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佛教论公平正义观
 
{返回 理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2701

佛教论公平正义观

理净法师

一、行八正道  破除邪见

内容提要:

人们一般所认为的“公平正义”主要是指见意勇为、扶弱助贫的正义行为,而佛教所讲的“公平正义”主要体现在思想意识上,人们的行为是由思想意识来指派。佛教以“八正道”来引导人们的思想意识,运用“八正道”的思想来教导和指引人们去做正当的事业。告诉人们不要做有损他人利益的事,要做一个有正见、正信、正业等公平正直的人。佛教认为只有净化了人们的心灵,才会抵制社会上的种种感歪风邪见,抑制用种种骗术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公益的行为。这里引用了佛教经典和高僧大德对“八正道”的思想说明佛教的公平正义观。

《出法界次第》谓此八法,不依偏邪而行,故名为正;复能通至涅槃,故名为道。正见谓破外道有无等种种邪见,是为正见;正思惟谓正念思惟,观察筹量、令观增长,是为正思惟;正语谓常摄口业,远离一切虚妄不实之语,是为正语;正业谓修摄其心,住于清净正业,断除一切邪妄之行,是为正业;正命谓当离五种邪命利养,常以乞食自活其命,是为正命;正精进不杂名精、无间名进,谓一心专精,无有间歇,是名正精进;正念谓人思念戒定慧正道及五停心助道之法,堪能进至涅槃,是名正念;正定谓人摄诸散乱,身心寂静,正住真空之理,决定不移,是名正定。

《原始佛教》[[1]]第四章说:正见者,意思是正当的见解、观察事物的正当方法。它是指佛教对人生世间的正直见。正思者,是指正当的思考方法与决策,亦即是熟虑自己的地位,考虑行动之时应以何种心态应对之。正语者,意思是正当的口业,正语不仅在消极的不作为,更须积极的以真实语、柔软语,就事实的需要以导化他人、教导众生。 正业者,意思是正当的身心,经过正见与正思的过滤,必能引生正语与正业。这不仅是消极的不为恶,正业的积极意义在于护生、慈悲、布施或者是引人向善。所以说如果能遏止此等非法行为,所行皆能契合正业、正语,则必有和平、快乐的生活。正命者,即是说不应从事非法职业或为道德所禁戒之事。正勤者,是说要实践上述五种正道,以至于后述的正念、正定,必须有相当的勇气与正确的努力。正念者,可称之为正意、正当的深思熟虑,亦可视之为反观自身与积极的负责。正念常与正知相提并论,二者都是指相同的心理状况。正知则是时刻保持灵敏觉性,把握住佛法在日常生活中应有的作为与态度。 正定者,即是使自己的心能在自己控制之下的境界。由禅定可控制自己的心理,并由此使自己的心理变得更灵敏、更精细。在寂静中沉思或回忆,则必可控制吾人的心理。没有正定绝无法有统一的心灵境界。

《佛陀启示录》[[2]]第五章 <第四圣谛> “道 谛”中说:正语的意思是:不妄语,不窃议、诽谤、及发表足以引起个人或团体间憎恨、敌意、倾轧、不和的言论,不用苛刻、粗鲁、无礼、酷毒、及骂詈的言辞,不作无意义、无利益而愚蠢之饶舌与空谈。这几种不正当而有害的言语既已戒绝,则发言自然真实,用词自然友善、愉快、温柔、充满意义与利益。正业的目的是提倡合乎道义、荣誉而和平的行为。而应当帮助别人过一种堂堂正正的、和平而光荣的生活。正命的意思,就是不从事于他人有害的职业,而应以光荣无咎,不危害他人之职业为生计。八正道中这三条(正语、正业、正命)构成合乎伦理的行为(戒学)。须知佛教的伦理与道德的行为,是以增进个人及社会生活的和谐快乐为目的的。

二、行菩萨道  舍己利人

内容提要:

“舍己利人”是佛教的菩萨道精神,菩萨以“自利利他”为一切行为的准则,这里的“利他”就是一种舍己利人的精神。所谓行菩萨道者,就是说“不为自身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菩萨出世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救度一切众生,完成菩萨利益众生的大愿。这种“舍己利人”的精神,即是表现了对社会的公平正义行为。所以说,这种“自利利他”的菩萨精神就是佛教的“公平正义”观。从佛教的经典和高僧大德的思想主张,就能够体现出佛教的“公平正义”观。

