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法然上人文钞 书简篇 七、复秀实夫人书
 
{返回 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23

复秀实夫人书                  (《大正藏》八三、二一四下)

来函详悉。为闻念佛之理,特自远方遣使前来,念佛之志,令人感动。

所寻念佛之事,为往生极乐者,一切之行,皆无胜于念佛之行;所以者何?念佛是弥陀本愿之行故也。

言「本愿」者,阿弥陀佛未成佛之昔,名为法藏菩萨之时,为净佛国土,成就众生,于世自在王佛前,发四十八大愿,其中为一切众生之往生,发一誓愿,名为「念佛往生」之本愿,即《无量寿经》上卷言: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善导和尚释此愿云:

若我成佛,十方众生,称我名号,下至十声,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彼佛今现,在世成佛,当知本誓,重愿不虚,众生称念,必得往生。

言「念佛」者,非忆念佛之法身,亦非观想佛之相好;唯一心专称弥陀名号,此名为念佛也,是故言「称我名号」。念佛以外之一切行,非弥陀本愿故,设虽殊胜之行,亦不及念佛。凡欲生其国之人,应当随顺其佛之愿;是故欲生弥陀净土之人,应当随顺弥陀誓愿。非本愿之余行,更不能企及本愿之念佛;是故,为往生极乐,无胜于念佛之行。非往生之道,亦各有其殊胜之法;然而众生离生死之道,佛之教法虽多,此时之人欲离生死,脱三界之道,唯有往生极乐,此旨是圣教之大意也。

次,往生极乐,其行虽有种种,我等之往生,念佛最为契应,所以者何?佛之本愿故也,托佛愿力,往生易得。彻底而言:若非极乐,不能离生死;若非念佛,不能生极乐。是故,深信此旨,专愿极乐,一向念佛,应思今生必离生死。

又,四十八愿,一一愿之结论皆言「若不尔者,不取正觉。」

然而,阿弥陀佛成佛以来,已经十劫,应知誓愿不虚,是故,众生称念,一人不漏,皆得往生;若不然者,谁信弥陀已成佛乎!虽三宝灭尽之时,一念尚得往生;虽五逆深重之人,十念亦得往生;何况生于三宝之世,不造五逆之我等,称念弥陀名号,往生无疑。今遇此愿,诚非普通之缘,应由心欢喜。若遇而不信,则犹如不遇;今当深信本愿,勿疑往生,决无二心,勤于念佛,必于今生脱离生死,往生极乐。

又《观无量寿经》言:

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此是弥陀光明唯照念佛众生,不照诸余一切行人。云何唯选念佛而照摄乎?善导和尚释言:

弥陀身色如金山 相好光明照十方

唯有念佛蒙光摄 当知本愿最为强

念佛是弥陀本愿行故,成佛之光明,还照信本地誓愿之信心念佛人;余行非本愿故,弥陀之光明嫌而不照也。今,求生极乐之人,应思行本愿之念佛,蒙光明之摄取。以此论之:念佛甚为重要,故应常勤念佛。

又,释迦如来于此《观经》之中,说毕定散种种行之后,将付嘱阿难之时,前所说之散善三福业,定善十三观,不付嘱之;唯付嘱念佛之行。《观经》言:

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持是语者,即是持无量寿佛名。

善导和尚释此文云:

从「佛告阿难汝好持是语」以下,正明付嘱弥陀名号流通于遐代。

上来虽说定散两门之益;望佛本愿,意在众生,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此定散之种种行,非弥陀本愿,是故释迦如来付嘱往生之行,即不付嘱余之定善散善之行;念佛是弥陀本愿行故,即选择而付嘱本愿之行。今顺释迦之教,求生极乐之人,应修付嘱之念佛,以契释尊之心。以此论之:亦应常勤念佛,以契释尊付嘱。

又,六方恒沙诸佛,各出广长舌相,遍覆三千世界,专为证诚「唯念弥陀名号,必得往生,真实不虚。」此亦念佛是弥陀本愿故,六方恒沙诸佛皆证诚;余行非本愿故,六方恒沙诸佛不证诚。以此论之:更应常勤念佛,凭弥陀本愿,顺释尊付嘱,蒙六方诸佛之证诚护念。弥陀本愿,释尊付嘱,六方诸佛护念,一一真实不虚,是故念佛之行,胜一切行。

又,善导和尚是弥陀化身,净土祖师虽多,偏依善导。往生之行虽多,善导和尚之意,大分为二:一者专修,即是念佛;二者杂修,所谓一切诸行,上所言定善散善是也。善导和尚《往生礼赞》云:

若能如上,念念相续,毕命为期者,十即十生,百即百生。

此是专修与杂修之得失:得者得往生,所谓念佛之人,十人即十人往生,百人即百人往生;失者失往生,杂修之人,百中稀有一二人得往生,其余不得往生,千中稀有三五人得往生,其余不得往生。专修之人皆得往生者,何故?与弥陀本愿相应故,随顺释尊教法故。杂修之人得生少者,何故?违弥陀本愿故。念佛求生净土者,与释迦弥陀之心相应;杂修求生净土者,与释迦弥陀之心相背。善导和尚分判二行之得失,不只如此,《观经疏》中,多举得失,今繁不述,以此可知。

凡谤念佛者,必堕地狱,五劫受苦无极;信念佛者,往生净土,永劫受乐无极。应当弥增信心,无二心念佛。

详细文中难尽,可问贵使。

‧‧‧‧‧


{返回 日本净土宗·法然上人文钞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法然上人文钞 书简篇 八、复秀实书
下一篇:法然上人文钞 书简篇 六、复鐮仓之禅尼书
 法然上人文钞 书简篇 五、复兼实夫人书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一八、逆修说法
 法然上人文钞 书简篇 二、示或人词
 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三、念佛往生要义钞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三四、示妓女之法语
 法然上人文钞 法语篇 二八、示尼众之法语
 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九、睿空上人之问答
 法然上人文钞 问答篇 六、十二问答
 法然上人文钞 制诫篇 四、一念义停止起请文
 法然上人文钞 制诫篇 三、送山门起请文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论往生难易(窥基大师)[栏目:弥勒菩萨专题文集]
 常存感恩之心[栏目:法门寺佛学院·学僧园地]
 要善念不要空念[栏目:宣化上人]
 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卷第五十一[栏目:瑜伽师地论科句披寻记]
 海派佛教及对上海人精神生活的影响[栏目:王雷泉教授]
 请问您如果现在没有上师指导,是否可以自己找相关的知识修习?在学习和择业上可否得到您的建议?[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微访谈问答]
 我已受了菩萨戒,但是没有听师父讲菩萨戒,我得戒了吗?[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生死的幻觉 第1章 昨天和明天的尽头[栏目:白玛格桑法王]
 延续——敬造如法的佛陀形象[栏目:佛宝论·明贤法师]
 禅修手册 四界分别观[栏目:禅修手册]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