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经文相应部22相应57经/七处经(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比丘们!七处熟练、三种考察者的比丘被称为在这法、律中已完全完成的无上人。
而,比丘们!比丘如何是七处熟练者呢?
比丘们!这里,比丘了知色,了知色集,了知色灭,了知导向色灭之道迹,了知色的乐味,了知色的过患,了知色的出离。
了知受……想……行……了知识,了知识集,了知识灭,了知导向识灭之道迹,了知识的乐味,了知识的过患,了知识的出离。
而,比丘们!什么是色?四大与四大之所造色,比丘们!这被称为色。
以食集而有色集;以食灭而有色灭。
这八支圣道是导向色灭之道迹,即:正见、……(中略)正定。
凡缘于色而生起乐与喜悦,这是色的乐味。
凡色是无常的、苦的、变易法者,这是色的过患。
凡对于色之欲贪的调伏、欲贪的舍断,这是色的出离。
比丘们!凡任何沙门、婆罗门这样证知色、这样证知色集、这样证知色灭、这样证知导向色灭之道迹后,对色是为了厌、离贪、灭的修行者,他们是善修行者;凡善修行者,他们在这法、律中坚固站立。
而,比丘们!凡任何沙门或婆罗门这样证知色、这样证知色集、这样证知色灭、这样证知导向色灭之道迹后,经由对色的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他们是善解脱者;凡善解脱者,他们是完成者;凡完成者,对他们来说没有轮回的安立。
又,比丘们!什么是受?比丘们!有六类受:眼触所生受、……(中略)意触所生受,比丘们!这被称为受。
以触集而有受集;以触灭而有受灭。
这八支圣道是导向受灭之道迹,即:正见、……(中略)正定。
凡缘于受而生起乐与喜悦,这是受的乐味。
凡受是无常的、苦的、变易法者,这是受的过患。
凡对于受之欲贪的调伏、欲贪的舍断,这是受的出离。
比丘们!凡任何沙门或婆罗门这样证知受、这样证知受集、这样证知受灭、这样证知导向受灭之道迹后,对受是为了厌、离贪、灭的修行者,他们是善修行者;凡善修行者,他们在这法、律中坚固站立。
而,比丘们!凡任何沙门或婆罗门这样证知受、……(中略)对他们来说没有轮回的安立。
又,比丘们!什么是想?比丘们!有六类想:色想、声想、气味想、味道想、所触想、法想,比丘们!这被称为想。
以触集而有想集;以触灭而有想灭。
这八支圣道是导向想灭之道迹,即:正见、……(中略)正定。
……(中略)对他们来说没有轮回的安立。
又,比丘们!什么是行?比丘们!有六类思:色思、声思、气味思、味道思、所触思、法思,比丘们!这些被称为行。
以触集而有行集;以触灭而有行灭。
这八支圣道是导向行灭之道迹,即:正见、……(中略)正定。
凡缘于行而生起乐与喜悦,这是行的乐味。
凡行是无常的、苦的、变易法者,这是行的过患。
凡对于行之欲贪的调伏、欲贪的舍断,这是行的出离。
比丘们!凡任何沙门或婆罗门这样证知行、这样证知行集、这样证知行灭、这样证知导向行灭之道迹后,对行是为了厌、离贪、灭的修行者,他们是善修行者;凡善修行者,他们在这法、律中坚固站立。
……(中略)对他们来说没有轮回的安立。
又,比丘们!什么是识?比丘们!有六类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比丘们!这被称为识。
以名色集而有识集;以名色灭而有识灭。
这八支圣道是导向识灭之道迹,即:正见、……(中略)正定。
凡缘于识而生起乐与喜悦,这是识的乐味。
凡识是无常的、苦的、变易法者,这是识的过患。
凡对于识之欲贪的调伏、欲贪的舍断,这是识的出离。
比丘们!凡任何沙门或婆罗门这样证知识、这样证知识集、这样证知识灭、这样证知导向识灭之道迹后,对识是为了厌、离贪、灭的修行者,他们是善修行者;凡善修行者,他们在这法、律中坚固站立。
而,比丘们!凡任何沙门或婆罗门这样证知识、这样证知识集、这样证知识灭、这样证知导向识灭之道迹后,经由对识的厌、离贪、灭,以不执取而解脱,他们是善解脱者;凡善解脱者,他们是完成者;凡完成者,对他们来说没有轮回的安立。
比丘们!这样,比丘是七处熟练者。
比丘们!比丘如何是三种考察者呢?
比丘们!这里,比丘观察界、观察处、观察缘起。
比丘们!这样,比丘是三种考察者。
比丘们!七处善巧、三种考察者的比丘被称为在这法、律中的『完成者、已修行成满者、无上人』。」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七处善(SA.42)」,南传作「七处熟练者」(sattaṭṭhānakusalo),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熟练于七件事」(skilled in seven cases)。
「三种观义(SA.42)」,南传作「三种考察者」(tividhūpaparikkhī),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一位三重的调查者」(a triple investigator)。
「无上人」(uttamapurisa,直译为「无上男子」),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最高种的人」(the highest kind of pers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