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觉悟本具之佛性
 
{返回 修行笔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61

觉悟本具之佛性

◎修行的目的是为了解脱世间的痛苦,而达究竟的喜乐。

◎修行是否能达开悟,要视行者的心态而定。如果我们的心态是不净的,就会像食物中掺了毒药一样。

◎当我们在修持或听闻佛法时,必须培养想要利益一切众生的心态,这不仅是短暂的做法而已,最终还要帮助六道众生解脱痛苦。这就是正确的心态。

◎同样一个由上师教导的修行法门,也可能会有不同的结果出现,这完全是依学习的弟子所持的心态而定。

◎我们要培养什么样的心态,才能获得修行的圆满成就?那就是培养利益他人的心态。

◎为何众生由无始至今一直受着永无休止的苦痛? 这是由于他们的动机都是自私的,只追求个人的利益、幸福和享乐。

◎希望究竟解脱众生的利他心态, 就是觉悟的心,或称菩提心。

◎菩提心犹如照耀在高山上的阳光般,笼罩着我们;而内心生起爱与慈悲,则是我们在面对任何处境时最自然的回应。

◎拥有勇士菩萨般伟大的发心,我们才得以产生菩提心。 菩提心是人类最美好的心,能鼓起勇气依菩提心而活着,则是最伟大的发心,正是这份发心引领人走向觉悟。

◎了解痛苦的真貌后,我们便不再惧怕,并能产生勇气,真正地把爱扩及到他人身上。 这并非我们自认为比他人更优越,而是因为了解人人皆生而平等的道理。

◎生起菩提心是一片喜悦无垠的大海,我们迫不及待期望那股浪潮再度卷起。 如果我们是这世间唯一能生起爱与慈悲的人,那么便应怀抱无畏的欢喜和愉悦来生起它们,——直到生命结束。

◎每个人都有能力带着这份广大的发心,与自己的心结盟。 我们必须明白自己的力量所在,修行的目的就是要让心开放、柔软、慈悲,以超越封闭的恶性循环,让人生更开阔宽广。

◎思惟自己已拥有的,能扩大我们的心量而不偏狭。

◎释迦牟尼佛已于二千多年前示寂,我们依然可透过自己的虔诚心、信心和修行得到他的加持,因为究竟证悟的佛性,——法身或金刚总持的证悟本质,是永远不会消失的。

◎佛性,又称为成佛的种子,是一种一切众生都能圆满证悟的潜能。

◎太阳即使被乌云遮住,也不意味太阳会就此失去光辉,它始终照耀着。 同样的,即使佛陀示寂距今已有很长的时间,但只要我们深具虔诚和信心,精进修持,也会感受到祂的加持。

◎佛弟子修行菩提道并获得证悟,便是真正的加持。

◎木材可以燃烧,但也要有起火的因素才行,它自己是不会燃烧起来的。 虽然一切众生都本具如金刚总持证悟的佛性,其中包括我们自己,但我们还需因缘使它成熟,才能了悟。

◎思惟佛陀的法语,或许只是让我们能以概念为基础,略微瞥见空性。 我们或许不相信自己眼中所见,但是了悟的种子已经播下去了,这能逐渐松动我们自以为是的坚实感。这是智慧的开端,是心能真正看清事物真貌的开端。

◎除非我们达到与佛相同程度的了悟,否则只要我们执着于事物常住的概念,就无法达到如佛陀的境界,虽然我们本具与如来相同的佛性。

◎我们无法认清「我执」是敌人,是所有痛苦的根源。凡夫对「我」的执着,才是解脱和觉醒的真正障碍。

◎了解实相之真貌的心,正犹如一道雷射光,锐利而又充满力量,仅仅凭借这智慧之光,便能让我们从存在的幻相中解脱。

◎智慧之光让人看清事物的本来面目,并照亮让众人得以解脱的道路,使人们从黑暗与痛苦的迷惑中清醒过来。

◎当我们能够关心他人,一如关心自己;能够忽略自己,一如忽略他人时,我们将觉醒。 即使我们必须停留在六道轮回之中,我们也能够远离悲苦。


{返回 修行笔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学习拥抱愤怒
下一篇:觉照在当下
 慈悲的语言
 修法的八种逆境
 生活智慧语录
 真爱与慈悲
 生命的觉醒
 觉照在当下
 菩萨的慈悲观
 累积福德与智慧的资粮
 慈悲的功课
 慈悲菩提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宗萨钦哲仁波切微访谈问答[栏目:宗萨钦哲仁波切]
 无常的曙光[栏目:禅林衲子心]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二0二五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二十一集]
 诸位禅师关于情爱的开示[栏目:戒邪淫文集]
 当代社会需要纯正的宗教[栏目:魏德东教授]
 生活的美学[栏目:度一切苦厄·迷悟之间]
 自利与利他的关系(印光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香和臭[栏目:修持]
 佛经翻译家对中国文化之影响(刘川)[栏目:佛教与文化]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