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十念记数念佛法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81

十念记数念佛法

如或犹涌妄波,即用十念记数,则全心力量,施于一声佛号虽欲起妄,力不暇及。此摄心念佛之究竟妙法,在昔宏净土者,尚未谈及。以人根尚利,不须如此,便能归一故耳。光以心难制伏,方识此法之妙。盖屡试屡验,非率尔臆说。愿与天下后世钝根者共之,令万修万人去耳。所谓十念记数者,当念佛时,从一句至十句,须念得分明,仍须记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须从一句至十句念,不可二十三十。随念随记,不可掐珠,唯凭心记,若十句直记为难,或分为两气,则从一至五,从六至十。若又费力,当从一至三,从四至六,从七至十,作三气念。念得清楚,记得清楚,听得清楚,妄念无处著脚,一心不乱,久当自得耳。须知此之十念,与晨朝十念,摄妄则同,用功大异。晨朝十念,仅一口气为一念。不论佛数多少。此以一句佛为一念。彼唯晨朝十念则可,若二十三十,则伤气成病。此则念一句佛,心知一句。念十句佛,心知十句。从一至十,从一至十,纵日念数万,皆如是记。不但去妄,最能养神。随快随慢,了无滞碍。从朝至暮,无不相宜。较彼掐珠记数者,利益天殊。彼则身劳而神动,此则身逸而心安。但作事时,或难记数,则恳切直念。作事既了,仍复摄心记数。则憧憧往来者,朋从于专注一境之佛号中矣。大势至谓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得三摩地,斯为第一。利根则不须论。若吾辈之钝根,舍此十念记数之法,欲都摄六根,净念相继,大难大难。又须知此摄心念佛之法,乃即浅即深,即小即大之不思议法。但当仰信佛言,切勿以己见不及,遂生疑惑,致多劫善根,由兹中丧,不能究竟亲获实益,为哀也。掐珠念佛,唯宜行住二时。若静坐养神,由手动故,神不能安,久则受病。此十念记数,行住坐卧皆无不宜。卧时只宜默念,不可出声。若出声,一则不恭,二则伤气,切记切记。(增广文钞卷一〈复高邵麟居士书四〉)

{返回 普陀遗珍·印光大师开示精编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都摄六根为念佛之妙法
下一篇:念佛不宜始终只念四字
 欲现生了生死当修净土
 传授皈依应慎重
 不信因果之害
 女居士的职责
 念佛利益多于诵经拜忏做水陆
 若已具念佛信心当再阅净土诸书
 慎戴护身符
 张慧炳往生西方决疑论
 看经前应知看经之目的和方法
 对治色欲的方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相应62经 边地经[栏目:相应部 56.谛相应]
 永明延寿易佛会通思想研究(王仲尧)[栏目:永明延寿大师思想研究]
 心慈悲,面相就慈悲[栏目:净空法师·开示集九]
 《幸福经》简介(梁国雄)[栏目:著述文集]
 离婚的丈夫忙着工作,放任小孩,如果我带回来住,是不是尽量把这孩子带去小沙弥园,这样孩子比较好?[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地藏菩萨本愿经白话解释 嘱累人天品第十三[栏目:胡维铨居士]
 王骧陆居士全集 悟前悟后心境略说[栏目:王骧陆居士]
 悲愤而后有学--欧阳竟无文集 第一编《佛学通论》附:欧阳竟无先生答梅君书[栏目:欧阳竟无居士]
 简析因明论式中的概念(徐东来)[栏目:因明学参考资料]
 元音老人文集菁华录 第九章 其他 9 旷达自在[栏目:元音老人]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