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第六讲 空无可偏,障同时断
 
{返回 法宝论·明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53
  十五刹那八人地
  画图时刻又开始了,这里几乎都是表格。几乎只有将图画出来,大家才能懂,所以还是用了画图方式。现在所写的是小乘阿罗汉的四种果位。

表6-1 小乘四果阿罗汉
  这四个果位,实际的证道最后就只是刹那刹那之间。这“刹那”就是佛经中常说的“微尘数刹那”、“一刹那遍尘数刹”、“刹那出、刹那入”的那个“刹那”,时间就是那么短。阿罗汉证果,有的往往就是一个祈祷之间;有的阿罗汉便是在即将躺下睡觉时,头一触枕头就证果了;有的阿罗汉脚一触地穿鞋,就证果了。为什么常常用“刹那”来说明阿罗汉证果的过程呢?这与他们证果的性质有关。
  我们看这张表(见表6-1 小乘四果阿罗汉),初果,二果,三果,四果。我们这里只对初果做详细说明,二、三、四果的基本规律与初果一样。
  初果要分成初果向和初果,也可说初果向是阿罗汉的初地,初果是阿罗汉的第二地。所以提出菩萨十地的概念,是来源于阿罗汉果位的次第。原始的论典中,将阿罗汉的四果称为八地,初果向是一地,初果是二地。那么初果向是怎样一个证道过程呢?他们是严格按照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苦、集、灭、道这个过程进行推进的。
  首先,他们会思维苦,所用的方法是对无常、无我的教义进行推衍,思维过程中产生对世间的厌离,对于苦他们就不会再去执著了。苦是无常性、无我性:无常性说到根本就是变异,它没有一刹那的停留;无我性就是无法去驾驭,变化的过程不是自我能驾驭的,不去驾驭的心理基础产生出离法执的势力。
  说起来简单,实际思维和契入这种正见过程的心态,是我们正常人所难以理解的,因为只有放舍世间的颠倒情绪,才会真实来认识、思维我们的生存和个人无常、无我的状态。比如说情感的无常,我们所住房子的无常——十年以后看起来是旧了,但这个旧是从哪里来的?从第一天看到,到第二天就已经有一个旧的过程了,因为我们平时没有正常地去思维它,所以认为它好像是不变的,而事实是变的。所有的水流花谢,太阳东升西落,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都贯穿着无常的规律。而无我是无常的另外一番定义,不只是在变异,尤其是自己无法如愿地驾驭。
  对这两个法义的思维贯穿了整个苦、集、灭、道:
  “苦”,为什么思维到世间是苦这个结果?因为无常、无我。
  到了“集”的阶段,使用的修行方式还是在思维无常和无我。思维无常和无我的第二阶段,得到了一个结论:苦是因为因缘的集聚。拿到任何一个具体的事件中,都是因缘的集聚产生“苦”。
  当无常、无我思维到集的时候,按照佛早年给予的四谛教育,就要思维“灭”了,因为只有寂灭,才能让因缘不产生如上的集聚,不产生以前的痛苦和烦恼。
  那么苦的解决之“道”呢?佛告诉说,就是寂灭、涅槃。所以早期对于“智慧”的诠释就是“涅槃”。在《大毗婆沙论》中,当时将涅槃说成是智慧。五种根,《大毗婆沙论》里面说其中有智慧根,但是在后面的诠释中,一再指向就是涅槃,涅槃才是阿罗汉所承认的智慧,不涅槃不能被认为是智慧。只有寂灭才能解决苦和集的问题,整个趣向于寂灭的过程就是“道”。
  当行者在思维苦,获得无常、无我的直接心理体验的时候,思维发生了如下几个变化:
  苦法忍是首先产生的第一心,苦法智是第二心,苦类忍是第三心,苦类智是第四心。正念会像潮水一样沿着这个顺序往下面去。然后集法忍、集法智、集类忍、集类智,就产生第二种四念心;再次是灭法忍、灭法智、灭类忍、灭类智,产生第三种四念心;最后到道法忍、道法智、道类忍、道类智。等到苦、集、灭、道全过程的思维和修为完成了,全部加起来是十六念心。这十六念心,只有在最后产生“初果”证悟的时候,这十六念心才能顺利地完成。
  没有证初地的人,都是因为在这个思维过程中被卡住,推动不下去了;如果顺利地进行到道类忍的时候,就登入初地。“八人”实际就是“八忍”——苦法忍、集法忍、灭法忍、道法忍、苦类忍、集类忍、灭类忍、道类忍,“八人地”就是“八忍位”。
  实际上,道类智与另外一个部分是重合的。
  这里的初果其实相当于菩萨的第二地,第二地又是用苦、集、灭、道的方式来修行,第二地的第一念心跟第一地的道类智是同样的一念。分开来说,前面这一半逐渐成熟,契入二地的第一念心,但还会在道类智这个地方停留,它们两念合成一念,它是初地里面最后一念的结尾部分,也是二地最初一念的开头部分,实际两念是同一时间的一念。也就是说,如果到了道类智这个部分,就已经证初果了,道类忍还是八人地。就是差一点,差一点的这个地方就是“八人地”。
  为什么用小乘四果阿罗汉的“八人地”来譬喻初地的菩萨呢?二者之间有关系。

表6-2 以小乘为基点的大乘十地对照表
  这张表格(表6-2 以小乘为基点的大乘十地对照表),是整个《入中论》的道次第。首先看表格的位次:初(发)心、资粮(道)、加行(道)、一地到十地,最后是佛果。位次下面的方框里有“与小乘相应的位次”的文字说明。
  这张表格是用对比小乘的方法来讲中观的果位,如果不用小乘的修行与果位作比较,中观的位次还没办法说,相当于没有参照系。从一地到六地的整个过程,在断俱生烦恼的这一部分,跟我们对身体的执著有关系的烦恼断除的全过程,都是用小乘的果位做譬喻。比如在初地的时候用初果向作比较,到第二地的时候就用初果来比,等等。表格中“与小乘相应的位次”,与小乘为什么有相应的部分呢?基于小乘学大乘。
  人我、法我与烦恼、所知二障的关系

图 6-1 人我、法我与烦恼、所知二障关系图
  中观的道次第可参看这张图。
  无我←公理:内道共许有我为苦,无我为乐。宗教应灭“苦”。
  从基础上来说,首先的入道,“无我”是内道共许的,凭着什么资本才能入道呢?就是无我。有了“无我”的成就,才能称为一个入道的人,所以内道小乘和内道大乘的基本条件都是无我。因为有我就是苦,无我才有“安乐”。
  对于应化在世间的佛教来说,它的基本目标,第一个是灭苦,核心目标不是改变其他的东西,它要改变的就是“苦”。
  “我”就是心
  无我的文章是从“我”开始做起。
  虽然佛教是心法,但是对于心法所有的定义,最终将“心”从概念上来说都归纳为“我”。有人说“我喜欢你”、“我讨厌他”、“我打赢了”、“我打败了”,这个“我”指的是什么呢?他不说“我的拳头打败了他”、“我的衣服打败了他”或者“我的棍子打败了他”,获得成果的人实际上指的就是心。所以在中观,不会将这个“我”诠释得太复杂,从根本的义理上说,中观不承认自证分、阿赖耶识或者圆成实,“第七识、第八识……”是不允许来这样谈的。我就是一个心。
