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人受feeling的影响,远远超过thinking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70

人受feeling的影响,远远超过thinking

梁乃崇教授

心灵有三个面向──理性(thinking)、感性(feeling)与愿性(willing);这三个面向合起来,才是完整的心。

「理性」是识心的思考、思惟;「感性」的层次比「理性」要深。也正因为它比较深,所以不易觉察;但是,经过修行,它还是可以被觉察的。两相比较,人们受thinking的影响是比较少的;受feeling的影响才是大,而且是在不知不觉中受影响。比如说,我们看某事、某人,打从心里就是不喜欢,这种感觉是未经思考就生出来的,那就是feeling。feeling生出来以后,会推着人们采取很多行动──例如躲着他、不理他;并且想出很多理由,来证实那个人很坏。——心灵运作的程式是:先有feeling生出来,并产生作用后,才有思惟的进行。

如何鉴别feeling与thinking呢?当你清楚明白一件事情,而且是没有经过思惟就清楚明白了,这样就是feeling;当你需要想、需要推理、需要分析之后,才清楚明白,这样就是thinking。feeling是不假思索就清楚明白的,较接近直觉,但还不是直觉。

要懂feeling,是必须下功夫的。我们要努力去了解自己内在心灵的状况,并仔细地琢磨、探讨,才能把自己的心灵层次理清楚。在未经努力之前,心的各层面是混在一起的、分不清楚的。

人们受feeling的影响,是远远超过thinking的。有些人对于事理可以讲得头头是道,可是却不会照做,这是因为thinking对人的影响很浅,而真正的力量,则是来自于feeling。

这些不同层面的心灵作用,是需要靠自己下功夫去把它们弄清楚的,我谈这些,如果你们没有将自己的心灵厘清楚的经验,终究是无法听懂的。(摘录整理自20051226共修)(莉华、满妹整理)

关键字:心灵 面向 理性 感性 愿性 thinkingfeelingwilling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认真行小世界
下一篇:善用祈愿与祈求,启动愿力好修行
 借《修练的轨迹》自我检视
 修行是自发性的行动
 防火重于救火
 佛法与儒家文化的比较
 生死大事之5:出世间才不生不灭
 用十二因缘来觉察与原点的距离
 生死大事之7:唤醒真心入世玩游戏
 「入解脱门」与「出菩提路」
 「主动权」不等于「据理力争」
 生死大事之9:临终注意事项(二)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水很少的杯子[栏目:戒嗔的白粥馆]
 信心是成就的基础[栏目:开愿法师]
 而立不惑知天命[栏目:万行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