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相应31经 已生成的经
 
{返回 相应部 12.因缘相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07
汉译经文4.剎帝利黑齿品
相应部12相应31经/已生成的经(因缘相应/因缘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有一次,世尊住在舍卫城。
  在那里,世尊召唤尊者舍利弗:
  「舍利弗!在这〈波罗延阿逸多所问〉中说:
  『凡已体悟法者,以及这里,凡个个有学,
   慎重询问他们的举止:亲爱的先生们!请告诉我。』
  舍利弗!应该怎样以这简要所说,理解详细的义理呢?」
  当这么说时,尊者舍利弗变得沈默。
  第二次,世尊召唤尊者舍利弗:……(中略)。
  第二次,尊者舍利弗变得沈默。
  第三次,世尊召唤尊者舍利弗说:
  「舍利弗!在这〈波罗延阿逸多所问〉中所说:
  『凡已体悟法者,以及这里,凡个个有学,
   慎重询问他们的举止:亲爱的先生们!请告诉我。』
  舍利弗!应该怎样以这简要所说,理解详细的义理呢?」
  第三次,尊者舍利弗变得沈默。
  「舍利弗!你看见『这是已生者』吗?」
  「大德!他以正确之慧如实见『这是已生者』;以正确之慧如实见『这是已生者』后,他对已生成的是为了厌、离贪、灭的行者。
  他以正确之慧如实见『那个食的生起』;以正确之慧如实见『那个食的生起』后,他对食所生起是为了厌、离贪、灭的行者。
  他以正确之慧如实见『以那个食的灭而已生者成为灭法』;以正确之慧如实见『以那个食的灭而已生者成为灭法』后,他对灭法是为了厌、离贪、灭的行者。
  大德!这样是有学。
  而,大德!怎样是已体悟法者呢?
  大德!他以正确之慧如实见『这是已生者』;以正确之慧如实见『这是已生者』后,他对已生成的经由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为解脱。
  他以正确之慧如实见『那个食的生起』;以正确之慧如实见『那个食的生起』后,他对食所生起经由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为解脱。
  他以正确之慧如实见『以那个食的灭而已生者成为灭法』;以正确之慧如实见『以那个食的灭而已生者成为灭法』后,他对灭法经由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为解脱。
  大德!这样是已体悟法者。
  大德!这样是在〈波罗延阿逸多所问〉中所说:
  『凡已体悟法者,以及这里,凡个个有学,
   慎重询问他们的举止:亲爱的先生们!请告诉我。』
  大德!我以这简要所说,这样了知详细的义理。」
  「舍利弗!好!好!舍利弗!他以正确之慧如实见『这是已生者』;以正确之慧如实见『这是已生者』后,他对已生成的是为了厌、离贪、灭的行者。
  他以正确之慧如实见『那个食的生起』;以正确之慧如实见『那个食的生起』后,他对食所生起是为了厌、离贪、灭的行者。
  他以正确之慧如实见『以那个食的灭而已生者成为灭法』;以正确之慧如实见『以那个食的灭而已生者成为灭法』后,他对灭法是为了厌、离贪、灭的行者。
  舍利弗!这样是有学。
  而,舍利弗!怎样是已体悟法者呢?
  舍利弗!他以正确之慧如实见『这是已生者』;以正确之慧如实见『这是已生者』后,他对已生成的经由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为解脱。
  他以正确之慧如实见『那个食的生起』;以正确之慧如实见『那个食的生起』后,他对食所生起经由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为解脱。
  他以正确之慧如实见『以那个食的灭而已生者成为灭法』;以正确之慧如实见『以那个食的灭而已生者成为灭法』后,他对灭法经由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为解脱。
  舍利弗!这样是已体悟法者。
  舍利弗!这样是在〈波罗延阿逸多所问〉中所说:
  『凡已体悟法者,以及这里,凡个个有学,
   慎重询问他们的举止:亲爱的先生们!请告诉我。』
  舍利弗!应该以这简要所说,这样理解详细的义理。」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波罗延耶阿逸多所问〉;〈波罗延阿逸多所问〉(pārāyane ajitapañhe,义译为「在到彼岸-ajita的问题」),〈波罗延〉(pārāyan,到彼岸,另译为「彼岸道」)为十六位婆罗门学徒与佛陀的问答集,后来收在《小部》第五〈经集〉的最后一品(第五品),阿逸多(ajita)为十六位婆罗门学徒里面发问的第一位。
  「若得诸法数(SA.345)」,南传作「凡已体悟法者」(Ye ca saṅkhātadhammāse),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那些理解法者」(Those who comprehended the Dhamma),并引注疏说,这是指「阿罗汉」。而这里的「法」(dhamma),可以理解为世尊的教法,也可以理解为蕴处界等一切现象的法则,如「无常、苦、非我」等。
  「若复种种学(SA.345)」,南传作「凡个个有学」(ye ca sekkhā puthū),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与种种训练中者」(And the manifold trainees),并引注疏说,这是指「七类的有学人」。按:《中阿含127经》从「初果向」到「阿罗汉向」列有18阶位,即「18学人(有学)」。
  「真实(SA.345)」,南传作「『这是已生者』」(Bhūtamidan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这已经生成」(This has come to be)。按:「已生成的」(bhūta)为「有(存在)」(bhavati)的过去分词语态,表示「已存在的;这是已生成的(有情)」,还可引伸出「真实(事实),众生,元素(大种,如「四大」的「大」),鬼神,万物(已经发生的事物)」,这里如果将「bhūta」译为「真实」,《中阿含201经》译作「真说」,对前后文义的理解就有困难了。

{返回 相应部 12.因缘相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相应32经 黑齿经
下一篇:相应30经 沙门婆罗门经第二
 相应18经 丁巴卢迦经
 相应45经 亲戚村经
 相应46经 某位婆罗门经
 相应63经 像儿子的肉那样经
 相应7经 拘留孙经
 相应48经 顺世派经
 相应28经 比丘经
 相应23经 近因经
 相应36经 无明为缘经
 相应34经 智之事经第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集量论》略解 六[栏目:因明学讲记]
 《宗镜录》与唯识三境(韩廷杰)[栏目:唯识学研究]
 中国佛教史概说 第五章 佛教艺术的发达 第三节 敦煌[栏目:中国佛教史概说]
 五方佛[栏目:手绘唐卡精品图集]
 脱出囚笼,坦荡随缘[栏目:给大忙人看的修禅书]
 再来人来娑婆世界示现有隔阴之迷吗?[栏目:因果轮回·净空法师问答]
 漫说《长阿含》(卷三)~C 四种沙门[栏目:界定法师]
 毗钵舍那讲记 第五讲[栏目:毗钵舍那讲记]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