  打个现代的比方,就像苹果电脑比PC机简化很多操作层次一样,中观是使用一个如苹果电脑般比较原始不分化的概念,来诠释“我”这个问题。为什么呢?因为六、七、八识是所谓的从浅处到中间、到更深的心,是紧密连贯在一起的。犹如解套,如果你能解一个结,一定是打开了三个套,它们是一体的关系。虽然有深浅的区别,但从修行的角度来说,只要解决比较浅的这个心的问题就可以了,不用去追究圆成实、依他起性、自证分和阿赖耶识的问题,那些问题都被捆绑在“心”这个简单的问题中了。“简化”是中观的核心方式。
  但再怎么简化,这个“我”还是有不同的诠释方法。
  我“行”(行无常),我“无”(法无我),我“静”(涅槃静)。
  首先,“行”所对应的是诸行无常。其次,“无”所对应的是诸法无我。最后,“静”所对应的是涅槃寂静。这是小乘和大乘都遵守的三法印。
  为什么后来小乘二十个派别都出来了,但是法师走上讲台首先要表达自己的主张是“无我”,才能继续往下说?因为法印摆在这里,就是说,有个公章在这里,你讲的义理符不符合这个公章?符不符合佛教的集体标准?集体标准有个基本规则在这里,对小乘和对大乘,佛说的基本规则是一样的:诸行无常是第一个法印,诸法无我是第二个法印,涅槃寂静是第三个法印。
  我和外境、心和外境,在佛经里说来说去,指的都是“我”的问题。不管是我执著还是我被执著,都是“我”的问题。第二个也是“我”的问题,第三个也是“我”的问题。那么无我就被诠释成这样的三部分:“我”是无常的,“我”是无我的,“我”是寂静的。也可以说是: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
  人无我与法无我
  到这一部分,再往下分,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三个法印就逐渐被解开。因为有烦恼,我们就拿大烦恼将它分类。
  中观以外的有些宗派说:跟外境有关的部分是所知障——法我;跟身心有关的部分是烦恼障——人我。这是中观以外宗派的分法。但月称论师改变了这种说法:
  “我”定义分二。“人我”:以蕴界烦恼为主的执著,这既是“人我”,其性质也属于支分的“法我”;“法我”:执著所知障及习气为主的执著,有“支分法我”与“总的法我”的区别,不过,支分的人我与支分的法我,所合成的便是法我的整体。
  与所有烦恼、分别念头、执著有关的事,都是烦恼障,都是“人我”。不是有个词叫“人我是非”吗?“人我是非”里的“人我”就是这个“人我”,这是借用佛教的词。那么“法我”指的是什么呢?中观这一派认为“法我”是推动生起“人我”执著的一种习性。
  现前执著的都是人我的部分,叫做“人我是非”。但是习气呢?习气就是执“法”。现在“执法”和“人我是非”这两个词用得很普遍,其实是源于这里。将这个“我”用成了现在烦恼的、现在执著的,都是人我;宿世带来的久远的微细习性那一部分,才称作法我。
  有了人我、法我之后,就有人无我、法无我。简单说,没了烦恼是人无我,没了习气是法无我。所有烦恼执著的部分,如果空掉就称为人无我。所以人无我通常指的就是小乘人能证悟的果位,包括阿罗汉所证的四果八地。所谓法无我,大致指的是菩萨地所解决的问题。这当然不太准确,但可以有个大致理解。所以菩萨的证悟,既解决了直接的烦恼部分,也解决了间接的烦恼之习性的部分。
  这是我们前面画的图(图4-2 两个障碍(烦恼障、所知障同时断的关系)),从凡夫到佛,到佛这里称为总的法无我,全部都修行彻底了。

图 6-2 法无我与人无我关系图
  总的法无我中分成了两个部分:现前的烦恼部分的空性称为人无我,潜在的所知障及习气部分的空性称为法无我。我们用中间这条线来代表总的法无我,用上面的线条来代表支分人无我。支分的人无我和支分的法无我就成为一个现前、一个深藏的两部分。但这两部分,尤其是支分的人无我部分,在月称论师对断烦恼的判定下,这个支分的人无我绝不能只称为人无我,因为它是法无我的一部分。这里暂时从表格上理解,到后面再融会贯通。
  支分的人无我也是法无我的一部分,这就带来一个结果。月称论师认为:阿罗汉断除的不仅是人我执著,他们也断除了一部分法我执著,获得了法无我空性的证悟(即阿罗汉也证法无我)。
  这个论断有些颠覆传统,因为在月称论师之前,很多论师认为阿罗汉的修行解决的就是五蕴问题,解决的是现前的烦恼问题,那么支分的人无我就解释为所有的人无我,没有“总分”和“支分”的问题。只有中观师分了一个总和支的结构。这样分开以后,总的法无我里面有支分的法无我和支分的人无我,支分的人无我是法无我的一部分。产生这个理解颇有好处。
  蕴界处与身心境的对执关系
  我们再来看第三讲所说的蕴、界、处的关系。

图 6-3 蕴界处、身心境的三重关系图
  身、心和境的关系,前面只说到了一部分,这里必须要用到佛教“蕴”、“界”、“处”这几个名相来说明。“蕴”所指的是心执著有身体,“处”指身体执著有外境,“界”所确定的就是心执著外境是实有的。这里有些什么关系呢?
  在前面我们反复强调:实际上,心执著有色、受、想、行、识五蕴的身体,比如看起来身体是有的,色是有的。因为我有眼球,我眼睛能看到。表面看是这样,但佛教的这些概念,尤其是到大乘以后,认为它们都是心法。整个身体都是心法了,那么色也是心法了;身执著有外境,大乘佛法认为外境也是心法;执著有外境时,外境是存在的,那么执著的过程是心法——感觉外境真正的有了,然后又产生了一个“外境是存在”的概念,概念的产生也是心法。都是基于前面的心法才奠定了后面的心法。
  首先确立了外境是有的,然后再一执著,真有了。就像立了一个靶子的概念在这里,然后突然一看,真的有个靶子!靶子是自己的心立的,突然发现有靶子也是心立的。所以因明学里面有个专有名词叫“有境”(我们不通过因明的这个词就无法理解这个外境),认为“境是真实存在的”,对“境”的一个判断结果。“有境”更是心法。都是心法,但还是形成了蕴、界、处这些关系。
  所谓蕴,即心执著身是有的。
  所谓“处”呢?身执著有外境,以眼、耳、鼻、舌、身、意,执著色、声、香、味、触、法,就有眼睛见到了色、耳朵听到了声音等。色、声、香、味、触、法这几个部分都是执著有外境才产生的结论,它们以及眼、耳、鼻、舌、身、意,都称为处,合称为十二处。
  “有境”的所有部分称为“十八界”,“界”就是“界分”,众生心、色俱迷,所以开为“十八界”,但事实也就是心法。既然这些都是心法了,后面的就好理解了。
  分有三法印,不分我即常
  (详见图 6-1 人我、法我与烦恼、所知二障关系图)。
  行无常,法无我,涅槃静。分则为外,有界别故;合则为内,无界别故。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如果分开,就是分成内和外进行区别。这三个法印有专门指不分开的,也有专门指分开的。“内”是指不分开的“习气”部分,“外”是指分开的“烦恼”部分。那么表现成什么呢?
