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九、三心料简及法语
 
{返回 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881
三心料简及法语

先,《观经疏》第四〈散善义〉云:「恶之杂善,不可生彼净土。」是以<玄义分>云:「定即息虑以凝心,散即废恶以修善;回斯二行,求愿往生。」

又,<散善义>云:「上辈上行上根人,求生净土断贪瞋。」

然则今此「至诚心」中所嫌虚假之行者,余善杂行也。三业精进虽勤,内心贪瞋邪伪等之毒性杂故,名杂毒之善,名杂毒之行,云「不可往生也」。

是以《往生礼赞》「专杂二行得失」之中,「杂修之失」云「贪瞋诸见烦恼来间断」,故回此等杂行,直欲生报佛净土者,此必不可也。然以身口二业为外,以意业之一为内者,谬误也。既云「虽起三业」,岂除意业乎!又虚假者、诳惑者,亦谬误也,既云「苦励身心」,又云「日夜十二时急走急作,如炙头燃者」,云何假名之人如此哉!正是杂行者也。

次,所选取之真实者,本愿之功德,即正行念佛也。是以<玄义分>云:「言弘愿者,如《大经》说:一切善恶凡夫得生者,莫不皆乘阿弥陀佛大愿业力为增上缘。」是以今文云:「正由彼阿弥陀佛,因中行菩萨行时,乃至一念一剎那,三业所修,皆是真实心中作。」由阿弥陀佛因中真实心中作行,不杂毒恶之善,故云「真实」也。其义以何得知?次之释云:「凡所施为趣求,亦皆真实。」此之真实施者,施与何人?「深心释」之中,第一之释云「罪恶生死凡夫」,施此众生也。造恶之凡夫,即是凭此真实之机也;云何得知?第二之释云「阿弥陀佛四十八愿摄受众生」等文,如此可知也。

五种正行中之「观察门」者,非十三观之定善;散心念佛之行者,对极乐之庄严,想象欣慕心也。


释「回向发愿心」之初云:「真实深信心中回向」者,是此三心中之回向心也。「过去今生诸善」者,三心以前之功德,改为回向极乐也;非云三心之后行诸善也。

 

白道之事

「杂行中之愿往生心」者,虽是白道,被贪瞋水火所损,以何得知?释云:「回诸行业,直向西方也。」诸行往生之愿生心之白道也。

次「专修正行之愿生心」者,名「愿力之道」也,以何得知?「仰蒙释迦发遣,指向西方,又藉弥陀悲心招唤。今信顺二尊之意,不顾水火二河,念念无遗,乘彼愿力之道,舍命以后,得生彼国。」此之文是也。

「正行」者:乘愿力之道故,完全不被贪瞋水火损害,是以譬喻中云:「西岸上有人唤言:﹃汝一心正念直来,我能护汝,众不畏堕于水火之难。﹄」合喻中云:「言西岸上有人唤者,即喻弥陀愿意也。」

专修正行人,不可恐贪瞋烦恼也,乘本愿力之白道,岂容被火焰水波所损哉!

 

1判定根机之事

净土宗弘于大原谈论时,法门比较,则互角难分胜劣;根机比较,则法然为胜。

言「圣道门虽深,不契今之机;净土门似浅,易契今之机」时,人皆信伏。

 

2定善义之中,「自余众行虽名是善,若比念佛者,全非比较也。」之事

诸行与念佛比较时,若言「念佛胜,余行劣」者,更加诤论不绝也但言「念佛是本愿之行,诸善非本愿之行」时,则真言、法华等甚深微妙之行,亦全非比较也。

若知此旨,则可谈论比较之义。

 

3一法摄万机之事

第十八愿云:「十方众生」者:十方之众生皆无遗漏,包含于我愿之内也。法照禅师云:

彼佛因中立弘誓 闻名念我总迎来

不简贫穷将富贵 不简下智与高才

不简多闻持净戒 不简破戒罪根深

但使回心多念佛 能令瓦砾变成金

此文之意者:虽我身贫穷不造功德,下智不知法门,破戒而犯罪障,便思回心多念佛也。

 

