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远离执着
 
{返回 修行笔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70
远离执着
◎佛陀应机说法,贪欲重的,教他修不净观;瞋恚重的,教他修慈悲观;愚痴重的,教他修因缘观;散乱多的,教他修数息观;我执重的,教他修无我观。
◎怎样能没有烦恼?方法非常简单,就是不争、不贪、不求、不自私、不自利、不打妄语。能这样子,那就诸漏已尽,烦恼也降伏了。
◎人有贪心,永远不快乐;若是不贪,就有快乐,所以要止贪。
◎以不净治贪,以慈心治瞋,以十二缘起法治痴,这是佛陀时代,佛陀多数圣弟子们的成功经验。
◎如果不能断除贪欲,不能离开欲爱,而想获得内心的平静,那是永远也做不到的!
◎淫欲,乐少苦多,多有灾患,会让我们得不偿失,应当远离。情调,总是在朦胧中,眯着眼的想象编织里。所以平息情欲的有效方法,就是去分析:到底美在哪里呢?我的欲念,又从何而生呢?
◎六根接触六尘,而产生贪、瞋、痴等染着烦恼,这是因为,其中有了欲爱。
◎修行,就是在说服自己,决定做到——离开欲爱这根绳子的系缚与支配。欲爱,它总带着想要得到更多的冲动,而不甘于随顺因缘条件。
◎欲爱,会让人们因为得不到而渴求,或是因为拥有而怕失去。一旦失去了,轻者是会舍不得,觉得好可惜,重者恐怕就会忧悲恼苦,痛不欲生了。
◎不要让那些所觉知的影像,老是停留在念头里。不要老在回味那些甜蜜、美好的感觉。不要让自己在心中起贪、起忧、起恶念,这就是守护六根。
◎人们被贪爱这条绳子,圈在无明这根柱子上,一直在生与死中间漂泊,离不开「长夜轮回生死」的苦海。

{返回 修行笔记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已经没有了
下一篇:关于苦乐
 觉照在当下
 修行点滴
 慈悲愿
 认识「业」
 慈悲心与出离心
 心的自由
 详释菩萨檀波罗蜜
 菩萨的慈悲观
 慈悲菩提
 自在语选辑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弟子平时按老法师的教导修学,但为亡者助念时,可否参照密宗的中阴身救度法?[栏目:临终助念问答·净空法师]
 净土宗四大念佛原理[栏目:净土宗文集]
 Is Buddhism A Religion?[栏目:Ajahn Sumedho]
 道友篇 第一章 人的本分[栏目:佛教圣典]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一五二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金刚般若蜜多经白话述义[栏目:王骧陆居士]
 第一四二 施分别经[栏目:第三篇 后分五十经篇]
 “止观相即”的两种方式[栏目:李四龙教授]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五二七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从安般念到涅槃 正念观照[栏目:法增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