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愿性之2:理性、感性与愿性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067

愿性之2:理性、感性与愿性

梁乃崇教授

理性与感性是一般人常提到的名词,事实上,理性与感性代表的是心灵的两个面向。我不说是两大类,因为它不是各自分开的东西。譬如一个立体的柱子,除了顶部与底部,还有四个面向;而这四个面向是一体的。所以,它并不是有四类。

现在的人,大概觉得心灵就只有这两个面向;但是,心灵就只有这两个面向吗?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面向被遗漏了,没有被注意到。是什么呢?就是「愿性」!

这样看来,心灵就好像一个正三角形的柱子,它有三个面向——理性、感性与愿性。整根正三角形的柱子,就是心灵。所以,心灵在实际运作时,是一个整体的;在做任何一个决定时,都包含了这三个面向,只是看你着重哪个面向而已。

华藏祖师在〈发菩提心义诀〉里提到的「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所指的分别是「理性」、「感性」、「愿性」这三个面向。

一般的解读是:「理性」代表智慧,就是了解、明白;「感性」代表感情,所以会有爱恶;「愿性」则是取舍,同时也代表了「意志」。所以就是智慧、感情、意志这三个面向。

三者缺一不可!如果配合儒家的说法,就是「智、仁、勇」三达德了。

(摘录整理自2005年7月3日连线法会)(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理性 感性 愿性 智 仁 勇 华藏祖师 〈发菩提心义诀〉 儒家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愿性之1:心的三面相
下一篇:愿性之3:理性与感性的超越
 如何点燃愿力?
 民主是佛法的展现
 愿性之4:愿性的层次
 四无量心之7:拒绝「不慈」
 「同理可推」非真实
 心物混合体
 拿掉「钱牢笼」
 慈悲与否是「分别心」的认定
 愿性之18:「自度自觉」与「度人觉人」
 生活修行之6:分别心起瞋恨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有一些人年轻人,为了满足父母的心愿,租男友,租新娘,这样做是对的吗?[栏目:达真堪布·学修问答]
 杂阿含经卷第二十四(六三九)[栏目:杂阿含经]
 道心坚定,才不会着魔[栏目:万行法语]
 什么是「无住而住」?[栏目:衍慈法师]
 11、烦恼障[栏目:光明之旅·慈成加参仁波切]
 好或不好都不是恒常的[栏目:达真堪布·微教言·2012年]
 宁静的森林水池[栏目:阿姜查禅师]
 我自己承担[栏目:人间佛教的人情味]
 45 既要拿得起,又要放得下[栏目:本性法师]
 相应33-44经 恒河等经十二则[栏目:相应部 51.神足相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