  一、合则为内
  行:无自体因果链;法:本空而假名暂有;槃:自性本然寂静,光明会遇。
  习气的部分是这样表现的,对内的“不分”来说,它是一个无我,这是一个根本的东西,自己的这个“我”,不确立他有什么形象,因为无自体的缘故,这个法是无我的。
  那么“诸行无常”呢?是内在习气的延续,无自体的法的延续,并无延续可得,故无“行”法,此无行法即是无我法的当体;
  “涅槃寂静”,所有的习气都是寂静的,没有实体,都是空性的,与前无我、无常无别。
  这是我们用内在的方式来理解三法印,这样三法印就是一体,或说是一体的几面。
  无我就是无常,为什么呢?因为虽然在流转和变化,但是没有自体的流转和变化,都没有发生过的流转和变化,它们是两个吗?根本不是两个。它没有任何实体发生过,就是一个功用在运转,所谓无常的每一个分子、每一个单位,都是没有自体的,所有的事物都没有自体、不停地在运转——这个“无”也在运转,那个“无”也在运转,所有运转的事物都是“无”,所以表面上看是无常,一个一个都在变,发生了很大变化,但事实上有变化吗?没变化。这是一种规律存在着,但没有实质的任何变化。
  不仅无常和无我是一体的,它和涅槃也是一体的——它有功能而没有实体,但它是寂静的。它永远在运转,也可以说永远没有运转——规则在运转,潜在的必要性在运转,但它就像是一个虚数,没有发生过。就像梦里面在运转,但梦里的东西都是假的,你说它运转了吗?就像梦中前天借债、后天还债这个关系一样,事实上“债”的这个事件从来没有运转过。
  但我们要确定这个规律,所说的诸行无常的“相续性”指的就是这种规律。这个规律极其重要,如果能恰当地理解了它,证悟就离我们不远了。这个规律在唯识宗有个单独的名词,叫做“心不相应行”,也用“相续”这个词来给它定义。
  阿姜查尊者对这个事件的理解,用一句话说得很透,叫做“静止的流水”。确实是无常、总在变,但它没有动,这就是大乘的奥妙之处啊!
  有禅师说:
  空手把锄头,步行骑水牛,人从桥上走,桥流水不流。
  我们可以在口头上说这个话,但要想理解,这个道理就是无常即是无我、无常即是涅槃的道理,三法印之间互为一体。这只是在大乘佛法中才具有啊!
  二、分则为外
  行:无常,是生灭法;法:无我,难以驾驭;槃:寂静,受寂灭乐。
  我们用外在分三的方式来理解它,那就麻烦了。“诸行无常,是生灭法”,你得确定有灭,灭之前实有,用灭之前的有与灭之后的有,来确定无常性。那么,无常与无我无关,各有所指,无常指变异,无我指无可驾驭。要确定这个人生过、这个人死过,就得确定生和死都是实实在在有的,是生灭法。那么这个“行”就不是一种相续,不是“静止的流水”、“桥流水不流”的这种境界,而是说一个事物消失,它的能量转换到另一个事物,人的死和活,一件事情的灭亡和兴起,就是这么样一个无常的过程。所以“诸行无常,是生灭法”。
  如果就法而言,确实是无我,但这个无我不是说空性,是说你拿它没办法、驾驭不了。所以一旦将三法印分开,这个无我指的是难以驾驭,你无法驾驭这件事情的发展,它是有其自身规律的。只要一承认是实有,那么难以驾驭的问题也出来了,生生死死的问题也出来了。
  至于涅槃寂静,涅槃是寂静,但是离我们很遥远,对我们而言基本上就是一个梦,无法体会它。
  如果分开说就变成这样一个复杂的结构。
  所以到了这里,只能将分开判断和不分开判断三种法印,区别为两种修行的路数。不分开判断的这种路数是这里要讲的。
  证人无我,断烦恼障;证法无我,断所知障。
  依不分开的判断方式,证悟了人无我,所断的是烦恼障,证悟了法无我,所断的是所知障。这是两对相应的名词:断烦恼障得到人无我空性,断所知障得到法无我空性。不管哪个宗派,规律都是这样的,但所指的内容不一样。月称论师所指的烦恼障和所知障之间的关系,一个是烦恼障、一个是所知障,剩下的只有习气,但有些宗派指的不是二障和习气,所指的是烦恼和烦恼的本体,这点到后面再对比。
  烦恼障、所知障同时断

表6-3 大乘种性者直入大乘道次第的断障过程
  烦恼和烦恼的习气、烦恼和烦恼的本体不是两回事。因为如果说所知就是外境,外境跟我执著的五蕴、色身没多大关系,只要将有境的那一部分称为本体的话,就首先确定它是实有了。所以有宗派就说,所知障是事物本体的那一面,烦恼障是我们对它执著的那一面。
  中观师们认为这个说法是错误的,确立了另一种说法。因为他们认为没有本体,本体本来就没有、都是大家构想出来的,即便是构想的,它还是没有。所以,所谓的烦恼障就是确定指烦恼和执著。
  而且在这里,中观师将断烦恼障和断所知障当成了同时做的一件事情,断烦恼障和所知障是同时进行的。对照前面的表,他指的是表中“分断”与“共断”这两种状况中的“共断”:
  (二障)共断,当生成就,合如来教旨;分断,或不成就如二乘,或当来成就阿僧祇劫。
  这个断障碍的方法大家要了解,否则中观派的优越之处,就一点都不知道了。
  从初地到八地烦恼障和所知障是共同断的,从八地到成佛只断所余的习气。初地到八地间共同断有什么优势呢?修行时间长短的差别。如果是共同来断,所谓的成佛,一生就能办这件事,我们看划不划得来?
