶不开提哪壶,多一些爱语,会使双方拉近距离,更容易沟通。我们很多时候人与人之间距离不远,可是心的距离却非常远,在对面,你不看我,我不看你。对面相逢,心离得老么远的,从来不讲话,看见把头偏过去,假装没看见。我跟谁闹意见了,见面不说话,心里挺别扭的,我们一般会怎么样?不愿意搭理他,除非他先来搭理我,我是不会先搭理他的。事实上呢,你要想别人接受你,不妨主动去搭理别人。即使是你有理也不要紧,为什么不大度一些呢?冤家易解不易结呀,做个大度的人嘛。其实很简单,可能只是一个“你好”,别人就有个台阶下了,为什么不做一个大度的人呢?这是爱语摄。

    爱语包括做人讲信用。每一次你的承诺都完成了,这样的人讲话别人会重视的。因为你说话向来是钉是钉铆是铆,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肯定要尽力去完成。实际上我们生活当中很多的矛盾和障碍就是因为不懂得运用爱语所导致的。比如说对他有意见,嘴巴上永远不肯落下锋。其实这是错误的。我们面对一些弱势群体,千万得饶人处且饶人。他是错的呀,痛打落水狗,再踏上一万只脚!这样子不好啊,别人已经知道错了,你还不饶人,那你要别人怎么办呢?哪怕别人有悔改的意思,你还是不依不饶,这样不合适啊。小到家庭之间,大到单位同事,乃至于一个村子,一个县,乃至周围的一切认识、不认识的人,乃至所有的众生。不要说动物,就是无情众生你跟它说爱语都有作用的。你看那个水分子实验。我们经常说爱语,或者说从来不说爱语,对我们这个身体的影响会非常大。如果我们明白这一点,我们的人生、命运、境界就可以改变。

爱语和布施有相似的地方,但是爱语更加突出了语言的重要性。由于语言的不当,会给别人带来反感。为什么我们修爱语摄可以改变我们的世界?这是菩萨修行的四大法门之一,摄化众生的四大武器哟!这个世界的改变取决于我们的心念。因为这个世界的改变,是以我们的心念的改变而达成的。这个世界是由我们的心所造作出来的,改变我们的心念就能改变世界,所以爱语摄可以改变我们的心念。当你说爱语的时候,心已经平静下来了,说爱语的过程就是平静你的心的过程。听一个人讲话,你能听得出他这个话里头有火还是没有火,你能听得出他这个话里头是恨还是爱,你能听得出他这个话里头是贪著还是慈悲,你能听得出他是自私自利还是无我。当一个人的话带着火气的时候,凡是听到他话的人,都会被他点着。如果他的话带着慈悲心,听到他话的人,都会心里头感到清凉。所以说我们修爱语摄,能够使自己和他人的心念都得到改变。

我给大家讲一个故事。那是十几年前了,我在陕西的时候。西北人讲话是很冲的。有一次坐中巴车,人特别满,挤得够呛。这时候一个男的把一个女的脚给踩了,那个妇女就不依不饶,跟那个男的吵。那个男的也不甘示弱,就跟那个女的吵:你怎不长眼啊!把我脚踩了,你的脚怎么放的,让别人怎么站嘛!吵得不可开交,只见车上两个人嗓子门都大。售票员是一个彪形大汉,他一句话就把问题给化解啦,你们猜他怎么化解的?旁边肯定很多乘客在劝:哎呀,吵什么吵啊,都让一步不就完了吗?一般人劝都这么劝。我很佩服这个售票员的智慧,他一句话轻轻松松就解决啦,他说:“哎呀,大哥大姐,你们都没错,我错了,行不?”一句话两个人全笑了。你看,不是让别人妥协,是让自己妥协才能解决问题。他是第三者,其实他带着一种很幽默的心情,没有带着火气,他很幽默,就解决了。这就是妥协,这跟人的能力有关系。你看这个爱语太厉害了。但这个要多练习,并且要带着慈悲心、爱心去说,你要带着火气去说恐怕也不行。其实这也是智慧。不同的人做同一件事情,用不同的方法就导致完全不一样的结果。你能让一步说明你了不起,只有了不起的人才能让步,普通人、一般人从来不肯让步。这个让步是种发自内心的让步,是不当回事的让步,而不是那种虚假的让步,啊,我错啦,我错啦。不是那样的。不肯让步的人都是凡夫,能让步的人才了不起,这也是一种舍。你要真学会这些,你的人生命运,你现实生活中很多事就能处理了,会处理了。改变了我们的心念就改变了这个世界,所以它的原理还是改变自己的心念。

