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经文相应部22相应92经/罗侯罗经第二(蕴相应/蕴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起源于舍卫城。
在一旁坐好后,尊者罗侯罗对世尊这么说:
「大德!关于这有识之身与一切身外诸相,怎样知、怎样见心超越我作、我所作、慢烦恼潜在趋势之慢类而成为寂静者、善解脱者呢?」
「罗侯罗!凡任何色,不论过去、未来、现在,或内、或外,或粗、或细,或下劣、或胜妙,或远、或近,所有色以正确之慧这样如实见:『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真我。』后,以不执取而成为解脱者。
凡任何受……(中略)凡任何想……凡任何行……凡任何识,不论过去、未来、现在,或内、或外,或粗、或细,或下劣、或胜妙,或远、或近,所有色以正确之慧这样如实见:『这不是我的,我不是这个,这不是我的真我。』后,以不执取而成为解脱者。
罗侯罗!当这么知、这么见时,关于这有识之身与一切身外诸相,心超越我作、我所作、慢烦恼潜在趋势之慢类而成为寂静者、善解脱者。」
上座品第九,其摄颂:
「阿难、低舍、焰摩迦,阿奴罗度、跋迦梨,
阿说示、差摩、阐陀,罗侯罗二则在后。」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我慢使系着;我慢系着使;慢使;憍慢使(AA)」,南传作「慢烦恼潜在趋势」(mānānusay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自大之表面下的趋势」(underlying tendency to conceit),并引注释书说,「慢」(māna)的根源是「我是之慢」(asmimāna),所以也要为「我作」负责,而增支部的注释书说,这包含所有基于「真我」观念的痴的想象(deluded imagings),水野弘元《巴利语辞典》作「慢随眠」。
「超越…慢类」(vidhā samatikkantaṃ),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超越区别」(has transcended discrimination),并引注释书说这是「完全超越各种慢」(has fully gone beyond the different kinds of conceit)。按:「慢类」(vidhā),另译为「慢;种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