  但如果是分开来断,先从初地修行到八地,到了八地再来开始断所知障、断对外境的执著,那就是先证了阿罗汉果、进入涅槃,涅槃中受到佛呵最终才能出来,再经过三大阿僧祇劫的修行,才能逐渐分证菩萨和佛的果位,这产生了漫长的时间差。
  大乘佛法的优越性在哪里?无非就是成佛能快些,能有捷径可走。而捷径不能走的原因是什么?就是将烦恼障和所知障分开,将烦恼和烦恼的习气分开,先断烦恼再断后面的习气。
  所以,牛奶从瓶子里倒出来是极重要的一个譬喻。如果先只能倒牛奶出来,后面再开始清理味道,也就是说,先将烦恼清理了,习气留到后面去解决,这样三大阿僧祇劫还不一定够,因为太漫长了,把握不了——一个对外境无知的修行人,外境的事物都是把握不了的。
  与格鲁派断障次第的差别
  看来问题需要用表格解决(见表6-4 断障次第差别——中观八大难题)。
  这里断障的次第是极有特点的,如果没有掌握这些基本规律,所谓的大乘佛法优越性对我们来说等于是零。

表6-4 断障次第差别——中观八大难题
  虽然念了很多的佛经,有了很多的苦行,但如同“第一破戒似善持戒”、“第四破戒似善持戒”,产生的是这类结果就可惜了。所以由这个断障的次第找出捷径的修行重点,就显得极重要了。
  上面是中观师断障次第的表格。中间的这条线就是总的法无我。中观师认为菩萨证的是总的法无我,在总的法无我中从初地到佛果不间断地推进。关于人无我这部分,初地的菩萨推进到八地的时候就彻底解决了。为什么呢?因为人无我解决的是五蕴的问题、粗烦恼的问题,五蕴的问题到八地时解决得什么都不剩了。
  当彻底解决的时候就没有身执了,再也没有投胎转世的说法。那个时候产生一个新的概念,叫做“意生身”。就是心到哪里身体就到哪里,每一个意愿都能起一个身体,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产生化身”了,化身周遍,或者化身遍一切处。这就是到了八地菩萨时候的成就。
  这与格鲁派断障的方式有所区别。宗喀巴大师的方式是这样的:从初地一直到八地的修行过程中,能断的是与五蕴相关的具体烦恼。有的大师认为,拿到月称论师的这个框架中来判断,实际上他解决的是人无我的问题,证悟人无我的空性。所知障的问题从八地才开始来断除。有这么样一个区别。虚线的部分就是不断的,就是不解决的问题。也就是说,从最初开始修行,他们有一轨的工作没有推动。从初地到八地,所知障这一轨的工作,在宗喀巴大师的理论框架中,最终的结果就是这件事情没有做,暂时放在那里了。
  导致的结果是什么?是与另一个断障的模式很相近。我们看一看小乘人的修行轨迹。从初地到八地的四果,他们解决的也是人无我的问题,法无我的问题没解决。因为法无我泛指的就是所谓的外境,这些问题不解决,表现在哪里呢?不去度人,不去关心外面的事情;风声、雨声、读书声,与我无关;他空、我空,我只谈我这个空的修行;解决的就是烦恼,有关的人和事物也都与我无关。
  格鲁派的这种修行模式,最后的结果很像是证入八地的这个过程,其实际结果是小乘路线,到达八地后便停止了。
  为什么停止呢?觉得外境确实与我没有关系,这种习惯的力量使他产生一个必然的结果,就是一证入第四果、可以进入灭定的时候,就马上进入灭定了,进去就不出来了。
  到最后有一个出来的过程,就是释迦牟尼佛来呵斥他。佛以神通力量进入阿罗汉的定中呵斥他:“咄哉二乘人!你们赶快出定,往生到净土中接着修行。”给了一个彻底往生的结果。但是这中间一万大劫都是空白,都在灭定中。灭定之后,或进入西方极乐净土,或进入东方净琉璃净土,在净土中获得果实。
  不过获得了这个果实,说明前面在修行人无我空性的时候,所证悟的人无我空性与法无我空性并非决然地没有关系,不然后面怎么能进入净土呢?为什么佛会特意到定中去呵斥他呢?这就为后面留下伏笔了。
  断障的差别,关系到另外一个更为核心的问题:中观的八大难题。从古至今,大家都认为中观很难学、认为有绝对的八大难题,“如果前世不是个大修行人,今世根本不可能搞明白这八大难题”。这里,一定要看看这八大难题到底指什么。
  中观八大难题
  一、世俗名言许暂时外境。
  对于外境,按中观师们的这种修行方式,有一个非常善巧的判断,将世俗谛分成了暂时和究竟两部分。这些知见中一个代表性的特点,就是在世俗谛中承认暂时的外境,将外境说成真实有的。
  月称论师不像宗喀巴大师那样决然,说这些外境只能是空性的,为什么呢?还没有证悟人无我之前,看到的外境我就说它是暂时有的,因为这个事实是抗不过去的:说它没有是理想中的话语,即使现实中表面上说它没有,但自己的感觉中还是觉得它有。所以,为了顺应这个世俗谛的暂时状况,月称论师对外境的判断就说:既然是暂时位置上的修行人,你就应该认可外境真的是暂有。“确定它的真实有”这一点非常重要,因为确定了它是真实有的,才能确定六度的修行是有必要的;否则修行六度就没有必要了,那就麻烦了。
  二、世俗不许自相,但暂时随许。
  “性”和“相”是什么关系呢?就好像世俗词汇里的“概念”和“形式”的关系一样:“性”是一个概念的东西,就是确定这个事物是不是真的有;“相”类似于我们所说的形式,形象的那面,它有表面的特徵,红、黄、青、蓝,高、矮、胖、瘦,像我们的形容词。它们类似这种关系。世俗不许自相,但是暂时外境的自性、体性,暂时可以承认它;它的形象,也暂时承认它。
  三、不自立量,不许自相续。
  “自立量”就是自己确定某一种真理,“量”是真正的正量,是究竟、彻底的一个真理。究竟的真理到底是什么?有人说:“我中观学不懂,你就跟我说,中观指的真理到底是什么东西?”我说:“我不说这个话。为什么呢?因为月称论师他不说。”不能因为否定非理,而将终极否定作为最终目标。
  如果你说外境是佛性的功德,那么别人就会指着外境来跟你谈有谈无,或争辩内在的自受用身的体性有或无。比如说清辨论师所犯的错误就是在否定了心性的存在以后,确定了外境是真实有的,不管成佛还是不成佛,这个外境是永远存在的。他将属于习气那部分产生的外境确定为真实的存在,国土、世间、人和事、历史、时间,他都确定,他确定到胜义谛中去了,结果成了别人的靶子。
  月称论师不许自相续,立归谬法,不许这个所谓的“我”确指什么事物,这是与他的证悟有关系的。如果他不是证悟到了这一步,肯定不会这样来确定,他的证悟导致了他的方法论直接的改变,就是两边我都不认同,都不承认了,全部都是空性的,不许自相续。
  四、不许阿赖耶识,概念非法,(《楞伽经》)我与神我别在本体空,故只说心。
  认为阿赖耶识这个概念是非法的。也许很多学佛的人会将阿赖耶识紧紧抓住,有人说阿赖耶识就是佛性,有人说阿赖耶识就是进入佛性的前一步,反正都觉得阿赖耶识是很有道理的一个真理。但是月称论师就干脆将它否定了,不许谈阿赖耶识。
  在《楞伽经》中,释迦牟尼佛对“如来藏”有过一个回答。当时有一位大慧菩萨问佛:“佛,您说的如来藏,与外道的创造世间、一切都是由它生出来的神我,有什么区别?”释迦牟尼佛说:“如来藏自性本空,只是一个概念而已。”虽然在三转*轮中,释迦牟尼佛亲口说出有阿赖耶识这件事,而且还说它非常深细,一切种子都在阿赖耶识中装着,但是月称论师在这里也予以直接否定,他知道佛的本意不是为了建立这个概念。
  这是第四个问题,由前面的这一个确定,后面一连串所要确定的答案就都出来了。阿赖耶识这个问题和断障这件事密切相关,如果认为阿赖耶识真的是存在,那么阿赖耶识一定不能仅只是一个习气,它一定有所存在。你既然要承认这个所谓的“境”是存在的,它总要有一个生起的原因。你只要承认它有,顺藤摸瓜,是怎么有的?从哪里来的?它就有个因。
  如果它的自体是有的(“自性”的“性”,我常常劝大家改成“自体”的“体”来用,这样更容易明白,有个体性、障碍性的事件在这里),那么一定有一个实际存在的原因可以往前推出来。既然是有了,那么从佛性到人性,中间总要有一个过渡阶段,总要有第一因吧?怎么从佛性过渡到人性?比如人性是有,而佛性是彻底空性的,那么从空到有总得有一个过程吧?唯识宗在这里又产生了想法,于是设立了自证分。这是因为释迦牟尼佛说了阿赖耶识,大家不能理解佛的本意之后产生的推论。
  五、不许自证分,非同体、非异体、非无因、非共故,非后时忆念,非未成之念先立。心不可自缘,如刀不可自割,只说心。
  自证分是什么呢?梦中做了件好事,醒了之后就回忆,这个回忆是因为在梦里做过那件好事。所以,自证分是“自己来证明自己的存在”。如何证明自己的存在呢?第一个考虑方式是“后时忆念”,到后面来回忆前面曾经做过的好事。
  虽然梦中都是不真的,但它真的产生了一个如幻的影像,所以用后时忆念的方式验证了自证分这个东西,由自证分开始来建立一个念头、两个念头、三个念头、四个念头……像上帝造人一样,人越来越多,念头也越来越多。
  但月称论师刨根问底:你这个“后时忆念”之前,总要有个第一念吧?你这个第一念是从无到有的呢?还是从有到有的?你在梦中的第一念到底怎么来的?
