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什么是“入大乘门”
 
{返回 格西索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16

什么是“入大乘门”

虽然知道入大乘门须要菩提心,但是,“入大乘门”这句话,应与内心的感受相结合,而后去思惟。

首先思惟:什么是大乘?

首先想想,所谓的“大乘”是什么意思。如太阳、大地般,在虚空未尽之际,佛陀为无边如母有情带来义利。能得到佛陀果位的道路,就是大乘道。

这样的道路,要“入”,并不容易。它的第一步,要从菩提心开始。菩提心是成办大乘道的第一因。

再思惟:什么是大圆满菩提

在《三主要道》里也是这么说:“虽已发生求脱出离心,若无菩提胜心所摄持,不成无上菩提胜乐因,是故智者应发菩提心。”若有菩提心,就有大圆满菩提之因;若没有菩提心,那么,任做何事,都无益于大圆满菩提的成办。那么,“大圆满菩提”是什么?

大圆满菩提,它具有这样的能力:虚空未尽之际,对无边无际所有存在的一切有情,在同一时间,以神变力,利益一切有情。具有这种能力者,即是大圆满菩提。而菩提心,在未获得大圆满菩提果位之前,都一直能有助于这个果位的获得;在得到大圆满菩提之后,菩提心对于它的安住亦有帮助。这是很不容易的。必须内心里有菩提心的能力,才能开始算是“菩提胜乐因”。到此,才能算是“入大乘门”。

我们不能只是用说文解字的方式去认识“入大乘门”,应该结合内心的感受去理解它。

最初的动机,是你能继续坚持的原动力

比如我从台北下来,内心一直有“我要到屏东”的念头,在还没有到达屏东之前,这个念头,会使得内心一直有股力量存在。又如你们到这里上课,想:“我一直要到十一点半,我要继续认真上课。”在这种动机下,你们坐下来上课,才可能忍到十一点半。内心里有没有这动机的力量,是有差别的。

同样的,当有“我要成佛”的发心时,内心里就会有一种力量,这种力量在还没有到成佛之前都会一直存在。菩提心为成佛之因的缘故就在这里。内心里有菩提心的话,对于成佛才能产生一种力量,否则,没有这种准备心,对于成佛是完全不会有帮助的。

菩提心,心动的力量,是成佛的力量

另外,还有一个要了解的,我们造业不是看行为,而是看心。内心真的有一种力量、发心、心动的力量真的出现了,此时就真的有业的力量。业并不是由外面的行为去判断,是由内心判断的。所以,如果能发起勇悍的菩提心,这个力量确实是能帮助成佛的,就等于是造了一个善业。《入行论》里面也说,布施圆满与否,端赖“舍心”之圆满。

对于这一点清楚后,我们就能知道菩提心对于成佛的影响力。

正确的菩提心

发菩提心的时候,要清楚成佛是怎么成的,以及佛是怎么一回事。这两点要清楚。对于这些都清楚了之后,再发起菩提心,这才是正确的菩提心。当我们的菩提心生起时,才成为有助于成佛的因。在此之前,不管内心如何思惟空性或什么,都不会对成佛有帮助,唯有从菩提心开始,才能帮助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

如果没有发这种心,没有这种动机,如果这当中遇到辛苦的话,就没有办法忍受。所以,发菩提心,我们对于三大阿僧只劫的修行过程就能忍得下来。

因为我们是在清楚了佛是怎么一回事后,才发菩提心的,所以,成佛了之后,菩提心亦有助于恒常地利益众生。由此可知,菩提心是大乘门,从那边就开始种一个因。我们要这样去思惟大乘的门,才算正确的了解。否则只是字面上的,内心里并没有连接,也没有什么感觉,这样是不正确的。

“大乘门”不只是名相,要靠正确的思惟,使得菩提心真正成为造业的动机

对于(1)成佛是怎么成的,以及(2)佛是怎么一回事,这两点都清楚了之后,再发起菩提心,这才是正确的菩提心。 


{返回 格西索南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格鲁派之皈依境简介
下一篇:十二缘起之因果关系
 学习佛教中的哲学...算不算皈依?他这样修炼能不能证得空性?
 我家里上有老、下有小,需要我挣钱养家糊口...没办法出家,是不是就不能..
 佛教徒可以求世间成就吗?
 十二缘起之因果关系
 土地、龙王等等可不可以供在佛堂里?
 佛有没有菩提心.慈悲心?
 如果有人亡故了...接受超度的修行人的动机不是很好,会不会对亡故的人有..
 慈悲心——其他宗教也讲慈悲心,和佛教的慈悲心有什么区别?
 我的十五岁
 皈依三宝的对象里面的僧宝有没有受皈依戒?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悲咒句解 61、娑婆诃[栏目:大悲咒句解]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