《大智度论》云:若自能舍己乐,但为一切众生故,行善法是名上人。与一切众生异故。若但为众生故行善法,众生未成就,自利则为具足。若自利又为众生是为杂行。

在《五戒、十善》[[3]]中说:第九、不嗔而修慈悲观。《法华经》云:“如来室者,一切众生中大慈大悲心是,如来衣者,柔和忍辱心是。”《大智度论》说:“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行菩萨道者:“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我们佛弟子应当学佛菩萨的慈悲喜舍,视一切众生,如父如母如六亲眷属,常思与乐拔苦,不应怀嗔恨恼怒之心,让他离苦得乐才对。

圣严法师在《禅修十心要》中讲到<菩提心──但愿众生得离苦>时说:至于发菩提心,一定是舍己而利人,是“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真正的菩提心是要“为众生做床座”、“为众生做牛马”、“为众生做舟航”,把众生从此岸运到彼岸去,众生上岸了,舟航也靠岸了,自己也就到岸了。

印顺法师说:菩萨不以自己的愿欲为行动的方针,而只是受着内在的慈悲心的驱使,以众生的需要为方针。众生而需要如此行,菩萨即不得不行,为众生着想而需要停止,菩萨即不能不止。菩萨的舍己利他,都由于此,决非精于为自己的利益打算,而是完全的忘己为他(《学佛三要》)。菩萨行的真精神,是“利他”的。要从自他和乐的悲行中去净化自心的,这不能专于说教一途,应参与社会一切正常生活,广作利益有情的事业(《佛法概论》)。

证严法师在《静思语》中说:“舍己为人”者,佛教的真正精神在于不为自己,一切只为众生求安乐,宁可舍己,以自己的牺牲使他人得到安乐。

太虚大师提倡“人生佛教”的根本宗旨是在于:以大乘佛教舍己利人、饶益有情的精神去改进社会和人类,建立完善的人格、僧格。因此,他提出了“即人成佛”、“人圆佛即成”的口号,以鼓励僧众和信众从现实人生出发,由自身当下做起。太虚大师有曰:“仰止唯佛陀,完成在人格,人圆佛即成,是名真现实”(《即人成佛的真现实论》)。

三、主张因果  止恶扬善

内容提要:

佛教主张“因果报应”的道德伦理观,认为一切诸法皆是有因必有果,主张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因果思想。这种因果理论是教导人们要“止恶扬善”,引导人们去做一切有利于社会的事,禁止一切不利于他人的事。通过“因果”理论,来教导人们多做善事而禁止恶行,这种“止恶扬善”的行为就是佛教的公平正义观。今引用佛教经论和高僧大德的思想,体现佛教的“公平正义”观。

《佛光大辞典》[[4]]<因果报应>条:谓一切事物皆有因果法则支配之,善因必产生善果,称为善因善果;恶因必产生恶果,称为恶因恶果。《无量寿经》卷下:“天地之间,五道分明,恢廓窈冥,浩浩茫茫,善恶报应,祸福相承。”《瑜伽师地论》卷三十八所说:“已作不失,未作不得”,揭出佛教因果论之特点,即任何思想行为,必然导致相应之后果,“因”未得“果”之前,不会自行消失;反之,不作一定之业因,则不会得相应之结果,并据此提出“三世因果”之说,亦即认为现世之贫富穷达,乃前生所造善恶诸业所定之果报;而今生之善恶行为,亦必影响来世之罪福报应。(轮转五道罪福报应经、过去现在因果经卷四、法苑珠林卷七十)

《中华百科全书》<因果报应>条:我国佛教界及民间所普遍流传的宗教理念。指善恶行为之必获果报之谓。亦即认为有善恶的原因则必有与之相应的乐苦结果。又称因果应报、因果业报、善恶业报。《法苑珠林》卷七十云:“夫有形则影现,有声则响应,未见形存而影亡,声续而响乖,善恶相报,理路皎然。”