  “梦中的第一念”可就真的将唯识宗论师给难倒了,确实是找不出来。如果找得出来,那佛还能生凡夫,佛还有可能堕落!既然什么都没有、任何念头都没有,你怎么突然产生了一个念头呢?比如说,如果永远没有我这个人,这辈子人突然降生了,这个人哪里来的?前世如果没有做人的因,怎么现在能有这个果呢?
  所以自证分这个概念一提出来,就遇上了一大堆麻烦。
  月称论师说:前面的一个因和后面一个果之间都是念头,你说是后时忆念,那么念头和念头之间,从无到有是怎么过渡的?它们之间的关系是同体的吗?
  唯识师说:真是同体的。
  月称论师说:既然是同体的,那我就跟你提个问题:这前后念的关系就像种子和芽,你如果说它们是同体的,哪一部分同了?

图 6-4 种芽关系图
  现存种芽非因果、秤之两头非因果
  芽长出一半来,另外一半是种子将来要长成的;种子消耗了一半,还有一半是将来要消耗的(见图 6-4 种芽关系图),那么它们是不是同体?
  唯识师就说:它们就是同体的。
  可月称论师说:绝对不是同体的,它们没有因果关系。为什么呢?因为种子消耗掉的这一半,现在长成了芽现有的这一半,它们之间有因果关系;还没烂掉的这部分种子还在,它将来要长出来的部分还没有长出来,它们之间也有因果关系。但是老天偏不如人愿,让有因果关系的这一部分不能同时存在——种子已经消耗掉的部分长成了芽,没有消耗掉的部分还没有长出芽,只能一有一无。同时存在的,毫无因果关系。
  已消耗的种子和已长出的芽之间有因果关系,现存的种子和将要长出的芽之间也有因果关系,即使有因果关系,可以说是同体,但它们不能是同时,同时存在的部分绝对没有任何因果关系。已消耗的种子和已长出的芽、现存的种子和将要长出的芽产生了交叉,凡是同体就不能同时,凡是同时的就绝对没有同体的关系。比如现存的土上面和土下面这两个部分,它们其实没有任何因果关系。
  同时就不能同体,同体就不能同时。你说它们是同体的,同体的话这两个因果能同时存在吗?不可能啊!那就说明,前面这个因和后面这个果,你觉得好像是它将它生出来的,其实绝对没有任何关系。也就是说,所谓的种和芽的因果,它们没有因果关系。
  但唯识师马上想到另外一个譬喻:就像秤的两头,左边是这么多,右边就是那么多,右边是菜,左边是筹码,左边和右边都一样多,秤是平衡的,用这个来譬喻因和果可以同时存在。
  月称论师就说:是的,它们可以同时存在,但是它们没有任何因果关系,菜不是靠筹码生长出来的,所以又没有因果关系。
  那么因果关系到底应该怎么来确定呢?同体是没有可能了。如果异体,那它们叫不叫因果?就像秤一样,异体也不叫因果。如果没有任何原因,就是那么凑在一起的,那么这种叫做无因论,属于唯物主义外道,那只是外道的见解,就不要进入内道之门了。
  所以,自证分的产生,在中观师面前遭遇了很多很多麻烦:是不是同体?是不是无因或者是自生和他生共生的?这些都是向唯识师提出的问题,最后无法解决,自证分成为一个悬疑的概念,无法论证它的“合法性”,但这个概念仍暂时存留在佛教概念中,其实自证分在这里已被月称论师清仓了。
  许自证分的还有一派,比较顽强一些:“我不用后时忆念的方法,用心自缘——自己判断自己的存在。”
  自己能不能判断自己是存在的?月称论师打了个刀的比方:“刀是割他物的,但刀有没有产生过自己割自己的情况?”
  有人说:“有,第一把刀和第二把刀之间互相割。”
  月称论师说:“那它们不是同体的。如果是同体的呢?自己割自己、刀口割刀背有没有可能?根本是不可能的。就像刀不能自割,自证分无法证明自己的存在。”
  总会听到有人说:“好好表现,证明自己的存在!”自己“存在”,“好好表现”就能证实啊?这是没办法证实的蛮办法。同样,“真实的自证分”也是没有的,这是一个要否定的概念。
  要说修行,就是修心
  第八阿赖耶识不许建立了,自证分也不能建立了,那么圆成实就成问题了。所以只能说“心”,要说修行,我们就是修心。心有它本质的执著、烦恼的一面,有它宿世习气的一面,可以分这两部分。但要谈修行就只能说心,没有阿赖耶识和自证分,无法确立它们的合法性。
  在这种因缘的建立之下,月称论师便将中观的修行简单化了。前面不仅不容许成立所谓的藏通别圆、小始终顿圆,或者七、八识甚至九识(早期的唯识师,在玄奘大师之前最早的是真谛三藏,他就建立了九识说),但在月称论师和鸠摩罗什大师这一系中观师中根本不允许分,修行就是修心,有心本身的烦恼、心本身的执著,还有心的习气,简化了。
  这个简化对我们来说有好处,尤其是对初学的人有好处。很多人学了五年、十年的佛法,在这些概念里钻得头昏脑胀,但到了后来,还是弄不清楚到底修行要断什么东西,断来断去,有时候是在解决阿赖耶识和自证分的问题,还在讨论:这个阿赖耶识既然是有,那么阿赖耶识跟佛性是一体的,还是与佛性是分开的?阿赖耶识染净的区别?这些是否需要探讨?
