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阿弥陀经》大意(慧净法师、净宗法师)
 
{返回 净土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892

《阿弥陀经》大意

编述者:慧净法师、净宗法师  

一、序说

何谓大意

前面讲了《无量寿经》大意、《观无量寿经》大意,今天继续简介《阿弥陀经》大意。这三部经是净土法门正依经典,净土法门的教理讲得再怎样高深玄妙,或者简单容易,都不可违背这三部经的宗旨,如果有所违背,稍有偏差,就不是净土法门了,甚至是外道了,所以,我们对这三部经的大意,一定要很明确地掌握。

所谓「大意」,古德用两句话来形容,也就是:

囊括始终,
冠戴初后。

这八个字初看不是很能明了,但是详细地想一想,就容易体会了。

「囊括始终」:所谓「囊」,就是布袋、布囊。桌子上的东西非常多,我们如果用手一样一样去拿,不好拿;如果通通把它们放在布袋里面,布袋口用绳子一绑,手一抓,桌上的东西就通通拿起来了,很简要,所以说「囊括始终」。「始终」即所有的,「始」即开始,「终」即终了,从一开始到最后,当然包括中间,通通在布袋里面,所以叫囊括、含括、概括。

「冠戴初后」:「冠」即帽子,帽子往头上一戴,我们的头发就不会散乱、向外露出来,就通通在帽子里面了,所以,一顶帽子能够含盖所有散乱的头发。不论最初的,还是最后的,也就是所有的,通通在帽子里面了,这叫做「冠戴初后」。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一样的。

把握大意的重要

「大意」,一部经从头到尾,好像份量很多,长篇累牍、不厌其烦,非常详细,高深玄妙地讲了很多,可是,它主要讲的是什么?在哪一段经文里面?如果能够把这一段引发出来,加以解释,即使这部经从头到尾不能够完全了解,可是也等于知道了、掌握了,因为,这部经着眼点无非就是在谈这个宗旨。

二、正说

《阿弥陀经》就是《观经》的流通分

我们讲这部《阿弥陀经》大意,自古以来都认为:《阿弥陀经》就是《观经》的流通分。

因为《观经》长篇累牍、不厌其烦地讲了十六观,可是到了最后,释迦牟尼佛好像天地大反转一样,一个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不流通、不付嘱十六观,却是付嘱、流通称念弥陀名号。这与前面那么长的经文所讲的十六观完全不一样,可见,讲十六观的目的不在于十六观,而是在于称名念佛。那么,这一个转弯就与《大经》的宗旨——第十八愿的「乃至十念」(注:平生之机,上尽一形;临终之机,下至十声)相吻合了。
《阿弥陀经》就是《观经》释迦牟尼佛付嘱阿难尊者流通下去的「称佛名号」的流通分。因为在《观经》,那一段文讲得很简要,没有详细地说明。详细说明的地方在哪里?就在这部《阿弥陀经》。

大意三点之一,赞极乐依正

《阿弥陀经》的大意有三点。

第一点,赞极乐依正。《阿弥陀经》最初在讲极乐世界的依报庄严、正报庄严。

目的是为了什么?为了让我们产生欣慕、向往的心;产生欣慕、向往的心,就有一种求生净土的愿。所以,目的在于让我们发愿求生极乐世界。

就好像《观无量寿经》,释迦牟尼佛讲十三种定观以及最后的三福九品,目的不是要我们去作十三种定观,也不在三福九品里面,目的是为了使我们欣慕极乐世界的庄严而最后去执持名号。

《阿弥陀经》也是一样,一开始讲了依报庄严、正报庄严,目的是引发我们对极乐世界的向往心、欢喜心,使我们求生极乐世界。

大意三点之二,示往生方法

好了,我们将来的目标、归宿是极乐世界,目标定下来之后,最重要的就是方法了。目标再怎样殊胜庄严、清净安乐、微妙香洁,可是,你没有办法到达,那也只是一种理想而已,跟我们完全没有关系。所以,这个方法最重要。

第二点,示往生方法。《阿弥陀经》第二个大意就是在说:往生极乐世界的方法。

要往生极乐世界,如果依我们在这里所修的,都是属于少善根、少福德因缘,这个不能往生;要往生那种高妙的报土,唯有执持名号。闻说阿弥陀佛之后,而执持名号,这个就是往生的方法,也就是《阿弥陀经》大意的第二点。

大意三点之三,六方诸佛证诚

第三点,六方诸佛证诚。《阿弥陀经》大意第三点,就是后面的六方诸佛证明、赞叹。

因为,这部《阿弥陀经》是释迦牟尼佛所宣说的,释迦牟尼佛怕我们十方众生疑心很重,单单祂一个人所讲的,我们不能信任,所以又举出六方(六方即是十方)诸佛来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讲的,以劝导我们信受,不要怀疑。

《阿弥陀经》大意就是这三点,当然,最重要的就在于「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一)赞极乐依正

下面对这三点,略微加以解释:

第一点:赞极乐依正。

这部《阿弥陀经》一开始,释迦牟尼佛无问自说地告诉舍利弗尊者说:

从是西方,
过十万亿佛土,
有世界名曰极乐。

在这个世界西方,有世界名叫极乐,这是指的方位。

彼土有佛,
号阿弥陀。

这是指出那个世界的主人。这就有了方位(地方)、有了主人这个形相。所以,净土法门最初建立在「指方立相」上,与一般圣道门所谓「自性弥陀,唯心净土」是截然不同的,这在《阿弥陀经》一开始就显现出来了。

何故名为极乐

那个世界为什么叫做极乐呢?所以,释迦牟尼佛又问舍利弗说:

彼土何故名为极乐?

