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如果听闻佛法当中,觉得说法的师父在讲解上,如有矛盾的地方应该如何做呢?
 
{返回 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659

如果听闻佛法当中,觉得说法的师父在讲解上,如有矛盾的地方应该如何做呢?

明证法师开示:跟谁矛盾,是跟经典矛盾呢,还是跟你矛盾呢?这你没有说清楚,如果说和经典矛盾,你怎么知道呢,那意思就是你和经典不会矛盾了,意思是你开悟了,你都能够理解,如来真实义了,是不是这样,也未必吧,如果你真做到了,你就不问这个问题了。所以,我们听人家讲经说法的时候,就吸取他里边好的地方,和经典相应的地方,不好的地方知道就过去,因为我们真的没有时间管那么多别人的事情,怎么管得过来呢,邪师说法如恒河沙,在末法时期,能够讲得好的,没有歪理邪说的不太多,现在讲歪理的也不是很多,因为讲法的人本身就很少,大多都是敲敲打打唱唱念念,热热闹闹做个佛事,反正你欢喜我高兴,大家都轻松快乐,是不是,修行要快乐,你看大家快乐嘛,快乐就是修行,你看大家都是好人吧。诵经,吃素,放生的都是好人,好人就是佛法,这就是邪知邪见,都是世法,不是佛法,佛法不是讲这个的,但是佛法又不离世间法,法法都是佛法,没有一个不是的,这就看你学到哪种程度了,对法是怎么理解的,那我们呢,根据某个人讲法的情况,我们会知道他哪些是对的,哪些是错的,我们听正确的,不正确的,放过去不管就完了,但是如果你想开悟,你一定要知道他错在哪里了,否则的话,以后你错了你也不知道,那你怎么开悟呢,开悟里面有一个标准,就是于诸方大师不疑,就是对于别的法师,他讲得对和不对,你没有疑惑,对就知道对,错就知道错,乃至于对的里面有错的,都能挑出来,错的里面有对的,也能知道,都没有问题,所以,这个标准就高了一点,一定要知道,并不是说不管它,而是说,你学得不太好的时候,你管那么多事,你也管不了,你也不清楚,所以,这个地方要看你到哪种程度了,你是不是具有这个判断能力,说不定讲正法的,你会认为他讲错了,这是非常容易犯的错误,为什么,因为众生智慧下劣,不怎么强,你一听,不对,他讲错了,其实人家正是讲对了,你不知道,你会说讲错了,那是你错了,人家并没有错,所以,这个问题还是满严重的,要好好地思惟,说一千道一万,要在生活当中落实修行,戒定慧三个方面把握住就好,持戒,就持五戒,在持戒之前,或者在持戒的同时要忏悔业障,就像今天我们讲忏悔,要反复忏悔,差不多要做三个月的功夫,在这三个月当中,可不能忘了念佛,因为念佛念得好,所以做的错事才能想起来,这两件事你可不要分开,大的没问题,几天之内想得就差不多了,小的可不容易想起来,因为人的记性不好,你说说昨天你都干了啥,你说不会的,人的记性是不得的,你写一写,这个礼拜你都做什么了,你恐怕连哪天,都想不起来了,搞不清楚了,人的记性差得太远了,所以,一定要不断地加强反复地薰习。

摘自明证法师《答疑解惑2》

编辑注:在藏传佛教中,更是如此,上师对面前弟子的开示可能不会依照法本来进行,而做有对治的引导。但有些初学的弟子就认为上师怎么前言不符后语?其实在佛经中,也有类似的情况,佛陀同样会根据不同弟子的根器而讲解,虽然是同一主题,却能讲出几种境界。归根到底,还是我们的智慧不够,不能以我见来随便批判师父们,这样是不对的。


{返回 明证法师·开示问答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愿消三障诸烦恼,何为三障?
下一篇:烦恼如何转化?
 如何将《金刚经》应用到生活中?
 出家人应具备哪些特质?
 身边的人习性很不好,而且又不爱干净,又不接受人家的好话,该怎么办呢?..
 我能向您皈依吗?
 六字大明咒一历耳根,即可以直接关闭六道轮回之门?念弥陀之人.....
 中阴身一念佛就往生了吗?
 如果在每一天都固定自己念某几种佛号或咒语,算不算杂修?
 过午不食之功德利益为何?
 请问师父,我一面念佛又观想阿弥陀佛的像,正确吗?
 只修解脱道,还能证佛果吗?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药师佛十二大愿开示 八、光明威德具足名号显如来智慧德相[栏目:慈法法师]
 依止导师应慎之又慎 依止导师应慎之又慎[栏目:普巴扎西仁波切]
 关于依止上师的问答[栏目:咏给明珠多杰仁波切]
 编序[栏目:法句经·白话文]
 茶香、诗意与禅境——虚云和尚咏茶诗给我们的启示(梁圣心)[栏目:虚云禅师思想研究与纪念文]
 唐代佛教教育宗旨与内容初探(张捷)[栏目:佛教与教育]
 听闻佛法,把上师当做佛吗?[栏目:宽见法师·心灵答疑解惑]
 现观总义讲记 第八课[栏目:现观庄严论学习]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六(六六八)[栏目:杂阿含经]
 宋朝与高丽佛教文化交流述略(顾宏义)[栏目:佛教历史文化研究]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