4善人尚且往生,何况恶人之事

弥陀本愿不为以自力可离生死,有方便之善人而发,乃哀愍极重恶人,无他方便辈而发。

然菩萨贤圣亦付之而欲求往生,凡夫善人亦归此而愿得往生;何况罪恶凡夫,尤应凭此他力也。

不可错领解而住邪见。

弥陀本愿者:「本为凡夫,兼为圣人」也,应善加体会,详明此理。

 

5恶机往生之事

「有恶机一人,为使此机之往生,是本愿之意。」学而至于得知此理,谓之善学净土宗也。

净土宗者:以恶人为基准,而兼摄善人也;

圣道门者:以善人为基准,而兼摄恶人也。

 

6善恶机之事

念佛之人,唯以天生之根性:善人即以善人,恶人即以恶人,本来之赋性。此乃入念佛之故,初不言持戒破戒也,唯以本来之体性。

 

7造恶之机念佛之事

造恶之身故念佛也,非筹量造恶而念佛也,应知。

 

8无戒定慧者,应念佛之事

虽然戒定慧三学全具,不修本愿念佛者,不得往生;

虽无戒定慧,一向称名,必得往生。

 

9无智为本之事

凡圣道门者:极智慧离生死;净土门者,还愚痴生极乐。

故趋圣道门之时:莹智慧,守禁戒,净心性以为宗。

然入净土门之日:不凭智慧,不凭戒行,不凭心性;唯自视为无益,无智之人,凭本愿愿往生也。

又云:法然虽念佛,与一文不通之男女齐等,多年来修学之智慧,一分亦不凭也。

10无智之人亦具三心之事

一向心念佛,往生无疑之思,即三心具足也。

一向心者,至诚心也。无疑者,深信也。思往生之心者,回向发愿心也。

 

11知我身具三心之事

如《大经》说,既发「欢喜踊跃」之心,可知是具足三心之征也。

「欢喜」者:思往生决定故,欢喜之心也。

叹往生不定者,未发三心之人也。不发三心,故无喜心,是则致疑故叹也。

 

12本愿成就之事

念佛者我所作也,往生者佛所作也。

往生乃由佛力所赐,却于心中种种筹量,是自力也。

唯须称名待来迎也。

 

13若存若亡之事

乘本愿谓之「存」,下本愿谓之「亡」也。「乘」有二义,「下」亦有二义:谓造恶业之时,与发道心之时也。

造恶业时之下者:如此造恶之身,虽念佛,往生不定。作此想者,即是下也,此谓之「亡」。

发道心时之下者:如此发道心而念佛,必定往生;若无道心,则虽念佛,往生不定。以道心为先,本愿为次。作此想者,即是下也,此谓之「亡」。

造罪业时之乘者:如是造罪,必堕地狱;乘此本愿之故,虽造恶身,决定往生。作此想者,即是乘也,此谓之「存」。

发道心时之乘者:如此之道心,不始于今日,我过去世生生发,然未离生死之故,知道心不能救我,唯佛愿力能救我。因而不顾有道心无道心,唯须称名号,生净土。作此想者,即是乘也,此谓之「存」。

译注:昙鸾祖师《往生论注》云:「信心不淳,若存若亡故。」

 

14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之事

此见他大善,我心无怯弱也。

假令见法胜寺九重之塔,我虽不立一寸塔,而无不安之心也。

又拜东大寺之大佛,我虽不造半寸佛,而无卑下之心也。

称名之一念,得无上之功德,决定往生,如是思定者,谓之「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也。

如此信者念佛,与弥陀本愿相应,与释迦教无相违,随顺诸佛证诚也。

杂行十三失,以此义可得知也。

译注:善导大师《往生礼赞》云:「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何以故?无外杂缘得正念故,与佛本愿得相应故,不违教故,随顺佛语故。」(下文尚有列出十三故,即十三失,从略。请参阅《选择本愿念佛集》十八页。)

 