这个国家为什么以「极乐」为名呢?为什么称为是「极乐」呢?

其国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
故名极乐。

很简略地解释极乐国名的意义。

「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我们如果不细细体会这八个字的内涵,就会将前面的「极乐世界」以及「阿弥陀佛」忽略过去,不认为是那么的可贵、重要,不认为跟我们有关系。如果细加理解,我们就会觉得「哎呀,太好了!太难得了!太令我们感觉无比庆幸、欢喜了!」为什么?「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佛教的目的,无非是在拔苦与乐,我们学佛的目的,也是为了解脱自己以及他人无量无边的痛苦,达到究竟涅槃、安乐。我们再怎样修行,即使是老修行,都不能达到这个目的。现在,阿弥陀佛的国土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的地方,所以,我们只要是真正体会「无有众苦,但受诸乐」,这种欣求极乐之心,就永远不会退转。

「无有众苦」,这个「苦」,简单说有三苦、五苦、八苦,推广起来,有无量无边的苦。一般都是以「八苦」来解说。「八苦」,我们都知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这八种苦,在极乐世界是完全没有的,没有众苦的,相反地,不但没有这些苦,而且受无边的喜乐。

极乐世界没有生苦

以下略解八苦:

生苦:极乐世界都是莲花化生,所以,没有像我们娑婆世界一样的「生苦」,在母胎里面十个月,母亲吃冷的东西,就感觉到寒冰地狱之苦;母亲吃热的东西,就感觉到热火地狱之苦。一出生的时候,虽然都忘记了,可是在当时,一呱呱堕地,就受寒风所吹,也是苦的。何况从生到老无不是苦,所以,人生是苦。释迦牟尼佛一开始说法就说「苦集灭道」,「苦」摆在第一位。

极乐世界没有老苦

老苦: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永远都像二十岁左右年轻健壮,不会衰老。我们这里有衰老之苦,那里没有衰老之苦,《无量寿经》说: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

颜貌端正,容色微妙,
非天非人。

既不是天上的天人,也不是我们人间的凡夫相。

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

是自然的「虚无之身、无极之体」,表示他们的身体不像我们这样,有几尺高、几寸宽、重量有多重,都已经超越了,等于是身体尽虚空、遍法界。虚空、法界有多大,他们的身体就有多大,尽虚空、遍法界都在他们的身心之内。所以,即使用神足通,来来去去,都不足以形容他们这一种在虚空中的广大与自由无碍,「皆受自然虚无之身,无极之体」,所以,极乐世界的众生没有老的现象。

极乐世界没有病苦

病苦:没有老,当然也没有病,《无量寿经》说:

设我得佛,国中菩萨,
不得金刚那罗延身者,不取正觉。

身体坚固如金刚,力气强大如那罗延神。所以,生、老、病在那里是没有的。

极乐世界没有死苦

死苦:死也是没有的,因为一旦往生极乐世界,就跟阿弥陀佛一样,都是无量寿,是超越时间的,是永恒存在的。

六道中最快乐的,就是天上的天众,但天人还是会死,寿命即使再长,时间一到,还是会死的,因为他不是无量寿,他的寿命不是真正永恒的、超越时间的。当他要死的时候,就有所谓天人的五衰相现。而极乐世界「非天非人」,既不是天,也不是人间,所以,那里根本没有这五衰相现,生老病死在极乐世界通通没有。

在座各位有一些都是上了年纪的人,上了年纪的人就会逐渐感受到衰老之苦,多少都会想到:「我若再年轻一点,如果没有病,能多活几年,那是多么幸运啊!」可是,这个是没办法的,唯有往生极乐世界,不求而自得。

极乐世界没有爱别离苦

爱别离苦:再来,爱别离苦。往生极乐世界的,自然没有生离死别,也就没有爱别离苦。

而且,往生到极乐世界,这一颗心都超越了,不会执着种种爱恨情仇、得失成败,而且也根本没有这些现象,所以,自然没有爱别离苦。不仅如此,往生极乐世界都是与诸上善人同聚一处,即使到十方世界去度众生,也好像并没有离开一样,所以没有爱别离苦。

因此,如果说夫妻恩爱、父子义重的话,我们就要告诉对方:

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才能永远相处,这种亲情才能够永恒长存。不然的话,都是各自随业流转,没办法永远在一起,因为每个人过去的业不一样,现在的业也不一样,一旦离开这个世间,就永远不可能再回头、再过世间的生活了;家庭再温暖,社会地位再高,人际关系再好,都不可能再回来了,这个世间一切的一切永远地离开了,毫无关系了。就好像梦,既然是醒了,梦中的苦乐都已经没有了。梦是幻化的,回想起来,世间也是一场大梦,也是幻化的。

《无量寿经》就说: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
独生独死,独去独来,
当行至趣,苦乐之地,
身自当之,无有代者。