  在早年,唯识宗大行其道,尽一切的力量去探讨阿赖耶识跟佛性的关系到底是一体还是异体。像南方的欧阳竟无、北方的韩清净所形成的在家居士的唯识宗,一直到现在还是学界所热捧的派别,所研究的就是阿赖耶识、自证分和圆成实的问题。
  不过我们现在所学的这些简单,没有——这是真的,就是没有。如果说修行,怎么来确定修行的目标呢?就是心。解决的就是心的问题。佛当时也说:佛法就是心法。如何来彻底解决这个心的问题呢?就是一个方式:断烦恼和断习气,断烦恼障和断所知障同步进行。也可以说,心的烦恼在断的同时,心的习气也同时断。只有这种断障的方式,这种平衡的修行,才能将佛果变成我们可以捕捉、可以获得的一个果位,让当生获得佛果变成一件现实的事情。
  大乘超胜之处:六度万行断所知障
  小乘阿罗汉的果位中,如果说不断所知障,那么他们对外境的这一部分修行将始终是迷惑的。而菩萨去度人,在布施、持戒、忍辱中与其他的人产生关系,在此过程中因为慈、悲、喜、舍这四种心的逐渐构建,就逐渐破除了对于外境的执著。所以六度的行动都是为破除所知障服务的。
  大乘初心,与小乘相应的共法是“依四谛摄而入道”(表6-2 以小乘为基点的大乘十地对照表);到初地,与小乘相应的共法是“初预道流见初分人我空”,获得了初果和八人地后面的见道,分证人无我空性。这其实是在修行中,所得的与小乘人相应的那一部分果实,因为大乘菩萨也得到了人无我空性证悟的果实。
  到二地、三地、四地,十善业道还有后面修行的三十七道品,其实这些修行都是小乘人的法,但是修小乘人的法对于大乘人来说也极其重要,因为解决的是身心的烦恼障,这是一个根本的障碍,并非大乘人就不解决这些问题,同步的一定要修。
  大乘人比小乘人突出的部分是在修六度,因为六度所解决的是所知障。既然外境不是真实有的,在不真实有的境界中为什么不来锻炼慈、悲、喜、舍的无量心呢?因为锻炼四无量心,就逐渐让习气得到软化,以后,获得关于外境这一方面的证悟。所以菩萨证得果位的时候依报也就转了。
  这里还有关于转依报部分的说明(参见表6-2 以小乘为基点的大乘十地对照表):
  到了初地的时候,依报就说成是“十类仙人,人中练心”,就像仙人一样,在人中练心,依报常常会接触到那样一些仙人。为什么释迦牟尼佛证入初地的时候常常遇到仙人来找他修行,仙人来向他借头、割肉等等的?因为他的依报就容易感受到那样一些仙人到近前。
  证悟到第二地的时候,就发现所处的环境、所知的境界中,人民都不舍恩爱,但他们不违背五种戒律。
  如果再往上修行,到了六地就发现,所处国家的人民没有欲念。第七地的时候老百姓都没有世间的心,都有了要超越世间、求解脱道的心。他的依报(他所感知的、所感受到的外在环境)都变了。所以,行持六度有在外境方面的这些必然结果。
  这里也来看一下格鲁派的断障方式。既然行持六度会使外在环境产生根本变化,而格鲁派八地前对于法无我空性没有圆满修行,那么烦恼障根本习气的部分没有断,会带来后面的结果就是:证悟到了他所认为的第八地的时候,对于世间,所应该在行持六度中获得的依报转变变不了,没有变,所以就只能到八地以后断所知障。
  六、声缘二乘亦证法无我。贪嗔等烦恼,对一切智智的果并非不成障碍,三轮法执对转生轮回亦非不成助缘,如瓶中除奶气亦出之喻;
  对于二乘人声闻、缘觉证悟果位的判断不同,就产生了格鲁派的断证次第本身的区别。宗喀巴大师有个说法:声闻和缘觉阿罗汉圆满证悟法无我空性。而宁玛派的论师们认为,虽然声缘二乘亦证法无我,但对于法无我空性,他们是不能圆满证悟的,认为大乘人才能圆满证悟法无我。
  《入中论导读》的544页,有关于这个问题的详细论述。因为贪、嗔、痴这些人我的烦恼,对于佛的果位未必不会形成障碍。表面上看起来它好像是人我的烦恼,是比较浅层次的表面烦恼,但是对于成佛也会产生障碍。有谁说贪、嗔、痴烦恼对成佛不成障碍的吗?没有。那么,这个法我的执著对于轮回也不一定不会成为助缘,法我的执著对于轮回也有可能形成助缘。
  一事空时一切空
  就像瓶里的奶往外倒时,奶和气味这两个部分是相互影响的,绝对不可能不清理掉奶,而能单独将气味清理掉;也绝对不可能只将奶清理掉,而气味没有带走。所以阿罗汉的修行,既然真的证悟了人无我空性的这一部分,对于法无我空性会不会同时证得呢?依月称论师的说法,是会证得的。
  因为如前面所说,人无我空性是法无我空性中的支分的人无我。支分的任何人无我实际上是法无我的人无我。这样来说,随便你破掉了无常、无我中任何一个执著,破掉了贪、嗔、痴里面任何一个烦恼,其实也可以同步地获证一部分法无我的空性。所以,其实彼此是互相成为助缘,而且是互相归属的。
  此证并非三乘见道一,而是支分人无我中的法无我,但“一法证空,一切法当空”,故知已证,但能证,却有不予关注之处,故非圆满证。
  这个时候,并不是说三乘人的道是一致的,但是支分法无我的修证和支分人无我的修证,它们共同的特点,就是“一法证空,一切法当空”。无论是支分的人无我还是支分的法无我,既然都是法无我中的元素,形成了这样一个关系,那么人无我空性的任证一分(这个“证”是一种能力),你能在这一件事上证悟空性,用到法无我的这一部分一定也证悟空性,更何况支分的人无我本身就属于法无我。
  所以,当一法能证悟空性,一切法都能证悟空性。比如我能证悟空性,我能了解这个粉笔是空性的,那么只要愿意去了解,就一定能了解这个茶杯是空性的。当然要不愿意,那就算了。有证悟这个空性的能力,就一定能证悟它也是空性的。“一法证空,一切法皆空”,这是龙树菩萨说过的。圣天菩萨《中观四百论》亦云:
  说一法见者,即一切见者,以一法空性,即一切空性。
  但反过来,也有不给予关照的问题:虽然在这里打坐,自己证悟了空性,但对众生的苦恼,就是不去关注、不去考虑。这就是阿罗汉的问题,不布施,没有去忍辱,不去修六度。布施和忍辱可以让他的观察能力向外境上扩散,而不去观察就使他不向外境扩散,从概念上外境像一块铜墙铁壁。不解决那个问题是由于他的习惯,但并不说明他的证悟中不包含法无我空性,也不说明他没有这个能力。
  以上修行态度,导致了不同的断证果实。
  所以,只有不给予关照的地方,并不是说完全不证悟。可以说他是不圆满证悟,没有圆满证悟。圆满的证悟法无我和人无我空性,这个成为月称论师的标准,也是大乘人和小乘人之间的区别,阿罗汉也证悟法无我空性,但就是不够圆满。圆满证悟就成为了月称论师这一个中观派别的特点。
  同修四念处,大小乘结果不同
  “圆满证”为本宗标准,如修四念住,住般若修与不住般若修,差异极大,不住则沙劫不如一日之修,故初地未断俱生,亦不轮回,如灶中火星,湿地中不增火力。
  比如说现在学了中观,也去修行四念住:观身不净,观受是苦,观心无常,观法无我;或是随身去考虑:我坐在这个地方、我在修行、我的皮肤跟凳子有接触、我端一个茶杯。这些看起来很像阿罗汉的修行,或者就直接用阿罗汉的白骨观,结果会怎么样?判断标准不同,同样修行阿罗汉的一个法门,结果会怎么样呢?
  修行结果跟阿罗汉会不一样。因为我们只要是出了定,有需要去布施、去忍辱的地方,就会去布施和忍辱,因为有着六度的心量,对于外部世界心是敞开的。修行的任何证量,都随时有可能应用在外部世界的某一个事件中,所以差异是极大的。佛经中说:安住在般若智慧中修四念住,和不安住在般若智慧中修四念住,差异是极大的。还有说:安住在空性见中而修禅定,和不安住在空性见中修禅定,结果是完全区别的,差异极大。
  差异到什么程度呢?佛经中说:如果没有安住在空性见中,修行尘沙劫还不如安住在空性见中的人修行一天。这个就是区别了。因为安住在空性见中的人,任何一个修行步骤,他随时应用到生活的一切处。也就是说,同样是一分钱,你那一分钱就只能当一分钱使用,我这一分钱可以当千千、万万、亿亿分钱地去使用,有一个周遍和不周遍的问题。
  所以,安住在这种烦恼障和所知障同时断证的概念中的时候,任何一个修行都会提升价值,它的价值从一分钱提高到了亿元人民币、万亿元人民币。亿、万亿的根本单位都是一,只要得到一了,所有万万亿亿的问题就都解决了。实际上,虽只锻炼一种能力,但所得到的能力可以应付千变万化的世间无常。
  初地的学人有一个地方不如四果阿罗汉,就是对于五蕴的烦恼、四念住、三十七道品、小乘法门的修行,阿罗汉肯定要比他强,因为阿罗汉的四果相当于第八地,他要跟八地菩萨来平起平坐的,他在人无我空性那部分的修证比初地菩萨要殊胜。
  但四果阿罗汉才能不轮回,为什么说初地菩萨就能不轮回呢?我们说八地菩萨能得到意生身、断掉生死的受胎,阿罗汉四果的人也能断掉受胎,彻底不来人间,而初地菩萨没有得到这样的意生身,为什么还说他比阿罗汉福德强多,而且可以不来人间呢?
