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为经忏正名
 
{返回 月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43

为经忏正名

天台山国清寺 月悟

  中国佛教的各种经忏仪规,是由许多祖师根据佛经编成的;无非佛教徒修行的方法,其目的是忏悔罪过或修习止观。施主供献饭食、财资以增益福德,乃是无相布施;而僧人自己日常修持忏法以忏罪求福生慧,完全是两件不同的事。
  无奈时值末法之今日,众生之中上根利器者稀小,普遍为中、下根人。僧人系专业弘法者,欲弘扬佛法,利益大众,不仅要契理,还要契机。盖中、下根人,布施、供养三宝,率多有相布施,希求有所回报,而得人天果报,亦当鼓励。施主给以财物,礼请僧尼来做经忏,亦有功德,其中的道理,与诵经相同;但务必认真去做,否则个人因果事小,损害僧团形象事大。宁可不做,欲做一定得严肃认真,亦是弘法之助缘。历代以来,修习忏法者,无论僧人,还是施主,均有很多灵验传载,的确可谓“功不唐捐”。
  查佛教普度法门,有真谛,有俗谛;有权法,有实法。菩萨六度,又有增上四度,便有方便波罗蜜,方便摄化众生,趋入一乘。天台家讲“三谛圆融”,圆融真谛(泯一切法)和俗谛(立一切法),而用中谛(统一切法)把二者统一起来,相互包含和渗透,互不妨碍,虽三而一,虽一而三,一切法皆是佛法。譬如,同样修布施,须因材施教。对上根利智人,劝令修无相布施;对中、下根人,鼓励其修有相布施,进而修无相布施。法无高下,契机即可。对于施主要求僧人做佛事,若一味拒绝,亦是拒初机学佛人于千里之外,非大乘佛子之所为。但因自己因做佛事而有亏,则可不做;而对他人做佛事,不可刻意鄙视之。然而,经忏佛事,必须由僧人去做,原因是僧人乃人天福田,出家人身份极其尊贵。佛典记载:昔有一人欲求来生做一个寺庙行使杂役的出家人,菩萨告之:“你可求来生做一个大富翁,但无资格做寺庙执厨行者。”
  诚然,僧人弘法的对象主要是活人,而不是死人。为施主延生、荐亡,仅是弘法之方便;而“令入佛智”才是目的。《维摩诘经》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故经忏一道,作为弘法之助缘则可,取消之则不可。道场果生诸弊,乃人谋不臧,而经忏并无罪过。


{返回 月悟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江湖”略考
下一篇:佛弟子要守住酒戒
 牛行虎步
 每人都有一面镜子,望能善用
 看破色,认识空
 佛门讲“大疑大悟,小疑小悟,不疑不悟”,为什么又说“由信门入”?..
 佛教是出世,还是入世?
 他不修行,你也不修了?
 天台宗的中观,指的是双破空、假(有)两边?
 关于数息、随息的问答
 凡、圣的区别,全在于对一切法的运用
 无所求,才有所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二四二 犬本生谭[栏目:第二篇]
 净土法门的要义[净旻法师][栏目:其它法师]
 追寻无暇甘露·止贡噶举传承之简介[栏目:昆丘嘉真堪布]
 个人第一经 (节译)[栏目:巴利语佛经选译]
 五百罗汉 115、辨德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291.育王德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阿含经》中的病缘增上解脱[栏目:恒强法师]
 我执是一种贪心,他执是一种嗔心。如果对他人执着的是一种爱,这也是嗔恨心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福德日记1月26日─得到幸福的方法[栏目:福德日记]
 药师专修法会开示(释忠明法师)[栏目:药师佛·讲记释义]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