这几句话很简短,但说明了世间的实相。

「人在世间,爱欲之中」:人与人之间,谁没有那种执着的爱欲呢?所以说「人在爱欲之中」,心有爱欲,面对的也是五欲的环境。

「独生独死,独去独来」:古德解释这句话说:我们每个人都是孤独的,分开固然是孤独的,即使相聚一处也是孤独的。这个很有意思、很奥妙。人即使同处一堂、住在一个家里,但是彼此都是各自孤独的。因为我的心意,对方不能理解;对方的心意,我们也不能理解,不能与他感同身受。所以,从生到死,没有不孤独的。死了之后,当然又各个随业流转去了,就更加孤独了。所谓的一时相聚,只不过是一时的因缘聚合而已。因缘总有离开的时侯,因缘离开,一切也就幻散了,不存在了。所以,从根本来讲,这个世间是一种空相,所谓「有」也是空相,因为这个「有」是一时的因缘;一时因缘,就不是本来就有的东西,就不可能在这期间不会变化,就不可能永恒存在。

唯有往生极乐世界,才没有这一切挂碍。所以,极乐世界没有爱别离苦。

极乐世界没有怨憎会苦

怨憎会苦:再一个即是怨憎会苦。不想见面的人,偶然碰面了,就会不舒服,但这样还好,如果不想见面的人,却是偏偏在一个屋檐下要相处、要过日子,那可想而知,日子很难过。可是,极乐世界就没有这种怨憎会的现象,到了那里,一颗心自然化解了瞋恨、嫉妒,都变成充满慈爱的心、毫无执着的心、为对方设想的心、疼爱对方的心。所以,要离开种种爱恨情仇,只有往生极乐世界。

极乐世界没有求不得苦

求不得苦:极乐世界更没有求不得苦。人生的愿望无量无边,但是往往都不能达到。各人福报不一样,有福报的人不求而自得,没有福报的人你怎么样地追求,到最后还是徒叹奈何、失望而归。因为世间的一切,都是过去的业所带来的、所形成的。你出生在哪个国家、生为谁的孩子、面貌是好看不好看、有智慧没智慧、将来跟谁结婚、生几个孩子、事业发达不发达、家庭美满不美满,都跟过去世有百分之百的关系。所以,释迦牟尼佛说:

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
欲知未来果,今生作者是。

要想知道我们过去是善还是恶、有没有修行,就检点我们这一辈子所受的是苦还是乐、有没有接近佛法、有没有学佛、学佛的道心是浓厚还是淡薄,这么一检点就知道了。那么,未来我们将往哪里去?就看我们这一辈子所做的是善事多还是恶事多。那即使善事多,还是在六道里面轮回。

如果我们一辈子都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信受弥陀救度的话,那就已经知道我们未来不是娑婆世界轮回的凡夫,而从现在开始就已经是极乐世界圣众之一了。

极乐世界没有求不得苦,极乐世界都是如意的境界,我们的心意想什么,就会显现出什么来,我们想要吃的、穿的、用的,想要任何东西,心念一动,自然就出现了,所以,极乐世界是如意的境界,没有求不得苦。

极乐世界没有五阴炽盛苦

五阴炽盛苦:这八苦最根本的,就是最后的五阴炽盛苦。之所以有前面七苦,就是因为有这个根本的五阴炽盛,如果五阴不炽盛的话,就不会感觉到前面的七苦。到极乐世界,每个人都证入涅槃,没有色受想行识的障碍来干扰我们的内心,因为都已经离开这五蕴的污染了,每个人、每个人都证入涅槃,都证入我们空无一物而又能够随意自在的佛性了,佛性就立刻现前了,所以说「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乐是与苦相对的,既然没有苦,也就没有所谓乐、不乐,这个「乐」也只是用来形容那种状态了,所谓「极乐世界」,就不得已在「乐」之上加一个「极」。
极乐世界约略来说,那个地方的众生「无有众苦,但受诸乐」,所以名为极乐。从环境上来讲,《阿弥陀经》一开始就说,有宝物所形成的七重栏楯、七重罗网、七重行树,都是种种宝。《阿弥陀经》虽然说是四宝,但其实是无量宝、不可思议的宝;而且都有七宝池,池中都有各种颜色的莲花;同时,上有七宝楼阁,下面是黄金铺地。我们世间的黄金是硬的、冰冷的,可是极乐世界的黄金是软的,而且是温暖的。
极乐世界又是「常作天乐」。「天」即殊胜、自然的意思,天乐是一种梵音,也就是说,我们一旦听了这个音乐,就能够烦恼消除、证悟菩提。不像我们世间的流行歌曲,或者轻音乐,有的是一种靡靡之音,不能使人安详,只能使人更加的动荡、浮燥。如果是佛门音乐的话,就可以逐渐地让我们烦燥的心安定下来,让我们体会到自性的一种寂静。佛门的梵呗听起来好像枯燥无味,但却是其味无穷,所以,能欣赏佛门梵呗的人,很容易跟自性接近。

极乐世界二六时中都有天花散落,同时又有各种奇妙杂色之鸟,在宣说妙法。即使风吹树动,也是说法。极乐世界的环境,没有一样不好的。从地面一直到天上,都是种种宝物庄严,而这些宝物庄严,使我们见色闻声,都能消除烦恼,都能证悟佛性。

