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四十八愿 第二讲:信佛就是信本愿
 
{返回 纯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86

四十八愿 第二讲:信佛就是信本愿

讲解:纯祥法师

佛有三个层次的意思:

(1)自觉

自觉就是已经觉悟的人,法藏菩萨是在自觉的基础上发起的48愿,觉跟凡夫的迷相对,觉有什么作用呢?觉的作用就是能够出离世间的生死轮回。学佛不是给你健康、富贵、长寿、发财,这些都是在轮回的迷里面。是能给你究竟的安乐。

(2)觉他

菩萨就是自觉和觉他,比如观世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还有现实世界里的很多高僧,他们一边自己证得了觉悟,一边在觉的基础上去帮助没有觉悟的人。我们现实的问题是根基太差,自觉根本做不到,达不到第一个层次,第二个层次就更不要谈了,不可能有真正的证入。

(3)觉行圆满

佛就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法藏菩萨就是在觉的基础上发愿、起行,愿力圆满了才成佛。真正圆满的佛教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本愿是在觉的基础上利益众生,为了拔除众生的苦恼,度众生的生死,只有在觉的基础上发的愿才叫真实愿。觉行圆满是对所有的佛来说的,不管是释迦牟尼佛、药师佛、还是阿弥陀佛。

信佛就是信圆满的佛

阿罗汉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佛,因为有自觉,被称为小佛,辟支佛是缘觉叫中佛,要成为圆满的佛,就必须在觉的基础上度尽所有的众生,才是成佛的发心。如果不是在觉悟的基础上的发愿,即使说要让所有的众生都成佛,也只是一个想法,一个美好的愿望。我们现在没有自觉、觉他,更不可能去觉行圆满,在不觉下发的所有的愿都不是真正的愿,比如说要发愿诵多少经呀,念多少佛呀,做一个什么功德呀,没有觉的基础下的愿都不属于真实愿的范围。

自觉、觉他好比是一层楼,二层楼,好像容易做到。我们想去修禅宗开悟,或是修密宗想成就,所有修行目标都是为了“自觉”。但现在是未法时期,你甚至修行一辈子都达不到这个目标,就得不到修学佛法的利益。我们进入到佛门学佛是很不容易的机缘,要知道佛的性质是什么,佛教是“了生死”,出离轮回的,真正能够给我们利益的就是觉行圆满的佛,觉行圆满就是愿力圆满信佛就是信圆满的佛,而不是信阿罗汉、等菩萨高僧。

选择好自己的定位

很多人比较有惭愧心,一听说哪里有高僧大德就很向往,羡慕人家很有修行,这一方面是好,另一方面有点不定位。如果羡慕的对象不能够究竟利益你,羡慕也是空的。有人羡慕体育明星或者大富翁,听到人家成功的故事就很向往,但人家的是人家的,不能直接的利益你,羡慕就没有多大的意义。羡慕阿罗汉神通广大、清净,或是菩萨很有慈悲心,他们不能直接给你利益效果就很小,对于我们来讲,真正能够给予利益的不是阿罗汉,也不是菩萨了,是圆满的佛。

总愿

为什么不念释迦牟尼佛呢?

为什么我们放弃念释迦牟尼佛,选择念阿弥陀佛,这是我们的本师释迦牟尼佛嘱咐我们的,你们应该念阿弥陀佛,应该相信阿弥陀佛。所以《正信念佛偈》里面就说:“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按道理释迦牟尼佛是我们的老师,为什么不好好的向释迦牟尼佛学习,而去相信阿弥陀佛呢?

如果以释迦牟尼佛为榜样,在释迦牟尼佛的身上,我们看到他更像一个罗汉,跟我们一样在这个世界上示现了王子出家、苦行修道、证得佛果、转*轮度众生,在这样的示现里看不出他的愿力性,释迦牟尼佛的传记里有讲他在过去做菩萨的时候经过三大阿僧祗劫的修行才成佛,他发愿在娑婆国土上成就,愿力示现在五浊恶世中,所以他的愿力跟我们的距离也远了些。

释迦牟尼佛惠以我们真实之利

释迦牟尼佛为什么降生到娑婆世界呢?《无量寿经》告诉我们“如来以无尽大悲,矜哀三界,所以出兴于世,光阐道教,欲拯济群萌,惠以真实之利。”释迦牟尼佛来到我们世界上的示现,主要给予我们的就是念“南无阿弥陀佛”真实之利,告诉我们阿弥陀佛有本愿,并且本愿已经圆满了,所以我们要信释迦牟尼佛,因为唯有佛才是觉行圆满的,我们则在长劫的迷之中不得出离。

为什么信佛就是信本愿呢?

