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慈悲,是一切善行的根本
 
{返回 修行笔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71
慈悲,是一切善行的根本
◎佛教的实践展开为社会伦理时,基本原则就是慈悲与平等心。
◎众生该想的唯有以慈与悲及于一切众生,不要想瞋恚或害意。
◎在佛陀时代,生物不可虐待,不可伤害,不可刀杖众生。这种「无伤害」的理想,极受尊重──不害一切众生。
◎在慈悲及于禽兽的精神下,不杀生物自然是一件重要的事。这种思想在原始佛教最初的时期就很强调。在原始圣典中说:「其他任何东西都不可害」,就是这样的意思。
◎慈悲是一切美德之基础。一切声闻、缘觉、菩萨、诸佛如来的善根,皆以慈为根本。
◎此慈悲诸善中王,一切众生所归依处,如日照昼,如月照夜。 为人导师,为人父母,为人兄弟,同归道场,为真知识。
◎我们须培养关怀一切有情的心:修行得愈好,我们的心愈是慈悲;环境愈差,我们对众生的责任感愈强,于是我们修行也愈容易进步。
◎因此我们应借着各种机会,生起更强大的愿力,希望自己愈加精进以服务众生!
◎迈向慈悲心之路的第一步,首先要培养对他人的同理心或亲密感。这份亲密不是肉体或情感上的亲近,而是对一个人的关切与责任感。
◎慈悲的善巧与空性的智慧,应永不分离,犹如鸟的双翼,缺一不可。
◎在经典里曾经提到过,我们所遇见的乞丐或是让你悲悯的老病狗,可能都是诸佛、菩萨所化现的,在你的修行之路上示现,要来帮助你增长慈悲心,迈向成佛之路。
◎我们生存的本质必须依靠他人的合作与慈悲,我们愈是关心致力于别人的福祉,我们自己所得到的利益也愈多。你愈是自私、以自我为中心,你就变得愈孤单可怜。
◎当一个孩子看到别人的善意,以微笑和爱对他表达关怀,孩子自然感到高兴和安全;相反的,当孩子看到别人的恶意,意图伤害他,他就被恐惧所笼罩,对于孩子的发展会造成伤害。
◎「大悲心是菩提心之本」,将来能够成就佛陀的一切功德,全都依大悲心的修习而来。
◎大悲心就是不忍一切众生受苦,而欲拔除痛苦、给予安乐的心态。之所以为「大」,是因为「如来于一有情起大悲时,与一切有情而无有异」。如果没有这个「不舍一切众生」的心态,就不是大悲心。
◎大悲心可说是一切佛法的根本。因为佛是从菩萨生的,而菩萨的菩提心是依据大悲心生起的──大悲心是菩提心之因。
◎月称著作《入中论》时,在礼敬赞里提到,大悲心是诸佛的种子,在成佛道上开始、中途、最后都须修学、长养。
◎徒具悲心不足成佛,仅靠了悟空性亦无法得证。菩提心能息除一切逆缘,能圆满自、他一切心愿。
◎菩提心有两个面向:一是为了一切众生,二是智慧的开展。菩提心是智慧的开展,证悟空性是为了利益众生而成佛。
◎菩提心是为了一切众生福祉,企望成就完全证悟的利他心态。
◎菩提心绝不会因为有人不承认它而感到苦恼。
◎世界上最快乐的事,就是为菩提心而奋斗。
◎在发出慈悲与爱的同时,加上领悟空性的智慧,是十分有效的。
◎既然发菩提心──为造福众生而求觉悟的利他心,就必须修四无量心:也就是慈、悲、喜、舍。
◎慈无量、悲无量、喜无量、舍无量,乃是引发菩提心的重要动力,对激励利他精神有很大助益。
◎努力想通是什么在阻碍自己真正成为佛,进而发现,阻碍在于有爱恨心的情绪起伏不定。 为了克服爱恨的情绪影响,所以要修慈悲喜舍。

{返回 修行笔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菩萨的修行
下一篇:将身心交付三宝
 戒杀放生文选录 宋慈云忏主遵式《诫酒肉慈慧法门偈》
 学习拥抱愤怒
 菩萨修行之道
 修行点滴
 慈悲的生活
 宽容的智慧
 四摄法无尽
 菩萨圆满无碍法门
 修行资粮
 菩提心的力量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玄奘精神 第85节:第十二章 圆满人生,职业成就事业(8)[栏目:玄奘精神]
 惟则~小番罗帽[栏目:禅诗三百首]
 忏悔的理论与方法 第九章 能灭重罪的无生忏[栏目:台湾屏东·慧广法师]
 165.问曰:佛怜悯众生,净佛国土中,何以无三恶道众生?[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叶公好龙喻:没有真信切愿[栏目:净宗譬喻·净宗法师开示集]
 观测心中的太空 Observing The Space Of The Mind[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漫说《中阿含》(卷十)~G 十、本际经;十一、食经(上、);十二、食经(下)[栏目:界定法师]
 轮回、因果就是自己的一个念[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恶缘也会变成善缘[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摸索到这里,我得到什么?[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禅法]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