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有时安静下来的时候,外来听到的声音会象是电波一样...
 
{返回 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943

我要请问和上,有时安静下来的时候,外来听到的声音会象是电波一样,滋滋滋滋,最后会变成真实的声音的影像进去,那是不是应该前阶段那边是要去…

答:这个东西应该是,你在捕捉尘境之前的过程,那个过程你是用这样的形容,那只是一种感觉,可是那个过程是什么样的状况,应该是说,那个尘境要进来,我还没有捕捉它之前的那种感受,因为你有那种感受,你才会补抓它嘛!那时候的尘境,是五尘不分,捕捉到确定的时候,受想行识已经绕过好几圈。第一圈就是第一个相变成色,你现在要受的时候,那个受要去接触的时候,基本上你是感受不到的,你讲的那个尘境也叫第一念,但那应该是第一个概念,要捕捉第一个概念,所以最原始概念要形成之前,你大脑有一种挣扎,叫「概念是什么」?因为只有在概念里你才能捕捉,真正的念是在定中捕捉的,那就不是语言所能表达的。

  你要捕捉第一个概念,从不能分辨到能分辨的时候,受想行识已经绕过无数圈了,这是捕捉第一概念的一个现象。你们再留意看看,在身心完全静下来,透过数法,很静的时候,你会看到那个尘境来,你的法尘怎么接上去,就是你的意识怎么去判断,你会判断到声尘、甚至于五尘,色声香味触这五尘,要分辨已经到二三果了。譬如说水声,水声就不是单一尘境了,而是综合尘境,你要留意到,声音跟水声是不一样,而这不是你跟我讲的问题,是你大脑接受的问题,因为你在那个定静当中,你一起作用,假如一听就是水声的话,基本上这那是概念以后的事,它不是单一概念,水声已经不是单一概念,你要留意到这点。

  所以我们讲说,你要当一个真正的修行人,这个因果观要很清楚,是声尘、还是水尘、还是水声?假如水声是声尘,但是它已经更往后了,水声成立的时候,它已经不是概念,它是综合概念,不是单一概念,它有比较复杂的状况。这个都是你在讲的三法文化要进行的东西,每一个人要进行的不一样,我只能够说一个总的概念给你。那每一个人在谈这个问题,就要做记录了,下次要谈的就是进度。现在已经在篱笆边了,篱笆边找不到门进去,你再找找找,「咦,这个是不是门?」一踢就进去了。我们在讲「住」,住的篱笆,现在还没到净识的地方,到净识就进到门口了,那是初果向,一进去就初果位了,这个记录很重要,要做记录。

  你进来的只有一个,把你的法身慧命,在这里跟大华严寺签合约,委托给这里,这里跟你负责,那你就要放下你自己的种种噪声。你假如附带很多,附带但是、还有、不过、可是、希望师父慈悲,包个红包师父就放你一马,到阎罗王那边去,不是到天上去,不是出三界去,这就不行啦。所以你就放下你自己,照这个情况,你不用急着要跟人家问什么很上道的问题,这个问题上不上道,不是你用脑筋能够挤出来的,你要挤出一个比较上道的问题,在古代恐怕就会三十大板。你一定要真的去进行,数法文化,这名词是我先用的,那你只要在数法上下功夫,真的去解决这个问题,你的生命改造马上进行了,虽然是比较粗糙的部份,但是你已经在进行改造了。当你摸到这门口一进去的话,你就进入「住」的领域了,那是真实修行的部份。

  各位要用一段时间好好的奋斗,不是要讲的多,这禅观的部份就是要这样训练,这个部分的训练很快,你只要这个摸到了、进门了,到四果很快,因为你只要三个月的功夫前进,它就会一直前进,但是你这个方法没有拉住的话,那很可能要待很久。记得,数法,一到十、一到十,你用什么方法去克服,这是你的工作,心理的工作。

  呼吸当中,我的脑筋怎么搞的?有很多是周遭的东西,很多噪声。刚才这几个问题,你都浮在表面上,被妄想拉走啦,牛魔王把你牵走了,你都不知道,那都不要理他。数法怎么进行?有什么困难?如何解决?不要问人家,那都要自己解决的。为什么一段时间就要深呼吸一次,这个你要自己解决。搞了半天,可能某一次在一个很疲惫的情况下睡着了,然后你突然发现,原来我自然状况下不会耶!因为睡着了你不会。

  你只要开始注意你的呼吸,数息,不用不数到十,你就会一个深呼吸,为什么?那是产生长短差的现象。好了,你一直克服这个问题,你在这里会有很多问题要去克服,克服了是你的。你就记得在数法的这个时候,是怎么了,你讲一个关键性的问题,这样就好了,不要问那么多。你不要急着要问,但是关键性问题在哪里,你每天在坐的时候最好做个记录。别人不知道,过去的人也不知道,因为他的问题老是跳针在那边绕。我们现在这个问题是很好解决的,所以最少我们一个月可以碰一次,你只要把这个问题提好,很快就会超越。


{返回 海云继梦·禅修释疑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平常在坐的时候,坐二三十分钟以上,就不会深呼吸...
下一篇:在数法和随法之间徘徊,该怎么办?
 感觉吸气时鼻孔是冷的,全身也是清凉的,呼气时鼻孔是热的,全身也发热。..
 息出息入由轻、细微,满全身...
 活在当下,不就是心在当下?
 置心一处,摄心深入,幻化出来的境...消失回到原点。
 胸闷,觉得很沈重,呼吸一段时间后,总得要深深吸气,呼吸才会顺畅。..
 这五天坐下来,八触十功德我都有感受到,有时候身体就不见了.....
 心好像清楚又不受影响,那是什么状况?对吗?
 一念平静,心如止水,没有用大脑思考,但又好像在想事情,不知是什么状况?..
 工作时的念念分明,是否就是将心(注意力)摆在所做的事上?
 不断的涟漪朝面前荡漾过来,此刻应该如何对治?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一八 下婢天宫[栏目:天宫事经 二 兹他拉他园品]
 须菩提(解空第一) 空生的吉兆[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The True Nature of Things[栏目:Handbook for Mankind]
 《兜沙经》与华严学的开端[栏目:魏道儒教授]
 A True Happiness[栏目:Thanissaro Bhikkhu]
 忍辱的力量[栏目:心灵对话]
 换个眼光看世界[栏目:贤崇·贤宗法师]
 万里灵泉寺八十二年度春季国中校长精进禅七 82.3.28─82.4.4[栏目:惟觉法语]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二八七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中峰明本禅师传 第二章 少年行事须明本(下)[栏目:中峰明本禅师传]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