依报就有这一种功能,而极乐世界的依报环境无非也是阿弥陀佛的悲愿所显而成的。

光明无量,故名阿弥陀

接下来释迦牟尼佛就介绍极乐世界的主人——阿弥陀佛。

这尊佛是怎样境界的佛呢?(《阿弥陀经》从头到尾只不过一千八百五十八个字,无论是介绍依报、介绍正报,或者是介绍往生的方法,都是简洁扼要的,所以,在这里仍然是简洁扼要的。)

阿弥陀佛是光明无量之佛,是光明佛,充满光明的,而且这个光明是无量的,这个无量的光明是无所障碍的。

前几天,净宗法师就给我讲说,这个光明所以能够无量,必须是有无碍之德,如果有所障碍的话,怎么能说是无量呢?就有限量了。我一听,觉得净宗法师的体悟非常好,真的是深入佛心了,阿弥陀佛光明无量,而且无所障碍,所以叫做阿弥陀佛。

善导大师是这样解释无量光、无碍光的弥陀光明之德的,善导大师说:

彼佛光明无量,
照十方国,无所障碍,
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
故名阿弥陀。

无量、无碍的光明,只是在寻找念佛的众生,同时,保护他、救度他、永不离开他,一直到他临终,一定要使他进入无量光明土——这就是「阿弥陀」的意义。

由这段话,我们可以知道,阿弥陀佛的存在,是为了什么而存在的呢?祂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救度念佛之人,「唯观念佛众生,摄取不舍」。修其他八万四千法门的,就不在弥陀光明的摄取之中,唯有称名念佛者,才在祂光明的摄取之中。

初看这种结论,似乎很狭隘、很狭窄,可是却有它的深义。因为弥陀的名号跟光明是一体的,所以,你称念祂的名号,自然跟祂的光明接触,在祂的光明之中,彼此互相溶入。

你既然不称祂的名号,当然就离开祂的光明了。所以,这就是很有意思的,也是值得我们深思的:我们是要离开弥陀的光明,还是要在弥陀的光明保护当中?

如果要在弥陀的光明保护当中的话,我们就要专称弥陀名号。

寿命无量,故名阿弥陀

释迦牟尼佛又介绍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也就是说阿弥陀佛是长寿佛。

这个「长寿佛」的「长」,不是长短的长,祂是无量的长,无量的长是绝对的长,超越时间的长,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佛。

单单地阿弥陀佛是无量寿佛,还不是真正阿弥陀佛的意义,而是:凡是发愿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也同样是无量寿,这就是阿弥陀佛的含义。

如果单单只是阿弥陀佛是无量寿,而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以及克念往生、尚未往生的众生不能同样得无量寿的话,那也不能成为阿弥陀。今天祂能成为阿弥陀,就是祂本身是无量寿,而往生去的人,以及将要往生去的人,也都是无量寿。

所以,虽然《阿弥陀经》里说「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似乎是极乐世界的人民,但详细推想起来,是含盖着将往生的人民。因为将往生的人,他一旦此世报尽的话,就不在六道里面受分段生死的果报。因为他是一个必定往生极乐世界的人,所以从现在算起,他已经得到了无量寿的身份了。

当然,每个人、每个人,他的果报体(亦即阿赖耶识)是没有生灭的。没有生灭,可是显现了生灭的现象,所以有分段生死,就是有生有死,不能证悟无生无死、不生不灭、三世常住的境界。

阿弥陀佛超越诸佛

阿弥陀佛本身以无量光与无量寿的无量,来含盖所有的无量。诸佛都有无量德,这无量德,阿弥陀佛以无量光寿就完全含盖了。

同时,诸佛有的,阿弥陀佛都有;阿弥陀佛有的,诸佛未必有。譬如说:救度十方众生,使十方众生平等往生成佛,这不是十方诸佛所有的,这唯有阿弥陀佛有。

所以,成为其他的诸佛,那是容易;成为阿弥陀佛这尊佛,就很困难。因此,阿弥陀佛的成佛是经过五劫思惟、兆载永劫积植菩萨无量德行而成的,道理就在这里。

极乐圣众

同时,往生极乐世界的声闻阿罗汉以及菩萨众,也同样是无量无边阿僧祇,数不清、算不完的多,这表示说,极乐世界都是圣人的境界,没有恶人,没有让我们学习坏习惯的那种可能。

虽然极乐世界有这些罗汉、菩萨的名称,这是为了使我们容易了解,才说有罗汉、有菩萨,其实,极乐圣众都获得跟阿弥陀佛同样的无量光、无量寿,那岂不是极乐世界人人都功德同佛?为什么阿弥陀佛才称为佛,而其他的不称为佛呢?因为一个世界只有一尊佛,其他圣众只能示现菩萨之身来庄严极乐世界。所以说,往生极乐世界的众生都是一生补处,而且这一生补处也是无量无边阿僧祇的多。因为往生的众生多,当然一生补处就多,往生有多少,一生补处就有多少,每个人都是一生补处。

既然是一生补处,就是表示他有佛的资格、佛的德能,只是没有那个位子而已。

《阿弥陀经》这样简洁地介绍了极乐世界的依、正二报。

(二)示往生方法

极乐世界既然这么殊胜、庄严、美妙、安乐,没有人听到而不想往生的,人人都想往生。那想往生,问题就来了,怎么样才能往生?