《善恶因果经》卷一云:尔时阿难为众生故而白佛言:世尊,今见世间等同一种生在人中,有好有丑有强有弱,有贫有富有苦有乐……佛告阿难:如汝所问受报不同者,皆由先世用心不等,是以所受千差万别。……又佛告阿难:如向所说种种众苦皆由十恶之业,上者地狱因缘,中者畜生因缘,下者饿鬼因缘。……尔时大众之中有作十恶业者,闻佛说斯地狱苦报皆大号哭,而白佛言:世尊弟子作何善行得免斯苦?佛言:当复教化一切众生共同福业。云何修福?若有众生今身作大化主,造立浮图寺舍者,未来必作国王统领万民无往不伏。

《印光大师文钞菁华录》〈劝注重因果〉云: 因果者,圣人治天下,佛度众生之大权也。约佛法论,从凡夫地,乃至佛果,所有诸法,皆不出因果之外。约世法论,何独不然。经云: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来世果,今生作者是。人虽至愚,决无好凶恶吉,幸灾乐祸者。闻积善必有余庆,积不善必有余殃。经云:菩萨畏因,众生畏果。菩萨恐遭恶果,预先断除恶因。由是罪障消灭,功德圆满,直至成佛而后已。众生常作恶因,欲免恶果,譬如当日避影,徒劳奔驰。凡所作业,决无不报者。转变由心者,譬如有人所作恶业,当永堕地狱,长劫受苦。其人后来生大惭愧,发大菩提心。改恶修善,由是之故,现生或被人轻贱,或稍得病苦,或略受贫穷,与彼一切不如意事,先所作永堕地狱长劫受苦之业,即便消灭。

印顺法师《妙云集》〈论三世因果的特胜〉中说:依据三世论的信念,便摆脱了神权的赏罚,而成为自作自受的人生观,肯定了人生的真意义。我们在前生,思想与行为,如向于自利利人的、善良而非邪恶的,今生才能感到福乐的善果。有了这三世因果的信念,想起从前,能够安命,决不怨天尤人;为了未来,能够奋发向上,决不懒惰放逸。安命而又能创命的人生观,是三世因果论的优点。所以真正的三世论者,在一切境遇中,是充满了希望,而又不断的向上精进着。从自作自受而看到共作共受,每一家庭,每一国家,在历史的延续中,也从来就符合这因果升沈的规律。

四、众生平等  反对歧视

内容提要:

佛教主张一切众生平等,反对人与人之间的不平等,众生与人之间的相互残杀。认为一切众生对自己都有恩惠,应当记住他人对自己的恩,而忘记他人对自己的恨,提出“报众生恩”的思想。由此引导和教育人们要放下仇恨和冤仇,而积极对待人生、化解冤仇,以包容心和平等心去对待每一个人。认为一切众生都是我们过去世的父母、兄弟、亲人和眷属,不要歧视他人或欺骗他人。这就是佛教的平等观,也是佛教的公平正义观。

《地藏本愿经》中说:“地狱未空,誓不成佛;众生度尽,方成菩提。”又说:不为众生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在《楞严经》中也说:“愿今得果成宝王,还度如是恒沙众;将此深心奉尘刹,是则名为报佛恩。”

又《大乘起信论》云:此人依于诸佛菩萨等,从发意始求道时乃至得佛,于中若见若念,或为眷属父母诸亲,或为给使或为知友,或为怨家或起四摄,乃至一切所作无量行缘,以起大悲熏习之力,能令众生增长善根,若见若闻得利益故。由是得知仇人亦是菩萨示现所度之众生。

在《阿含经》中记载:有一天,提婆达多生病,很多医生来治病,但不能把他医好,身为他的堂兄弟,佛陀亲自来探望他。佛陀的一个弟子问他:“您为什么要帮助提婆达多?他屡次害你。甚至要把你杀死!”佛陀回答说:“对某些人友善,却把其它人当做敌人,这不合乎道理。众生平等,每个人都想幸福快乐,没有人喜欢生病和悲惨。因此我,们必须对每一个人都慈悲。”于是佛陀靠近提婆达多的病床说:“我如果真正爱始终要害我的堂兄弟提婆达多,就像爱我的独生子罗侯罗的话,我堂兄弟的病,立刻会治好。”提婆达多的病立刻消失,恢复健康。佛陀转向他徒弟说:“记住,佛对待众生平等。”

