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十念记数念佛法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79

十念记数念佛法

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增广文钞卷一〈复高邵麟居士书四〉)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都摄六根为念佛之妙法
下一篇:念佛不宜始终只念四字
 念佛求生西方与兼念观音
 海门汲浜镇助念往生社缘起
 先曾谤法后知改悔则得往生
 了生死法以净土法门最为稳当
 劝亲故并有缘之人信佛
 母教内容
 放蒙山是念佛人对治怨业病之法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内容简介 目录
 爱子之道
 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打造人间佛教的文教空间[栏目:传道法师]
 藏传佛教密宗与北京雍和宫[栏目:尕藏加教授文集]
 阿含经随身剪辑 九、止诤[栏目:阿含经随身剪辑]
 菩萨学处·第一讲 富贵心[栏目:普献法师]
 小爱大爱[栏目:慈诚罗珠堪布·微教言]
 新春开示(三千佛圆满开示)[栏目:慧律法师]
 藏传因明的特征和发展现状(祁顺来)[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六祖坛经》大义(钱穆)[栏目:六祖坛经思想研究]
 心清净[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大圆满禅定休息清净法门[栏目:慧门禅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