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领导人要有防范未然之洞见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220

领导人要有防范未然之洞见

梁乃崇教授

「曲突徙薪」的意涵,让我们明白打火救急是治标,斧底抽薪才究竟。

但是,已经习惯救火模式的一群人,你若要带入防火模式,必然会引发他们的反抗或排斥,因为他们看不懂;此外,他们也会不习惯,觉得你在干扰他们。即使你要开导他们接受新的模式,光是解说而已,就会使他们受不了,因为救火已经成为他的生活模式、工作模式,而这个模式也在他们的生命中根深柢固,他们根本看不见什么是「防患未然」;他们所思、所想、所做的决策和行动,全部都是在救急。就像医生,治标和治本的思惟和考量是不同的。治本并不是件容易的事,如果你只会治标,要你改变去治本,其实会不知道该怎么办。

我们所生存的这个环境,大部份的人都是「救火模式」而不是「防火模式」;而且救火救得轰轰烈烈、热热闹闹。此外,救火的人所做的事很容易被人看到,他的成果、绩效也很具体,所以这种人比较容易受到重视。

但是,一个企业组织的领导人如果没有眼光,看不出这两种模式哪一个重要,那么这个企业就会陷入救火模式。这种情况的组织混日子是可以的,但要做得出色就很困难了。我知道有一些企业的负责人,他们用的就是「防火模式」──让发生的问题从此以后不再发生,并且持续不断地朝这样的方向去努力,这样的企业就会成功。

虽然大多数的人是「救火模式」,但一群人里面,还是有人天生就是防火模式。一个组织的领导人如果看到这样的人,你就要提拔他,把他放在比较重要的位子,那么「防患未然」这个模式就会被带动起来。

有些天生会防患未然的人,对于自己为什么会这样做,有时候也搞不太清楚;当他们遇到与自己主张不同的人时,往往无法提出清晰的论述来说服别人。这样的人听了以上的解析之后,应该就会解开心中的郁闷,豁然开朗起来。

如果我们把防患未然的人调回公司里担任主管的工作,那么原先那些救火的人会怎么反应呢?因为他们会变成英雄无用武之地,所以一定会排斥;但如果老板有防范未然的洞见,让喜欢救火的人知道反抗无效后,他们必然会另外寻找可以发挥的舞台,到其他公司求发展;而会接受他们的公司,表示还不懂得防范工作的重要。

我们必须能够这样观察,而且观察之后所获得的心得,还要能够整理成清楚的理念,来跟大家沟通,这样人们才会知道怎么做才是对的。

观念的厘清与沟通在团体中是很重要的;如果一个重要的理念无法透过说明使大家都明了,就无法使大家朝同一个方向努力。(本文摘选自20070423周一共修)(莉华、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领导人 防范未然 曲突徙薪 治标 斧底抽薪 救火模式 防火模式 防患未然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防火重于救火
下一篇:大就是小,小就是大──没大也没小
 本觉之1:「本觉」的三面向
 无为帮因
 修行让人脱胎换骨──圆觉宗的产出
 走一步抹一步,坦然面对佛法里的矛盾(下)
 要「健全」我相,不要「破」我相
 面对金融海啸的反思
 生活修行之10:面对恐惧,好汉做事好汉当
 物质内的小太空
 两则《金刚经》的实例
 人受feeling的影响,远远超过thinking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盐块经》二[栏目:玛欣德尊者]
 父母反对的婚姻要不要继续[栏目:好婚姻·靠修行]
 五百罗汉 180、妙臂尊者[栏目:五百罗汉]
 愿做轮回的终结者[栏目:传喜法师]
 86.问曰:精进是心数法,经何以名身精进?[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华严宗简论 第二章 华严宗的传承 第三节 三祖法藏[栏目:真禅法师]
 阿弥陀经疏钞演义 第二十二集[栏目:阿弥陀经疏钞讲记·净空法师]
 初学者,需不需要到一个特定的环境、一个殊胜的环境里去学习、去修行?[栏目:开愿法师答疑]
 杀驼取瓮[栏目:佛教故事选萃]
 乐观成就美好的人生[栏目:听李叔同讲禅]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