《大乘本生心地观经·报恩品》云:善男子!众生恩者,即无始以来一切众生。轮转五道,经百千劫,于多生中互为父母。以互为父母故,一切男子即是慈父,一切女人即是悲母。昔生生中有大悲故,犹如现在父母之恩等无差别。如是昔恩犹未能报,或因妄业生诸违顺,以执着故反为其怨。何以故?无明覆障宿世智明,不了前生曾为父母,所以报恩互为饶益,无饶益者名为不孝。以为因缘,诸众生类于一切时亦有大恩,实为难报;如是之事,名众生恩。有情轮回生死六道,犹如车轮无始终,或为父母或为男女,世世生生互有恩,如见父母等无差,不证圣智无由识。一切男子皆是父,一切女人皆是母,如此未报前世恩,却生异念成怨嫉?常须报恩互饶益,不应打骂致怨嫌。

圣严法师在《正信佛教》中说:佛教以为人在生死流转之中,今天固然有父母,过去未来的无量生死之中,也有无量无数的父母,孝养今生的父母,也要救济过去未来的父母。在菩萨的眼中,“一切男子是我父,一切女人是我母,我生生无不从之受生”(梵网经)。所以菩萨道的实行者,广度众生,等于孝敬父母。佛教是从现生的父母为主而推及过去未来的三世父母。所以佛教对于广度众生,是报父母之恩的扩大,那叫做报众生恩,是由父母而推及众生的。

星云大师也说:我们对于别人的事业发展,也要抱着希望对方愈顺利愈欢喜的心,只求国家社会、佛教众生有成就,而不计较个人的享乐。我们以感恩心、慈悲心、知足心、惭愧心,来对待世间的一切,以众乐为己乐,培养荣耀归于大众,成功不必在我的器宇,以创造快乐的人生!

五、慈悲喜舍   帮助弱者

内容提要:

“慈悲喜舍”是佛教帮助他人、除强扶弱的基本精神,菩萨以“慈悲”之心救护一切众生,利益和帮助需要社会中的弱势人群。佛教通过“慈悲喜舍”来发扬菩萨的慈悲精神,使一切众生都能脱离生死得到解脱。这种“慈悲喜舍”的精神就是佛教公平正义观。今引用了佛教经典和大德高僧的思想主张,而说明佛教的“公平正义”观。

《华严经》云:“常行柔和忍辱法,安住慈悲喜舍中”。《法华经》中也说:“以大慈悲力故,度苦恼众生。”《大智度论》也说:“慈是真无量,慈为如王,余三随从如人民。” 在《佛说阿难四事经》说:“当以慈心养育幼弱,见禽兽虫蛾,下贱仰人活者,常当愍念,随其所食,令得稣息”。

又《大智度论》云:“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拔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又《涅槃经》亦云:“为诸众生除无利益,是名大慈;欲与众生无量利乐,是名大悲;于诸众生心生欢喜,是名大喜;自舍己乐施与他人,是名大舍”。《成实论》亦云:“若能于一切众生中深行慈心,如人见子遭急苦恼,尔时慈心转名为悲;见一切众生得增益事生欢喜心,如己无异,是名为喜;于亲舍亲,于怨舍怨,然后于一切众生慈心平等,悲喜亦尔。”又《无量寿经》云:“佛言:我哀愍汝等诸天人民,甚于父母念子”。《大智度论》亦云:“如慈母养育婴儿,虽复屎尿污身,以深爱故,而不生嗔,又悯其无知。菩萨于众生亦如是”。在《大方广佛华严经·十回向品》中云:“菩萨摩诃萨入一切法平等性故,不于众生而起一念非亲友想。设有众生,于菩萨所起怨害心,菩萨亦以慈眼视之,终无恚怒。”

《清净道论》[[5]]第九〈说梵住品〉中说:悲者以拔除有情之苦的行相为相,不堪忍他人之苦为味,不害为现起,见为苦所迫者的无所依怙为足处,害的止息为(悲的)成就,生忧则为(悲的)失败。喜者以喜悦为相,无嫉为味,不乐的破坏为现起,见有情的成功为足处,不乐的止息是它的成就,发生(世俗的)笑则为它的失败。舍者对有情而维持其中立的态度为相,以平等而视有情为味,嗔恨与爱着的止息为现起,诸有情的业为自己的所有,他们随业力而成幸福,或解脱痛苦,或既得的成功而不退失。如是见业为所有为足处,嗔恚与爱着的止息是它的成就,发生了世俗的无智的舍是它的失败。

