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护法品第九
 
{返回 白话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8235
白话经典
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护法品第九
 
唐中宗禅龙元年(七○五)正月十五日,则天太后和中宗皇帝下诏书说:「朕曾迎请惠安和神秀两位大师到宫中来供养,在治理纷繁的政务余暇,经常参究一佛乘的教理。但是两位大师都很谦逊的推让说:『南方有惠能禅师,曾受五祖弘忍大师密传衣法,是传佛心印的人,可以迎请他来参问。』现在派遣宫中内侍官薛简,带着诏书速往迎请。希望大师慈悲,迅速来京。」
 
六祖接到诏书之后,上表称病谢辞,表示愿意在山林终其一生。
 
薛简便说:「京城里的禅师们都说:『想要体会佛道,必须要坐禅,修习禅定功夫;如果不透过坐禅习定而能得到解脱,那是不可能的事。』不知道大师的看法如何?」
 
六祖说:「道要从自心去悟,怎么是在坐呢?经上说:『如果有人想从坐卧相见到如来,这就是行邪道。为甚么呢?因为如来是无所来,也无所去。』无生无灭就是如来的清净禅,诸法空寂就是如来的清净坐。究竟的真理本来无有一法可证,那里还有甚么坐或不坐呢?」
 
薛简说:「弟子回京城以后,皇上必定要问我,希望大师慈悲,指示佛法心要,让我能奏闻皇太后与皇上两宫,并且告诉京城中所有学道的人。这就好比点亮了一盏灯,辗转燃点百千盏灯,使幽暗的地方全被照亮,光明将永无穷尽。」
 
六祖说:「道没有明、暗的分别,明、暗是新旧更替的意义。说光明永无穷尽,也是有尽,因为明暗是互相对待所建立的名称。《维摩经》说:『佛法是无可比拟的,因为没有对待的原故。』」
 
薛简说:「明譬如智慧,暗譬如烦恼。修学佛道的人如果不用智慧的光去照破无明烦恼,如何能出离无始无终的生死呢?」
 
六祖说:「烦恼就是菩提,并不是两个东西,也没有甚么区别。如果说要用智慧的光来照破无明烦恼,这是声闻、缘觉二乘人的见解,也就是以羊车、鹿车譬喻的根机。有上智大乘根性的人都不会作这样的见解。」
 
薛简问:「如何才是大乘的见解呢?」
 
六祖说:「明和无明,在凡夫看来是不同的两种东西,有智慧的人了达它的性体没有两样,这无二的性体,就是真如实性。所谓实性,在凡愚身上并不曾减少,在圣贤身上也不会增加,住于烦恼之中不会散乱,处于禅定之中也不滞空寂,不是断灭,也不是恒常,没有来也没有去,不在中间也不在内外。不生不灭,性相一如,永不改变,称之为道。」
 
薛简又问:「大师所说的不生不灭,和外道所说的有甚么不同呢?」
 
六祖说:「外道所说的不生不灭,是以灭来终止生,以生来显现灭,如此灭还是不灭,生也只是说不生。我所说的不生不灭,本来就是无生,现在也无所谓灭,所以和外道不同,如果你想要知道佛法要旨,只须对一切善恶诸法都不去思量,自然就能悟入清净心体,澄明常寂,妙用无穷。」
 
薛简得到指示教诲,忽然大悟,于是礼谢辞别大师,回到京师,将六祖的话表奏皇帝。同年的九月三日,又有诏书奖谕六祖说:「大师以年老多病辞召,愿意终身在山林中为朕而修道,真是国家的福田!大师犹如维摩诘居士,托疾居住毗离耶城,弘扬大乘佛法,传授诸佛心印,讲说不二法门。薛简回宫表奏大师所指授的如来知见,是朕积善而有余庆,宿世种下的善根,所以才能幸逢大师出世教化,得到顿悟上乘的妙理,承蒙大师法恩,当顶戴感激不尽!」同时并奉送磨衲袈裟及水晶钵,敕令韶州刺史重修寺院,赐名六祖的新州故居为国恩寺。
 
 

{返回 白话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付嘱品第十
下一篇:顿渐品第八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二(九一五)
 附录 佛光永照(代跋)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
 佛说梵网经 四十八轻戒 第三十六不发誓戒
 瑜伽师地论 本地分 独觉地第十四
 百喻经 21 妇女欲更求子喻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五四二)
 杂阿含经选集 六、佛云何说法、以何敎之
 法句经 29 广衍品
 杂阿含经卷第三十五(九八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观世音菩萨[栏目:实修教言]
 种瓜得瓜种豆得豆[栏目:仁焕法师]
 相应103经 优陀罗经[栏目: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当下化掉愤怒[栏目:首愚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