  在诸大论师的论典里面说:初地虽然没有断除俱生烦恼(这个俱生烦恼与遍计烦恼的区别我们以后再说),没有断掉根本习气上的这种烦恼,但是他也不会轮回,就像灶里的火星扔到湿的地上,这个火星不会越来越旺,只会越来越小,因为他常时在菩萨道中,最后使心意识得到调善,所以在初地就解决了轮回问题。这是大乘道修行的殊胜之处。
  空性无可“偏”
  故空性是无可偏的,偏者为未证者。
  有人问:“就算我知道月称论师这套修行体系,那我修行空性会不会出现‘偏空’的问题?”现在汉传佛教里面不是到处都说“偏空”吗?“修行一旦偏空,那就修错了。”还有人公然说:“禅宗是很难修行的,一旦偏空就完了。”
  这个“偏空”,到底是不是一个问题?
  月称论师在《入中论》以及后面《入中论自释》的长行中做了详细说明,说空性是无可偏的。那什么原因才偏呢?偏,只有一个原因,那就是未证,未证言证,根本没有这个证悟!月称论师反复论证“空性是无可偏的”。你要么就根本没有证悟,拿一个梦境、幻境,或者吃了催眠药的境界来误判成空性的境界,只有误判的才让你觉得“空”得不对路。
  空性是无可偏的。
  空性只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你真的证悟了,一种情况是你没有证悟。如果有偏的、差的、修错了的,或者出现幻听幻视、见光见花后人的思想不正常了,这些都与空性无关,一概都挡在门外,这些都没有证悟,与证悟无关!只要是有证悟,就是无可偏的。
  得人无我必得法无我,未得法无我,则证其未获人无我。
  而且,如果能证得人无我空性,就必然也证悟了法无我空性,因为空性所解决的就是贪、嗔、痴的问题,烦恼解决了,习气也跟着解决。所以月称论师在后面第六地有“由无所知即遮知”这么一句话,即是说,不管在修人无我空性还是法无我空性,你只要证悟了一部分,一空就一切空,你只要空了一个,打开了一点点的小缺口,所有的问题就刹那解决了。
  第七末那识和第八阿赖耶识的所有问题,就紧紧地扣在意识的这个问题上,所有细的烦恼都扣在这些粗的烦恼上——你只要解决了粗的烦恼,所有细的烦恼就像解结一样,细的、更细的,一刹那之间就都顺势解决了,空性就是这么一件事。所以月称论师极其肯定地说不许自证分,也不许说有阿赖耶识,因为解一个结,所有的结就都解完了。不必去钻那么多概念,以无为有那多累啊!所以修行就一个对象——修心,把“心”这个对象的问题解决了,所有的问题都解决了。
  如果有人还说:“还有人没有证悟法无我空性,只是证悟了人无我空性。”有没有这个问题?其实没有这个问题。因为证悟了人无我空性,必证部分法无我空性,只是有些部分没去给予观照而已。而且,如果说没有证悟法无我空性,那只能证明这人的人无我空性证得有问题,他根本没有摸边。
  修行不落空,折腾都有用
  调整所知障,任一行都得圆满果,实执不合空性故,任一修都从无落空。二乘人并非于法无我无知。
  这样一来就有意思了。因为都是在调整所知,对象都是所知,烦恼也是所知,恐惧也是所知,不好的习气也是所知,都是调整这个对象,所以对调整这个对象的任何一个修行,所针对的目标都是在证悟最根本的空性,任何一个修行对于证悟空性都有绝对的作用。
  只要将这个概念理清楚了,将人为树立的这些栅栏清理掉了,有一个畅快的修行理念在这里作为自己的“技术支持”,那么,修行过程中的任何一个行持,所得到的都将是圆满的果位。但有一点,如果有些方面我们力量不够,那就确实需要有所对治的修行。
  比如说,你的嗔恨心烦恼确实特别严重,那你就不要仅仅只是练忍辱,光练忍辱就有问题。粗大的烦恼控制不住了还在忍,实在忍不住了,气球爆炸了,最后忍辱修行失败。这个状态之下,烦恼实在是太过粗大了,不妨使用小乘人解决贪、嗔、痴的办法来处理,如修行慈心定、悲心定、喜心定、舍心定等,用小乘的这些方法绝对管用。但我们即使以小乘人的方式修行,结果也跟人家不一样:人家当罗汉,我们成佛去;别人要三大阿僧祇劫修行,我们就这一生解决问题!