第三个武器叫同事摄。“事”,参与的意思。当你跟周围的人一起做一件有利于社会的事情或者成就某一种事业的时候,你能够积极主动地帮助他,在你的能力范围内给予最大的支持,这是一种参与。比如他正在做一件事情,这种事情是对社会有益的,那么你就参与去,和他一起,你来帮助他,这就属于同事的一种。当然他要是干坏事的话你千万别参与,你要参与了也会完蛋。听起来好像很简单啊,大家能想到它的道理在哪里吗?广德人我发觉有一点运用得很好:一做菜的时候,厨房里满是人,都进去炒菜去了,这就是参与。打个比方,你要是一进来,别人都在干,你不屑一顾:哼,你们这些人没文化,老搞这些。好像表现要跟别人不一样,表现你多么了不起,这样子的话别人会接受你吗?

同事就是参与进去,和别人一起做的一件事,这样就有共同语言了。我们平时单位里也经常会组织这种同事的活动,去旅游,拉近彼此的距离嘛。包括家庭里,家庭成员一起出去走一走,到哪里去玩一玩,这也是拉近彼此的距离。两个人如果没有共同语言,你说的话他能听吗?比如,她老公是做木匠的,假如这里还有一个木匠,而且做得特别好,特别成功,或许他们还认识,他去劝那个老公,有没有力量?有啊。他一看,哟,他是我们这一行的,他很了不起呀,他也来讲,我就不好意思说什么了——这就是同事摄。你千万不要表现清高,跟别人不一样:你们这么差,水平这么低的,跟你们在一起是我的耻辱。你这样的话,别人不能接受你的话,即使你说的话是对的。打个比方,如果大家不是因为学佛,会来到这吗?我们在这是在干什么?是在共事。你看我们有时要组织一个活动,其中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目的是同事,共同参与一件有意义的事情,这样的话大家彼此之间的距离自然就拉近了。比如是个家庭主妇,你要想帮助她,想要她来学佛,怎么办?你们大家帮她一块洗洗菜呀,摘摘菜呀,摘着摘着共同语言不就出来了吗?比如说父母,你怎么讲都不听,这个时候你换一种方法,比如当父母说话的时候,你就认认真真听,老老实实听,不要不耐烦,参与进去,父母年纪大了,他有时想唠叨唠叨,有时候想说说话,爱回忆一些往事,你别不耐烦:都陈芝麻烂谷子了,老说有什么用啊?你不肯参与,人家欢喜的东西,你不能随喜。你陪他说一说,他谈过去你也谈一谈过去,谈谈过去认识的一些人,过去自己做过的一些事,谈着谈着,你发觉心走近了。你说,妈,我最近学佛,哎呀,我发觉那个……这时她能不能接受啊?能啊。你要想劝说父母亲,你得先做一个让父母亲能接受你的同事啊。他喜欢的东西你认为毫无意义,他做的任何一件事情都得不到你的赞赏,你想想看他能听你的话吗?诸位,我告诉你们这个诀窍,对其他人,我们总也能够找到有共同语言的地方,你不要认为学佛以后,生活当中只有学佛这一件事情,除了念经念佛以外,其他都不是学佛。那就麻烦了,你这样子让一个从来没有学过佛法的人来接受,你说他能接受吗?不可能的事情啊。你先要找到共同语言,慢慢他接受你了,这时候你再讲佛法,他才能听啊。我跟他谈让他生欢喜的,我跟他谈让他能理解的东西。你看我平常跟你们讲话,我讲了几句佛字?

