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为经忏正名
 
{返回 月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98

为经忏正名

天台山国清寺 月悟

  中国佛教的各种经忏仪规,是由许多祖师根据佛经编成的;无非佛教徒修行的方法,其目的是忏悔罪过或修习止观。施主供献饭食、财资以增益福德,乃是无相布施;而僧人自己日常修持忏法以忏罪求福生慧,完全是两件不同的事。
  无奈时值末法之今日,众生之中上根利器者稀小,普遍为中、下根人。僧人系专业弘法者,欲弘扬佛法,利益大众,不仅要契理,还要契机。盖中、下根人,布施、供养三宝,率多有相布施,希求有所回报,而得人天果报,亦当鼓励。施主给以财物,礼请僧尼来做经忏,亦有功德,其中的道理,与诵经相同;但务必认真去做,否则个人因果事小,损害僧团形象事大。宁可不做,欲做一定得严肃认真,亦是弘法之助缘。历代以来,修习忏法者,无论僧人,还是施主,均有很多灵验传载,的确可谓“功不唐捐”。
  查佛教普度法门,有真谛,有俗谛;有权法,有实法。菩萨六度,又有增上四度,便有方便波罗蜜,方便摄化众生,趋入一乘。天台家讲“三谛圆融”,圆融真谛(泯一切法)和俗谛(立一切法),而用中谛(统一切法)把二者统一起来,相互包含和渗透,互不妨碍,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一切法皆是佛法。譬如,同样修布施,须因材施教。对上根利智人,劝令修无相布施;对中、下根人,鼓励其修有相布施,进而修无相布施。法无高下,契机即可。对于施主要求僧人做佛事,若一味拒绝,亦是拒初机学佛人于千里之外,非大乘佛子之所为。但因自己因做佛事而有亏,则可不做;而对他人做佛事,不可刻意鄙视之。然而,经忏佛事,必须由僧人去做,原因是僧人乃人天福田,出家人身份极其尊贵。佛典记载:昔有一人欲求来生做一个寺庙行使杂役的出家人,菩萨告之:“你可求来生做一个大富翁,但无资格做寺庙执厨行者。”
  诚然,僧人弘法的对象主要是活人,而不是死人。为施主延生、荐亡,仅是弘法之方便;而“令入佛智”才是目的。《维摩诘经》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故经忏一道,作为弘法之助缘则可,取消之则不可。道场果生诸弊,乃人谋不臧,而经忏并无罪过。


{返回 月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江湖”略考
下一篇:佛弟子要守住酒戒
 小议“四料简”
 出家人一心行道,不愁衣食
 佛知见
 三种念佛与念三身佛
 止、观二法,包含了所有的修法
 《金刚经》与化法四教
 如是我闻
 生搬硬套
 修习念佛禅之体会
 《始终心要》解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五、摄生 得验[栏目:观世音菩萨灵感事迹1000例]
 问58:尊者,有些人说,禅师不能印证他的学生中某某某是初果是不合理的,真是这样吗?[栏目:马哈希尊者访谈 An Interview with Mahasi Sayadaw]
 如何为莲友服务[栏目:弘愿寺·弘愿园地]
 三士六法[栏目:吉祥荟萃·冈波巴大师全集]
 说真实语有哪些利益?[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The Fawn Who Played Hooky [Truancy][栏目:Buddhist Tales For Young & Old]
 一华一叶一世界(如本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120.问曰:若般若波罗蜜相,一切诸观灭,语言道断,不生不灭,如虚空相;今何以说般若在世者,三宝不灭..[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什么是禅修正确的态度?[栏目:禅定]
 为什么看不懂佛经[栏目:清净法师·都市茅棚]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