第二点:示往生方法

先明少善不生

大家对怎么样才能往生,一直烦恼着,而受了这个障碍,可是《阿弥陀经》已经非常清楚明白、简单扼要地告诉我们说:

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

意思即是说:以我们凡夫在娑婆世界所修的八宗里面、八万四千法门当中,无论你修哪一宗、哪一个法门,只要是依靠你自己的力量所修的,都是少善根、少福德,这个不能往生。

所以,不是靠我们在这里所修的功德来祈求往生,不是的!那么,在哪里呢?下面一句即是解答。

次示持名得生

释迦牟尼佛说:

若有善男子、善女人,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
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
一心不乱。

这就是往生的方法。

只是有人看了这段经文,往往误解了它的意义,那么,即使释迦牟尼佛说得再清楚,也等于没说,我们看了再多遍,也等于没有看到。

什么叫做「闻说阿弥陀佛」

什么叫做「闻说阿弥陀佛」?

「闻」,有两个层次:

一个层次是以我们的耳朵,或者是以我们的眼睛来接受这个教理叫做闻。比如说以我们的耳朵听闻法师或录音带讲这个教法就是闻;我们不只是耳朵闻,眼睛看这个法门的经书、教理也是闻。

「闻」,闻什么?是闻人家所说的阿弥陀佛,那「阿弥陀佛」四个字,不只是听他讲了这四个字,而是这四个字的原理。听他讲阿弥陀佛的生起本末、来龙去脉,为什么会有这四个字、为什么会有阿弥陀佛的存在、祂是为什么而存在的、存在的目的是什么、祂的存在与我们有什么关系,听闻了这些道理叫做闻。

「听闻」,或许有的人只是一种观念上的理解,而没有真正纳入内心。所以,第二个层次的「闻」,是:阿弥陀佛的慈悲,进入内心,打破我们长久以来的疑心,这个就是闻,这种闻才是真闻。

第一个闻是浮浅的,眼根看书,耳根听讲座,六根对六尘而生六识。

第二种闻也可以说深入内心第八阿赖耶识,成为我们永恒不变的种子,打破阿赖耶识里面存在的疑情、疑心、二心。所谓「疑情」、所谓「疑心」、所谓「二心」、所谓「自力」,名词虽有不同,意义都是一样的。第二种闻是真正的闻,这种闻就是信

所以,这一段话跟《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成就文所说的「闻其名号,信心欢喜」意思一样,文字也差不多。「闻说阿弥陀佛」就是「闻其名号」;「执持名号」就是「信心欢喜」。

什么叫做「执持名号」

阿弥陀佛的慈悲真正体悟在心中的那一种状态,就是「执持名号」。闻说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的名号领纳在心中,就是「执持名号」。

这个「执持」,如果是东西,我们就要用手去拿(所以「执持」有提手旁),可是,阿弥陀佛是无形、无相、无颜色、眼睛看不到、耳朵听不到、手抓不到,像这一种,我们要以心去领受。

以心去领受的时候,才会知道,我们时时看到阿弥陀佛、听到阿弥陀佛,可是从来都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从现在才晓得,阿弥陀佛十劫以来都在呼唤我们,都在我们六根门头放光动地,可是我们都不知道),迷而不悟,疑而不信,所以,经典上说这种人是「无眼人」,是「无耳人」。我们自古以来,十劫当中都是无眼人、无耳人。

所以,真正的「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就是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信受阿弥陀佛的救度,就是「执持名号」,就是「闻说阿弥陀佛」。

阿弥陀佛要救度我们的那一种主动、平等无差别的悲心,触动我们的内心,当下我们内心的疑云消除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弯了,疑心成为信心了,成为弥陀慈悲了,这种叫做「执持名号」。

什么叫做「一心不乱」

我们领纳名号于心中,而执持名号,这一种心理状态是一辈子都不会消失的,贯彻到临终的。因此《阿弥陀经》就说:若一日、若二日、若三、四、五、六、七日,后面应该是若一年、若七年、若七十年,尽一辈子,这一种心不会再动乱、再改变了,所以叫「一心不乱」。

领纳阿弥陀佛的慈悲在心中,即使人家说「这个法门好,那个法门高妙,当下有某种灵验」,你不会稀奇了,因为你体会到阿弥陀佛的慈悲,宇宙当中诸佛虽多,法门虽不少,唯有阿弥陀佛这一法,才是真正能救度自己的,是自己的生命,是自己所最需要的。你不会因为人家外面说什么,你就乱了、有二心了,就想去学了。所以,「一心不乱」就是信心不动乱的意思。

自己烦恼来了,不应该想的想了,不应该说的说了,不应该做的也做了,烦恼来了,「糟糕了,我这种心怎么会往生呢?阿弥陀佛怎么会救我?」不会有这种念头,所以,不受内心烦恼之动乱。晓得:「阿弥陀佛之存在,本来就是要救度我这种众生,这种众生有这种念头,阿弥陀佛本来是知道的,也因为知道才要救度,我有这种心也是凡夫的无奈。」所以,不会因为有这种心而对阿弥陀佛的救度产生怀疑,有怀疑就不是「一心不乱」了,就乱了,就有二心了。

