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译经文相应部36相应6经/箭经(受相应/处篇/修多罗)(庄春江译)
「比丘们!未受教导的一般人感受乐受,感受苦受,感受不苦不乐受,已受教导的圣弟子也感受乐受,感受苦受,感受不苦不乐受。在那里,比丘们!已受教导的圣弟子与未受教导的一般人有什么高下,有什么不同,有什么差别呢?」
「大德!我们的法以世尊为根本……(中略)。」
「比丘们!当未受教导的一般人被苦受接触时,悲伤、疲累、悲泣、捶胸号哭,来到迷乱,他感受二受:身的[受]与心的[受]。
比丘们!犹如他们如果以箭射男子,如果接着以第二支箭射中他,这样,比丘们!那男子感受因二支箭的受。同样的,当未受教导的一般人被苦受接触时,悲伤、疲累、悲泣、捶胸号哭,来到迷乱,他感受二受:身的[受]与心的[受]。又,当被苦受接触时,对它有嫌恶;当他对苦受有嫌恶,则对苦受之嫌恶烦恼潜在趋势潜伏于其中。当被苦受接触时,他欢喜于欲乐,什么原因呢?因为,比丘们!未受教导的一般人不了知除了欲乐之外还有对苦受的出离。当他欢喜于欲乐,则对乐受之贪烦恼潜在趋势潜伏于其中。
他不如实了知那些受的集起、灭没、乐味、过患、出离;当他不如实了知那些受的集起、灭没、乐味、过患、出离,则对不苦不乐受之无明烦恼潜在趋势潜伏于其中。如果他感受乐受,他被束缚而感受它;如果他感受苦受,他被束缚而感受它;如果他感受不苦不乐受,他被束缚而感受它。比丘们!我说这被称为:『被生、老、死,愁、悲、苦、忧、绝望所束缚;被苦所束缚之未受教导的一般人。』
而,比丘们!当已受教导的圣弟子被苦受接触时,不悲伤、不疲累、不悲泣、不捶胸号哭,不来到迷乱,他感受一受:身的[受]而无心的[受]。
比丘们!犹如他们如果以箭射男子,如果接着第二支箭没射中他,这样,比丘们!那男子感受因一支箭的受。同样的,当已受教导的圣弟子被苦受接触时,不悲伤、不疲累、不悲泣、不捶胸号哭、不来到迷乱,他感受一受:身的[受]而无心的[受]。又,当被苦受接触时,没有嫌恶;当他对苦受没有嫌恶,则对苦受之嫌恶烦恼潜在趋势不潜伏于其中。当被苦受接触时,他不欢喜于欲乐,什么原因呢?因为,比丘们!已受教导的圣弟子了知除了欲乐之外,还有对苦受的出离。当他对欲乐不欢喜,则对乐受之贪烦恼潜在趋势不潜伏于其中。
他如实了知那些受的集起、灭没、乐味、过患、出离;当他如实了知那些受的集起、灭没、乐味、过患、出离,则对不苦不乐受之无明烦恼潜在趋势不潜伏于其中。如果他感受乐受,他离束缚而感受它;如果他感受苦受,他离束缚而感受它;如果他感受不苦不乐受,他离束缚而感受它。比丘们!我说这被称为:『不被生、老、死,愁、悲、苦、忧、绝望所束缚;不被苦所束缚之已受教导的圣弟子。』
比丘们!这是已受教导的圣弟子与未受教导的一般人的高下,的不同,的差别。
多闻的有慧者不感受苦与乐受,
此为善巧的贤者与一般人的大差异。
对多闻的悟法者、此世与来世的观察者来说,
对可爱的法不使心搅乱,不爱的不嫌恶。
对他来说,顺意或排斥都被破坏、灭没不存在,
知道远尘、不愁之足迹后,已到有的彼岸者正确地了知。」
汉巴经文比对(庄春江作):
「有的」(bhavassa),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存在」(existence)。「有的」(bhavassa),就是十二缘起的「有支」。
「痴使所使(SA.470)」,南传作「无明烦恼潜在趋势潜伏于其中」(avijjānusayo, so anuseti),菩提比丘长老英译为「无知之表面下的趋势躺在这后面」(the underlying tendency to ignorance lie behind this)。按:「潜伏于其中」(anuseti)为动词,另译为「使;随眠;潜在」,「无明烦恼潜在趋势」(avijjānusayo)为名词,另译为「无明随眠;无明使;痴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