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被知,就有分别;能知,才无分别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1902

被知,就有分别;能知,才无分别

梁乃崇教授

很多人都搞不清楚佛法所说的「无分别」是什么意思。

佛法要讲的无分别不是在被知的范围,因为只要被知的对象都是分别的。在被知的范畴里,分别是当然的事情,你只要一进入被知的范围就是在分别啊!所谓进入被知的范围是指什么?只要你一有认知,你就是在分别,你就进入被知的范围。而认知就是认识,只要一有认识就是在分别,若没有认识又怎么分别啊?所以分别跟认识根本就是同一件事情!一般人搞不懂,以为要在他认识的东西里,也就是在他分别的东西里去找到无分别,你明明已经把它分成男生、女生,天花板、地板了,已经把它分成这样子了,又要说他们没有分别,真是弄错了。

只有能够认知的,也就是「能知能觉」这里才是无分别的,所以是以无分别来分别的。能知这里为什么是无分别的?因为它不能够被知,你就无法分别它,所以「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就是自性本身的功能,它的状态就是这样。《六组坛经》里说:「分别一切法,不起分别想。」大家会觉得:「这是什么?太深奥了!」——其实每个人天天都这样子用,时时刻刻都这样子用,只是糊涂不懂而已。

能知,也就是觉性、佛性,它本来的功能就是这样子,它能够分别,但是它自己是无法被分别的,所以它是无分别。佛法要讲的无分别是这样子的,并不是被知的香蕉与大便没办法分别,不应该犯这种错误。

那么被知范围里面有没有无分别呢?有,但是它的无分别跟佛法要讲的不可被知的无分别是不一样的。在我们这个森罗万象的世界里有很多东西是相同的,自然界里面这种相同是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相同就是被知范围的无分别。关于这部分的科学观察,就是李政道、杨振宁他们提出来的「对称性原理」:只要有对称,就有守恒律,对称就是相同、就是无分别。

比如说:我们没办法分辨前一秒与下一秒时间性质的差异。所以才有能量不灭定律,所有这些守恒律,其来源都是有某一种无分别存在,在「对称性原理」来讲就是有某一种对称性存在。这样的无分别是被知世界的无分别,还不是佛法讲的不可被知的无分别。守恒就是不生不灭,也就是不会增加不会减少。所以严格讲起来,佛法也是合乎对称性原理的,因为佛性是无法分别的,佛性也是不生不灭的。

所以对称性原理讲的无分别、对称性,还是属于被知的范围,不在能知能觉的范围;佛法讲的无分别是在能知能觉的范围。但是有些学佛的人把佛法讲的无分别乱用在被知范围当中,这就错了。如果学佛学了大半辈子,这个地方还搞不清楚的话,那真是白学了!

资料整理-忆玫、满妹


{返回 探究真心·圆觉文教基金会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方便真话
下一篇:庄严世界即是庄严佛土
 要奉献不要牺牲
 愿性之10:「愿力」是可以被点燃的
 「被知的都不是」也是在「借力使力」
 再谈愿性
 连结就是与学习的对象起共鸣
 把握当下,做修行的当事者
 愿性之2:理性、感性与愿性
 生死大事之2:从「能知与被知」看生死
 空与不空
 交易原理之7:在智慧上做交换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法王如意宝著作译传缘起(二)[栏目:益西彭措堪布]
 佛心经品亦通大随求陀罗尼直解 1[栏目:余金成居士]
 品味孤独(演仁)[栏目: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清凉莲语[栏目:妙莲法师]
 净土宗的主要思想及信仰特点是什么?[栏目:洪修平教授]
 菩萨讲义[栏目:海涛法师弘法讲义-2009年]
 《入行论讲记》第八册 第八品 静虑 第一百三十六节课[栏目:入行论学习]
 佛七讲话 第七集 第一期 第四天 持佛名号四种功德[栏目:智谕法师]
 道友篇 第二章 生活的指南[栏目:佛教圣典]
 什么是念施?[栏目:在家居士律仪五百答]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