只是,我们这种烦恼众生起了不应该起的念头的时候,内心并不是沾沾自喜,向人家自傲地说:「因为有阿弥陀佛的救度,我可以任性为所欲为。」——绝不是!倒是有一种惭愧的心、感恩的心、柔软的心。因为我们学佛必定是知道善有善报、恶有恶报,要弃恶行善,诸恶莫作,众善奉行。可是反观自己,行善有心,但是行善无力,修行有心,力不自由。好了,问题就摆在眼前了。生死事大,无常迅速,如果现在一口气不来,岂不是误此大事而堕落地狱!

最后的安慰、最稳的靠山

善导大师以「二河白道」形容我们每一位的内心。我们每一位每一位的内心无非是水、火二河的现象。水,汹涌澎湃;火,燃烧猛烈,我们的贪瞋痴也是这个样子。能够不受这个水、火所影响、所牵引的,就是阿弥陀佛的救度。我们既然内心听闻到了弥陀的呼唤,听闻到了弥陀的保证救度之声,纳入心中,我们就不会因为有这个水、火而产生惶恐了。如果没有弥陀的救度、没有弥陀的保证,我们时时刻刻都在惶恐不安,常常在忏悔,又常常在犯,犯了又忏,忏了又犯,到最后无可奈何,不晓得要怎么办了。我想,修行人都有这种心路历程吧。

所以,阿弥陀佛是我们最后的安慰、最稳的靠山。阿弥陀佛像一只拐杖,让我们扶持;阿弥陀佛像侍者,在旁边伺候着我们,看护着我们;阿弥陀佛像一条船,让我们从此岸到彼岸;阿弥陀佛像黑暗中的光明,照亮我们的前程;像十字路口的指南针,指引我们的方向;像一只宝剑,斩除我们的疑惑;像一位猛将,破除我们心中的地狱果报。所以释迦牟尼佛才说,要「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这个是往生之因。

什么是「少善根少福德」

如果依我们在这里所修的诸善万行、三学六度等,跟阿弥陀佛名号功德来比,那就是少善根、少福德。

人与人来比,就有谁修行高、谁修行低,谁有功德、谁没有功德,可是如果把这些与阿弥陀佛名号相比,就不足为论了。

好比在黑暗的房子里面,我们如果有一支蜡烛,就觉得很光亮了;可是现在都有日光灯,日光灯一点,蜡烛的光就消失了;但是面对太阳,日光灯的光也就没有了;太阳的光明一碰到阿弥陀佛的无量光,太阳的光明又会怎么样呢?

《无量寿经》形容说:

日月之光,
犹如聚墨。

好像凝聚在一块儿的黑墨一样,没有了光明——并不是没有了光明,是因为阿弥陀佛的光明太亮了,使它好像看不见了,当下融入阿弥陀佛的光明之中。

所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就是:我们在世间所累积的种种功德,来跟阿弥陀佛相比就少了。

「南无阿弥陀佛」就是多善根福德、大善根福德、殊胜的善根福德、绝对的善根福德、圆满的善根福德。

善导大师释「少善根福德因缘」

极乐世界是阿弥陀佛名号所示现的,那我们不依据这句名号,怎么能够进入祂名号的国土呢?

因为这句名号是涅槃的,祂的国土也是涅槃的国土。因此,善导大师就用一首偈子来解释《阿弥陀经》这段经文。善导大师解释「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同时解释「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是怎样解释的呢?

偈云:

极乐无为涅槃界,
随缘杂善恐难生,
故使如来选要法,
教念弥陀专复专。

极乐是「无为涅槃」的境界

善导大师解释说:极乐无为的境界是个涅槃的境界。「无为」就是离开人的造作。「涅槃」,「涅」即不生,「槃」即不灭,不生不灭,也就是无为的意思。有造作,就有生灭,有生灭,就不是真理,因为涅槃即是不生不灭,所以叫真理。凡有生灭的,就不是真理。若有一个东西存在,这个东西一定是因缘和合的。

所以,涅槃离开我们人的盘算、筹量、计度,这种涅槃境界是不可思、不可议、不可称、不可说的。

「随缘杂善」不能往生

我们要往生这种不可思议、不可称说的境界,如果依我们自己所修的,怎么能够进去呢?因果不相吻合。我们所作的修行,如果不是三轮体空,那通通是有漏的,善导大师名之为「杂毒之善、虚假之行」,不能说是真实的。

那真实在哪里?「南无阿弥陀佛」六个字的本身就是真实

「极乐无为涅槃界,随缘杂善恐难生」:什么叫做「随缘」呢?各人随他自己的缘份,就叫随缘。譬如说,学密宗的,把学密的功德回向往生,这就是随学密宗的缘;学禅的,就以禅的境界回向往生;学天台的,以一心三观回向往生;学华严的,以一念十法界观回向往生;学唯识的,以五重唯识观回向往生。你随各宗各派所学的种种法,都是「杂」,因为各不一样,所以叫做「杂」,这叫「随缘杂善」。善导大师说,要往生涅槃的极乐世界,「随缘杂善恐难生」,「恐」,即不可能的意思,是不可能往生的,因为因果不相吻合

劝专念名号往生

那要怎么样才能往生呢?