印顺法师在《空之探究》中说:慈是与乐,观想众生得到安乐;悲是拔苦,想众生远离苦恼;喜是想众生离苦得乐而心生喜悦;舍是冤亲平等,一视同仁。分别的说,这四心的观行是各不相同的;如综合起来说,这才是慈心的全貌。本来只是慈心,约义而分为四类,如《杂阿含经》卷二十九说:“有比丘,修不净观断贪欲,修慈心断嗔恚,修无常想断我慢,修安那般那念断觉想。”

《法界次第初门》云:一是慈无量心,能与他乐之心,名之为慈。若行者于禅定中,念众生令得乐时,心数法中生定,名为慈定。是慈相应心,无嗔无恨,无怨无恼,善修得解。广大无量遍满十方,名慈无量心。二是悲无量心,能拔他苦之心,名之为悲。若行者于禅定中,念受苦众生令得解脱时,心数法中生定,名为悲定。是悲相应心,无嗔无恨,无怨无恼,善修得解。广大无量遍满十方,是为悲无量心也。三是喜无量心,庆他得乐,生欢悦心,名之为喜。若行者于禅定中,念众生令离苦得乐欢喜时,心数法中生定,名为喜定。是喜相应心,无嗔无恨,无怨无恼,善修得解。广大无量遍满十方,是为喜无量心;四是舍无量心,若缘于他,无憎无爱之心,名之为舍。行者于禅定中,念众生悉念同得,无憎无爱如证涅槃,寂然清净。如是念时,心数法中生定,名为舍定。是舍相应心,无嗔无恨,无怨无恼,善修得解。广大无量遍满十方,是为舍无量心。

宣化上人说:一是慈能予乐,我们是否给了众生快乐?若是没有,那就是没有尽到慈心。应该朝向“无缘大慈”的目标迈进,不但同情人类的遭遇,而且也要同情动物的遭遇。如有不幸的事情发生,即时伸出援手,帮助他们脱离苦海,这是佛教徒应该做的事。二是悲能拔苦,我们能不能拔出众生的痛苦?若是不能,那就是没有尽到悲心。应当有“同体大悲”的思想。也就是人溺如己溺,人饥如己饥的精神,佛教以悲为宗旨,悲就是怜愍的心。三是喜是喜心,我们是不是欢喜学佛法?有没有发忧愁起烦恼?或者闹情绪?如果有的话,赶快纠正,不可任性发展,若有半点习气存在,在七情六欲上用功夫,那就是错误观念。四是舍是舍心。我们有没有舍心?如果有,是大还是小?是一时还是永远?舍甚么?就是发心给予众生快乐,拔众生的痛苦,扶人困危,会生起无限欢喜,但不可执着。

六、以四摄法  服务社会

内容提要:

“四摄”是大乘佛教的菩萨精神,是菩萨度众生的根本精神和方法,菩萨通过布施、爱语、利行、同事四种方法来完成救度众生的事业。所以“四摄”是对治人们的自私、自利之行为,发扬佛教服务社会的积极精神。通过“四摄”来建设美好、和平的家园,加强社会服务职业精神。今引用佛教经典和大德高僧对“四摄”的思想,来说明佛教的“公平正义”观。

明·一如 撰《三藏法数》言:四摄者,摄即摄受也。谓菩萨欲化导众生,必须以此四法摄受,使其依附,然后导以大乘正道。故《维摩经》云:“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是也。一、布施摄,谓菩萨以财、法二种布施摄众生也。若众生乐财,即以财施摄之;若众生乐法,即以法施摄之。众生既蒙二施利益,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布施摄。二、爱语摄,谓菩萨随顺众生根性,善言慰喻,则一切众生乐闻善言,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爱语摄。三、利行摄,谓菩萨起身口意善行,利益一切众生,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利行摄。四、同事摄,谓菩萨以法眼明见众生根性,随其所乐,即分形示现,同其所作,使其各沾利益,因是生亲爱心,依附受道,得住真理,故名同事摄。