从净土教来说,信佛就是信本愿,没有听过的人就觉得有些距离,本愿是从觉行圆满中来,名号就是本愿。信圆满的佛就应该信佛的本愿,不信阿弥陀佛的本愿就不信圆满的佛,可能信的是罗汉或者是菩萨,照罗汉和菩萨学,就不圆满了。

信本愿就把你的心落在名号上,不然信佛就会信自己各种修行,作个三归依,然后到各处去朝山,去烧香供养,放生,受戒,都在自力的行持之中,这些都归于自觉和觉他的基础部分。自力的修行包括三归依,五戒,十善,出家,诵经等,如果不能达到第一层楼自觉,所做这些是没有成果的,事实上我们今天就是作不到什么成果。

觉行圆满这部分就是念佛,相信佛的本愿,只有佛的觉行圆满才能给你往生的利益,通过佛的摄取力、觉行圆满的本愿力让你往生到净土,学佛法才有结果,这才是他力的运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念佛就表明你在佛的自觉、觉他、觉行圆满的引导下,就不会偏离方向。

本愿念佛还不够,还有选择性。

知道南无阿弥陀佛是法藏菩萨在觉的基础上发愿成就的佛,知道这个还不够,本愿还有选择性,要按佛的选择来念。不知道本愿念佛,有可能念的是阿罗汉、菩萨;知道有本愿念佛,念的就是报身的佛,在我们理解信受上佛是圆满的,才会有净土,本愿就是净土的善根,选择本愿念佛才进入到净土教的念佛。知道本愿是对应净土,才能够落实到我要往生到净土里面去。

选择本愿念佛就是让佛愿融入到你的愿中

只有往生净土的发愿才是跟真实的佛愿有密切的关系,其他的愿都是你在不觉上所发,说起来都是假的没有基础的。不管你发什么愿,甚至说发愿要度尽所有众生,为十方的众生来修行,凡是归属于以你为主的都落入到不觉里面来了,不觉里的发愿都有不真实性、染污性、怀疑性,虚假没有力量,是你不觉之下的固执,这时的你对自己、对众生都是很执着的,不管是好的还是不好的,都不怎么样,就可以这么认定。

发心虽然是好,但还不如发愿往生净土,这就跟佛的愿连在了一起,你即使不觉,但往生愿与佛摄受你的愿是合一的,这个愿实际上是佛愿,自己的愿像影子一样在佛愿下面,佛的愿就显现在你的心上,虽然你不真实,但是由于你与佛是同频率的振动,你就自动的进入到佛的加持里面,就会产生很大的力量,这是唯一不同的地方,只有发愿往生才是更接近佛力的,其他的愿都可以放下。

念佛发愿往生就包含了自觉、觉他的发心在里面

发菩提心的真正基础也是要在自觉的基础上来发,不觉就是方便资粮,返回到阿弥陀佛的别愿里面就是19愿:“设我得佛,十方众生,发菩提心,修诸功德,至心发愿。”属于至心发愿,把发菩提心修诸功德摄在发愿里面了,我们念佛发愿往生就包含了发菩提心的自觉和觉他的发心在里面,可能自己未必理解,由于是跟佛在一起,他的发心能够加持你,使你在运行的过程里面自动的转成佛的发心。

往生就是佛在拔苦予乐

法藏菩萨发愿成佛就是对着我们来的,因为我们有这个需要,凡夫在流转无尽的迷惘中有种种的生老病死和无边的苦痛。有自觉能力的人就能够解决,但我们没有开悟的能力,没有修行成就的能力,有无尽无量的苦正在等着我们。阿弥陀佛悲怜我们,为了让我们离开生老病死的轮回,大慈大悲建设极乐净土给予我们安乐,慈悲就是拔苦。无论是眼前的苦还是未来的苦,自己的痛苦,还是家人的痛苦,所有苦的因缘要想解决只有依赖佛,把自己的希望寄托在阿弥陀佛的愿力上。