总之,你如果认为自己做得完全正确,别人是老顽固、老僵化,就说明你肯定没有圆满。你真正圆满,你一定会把他看成是菩萨,不是你劝他学佛,而是他来度化你,是他来成就你。你想想看,你所做的如果换观音菩萨去,跟你效果一样吗?每一个人都认为自己做得蛮好的,这种认识就说明他一定没有圆满。只有我们学佛还很不到位的时候,才会认为我们做得很圆满。你看印光法师怎么认识的:“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而你:“唯我一人做得很圆满,其他人已经不可能比我再圆满了。我已经尽心尽力了,而他实在是老顽固、老僵化。”这说明事实上我们离真正的佛法还有相当的距离。世上有非常顽固的人,你相信吗?我不相信,因为我不强求他,他怎么会顽固呢?我没有想过我一定要改变他,我只改变我自己,他怎么会顽固呢?永远从自己身上找问题,永远不从别人身上找问题,这个世界上还有顽固的人吗?因为我从来没有想过,你是我教育的对象,而我是教育的人,你需要被我转化,而我需要转化你。从来没有这样想过,所以说这个世界上对我来讲没有顽固的人。什么叫顽固的人呢?就是我怎么想劝他,他都不听,我怎么想改变他,他都不肯改变,这就叫顽固。因为我从来也没有想过要改变他,所以就不存在一个顽固的问题。因为我只是改变自己,我从来不改变别人。因为我改变了自己,他自动就改变了,这是非常深奥的道理。这个世界上根本没有所谓顽固的人,也根本没有十恶不赦的人。外界的人顽固与否,完全是由我们内心所决定的,我们内心的顽固就会表现在别人的顽固。你内心的慈悲,别人就会跟你一块慈悲。这个道理非常深,我跟你讲炼心二十四字“别不平、莫抱怨、会欣赏、勿强求、要感恩……”,没有一个字是讲别人的。你认识不到自己不圆满,你认为自己已经很圆满了,你都是用自己的想法去想别人,那当然就存在顽固了。你看我和你们在一起,有没有说过“你们必须要怎么样”,大家有没有听过?不是完全没有,但是很少。比如说,某某,你必须来听,或者必须来学佛,有没有说过?我顶多提个建议。我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不要错过闻法的机会。我没要求你必须来,比如说你要是不来了,我就生气:我好不容易从北京到这里来,你还不来听,不来学。打个电话,兴师问罪,叫他们把你抓起来,会不会?师父会把建议给你们,你们听不听是你们自己的事情,师父有没有给你发号施令说你必须怎么样。

当然,并不是说我完全做到了,但这就是我的方式。所有人过来都想改变我,都想用他的语言来影响师父,师父是那么容易被影响的吗?这边讲东,那边讲西,所有的话我都能听得到,我心里都很清楚。实际上像这样的话我说过很多遍,一百个人当中有一个能理解能明白就不错啦。你真能够明白一点,马上人生命运就会改变一点。你明白得越多,改变得越多。所有人都是强求别人,没有一个人来看自己。不以自我为中心出发来看任何人,要求任何人,这就是无我。去掉我执,永远不从别人身上找问题,永远从自己身上找问题,这就是破我执。

同事摄就是参与,这个参与还包括一种欣赏。一个人如果你特别讨厌他,他会听你的劝告吗?为什么我们对其他人没有作用呢?你喜欢他吗?你欣赏他吗?你能认识到他的苦衷吗?如果你认识不到,你决定不能改变他。所以说要想使我们的话让别人容易接受,首先一点,一定不可以把他看成是顽固不化的人,一定不可以把他看成是不讲理的人,一定不可以把他看成是多坏的人、多差劲的人。所以你要想改变他,你要想让他能够听进你的话,你就应该欣赏他,理解他,看到他的优点去赞叹他。

当然欣赏别人很难,要恨一个人、讨厌一个人太容易了。所以印光大师讲,我们学佛或者修净土应该看一切人都是菩萨,唯我一人实是凡夫。你看,这跟我们平常的认识是反的,我们看自己顺眼,觉得自己做什么都是对的,看别人怎么看都有问题、缺点,都不如我。所以你真要修行,就要把它反过来,这才是修行的方向。

同事有两种意思,第一是参与,第二就是关心,包括欣赏。要设身处地地为他人着想,要关心别人、理解别人。什么叫关心呢?把我的想法强加给你,算不算关心呀?孔子说一句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你自己不想要的东西也不要给别人,你自己不想被别人骂,或者你自己不想被别人讨厌,那你也不要讨厌别人。我们不许任何人讨厌我,但允许自己讨厌任何人。还有一句话,这句话就是我说的,我们既然不能送给别人我们自己不想要的东西,那我们应该送给别人他喜欢的东西、想要的东西。你想要的东西,不一定别人想要。你喜欢的东西不一定别人喜欢。你把你喜欢的东西送给别人,别人不一定高兴。因为你喜欢的东西,他不一定喜欢。你把你喜欢的东西送给他,就是强加于他,这就是强求。打个比方,我喜欢吃辣椒,你最怕吃辣椒。因为我喜欢吃辣椒,所以我把辣椒强推销给你,你肯定不高兴呀。我一片好心啊,我老喜欢吃的,送给他,他还不高兴。这叫做好事没有智慧,好心不得好报。我们总考虑我喜欢不喜欢,你想想看,你有没有考虑别人喜欢不喜欢呢?所以要把什么东西送给别人呢?别人喜欢的东西。这叫“人所欲,施于人”。你得去理解别人想要什么,但是事实上我们不关心别人想要什么,我们只关心我想要什么,我不想要什么,所以别人不能接受你。父母子女、夫妻之间,很多时候都是这样。比如,女的爱逛街,这个男的就不肯陪,觉得没有意思。妥协一下,她喜欢,你满足一下她,将来不就好沟通了嘛。反过来也是,男的喜欢的东西女的可能不喜欢,但是你不妨适当参与一下,当然指的是好事啊,坏事你别参与了。比如他可能喜欢看看足球,那他看足球的时候你就别换台。这样两人才能有沟通的前提、基础啊。

