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相应153经 有法门吗经
 
{返回 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13
汉译经文相应部35相应153经/有法门吗经(处相应/处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比丘们!有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的法门,比丘由此法门能记说完全智:『出生已尽,梵行已完成,应该作的已作,不再有这样[轮回]的状态了。』吗?」
  「大德!我们的法以世尊为根本,以世尊为导引,以世尊为依归,大德!如果世尊能说明这所说的义理,那就好了!听闻世尊的[教说]后,比丘们将会忆持的。」
  「那样的话,比丘们!你们要听!你们要好好作意!我要说了。」
  「是的,大德!」那些比丘回答世尊。
  世尊这么说:
  「比丘们!有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的法门,比丘由此法门能记说完全智:『出生已尽,梵行已完成,应该作的已作,不再有这样[轮回]的状态了。』
  而,比丘们!什么是除了就从信[某人],……(中略)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的法门,比丘由此法门能记说完全智:『出生已尽,梵行已完成,应该作的已作,不再有这样[轮回]的状态了。』呢?
  比丘们!这里,比丘以眼见色后,自身内或有贪、瞋、痴,他了知:『我的自身内有贪、瞋、痴。』自身内或没有贪、瞋、痴,他了知:『我的自身内没有贪、瞋、痴。』
  比丘们!凡比丘以眼见色后,自身内或有贪、瞋、痴,他了知:『我的自身内有贪、瞋、痴。』自身内或没有贪、瞋、痴,他了知:『我的自身内没有贪、瞋、痴。』者,比丘们!这些法能从[个人的]爱好而知,或能从口传而知,或能从理论的深思而知,或能从沈思后接受的见解而知吗?」
  「不,大德!」
  「比丘们!这些法不是能从慧看见后而知吗?」
  「是的,大德!」
  「比丘们!这是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的法门,比丘由此法门能记说完全智:『出生已尽,梵行已完成,应该作的已作,不再有这样[轮回]的状态了。』……(中略)。
  再者,比丘们!比丘以舌尝味道后,自身内或有贪、瞋、痴,他了知:『我的自身内有贪、瞋、痴。』自身内或没有贪、瞋、痴,他了知:『我的自身内没有贪、瞋、痴。』
  比丘们!凡比丘以舌尝味道后,自身内或有贪、瞋、痴,他了知:『我的自身内有贪、瞋、痴。』自身内或没有贪、瞋、痴,他了知:『我的自身内没有贪、瞋、痴。』者,比丘们!这些法能从[个人的]爱好而知,或能从口传而知,或能从理论的深思而知,或能从沈思后接受的见解而知吗?」
  「不,大德!」
  「比丘们!这些法不是能从慧看见后而知吗?」
  「是的,大德!」
  「比丘们!这也是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的法门,比丘由此法门能记说完全智:『出生已尽,梵行已完成,应该作的已作,不再有这样[轮回]的状态了。』
  再者,比丘们!比丘以意识知法后,自身内或有贪、瞋、痴,他了知:『我的自身内有贪、瞋、痴。』自身内或没有贪、瞋、痴,他了知:『我的自身内没有贪、瞋、痴。』
  比丘们!凡比丘以意识知法后,自身内或有贪、瞋、痴,他了知:『我的自身内有贪、瞋、痴。』自身内或没有贪、瞋、痴,他了知:『我的自身内没有贪、瞋、痴。』者,比丘们!这些法能从[个人的]爱好而知,或能从口传而知,或能从理论的深思而知,或能从沈思后接受的见解而知吗?」
  「不,大德!」
  「比丘们!这些法不是能从慧看见后而知吗?」
  「是的,大德!」
  「比丘们!这也是除了就从信[某人],除了从[个人的]爱好,除了从口传,除了从理论的深思,除了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外的法门,比丘由此法门能记说完全智:『出生已尽,梵行已完成,应该作的已作,不再有这样[轮回]的状态了。』」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所得智」(MA.187),南传作「完全智」(aññā, aññaṃ,另译为「了知;开悟;已知」),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最终的理解」(final knowledge)。按:「完全智」与「究竟智」(sammadaññā)的意思似乎是等同的(菩提比丘长老的英译是相同的),北传多译为「究竟智」。
  「异(SA.313)」,南传作「除了」(aññatr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除了……之外」(apart from)。按:「异」(aññatra),有两个意思:一是「在其他处;其他的」(如《杂阿含105经》的「异见、异忍、异求、异欲」等),一是「除了~(之外);~以外」(等于ṭhapetvā,PTS英巴辞典作leaving out, setting aside, excepting),前者如「异见」,指「其它见解」,即外道的见解,后者如「异信」,指「除了从信外;除了以信外」,菩提比丘长老引注释书解说,这是指除了由信仰他而接受他所说的为真理之外。若将「异信」译为「不是信、不依信、不靠信、其他信」均非恰当。
  「见审谛忍(SA.313);见善观(MA)」,南传作「从沈思后接受之见解」(diṭṭhinijjhānakkhantiyā逐字直译为「见+审+忍」),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沈思后接受之见解」(acceptance of a view after pondering it),并引注释书解说,这是当他思惟时,经由沈思一些假说后,所生起的见解。
  「如实正知所知、所见(SA.313)」,南传作「从慧看见后而知」(paññāya disvā veditabbā),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以智慧看见他们而理解」(to be understood by seeing them with wisdom)。

{返回 相应部 35.六处相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相应154经 根具足者经
下一篇:相应152经 为了什么目的梵行经
 相应146经 业灭经
 相应82经 世间之问经
 相应96经 退失法经
 相应118经 帝释之问经
 相应102经 非你们的经第二
 相应1经 自身内无常经
 相应142经 自身内有因的无我经
 相应129经 瞿师罗经
 相应248经 麦捆经
 相应56经 烦恼的舍断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中国佛教十大名山 四、禅宗祖庭嵩岳山[栏目:佛教与名山]
 漫说《杂阿含》(卷六)~D 第124(魔经)[栏目:界定法师]
 302.净慈师一禅师悟道因缘[栏目:480位禅宗大德悟道因缘]
 念药师佛命危回生[栏目:药师佛感应录]
 色聚中的八不离色是如何产生的,是像爱因斯坦说的由物质能量转化而来的吗?[栏目:玛欣德尊者答疑]
 大乘佛法简易解[栏目:月溪法师]
 残酷才是青春 内容简介 作者简介 目录[栏目:残酷才是青春·索达吉堪布]
 禅定之中泾渭分明(觉禅)[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一片童心一百年[栏目:延参法师文集]
 一真法句浅析[栏目:悟光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