「故使如来选要法」:释迦牟尼佛在《阿弥陀经》里开示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最根本的法,叫做「要法」,就是「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也就是「故使如来选要法,教念弥陀专复专」:释迦牟尼佛劝导我们要称念弥陀的名号,称念弥陀的名号要专。所谓「专」,即一心。「专复专」:专,又再专。

「专复专」的第一重意义:殷重叮咛

「专复专」有三重意义。

第一重意义,就是殷勤之义,即是:因为这件事情非常重要,恐怕你忘记,恐怕不够周详,所以一次不够,还要第二次,第二次不够,还要第三次,一而再、再而三地叮咛,非常殷重。

「专复专」的第二重意义:舍杂归正

第二重意义,前面这个「专」,表示你要舍去五种杂行,要专修五正行,这叫「专」。然后,「复专」的「专」字,是五正行之中要你专依正定业,专称佛名。其他的四种助业,是让你专依正定业而开展、施设的,目的不在这四种助业。这四种助业开展的目的,是为了让我们能够体悟一向专念弥陀名号而设的。如果已经体悟到应该一向专念弥陀名号,岂不是这四种助业都融入称念名号当中了?所以,后面这个「专」,就是搁置四种助业,而依正定业的称名,就有这种含义。

什么叫做「四种助业融入正定业」呢?就是说,我们平常的时候都会规定自己诵经,要诵几部,要静坐观想极乐世界,同时要礼拜,要作几拜,同时时常作赞叹供养,可是现在知道说:「哎呀!原来单单称念六字名号,就是阿弥陀佛的本愿、往生的正因,没有什么缺少了。」我们即使读经(当然还是要专依净土三部经),而这净土三部经在说什么?在说「乃至十念」的称名念佛,那我们依教奉行之后,岂不是就要去「乃至十念」——即是去一心称名?所以,诵经的当下,也会说「来念佛吧」,而想到念佛。同样地,观想、礼拜、赞叹供养都一样,来念佛吧!所以,都融入这一句名号之中了。

所以,「专复专」就有一种舍杂行、归正行,搁助业、专正定业的意思。

「专复专」的第三重意义:一心一行

第三重含义,前面的「专」,即专于一行——称念「南无阿弥陀佛」;后面的专,即专于一心,一心无二心。这个一心无二心,即信心不怀疑。称念这句名号,不论你是平生闻法,上尽一辈子的称名,还是临终闻法,下至十声、五声、一声、一念的称名,都绝对往生极乐世界,这种信心叫做「专复专」。

所以,第三重含义,有「一行一心」的意思。

同时,又有「一心一行」的意思。前面的「专」,就是信受弥陀的救度不怀疑,领受弥陀的救度在心中,之后即是像善导大师所讲的:

一向专称弥陀佛名。

所以,最后就专于这一行。最后专于这一行的话,甚至是超越了前面所谓的信疑、迷悟、自力他力,二六时中,一出口即「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以前所谓的信疑、自他二力,都是初门初机、最初阶段,现在二六时中就是一句名号,何况信愿行等,六字名号里面无不具足。

所以,「专复专」就有这么深妙的意味。

善导大师是弥陀化现,开示净土法门总是有重重无尽的含义。

善导大师这样解释「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若一日……若七日,一心不乱」,就很合乎第十八愿的内涵。

称名念佛是弥陀本怀、往生正因

善导大师解释说:

弘誓多门四十八,
偏标念佛最为亲。

意思是说:阿弥陀佛所发的广大誓愿有四十八愿,但是其中的第十八愿是与阿弥陀佛本身最亲近的,不疏离的。第十八愿说「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这「乃至十念」的念佛是第十八愿,与阿弥陀佛最亲最近,是阿弥陀佛的本怀,是往生极乐世界的正因,所以说「偏标念佛最为亲」。四十八愿当中,只有第十八愿是举出念佛,其他四十七愿并没有提出「乃至十念」的念佛。

善导大师又说:

唯有念佛蒙光摄,
当知本愿最为强。

只有称名念佛的众生,才受到阿弥陀佛慈悲光明的摄护,如果不是称名念佛,就没有。所以说:「唯有念佛」。

「唯有念佛蒙光摄」,为什么会是这个样子呢?因为「本愿最为强」,念佛往生的本愿是个强缘——最大的、最有力的缘。

上面所讲的就是《阿弥陀经》大意第二点:往生之方法。

(三)六方诸佛证诚

第三点:六方诸佛证诚。我们疑心很重,单单释迦牟尼佛所说,或许还不能相信,现在十方诸佛都伸出了广长舌,覆盖了三千大千世界,殷勤恳切地证诚此事。

善导大师释诸佛证诚

善导大师在《观念法门》里面,对六方诸佛来赞扬、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真实不虚,这样说:如果我们念佛而不能往生极乐世界,那就表示十方诸佛所证诚的也是虚假的,如果是这样的话,现在十方诸佛的舌头都要烂掉。

佛无虚言,佛因为无有虚言,所以,舌头才能覆盖三千大千世界,现在佛所证明的「众生称念,必得往生」却是虚假的,那这个舌头还能存在吗?

