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经文相应部3相应9经/牲祭经(憍萨罗相应/有偈篇/祇夜)(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当时,有一个大牲祭已为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准备好了:五百头公牛、五百头小公牛、五百头小母牛、五百头山羊、五百头公羊,为了牲祭已被带到祭坛的诸柱子,他的那些被惩罚威胁的、被恐惧威胁的、泪满面的、哭泣着的「奴仆」或「报信者」或「工人」,他们作准备工作。
那时,众多比丘在午前时穿好衣服后,取钵与僧衣,为了托钵进入舍卫城。
在舍卫城为了托钵而行后,食毕,从施食处返回,去见世尊。抵达后,向世尊问讯,接着在一旁坐下。在一旁坐好后,那些比丘对世尊这么说:
「大德!这里,有一个大牲祭已为憍萨罗国波斯匿王准备好了:五百头公牛、五百头小公牛、五百头小母牛、五百头山羊、五百头公羊,为了牲祭已被带到祭坛的诸柱子,他的那些被惩罚威胁的、被恐惧威胁的、泪满面的、哭泣着的『奴仆』或『报信者』或『工人』,他们作准备工作。」
那时,世尊知道这件事后,那时候说这些偈颂:
「马祭、人祭,掷棒祭、酒祭、无遮祭,
那些有大杀害的大祭是无大果的。
种种山羊与绵羊与牛被杀之处,
正行的大仙们不接近那种牲祭。
但凡无杀害的牲祭,随家族经常地祭祀,
在这里无种种山羊与绵羊与牛被杀,
正行的大仙们接近这种牲祭。
有智慧者应该祭祀这种,这种牲祭有大果,
因为,这样祭祀者是较优的;较不恶的,
[这种]祭祀是广大的,且天神们喜悦。」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问讯,接着……」(abhivādetv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对……表示敬意;行属臣的礼仪」(pay homage to)。按:「问讯」(abhivādeti),另译为「敬礼;礼拜」。
「马祭、人祭、掷棍祭、饮酒祭、无遮祭」(Assamedhaṃ purisamedhaṃ, sammāpāsaṃ vājapeyyaṃ niraggaḷh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马献祭,人献祭,Sammāpāsa, vājapeyya, niraggaḷa」(The horse sacrifice, human sacrifice, Sammāpāsa, vājapeyya, niraggaḷa),并引注释书的解说,古老时代国王最初的四种祭祀实际上是四种摄事(saṅgahavatthu,四种恩典的基础):「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参看《杂阿含669经》),国王依此给予世间利益,但到了Okkāka国王时代的婆罗门重新诠释为涉及屠杀和暴力血腥牲祭,并扩充到五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