你必须理解、消化之后,才能明白实际可操作性的东西。否则,一辈子你也不会明白自己错在哪里,这事实上是在指导大家怎样运用佛法。大家不要认为这个浅,所有的无我和空性都在里头,只是你听不懂而已。这就是把“我”放下,我不用“空”这个词,我把“空”告诉你。你看,把自己放下,能想到别人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这就是“无我”。我们自己想要什么,不想要什么,并不重要,这不就“空”嘛。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理解别人,关心别人。

关心不是把自己的想法观念强加给别人,尤其是做父母的,总喜欢把自己的观念强加给子女,结果会影响到儿女天分的发挥。做父母的都喜欢孩子听话,完啦,这就是个错误的方法。他不知道孩子需要什么,都按你的要求去想孩子,最后就会把孩子给耽误了,害了孩子。孩子听话就好吗?会教育孩子的父母,他是引导孩子,而不是一刀切。引导孩子去走适合他发展的路子,我喜欢音乐,孩子就得学音乐,我喜欢静就让孩子不动……你看大人是不是经常看到孩子跑来跑去很不高兴啊,老是跑,打你啦,叫你不要跑,跑来跑去烦死啦……这样做为什么不对呀?因为你是大人,他是孩子啊,你怎么用你的要求来要求他呢?他要真一动不动就完了,肯定有病。所以说,没有几个父母懂得教育孩子,因为没上过学,没经过培训,所以孩子长大以后都耽误了,因为父母就没有受过教育就突然当上了父母,你说他能会教育吗?爷爷奶奶也是如此,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了,父母没有经过培训上岗,爷爷奶奶也没有经过培训就上岗,所以现在我们的家庭教育非常成问题,道理就在这儿。

佛法当中以及传统文化讲的都是这些,比如《弟子规》就是告诉你怎样去做人。为什么要学习这些?曾经有个弟子跟我说:“师父啊,我想发心给庙里捐钱。”我说别着急,你一定要征求你家里人的意见,钱多一点少一点并不重要,但你家庭的和谐比这个更重要。所以很多东西一定要明白道理在哪里。事实上我们生活当中很多事情都做错了,不会做。为什么现在父母和儿女之间会有代沟?因为父母跟儿女之间无法沟通交流,父母觉得儿女不近人情,儿女觉得父母太唠叨,老顽固,父母觉着儿女没有耐心,不听话。事实上都缺乏这方面的培训和教育,你总想把你喜欢的东西给他,我喜欢佛法就给你,这个想法有没有错啊?看起来没有错,其实有问题,你先得让别人能够接受你才行啊。如果他就认为佛法是迷信,这时候你硬要塞给他,他能要吗?决定不要,所以这时候双方都不高兴,本来想做件好事,最后搞得灰头土脸的,费力不讨好。

第四是利行摄。利益众生的行动,就叫利行摄。利行也就是所做的一切都是对别人有利的,绝对不做伤害别人的事情。我们试想一下,如果作为一个公司的老总或者政府、单位的领导,他能够处处为别人着想,去利益别人,他肯定会受到大家的拥戴、拥护,这样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受人欢迎。所以我们要想使众生对我们产生好感,接受我们的建议,我们不是光嘴巴上,应该实实在在地用我们的行动去帮助他们。有些人你跟他打交道,他嘴巴里讲得天花乱坠,可是如果一旦到了实际该做事情、面对现实的时候,就不一样了,躲开了。当需要他付出的时候,他请假了,他忙啊。当真的需要他发心的时候,这时候他就退缩了,不敢承当,不肯承当。