疑之罪

这样推演开来的话,如果我们怀疑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众生称念,必得往生」的执持名号,那我们不只是怀疑释迦牟尼佛,而且怀疑阿弥陀佛的誓愿,同时也是怀疑十方诸佛的赞叹、证明。这样的话,等于是把十方诸佛的舌头看成是烂的。所以,我们怀疑释迦牟尼佛的话,等于是拿一把刀,割断了十方诸佛的舌头。

信之德

反过来,我们如果相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这个法门,那不只是信受弥陀救度,而且也是信受十方三世诸佛所说。既然是相信十方三世诸佛所说,也就是相信一切的法。因为一切的法都是十方三世诸佛所说的,一切的法都引导我们来信受弥陀救度。既能相信一切的法,也就能相信一切的菩萨,那等于是相信一切三宝。

所以,信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执持名号,一心不乱,即得往生」的法门,这种信心非常的广大。

三、总结

三经一致,念佛往生

《阿弥陀经》很短,它的大意有三点。

第一点:经文最初开示极乐依正庄严,引起我们欣慕、向往、求生的心。

第二点:既然引起我们欣慕、向往、求生的心了,那求生的方法在哪里呢?求生的方法,先告诉我们不能往生的是什么,再告诉我们能够往生的又是什么:不能往生的,就是我们每一个众生在此娑婆世界自己所修的三学六度、诸善万行。简单来讲,就是《观经》前面所讲的定善散善,这个不能往生。能够往生的是什么?就是:一向称名念佛,就必定能够往生。

第三点:十方诸佛都出来证明。十方诸佛之所以出来证明,背后有种种原因,不过主要的,是要消除我们的疑问。

《阿弥陀经》的大意就是这几点,最重要的就是第二点:执持名号。执持名号,就是《观经》所讲的「持无量寿佛名」,善导大师所解释的「一向专称弥陀佛名」,同时也是《无量寿经》第十八愿所讲的「乃至十念」。

不可误解「乃至十念」

「乃至十念」,有人误解为只要十声念佛、不用十一声;如果念了九声,那也不行,缺少一声。这是完全错误的,完全忽略了上面的「乃至」两个字。

因为是「乃至」十念,并不是说固定十念、唯有十念,并不是这样。所以「乃至」与「若一日……若七日」的「若」字一样的意思,乃至十声、乃至五声、乃至一声一念;乃至十一声、乃至二十声、乃至百千万亿声,也就是说:从你信顺愿生的当下,一直到临命终时,都是称名念佛,这就是「乃至十念」。

中阴身也救度

这种众生已经在阿弥陀佛光明的保护摄取当中,临命终时就一定往生极乐世界,不经过中阴身。

前几天也解释过中阴身是什么现象。念佛的人,平生信受弥陀救度,或者临命终时断气的那个时候才信受弥陀救度,都当下往生极乐世界,不经过中阴身。既然经过中阴身的话,表示他还没有往生,之所以他还没有往生,就是生前没有信受弥陀救度,或者是没有一向专称弥陀佛名,所以才经过中阴身。

那么,经过中阴身,阿弥陀佛是不是就不救度他了呢?不是的,阿弥陀佛要救度十方众生,十方众生当然也包括中阴身了。
那如何使中阴身有这个缘来接受弥陀救度呢?这要靠在生的人把握中阴的时期,为他开示阿弥陀佛的救度法门,同时,在他的身边称念这一句名号,让他能够听闻到,这样的话,照样也能往生极乐世界。

三经一致——称名念佛,往生极乐

净土三部经所讲的,称名念佛是一致的。并不是说这部经讲这个法门,那部经讲那个法门,那就有差别、不一致了。

所以,我们净土法门是一致的法门。通通在讲弥陀的救度、我们的信念——信受救度,称念名号。

《阿弥陀经》大意简要解释到这里。


{返回 净土宗文集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往生论注》大意(慧净法师、净宗法师)
下一篇:《观无量寿经》大意(慧净法师、净宗法师)
 《观经》及《观经四帖疏》要点(上)(释明灯集述)
 龙舒净土文
 媒体在净土法门弘传中的作用(释禅悟)
 祖师念佛法语节要(心莲)
 袁宏道净土归趣略析(周齐)
 谈谈印光法师的“念佛三昧”
 论净土宗的四大特色(于海波)
 净空法师之精要十念法
 超越苦痛——苦中之妙义(修学般舟三昧念佛法门)
 佛无条件救度的譬喻(慧净法师)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10.猕猴模仿造塔寺[栏目:动物的故事]
 略述三论宗“二谛”观(理净)[栏目:三论宗文集]
 初机学佛必备基本知见 (诺那华藏精舍编辑室著)[栏目:基础佛理]
 《佛说离睡经》 归纳十种离睡之法[栏目:精进]
 归仁[栏目:僧诗句集]
 向生死根株处蓦直念去——读书杂记[栏目:明奘法师]
 佛法 世间法 Buddha Dharma Worldly Dharma[栏目:佛教文章·中英文双语阅读 Buddhist Article · Bilingual Reading]
 修行的精华[栏目:上师讲故事]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