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生活修行之1:「不劳而获」谓之贪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390

生活修行之1

「不劳而获」谓之贪

梁乃崇教授

大家大概多少都曾买过彩券,期待中奖;另外像是继承遗产、炒作土地或股票赚钱等等,其实心里都在期望一些不劳而获的钱财。好像如果只靠努力赚死薪水,就没办法过较好的生活似的——这都给人负面的影响,使人们在心里想去追求那些不劳而获的财富。而我们可以以境验心,仔细审查一下心里的反应,那个想不劳而获的心是怎样的心?是不是贪心?

另外有一种心也是要获得财富,可是却跟贪心不一样,比如说,我们帮助别人,对别人有贡献,或者给予别人一些东西,或是做了一些服务,因此获得回报或酬劳。这种有贡献而获得财富的心就跟刚刚那种贪心不同,心里的出发点是不一样的;而且除了可以得到报酬,还能赢得别人对你工作的肯定和尊敬——然而这两种心表面上相当难厘清楚。

佛教一直在教我们不要贪心,但是为了改善生活,人又必须追求财富;所以要界定我们到底是不是用贪心在追求财富,通常的办法都是:追求财富如果是为别人的,就不叫「贪心」;如果是为自己的,那就叫「贪心」,通常是用这样子来划分的。但是这种划分还是有问题,因为这种划分常常会变成帮助别人的贪心就不叫贪心,会落在这个问题上面。

对于这个问题,我一直想要找方法来鉴别自己的心在怎样的状况下才不是贪心。我自我检讨,如果我想要接受「不劳而获」,我的心就是在一种「贪」的状况,为什么呢?因为这是「不劳而获」——没有为他人做什么事情,所以并没有什么贡献,这种所得就是「不劳而获」。从这件事情我就想到,如果接受「不劳而获」,就只能让贪心满足,但却不能因而获得别人的肯定和尊敬。因为不劳而获不能满足被肯定的需要,只能带给人贪心上的满足,而这种满足是有不安的成份在。

(摘录整理自1991年6月12日圆觉通讯第二十四期)(忆玫、满妹整理)

关键字:贡献 不劳而获 贪心 财富 以境验心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无分别心看待「第一」
下一篇:生活修行之2:贪心源自「内心不足」
 四相之1:如何进入人相
 找寻「金武士」
 连结之7:超越连结离四相
 菩提心看「第一」
 愿力是无为法
 「神话」是灵魂得以进入世界的衔接桥梁
 「成佛在人间」的真谛
 小世界中的「我相」、「众生相」、「寿者相」
 被知,就有分别;能知,才无分别
 交易原理之4:交易的模式与内容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禅密二宗关系述论[栏目:严耀中教授]
 浅浅接触 深深感触(智如)[栏目:福建佛学院·学僧园地]
 无尽灯楼诗词杂钞[栏目:佛教道歌诗词]
 智慧的能量 第二章 发展另一种面对困境的态度 视问题为乐趣[栏目:智慧的能量]
 生肖的意义[栏目:生活的情趣·迷悟之间]
 瑜伽师地论讲记 卷第二 (13)[栏目:瑜伽师地论讲记·妙境长老]
 至诚[栏目:禅林衲子心]
 吃素为什么不算杀生,植物也有生命呢?[栏目:海涛法师·佛学问答]
 地藏经的启示[栏目:净空法师]
 心灵锁钥 后记[栏目:冯学成居士]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