15专修、杂修之事

余行可修而不修,作此想者,「专修心」也。

余行殊胜,然我不堪,作此想者,虽不修亦是「杂修心」也。

 

16行者之生处,依心行之事

但念佛者生极乐国,但余行者生懈慢国也。

然念佛余善兼行者亦有二:念佛之边心重,而杂余行者生极乐;余行之边心重,虽以念佛为助,生懈慢国。

 

17前念命终,后念即生之事

前念后念者,此命尽之后受生之时分也;非是行之念,往生者称名也,称名者正定之业也。然则称名命终者,正定之中而终者也。

 

18平生.临终之事

于平生念佛,往生不定之思者,临终念佛亦不定也;以平生念佛,决定思者,临终亦决定也。

 

19一念信心之事

取信于一念,尽行于一生。

疑一念往生者,即多念皆疑念之念佛也。

一期终之一念者一人往生,况一生之间积多念之功,岂不遂一度之往生乎!

每一念有一人往生之德,何况多念无一往生哉!

 

20乃至一念,即得往生之事

我等非「一念」之机,「乃至」之机也。

又「乃至十念」亦如此,吾等非「十念」之机,「乃至」之机也。

释(注:善导)谓之:「上尽一形,下至十声一声等,定得往生。」

如此,吾等非「下至十声」之机,「上尽一形」之机也。

译注:第十八愿言:「乃至十念」。愿成就文言:「乃至一念」。

 

21阿弥陀经一心不乱之事

「一心」者:心一于何事乎?一向念佛者,阿弥陀佛心与我心成为一体也。

如天台《十疑论》云:「如世间慕人能受慕者,机念相投,必成其事。」慕人者:阿弥陀佛也,恋者:我等也。

既心发一向念阿弥陀佛,则早与佛心成一体也。故云「一心不乱」。

不可移念于上之「少善根福德因缘」也。

 

22阿弥陀经善男子善女人之事

此成「执持名号」之身故,云「善男子善女人」也。

如下品上生,是一生十恶凡夫,最后一称时,被赞为「善男子」,其实本机者,五浊恶世恶时之众生也。

是以《观念法门》释《阿弥陀经》之此文云:「若佛在世,若佛灭后,一切造罪凡夫。」

 

23阿弥陀经难信之法之事

此罪恶凡夫,依「但称名,得往生」之事,众生不信也。故释迦、诸佛恳切证诚也。

 

24五决定往生之事

一、弥陀本愿决定也,

二、释迦所说决定也,

三、诸佛证诚决定也,

四、善导教释决定也,

五、吾等信心决定也。

以此义故,决定往生也。

 

25请用念佛之事

趣他请,修念佛者,有三种利益:

一、自行勇猛也,二、助檀那愿念也,三、为能成众利益也。

功德有体用之二:体留自,用施他。

妙乐大师云:「以善法体,不可与人。」此是释「愿以此功德」之文也。


{返回 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一○、净土宗略要文
下一篇: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八、念佛法语(二)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二○、从配流上洛之后开示之法语
 法然上人文钞 制诫篇 一、没后遗诫文
 法然上人文钞 书简篇 一○、复津户三郎书
 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一三、天台宗人之问答
 法然上人文钞 书简篇 九、复正如书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三三、示四郎之法语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一二、念佛往生义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四、念佛决定往生文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三、二枚起请文
 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四、四条问答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不听忠告的乌龟[栏目:智空和尚讲禅]
 六十颂如理论[栏目:五部大论专集·入中论·参考]
 为什么人类不应该吃肉?[栏目:海涛法师]
 91 拂尘说法[栏目:没时间老]
 维摩诘经讲记 佛国品 五[栏目:妙境法师]
 漫说《中阿含》(卷五十九)~B 二、法庄严经(213)[栏目:界定法师]
 No Ajahn Chah《069》[栏目:何来阿姜查 No Ajahn Chah]
 一 不断鬼事[栏目:饿鬼事经 第三 小品]
 因缘形成的世界[栏目:达真堪布]
 只有无求,才会不遭遇痛苦[栏目:看开]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