陈义孝着《佛学常见辞汇》中说:布施摄是对于钱财心重的人,用财施,对于求知心重的人,用法施,使双方情谊逐渐深厚,而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爱语摄是随着众生的根性,以温和慈爱的言语相对,令他生欢喜心,感到我和蔼可亲而与我接近,以达到我度化对方的目的;利行摄是修菩萨道者,以身口意诸行皆有利于人,以损己利人的行为,感化众生共修佛道,以达到我度人的目的;同事摄是修菩萨道者,要深入社会各阶层中,与各行各业的人相接近,做其朋友,与其同事,在契机契缘的情况下,而度化之。菩萨济度众生,必须先行此四摄法,使众生爱我敬我信我,然后方能听我劝导,修行佛道。

《原始佛教思想论》[[6]]中说:统摄一切团体之道德,佛陀所最重之德目,即所谓摄事是也。盖摄事为众生互相团结之条件之义,依据其名称,当已知为对于团体之物。第一布施者,富者施贫者以财,贤者施愚者以法,由是团体之各员,互相扶助,有无相通,使团体生活,得向上圆满。第二爱语者,互以和悦之言,谈论慰藉,推而至于日常酬对之词亦属之。夫欲使团体融洽,固为不可缺之要素也。第三利行者,团体生活之利益。即顾全公益,以现今流行语言之,是为社会服务。第四同事者,自身同化于团体。即依从团体之规则及习惯而行动之义,盖团体德目中之最重要者,假使无此精神,则社会莫能成立为一团体矣。

太虚大师在《人生佛教》一书中说:在个人是由奉行五戒十善开始,渐而四摄六度,信解行证而成佛;同时每个人都要去服务社会,替社会谋利益,一方面以个人人格影响社会,服务人群;一方面合力净化社会,建设人间净土。

赵朴初居士提倡人间佛教的思想,就是“要奉行五戒、十善以净化自己,广修四摄、六度以利益人群。”觉光法师在“世界佛教论坛”上说:佛教有服务社会,开展慈善福利,推动社会救助的责任。慈悲为万善之基、众德之藏,慈悲精神是佛道之根本。佛教的教义教规,不仅有陶冶品性,净化思想的作用,并且在佛教伦理德目的指导下,投身社会公益事业。开展社会服务及慈善事业是佛教履行社会责任最具代表性和最直接的方式。佛教积极参与和促进社会事业发展,持续深入开展社会福利事业,不断扩大规模及受益层面,对推动社会救助、营造全民行善的氛围有良好的促进作用。

[1]《原始佛教》水野弘元着·郭忠生译。

[2] 《佛陀启示录》罗睺罗·化普乐 著;顾法严居士 译。

[3] 《五戒十十善》茗山法师着,原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当代着名高僧。

[4] 《佛光大辞典》中国台湾佛光山出版。

[5] 《清净道论》觉音造·叶均译。

[6] 《原始佛教思想论》木村泰贤着,欧阳瀚存译。


{返回 理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三论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下一篇:我对“商禅并重”浅议
 《维摩诘经》要义概述
 谈佛教的“三法印”说
 何时能归还佛教寺庙这块净土
 佛教与生态文明
 《中论》旁破外的意义
 从佛法对地震新的诠释
 “义学沙门”吉藏大师
 三论宗在中国佛教史上的地位及其影响
 佛教罪福之说
 「网络游戏杀人」是否有罪业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加行班小结 寿命无常三[栏目:达真堪布]
 安居第二十六日(二):为他人带来一个顺性的环境[栏目:慈法法师安居日授课·听课笔记]
 青春无常[栏目:索达吉堪布·微教言]
 般若摄颂释 第三十三课[栏目:般若摄颂释]
 受持八关斋戒的念佛人[栏目:体慧法师]
 持戒念佛[栏目:普寿寺僧众园地·修学体会]
 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 第一五四九卷[栏目:大方广佛华严经讲记·第十六集]
 我们要怎样「置心一处」呢?[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心法]
 谈因果 (净空法师)[栏目:基础佛理]
 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十九)第三集[栏目:善财童子参学报告·净空法师]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