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谈德行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444

谈德行

德行是发自内心的,同时又是见于事实的。只有引发人类的德行本能,方能得以实现善的行为。

佛教是以众善奉行,诸恶莫作,净心第一,利他至上乃至最终了生脱死作为最高标准,并以此标准来确定人世的行为价值,使人类努力于止恶行善。

出世的德行是—般世间德行的胜进,是在一般德行的基础之上走向圆满,走向完美的。佛法的世间正行是相似于世间德行而又高于世间德行的。

我们知道,生死是相续不断的,善恶往往会决定我们的前途。在没有解脱以前,应该怎样使今生及来生能进一步安乐,这当然是佛弟子关切的问题,佛法不但为了“究竟乐”,也为了“现生乐”与“后生乐”。怎样使现生与来生能生活得更有意义、更为安乐和谐幸福,是追求上进人生所关心的问题。

回头看,我们发现人的生存是最基本的。这几年,一些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总是揪着中国没有人权这根“辫子”不放。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说:中国这么一个占全世界四分之一人口的大国,人权首先是生存权——我认为此话颇为实在。人如果连起码的生存也不能保障,那么一切皆无从说起了。但是,人来到这个世界上,人之所以为人,又不单纯像禽畜一样仅仅为了生存而生活。人还有更高的追求,更完美的境界。人类需要有牧歌的黄昏,需要与自然和谐,需要母爱的颂歌与童年的无邪,需要超物质以外的安宁与清净的享受,迫切渴望离苦得乐,了生脱死。

现今高科技的发展,已经使我们的时代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月球离我们并不遥远,地球已经小到成了一个“村庄”。无论是黄种人、白种人、黑种人,还是在亚洲、欧洲、拉丁美洲,我们个人都是共同生活在这个小小地球村的小小一员。

可是,人在向善的背后,往往又隐藏着兽性,充满了私欲。今年,以美国为首的北约说为了“维护世界和平”,一连数天对南斯拉夫进行了空中袭击,造成南斯拉夫人民伤亡无数,给南斯拉夫的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5月7日凌晨,公然又用五枚导弹,从不同侧面袭击我国驻南斯拉夫大使馆,我驻南三位记者不幸丧生,其中许杏虎、朱颖还是刚刚结婚不久的新婚夫妇,朱颖牺牲前还曾说:“今年夏天要做母亲的。”

佛说动物都有生存的权利,更何况是现代文明社会的人呢?欺凌、压迫、侵夺,只能造成世界污浊而不清净,仇恨而不和谐的,这样哪里有生存的幸福?哪里有融洽安宁?哪里谈得上是人类互依共存的美好家邦?

但是,人世间无论怎样充满矛盾、痛苦、仇杀、罪恶,也丝毫磨灭不掉人类对真、善、美,对和乐、清净、幸福的渴望,对了生脱死的憧憬。人生德行的自觉,有意无意地以此为人生的理想,以身心行为来契合这一标准,从下意识中不断努力而使它增进。

佛教的以慈悲为本、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净心第—、利他至上的义理,我们如果以透过无限时空的目光去眺望它,就会发现,它比一般圣贤的见解要宽广博大得多。

宇宙中的有情(一切有生命的)是无限众多,有情和依住的空间也不单单是在这渺小的地球。事实证明还有比地球更大更多的千千万万的星球存在着,有情从无始以来,在死死生生的不断相续中,年代也是成正比例的无限久远。因此,要实现净心第一、利他至上、离苦得乐、了生脱死这一人生理想,首先就是确立德行的标准。当然,佛陀示现人间,还是以人为本,佛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又有大德说:佛是人成的佛,人是未成佛的人。祖师们希望在成佛的路上,众生有情的世界能扩展到无限的空间中去。

佛教所讲的德行,不但是升华的,而且是一种立足于世间,更倾向于超越的升华——这便是佛教德行的核心。

释尊教导:有情是迷情为本的蕴聚,是生生死死的流转者。我们只有确信世间的无常、苦,勤修戒、定、慧,才能实现对现世的超越。人生无常,人生相续,相续着苦,是不净(也有净期),是无我(也有相对的假我),我们这里所说的超越,决不是世人所理解的悲观,更不是厌世否定人生,对人生持所谓的消极态度,而是让我们对人生的真相有一个更清醒自觉的认识后,从而面对短暂的人生,积极地投入到火热的生活中,拥抱生活,奉献悲心。至于升华的德行,修戒、定、慧,走向解脱,这是另有它的深意的。

生而又死,死而又生,一切苦痛的领受,不消说是苦的,即使是福报、快乐,也眨眼成过眼烟云,在不知不觉的无常中幻灭。有情即生死流转的存在,终究在忽苦忽乐忽进忽退的生死圈中。这种轮回生死中的一切活动、一切遭遇,是不彻底、不究竟、不自由的,实在是生老病死,忧悲苦恼的积聚,如果不给予彻底解放,一切终归于徒劳。

升华的德行,便是解脱生死的实践。它昭示我们要有无限的热情,要有无量的悲愿。


{返回 佛教期刊文章选摘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修行中需要注意的三个问题(张冬云)
下一篇:传灯法会仪轨
 生命的绝唱(尚建荣)
 东方精神(川端康成)
 容人与结缘(常静)
 拥有全面的人生
 我爱(慧律)
 生死事大(陈柏达)
 病中杂话
 要舍得 要放下
 福落如果,恩化成粥(杨颖)
 与别人分享(陈浦燕)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六八六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七集]
 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十五章 禅宗的理论要旨与慧能前禅师的心性思想 第二节 达摩、慧可、僧璨的真性与自..[栏目:中国佛教哲学要义]
 第八章 如意自在 第一节 禁行、善恶、戒律(3)[栏目:般若锋兮金刚焰]
 生物技术对灵性发展的损益[栏目:佛教与科学]
 入世关怀与佛教复兴[栏目:性广法师]
 罗侯罗(密行第一) 可赞美的入灭[栏目:佛陀十大弟子传·星云大师著]
 正念动中禅 第三日法谈 经典、四神足、缘起[栏目:正念动中禅]
 净土大经解演义 第一七三集[栏目:净土大经解演义·净空法师]
 觉者的生涯 第十八章 把水倒在底朝天的船背上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栏目:觉者的生涯]
 “婴灵超渡”面面观——答承颖仁者问[栏目:昭慧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