有些人讲:“你们都皈依了,应该好好做呀,我就不一样了,我还没皈依呢,你们皈依的要多发心,你们都学佛啊。”这样讲对不对?事实上佛法告诉我们,人的命运改变靠我们所造的这些善恶的因果,要靠福报,所以“命自我立,福由己造”。福是靠自己来造的,命运也是靠自己。所以说,你种一分福田,将来就会有一分收获,因果决定不爽。可有些人总是在退缩,这样你的福报不可能现前。真正我们要想修行要有所进步,你一定会比别人付出更多的努力和辛苦,肯定是的,修行嘛,你看释迦牟尼佛吃了多少苦啊!如果说是我们什么事也不用做,轻轻松松的,吃好的,穿好的,什么事情别人都帮我们搞得清清爽爽的,这样修行不可能成功的。所以有一句话叫做: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个人上人不是说骑在别人头上拉屎拉尿,就是比一般普通人境界要高的这种人,必须要能吃得苦中苦,所以要修福报。不畏艰辛困苦,不辞劳苦,你能做到别人所做不到的,这样的人是一定会有福报,这样的人才能做人上人。你说一个人成天躺在沙发上,然后吃别人的,喝别人的,这样的人你会拥护他吗?你会佩服他吗?这样的人是做不了人上人的。所以佛法里讲,行人所不能行,忍人所不能忍;难行能行,难忍能忍。

那什么最难行、最难忍呢?什么最容易行、最容易忍?我习惯做的事情最好做,我们都习惯贪嗔痴啊,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所以这东西好行。我们做哪件事情不是为自己着想啊?你想都不想,就照着做去了。这样好做,这样好行,这样也好忍。忍就是安住。那什么难行,什么难忍呢?就是把自我放下,不要以自我为中心,而处处以他人为中心,能够为别人着想,是不是难行呢?是不是难忍呢?这是实际利益众生的行动。所以说,我们要走在前面,自动自发地去种福报,因为福是由自己造的呀,自做自得呀;罪也是自己造的,自做自受啊。所以说,我们就会自觉地去行善,用不着别人看到,用不着别人来说,你自己就会去做。如果我们跟别人相处的时候,别人缺什么,需要什么样的帮助,你都马上去做了,别人会愿意接受你的。这是最实在的方法。你平时不跟别人打交道,突然过去就命令别人,这样的话别人能接受吗?

打个比方,过去家里穷,冬天冷得不行,炉子没有碳,这时候别人把碳送过来,你感不感动啊?比如说三年自然灾害期间,我们饿得没得整了,这时别人给你送上几斤粮食来,你感不感动啊?这样子你讲什么事他不听啊!之所以别人不能够接受我们,说明我们在这些方面做得不够。如果我们能够以这四摄法来对待众生,众生会被我们所感动,会接受我们的想法、建议。可是实际上我们做得不够啊,我们总是把自己的意见强加给他:这样对你好,你不这样就下地狱,你要这样子的话你能去极乐世界。你突然来这么一下子,别人谁接受得了啊?平时对人家不闻不问。

所以说,只有通过利行摄以及其他的这些摄受众生的法门,众生才会容易接受我们,这就是菩萨无往而不利的原因,这就是菩萨摄受众生的四大法宝。所以千万不要用那种蛮横的、僵化的方法去对待众生。比如说我们这儿的水断了:“啊,去解决啊,搞啊,找人呀!”你自己不主动出去找解决方法。“唉,怎么没人呢?你们怎么都不管呀?”你要自己行动才行。事实上,一个人他到底做得怎么样,我们都看得一清二楚。

四摄的法门是菩萨度化众生的四大法宝,也就是菩萨乃至任何一个学佛人应有的在世间生活、处事的态度。如果你懂得,你想想看,你的这些善缘多不多啊?你要不懂得,你苦不苦恼啊?


{返回 宽见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一 1 四念处
下一篇:《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 4 舍——平等
 学佛次第入门读本 序
 2012夏·天开·月下一席谈
 义工服务就是入菩萨行(2010年7月26日宽见法师给义工群的开示)..
 宽见法师——闲笔文集(摘录)
 《佛说十善业道经》讲记十一 3 四神足
 用佛教的思想重新思考你的人生
 关于皈依的开示
 我们需要终极的皈依
 结夏安居期间,要怎样清净三业?
 学佛次第入门 第一章 做正信的佛教徒 第六节 觉悟自我,帮助他人——学..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金刚准提母修持简轨[栏目:准提菩萨·行法仪轨]
 贤愚经白话 迦毗梨百头缘品第四十六[栏目:贤愚因缘经白话]
 天神的忠告[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功德会[栏目:叮咛·圣严法师谈天下事]
 相应20经 礼拜僧团经[栏目:相应部 11.帝释相应]
 在西方极乐世界可以成佛吗?到西方极乐世界的人是不是还要回到人间修行?[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在生活中修行[栏目:达观法师·佛法随笔]
 03-065打开心灵的宝盒[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3年]
 八届:人生修养的四大选择(净慧法师)[栏目:生活禅夏令营演讲集]
 贪欲之害 甚于毒蛇[栏目:大安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