为什么有这么多人到寺院里面来烧香?也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愿望,愿望不能满足当然会痛苦。真正的痛苦就是不觉,是无明贪心轮回的痛苦,痛苦有无尽性,要从根上来解决只有依托阿弥陀佛的本愿往生到净土,这是唯一的。搞其它的,你根本作不到,所以法藏菩萨发愿成佛就跟我们的需要有直接关系,“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他就像建了一个最殊胜的医院,治我们的生死大病,我们真正的病,并不是这一辈子得了癌症,或者是发了神经,是从无始以来一直到尽未来际的无明病,不得到治疗就老在生病的状态中,所以我们就有这样的需要。如果我们感觉到轮回生死的苦痛逼迫,阿弥陀佛的本愿就是最大的安慰和利益。

别愿

十八愿与我们直接关联

佛发愿要来救度我们,是有落实的方法的,别愿就是具体的方法,别愿有48条,第十八愿跟我们关系最密切,就是“若不生者,不取正觉。”这是双重否定,不生,就不取正觉,生,才取正觉,你能生到净土里面我才成正觉,阿弥陀佛就把他和我们紧紧的捆绑在了一起,具体落实到我们身上就是往生,“若不生者,不取正觉。”何时生了何时就得到了真实的利益,你跟佛的契约就什么时候结果,在此之前就没有成果。

愿生极乐净土中九品莲花为父母

凡夫的心念是念念执着生,不可能不生,不生在佛的光明名号中,就生在别的想法里面,这一生结束的时候,不生在净土的莲花里,就一定会生到别的地方去,这是逃不了的。生的感受是不同的,比如说生男孩还是生女孩,生到哪个国家、哪个地区、哪个家庭,有生就有身心感受的苦乐,生死对所有的凡夫众生来讲是免不了的,大家都平等有生有死。

法藏菩萨的愿很具体的,直接对着我们根本的病根,一定要生,就不要在六道里出生了,要在佛的本愿力显现的莲花里出生,以佛做自己的父母亲。你要投胎到极乐世界去,“若不生者,不取正觉”的愿就给你提供了投胎到佛家里的机会。名号就提供了去做佛的儿女的机会,在佛的愿力里面,佛是愿意的,设我得佛就是要来成佛做十方众生的慈悲的父母,下面的问题就是你愿不愿意了。

想去做谁的子女是个高技术,现在人类还没有达到这个技术,佛愿意做我们的父母,已成就了你做他子女的技术,18愿就是能投胎到佛的家里去做佛的儿女,这就是佛愿,念佛要知道佛的心意,佛希望我们去做他的子女,投胎到他的国度里面解除一切的苦恼。孝顺就要顺着父母的心意,按照自己的做法就不叫顺了,愿不愿意要好好想一想。南无阿弥陀佛。

录音:白莲花整理:如意审核:纯祥师


{返回 纯祥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四十八愿 第一讲:名号就是本愿
下一篇:四十八愿 第三讲:净土教的重点在于往生,不在于觉
 《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讲:利益章
 十八愿(念佛往生愿)因愿文二
 《选择本愿念佛集》第二十二讲 三心章,深心五(就人立信3)
 四十八愿 第十讲:正确认识信心
 四十八愿 第十九讲:阿阇世王被救后信心欢喜赞颂佛
 《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八讲:本愿章,为什么“乃至十念”就能获得往生..
 四十八愿 第十二讲:无真实信心,则心、行不一
 《选择本愿念佛集》第十六讲:三心章,至诚心四
 四十八愿 第九讲:学习十八愿怎样正确用心
 “二河白道喻”第一讲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感悟人生 第三讲 佛教是一种系统完整的生命教育 六、生命教育 从心开始[栏目:学诚法师]
 阿含解脱道次第 原书教材 第廿六章 善用七觉支[栏目:空海(惟传)法师]
 《曹溪大师传》及其在中国禅宗史上的意义[栏目:杨曾文教授]
 推展佛教福利事业[栏目:明日的佛教]
 寻找心灵的光明[栏目:传喜法师]
 理莹[栏目:僧诗句集]
 希望[栏目:觉世论丛]
 在每日的生活中感受无常和无我[栏目:洛桑陀美仁波切]
 噶当教言讲记(三)[栏目:噶当教言讲记]
 灵感观世音 2[栏目:慧律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