  所以,修行就一个原则:出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你别给自己留后路了,留了许多也不起作用。将这里都理顺了以后,出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烦躁来了解决烦;贪心来了解决贪;嗔恨心来了解决嗔;财物舍不得,出现这个问题就布施去。出什么问题修什么行,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呢?得到的结果都是圆满的佛果,而且一定是当生就可以获得成就。
  为什么说是“当生”呢?因为实执不符合空性。如果说“修行就是折腾”,这么说也行,但折腾来折腾去那些烦恼就没了,因为实执(实有执著)不符合空性,这些执著在修为的过程中会自然地退步,自己会消失。因为这个原因,没有任何一个修行是会落空的。
  认为修行落空,都是自己给自己带来的恶果。自己想着落空,就真的落空了,自己丧气了,或是生烦恼了,或是放弃了,或是烦躁了,或是因为忧虑不安、执著得太狠,像这样就觉得一点修行也没有,因为后期烦恼的堆积,就真的让前面修行结果消失得无影无踪了。长期执著于逆境,这就是因为概念引来的恶果。
  任何一个修行都不会落空,折腾都有用,所以二乘人也并非于“法无我”无知,二乘人证悟的那一部分也是法无我的一个支分,跟大乘人的区别就是一个圆满和不圆满的区别。
  再往后面,还有一个前面谈过的结论:
  不要信偏空,不空才偏,只要是空,无可偏处。
  如果有人谈偏空,他就是个外行,为什么呢?因为他没有空过,没有空过就不知道“空”到底是什么,不知道空到底是什么就想出来各种名词,什么偏的空、邪见的空,将这些复杂的名词都加到空上。但是,真实的证悟空性,任何一个空性的证悟,他的果实都必将是单纯圆满的。
  我们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呢?就是对于空性这件事,被概念转移来、转移去,从来就没有试一下,这是我们被蒙骗了以后上当的地方。空性的修行还是要去试一下,因为空性无可偏处,它绝对没有任何偏的危险。
  执实并非皆是烦恼才障
  七、以藏传宁玛派为主,确定实执种子并非皆为烦恼障,也有一部分属于所知障。
  格鲁派的宗喀巴大师则认为,一切实执种子为烦恼障,其习气为所知障。对“外现法”的执以为是,不是被执法的当体,否则所执者真成实物了。属于所知障。无我时即无我所,所知随即也消失了。
  第七个结论,执实并非皆为烦恼障。这些名词到后面会越来越清晰,现在先将结论记住。
  执著实有、执著外境实有,这个不全是烦恼障。但宗喀巴大师在讲述“应成派不共八大难题”时,认为依诸法所生的一切实有执著的种子是烦恼障,唯独烦恼障种子的习气是所知障。而依藏地宁玛派的观点,并非一切实执种子为烦恼障——对外境刹那的法或对轮回涅槃、清净刹土等产生的实执及其种子、习气都是所知障。
  事实上,外境的实有同我本身的执著有关系,它只是“我的执著”投影在外境才产生的事物,这个事物原本是不存在的。它是现在“我的加工”,是浅层次的,还不是深层次的习气。
  我“习惯于”去执著外境为实有,这种“微细习性”才是习气。所以,我们背后敌人的老巢是什么?是惯习。外境是真实有,这个不怕,容易证悟空性,但背后的这类惯习是老巢,不断地推动我们去执著。
  解决“惯习”的问题,首先要“不执著外境实有”。惯习和景象是捆绑在一起的,当我们对于现象界不去执著的时候,执著它的惯习也就在同步减淡。这就简化了。
  “对‘外现法’的执以为是,不是被执著法的当体,否则所执者就真正成为实物了。”比如我将这位同学当成真实的有,这属于“有法”,是心法,是心里的活动。不将其当成真正的外境。这是用因明的方法很容易解决的问题。“有境”,你能将其当成真实外境吗?不行,因为有境是心法。如果你要确定外境,它就一定是一个外在的实物,它一定不是心法,它一定是个事物在那儿。
  所以,对于外现的执以为是,我们不能将这种心理感受当成事物的真实存在。心里有感受,但不能将其当成真实的有。所以,大家不能将“境界存在的概念”当成真正的外境,即不能“将念头当成实物”。否则,执著的景象就成真正的事物了。执著它存在只是一个景象,属于所知障。
  事实上,没有我的时候,就没有我所。没有烦恼的这个“我”的时候,你说这个“我所”还有没有?“我所”是中观常用的名词。我,站在这里,现在正执著这个同学,我将这位同学当成一个“有境”去执著。当我解决了这个“有境”的时候,“我”也不存在了。当“我”的这个烦恼被清理掉的时候,这个“有境”也同期地就没有了。
  所以,修行并不需要两个步骤:又要在心里断烦恼,又要在同学这里清理外境。不需要!只有一个步骤就行:解决“我”这个心理的步骤就可以了。只要“我”这个烦恼部分能解决,外境的部分就解决了。所以月称论师说“由无所知即遮知”,“故离我时无我所”。获得解脱道实际是:本身的烦恼在解决的时候,对于外境构建的现象界也解决了。
  事实上,修行越来越简单,我们出现什么烦恼就解决什么问题,不需要将修行分成很多步骤。当然,它的确有很多步骤,有浅有深,有烦恼,有习气,这些步骤确实有高有低,但都彼此连贯。比如看到水面有水浪了,底下就一定有鱼。当水面的浪彻底平静,鱼还有吗?走掉了。我要的是波浪平静的结果,它所附带的成果就是鱼没有了。修行果实就是如此的:烦恼障在断的时候,所知障自然就在清理。这就是月称论师的断障理论。
  中观理论,只为脱缠去缚
  八、灭法非有无,否定因果之间相对性本身的绝对性,也是相对的。
  “灭法”是什么?这里讨论的是将来大家修行中有可能要遇到的一件事。按前面七个正见去推动自己的修行理解的时候,逐渐发现,因和果表面上看是轮回的,它们都是寂静的,都没有因和果的实有执著的问题。在此情况下,最终得到了一个结论,灭的结果出现了。因和果再也不成为实有事物的流转,灭法出现了,那么灭法是有还是无呢?
  月称论师认为:灭法不是有,也不是无。因为否定因果之间相对性本身的绝对性也是相对的。比如说我们做善事是好的,做恶事是坏的,那么无善无恶是不是真理?对无善无恶,月称论师在此也给予否定。因为无善无恶的这种“绝对性”,它不是绝对的,它也是相对的。
  比如所有的事物都在虚空里,那么虚空是不是绝对的?虚空也是相对的。不能认为虚空就是绝对的、就是有的。因为只要建立虚空这个总体的概念,虚空的概念跟“有”的概念同样形成对待,那么虚空就有一个“生起”的来源,有一个“灭去”的来源,虚空又形成了一个因果轮回的枷锁。
  所以,灭法——关于因果的灭、苦集灭道的灭——不是最终的目的。我们所说的小乘的苦集灭道,真的有一个“灭”可以得到吗?如果根据“灭法非有无”这个理论,事实上它不可以建立,最终没有灭法可以得到。苦集灭道这个灭也是相对的。月称论师非常严格,什么量都不许建立,连最终涅槃的量也不许建立,都予以否定。
  以上八个问题,只要大家产生一个概念就可以。月称论师这一套中观的理论,它所建立的构架就是“脱缠去缚”。不要因为学佛,弄一大堆概念,然后一个实践都不敢作,一个修行都不敢去修。概念才是我们修行的真正障碍。所以,月称论师在他的中观八大难题中所要确立的就是一个——“简单”,然后便是直击目标。
  以上所讲的八点,表面看来就是这么几张表互相对照一下,就将这八个问题推论出来了。但这可不是一般的推论!这就是中观的“八大难题”,所有难题都在这里。这里越位一步,先将结论告诉大家。也许这个结论大家能理解一点——只要能理解一点点,修行就会非常顺利了。
  在学习《入中论》的开始,将这些结论提前列出,有一个根本性的好处:这些结论所产生的基本概念,我们会有印象。只要了解过,大家留着一个问题在心里,这也许就是大家以后的“救命稻草”。
  这八个问题,可以说将很多教派方面的纷争都解释清楚了,也是大中观见里最具特色的一些修行方案。知道了这些,往后在修行过程中如果遇到普通的在概念上被人设的障碍,就很容易跳转过去,因为有这样一个正见铺设在前面,这就是“先入为主”。

{返回 法宝论·明贤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第七讲 忍相谓不恚
下一篇:第五讲 戒相无热恼
 第三十八讲 实修有赖决定之趣
 第五讲 戒相无热恼
 第三十三讲 破除即蕴离蕴我,直证了义火抽薪
 第三十四讲 日照中天的简毅,拖泥带水的才情
 第七讲 忍相谓不恚
 第四十一讲 实修需方便,道理有归宿
 附录十 《入中论》——释迦真子、龙树孤臣的“余论无此法”
 第十讲 中观为大乘佛法作证
 第二十五讲 总破他生
 附录一 中观应成派的八种殊胜正见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为什么要受苦呢? Why Do We Need to Endure Suffering?[栏目:初步参禅的方法 Basic of Chan]
 修法不修心的喇嘛[栏目:上师讲故事]
 佛法要义 中道的佛教[栏目:陈燕珠居士]
 关于观修无常?[栏目:索达吉堪布·问答释疑]
 瑜伽禅观[栏目:昭慧法师]
 读坛经之启示(徐福山)[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推果寻因[栏目:无常的真理·迷悟之间]
 五百罗汉 155、摩帝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八0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肆贰 云门“无影脚”[栏目:老和尚的禅机之饮水思源]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