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愿性之2:理性、感性与愿性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162

愿性之2:理性、感性与愿性

梁乃崇教授

理性与感性是一般人常提到的名词,事实上,理性与感性代表的是心灵的两个面向。我不说是两大类,因为它不是各自分开的东西。譬如一个立体的柱子,除了顶部与底部,还有四个面向;而这四个面向是一体的。所以,它并不是有四类。

现在的人,大概觉得心灵就只有这两个面向;但是,心灵就只有这两个面向吗?我觉得有一个很重要的面向被遗漏了,没有被注意到。是什么呢?就是「愿性」!

这样看来,心灵就好像一个正三角形的柱子,它有三个面向——理性、感性与愿性。整根正三角形的柱子,就是心灵。所以,心灵在实际运作时,是一个整体的;在做任何一个决定时,都包含了这三个面向,只是看你着重哪个面向而已。

华藏祖师在〈发菩提心义诀〉里提到的「不分别」、「不爱恶」、「不取舍」,所指的分别是「理性」、「感性」、「愿性」这三个面向。

一般的解读是:「理性」代表智慧,就是了解、明白;「感性」代表感情,所以会有爱恶;「愿性」则是取舍,同时也代表了「意志」。所以就是智慧、感情、意志这三个面向。

三者缺一不可!如果配合儒家的说法,就是「智、仁、勇」三达德了。

(摘录整理自2005年7月3日连线法会)(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理性 感性 愿性 智 仁 勇 华藏祖师 〈发菩提心义诀〉 儒家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愿性之1:心的三面相
下一篇:愿性之3:理性与感性的超越
 善用祈愿与祈求,启动愿力好修行
 如何对治众生的嫉妒心与嗔恨心
 视冤如亲化业报(下)
 「成佛在人间」的真谛
 掌握主动权,就是体验能知能觉
 愿性之8:理性、感性、愿性的对照名词
 世界是各人心所现
 佛法精神与民主真谛相呼应
 生活修行之9:随喜化解嫉妒
 烦恼根源于「认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家庭为何不和睦(明如法师)[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大音希声 二、徐恒志老人书信 答南通秦居士[栏目:大音希声]
 中国佛教发展史略 中国佛教的传播[栏目:南怀瑾居士]
 顺境犹如彩虹[栏目:达真堪布]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