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香光 · 显密文库 · 手机站]
fowap.goodweb.net.cn
{返回首页}


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正行与杂行(三)
 
{返回 慧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点击:3056

正行与杂行(三)
 

       各位同修:南无阿弥陀佛!

念佛法要

       在还没有讨论之前,我想再次的对我们每一天念佛所要注意的地方,再做个说明、强调。

       第一就是我们执引磬的人,以引磬来领导大众念佛,本身要注意的事。一开始念六句,哪六句呢?就是「正身,端坐,闭目,专心,念佛,开怀畅念!」为什么要念这六句呢?是有用意的。既然是有用意,就应该掌握要领,不然就失去念那六句的意义了。念的时候,要注意稳定度,因为念这六句的目的,主要是让大众摄心,使大家能够因为听到这六句,自自然然的身心端正、静定下来。所以我们念的时候,要不徐不急,不快不慢,本身要有稳定力,才能够稳定大家。至于念法,我来念一遍,并不是说我念的就是最好的,只是大家互相熏习学习参考:「正身──端坐──闭目──专心──念佛──开怀畅念!」这样一句一句,有稳定力;如果一开始就「正身端坐闭目专心念佛」(快念),就没有摄受力。到最后回向,也是不可以因为已经要结束了,就草草了之,还是以郑重之心来念,念的调还是一样:「愿以此功德,平等施一切,同发菩提心,往生安乐国。南无阿弥陀佛!」也是一样,一字一字、一句一句,不徐不速、稳定的念下去。这样大家的心情气氛就会感觉到不一样,这是有关执引磬方面的。

       其次,我们各位同修、莲友,所要注意的是什么?就是随着引磬的速度念,引罄快就快,引罄慢就慢;但最好是自己一方面念,同时也要一方面听。我以前一开始就强调「十念记数」,「十念记数」并不是说每一个人都要去记这十句,是随每个人各自当下的心情、心境,五句、二句也可以,但总之就是要一方面念,一方面听。因为一方面念一方面听,能够摄心专注,比较少妄想、杂念;少妄想杂念,这样一枝香两枝香念下来,会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时间已经到了,要回向了。这样的话,心就会感受到一种寂静的法喜,一直这样念下来,会觉得神清气爽,心神怡悦。就是因为当下很专心的听,没有杂念想到其它的事情,或者让其它的事情进入内心;始终都是听自己所念的,也就是自念自听,听自己所念的,别人所念的我们不要去管,这样念下来会觉得时间很快,而不会一直注意时钟,感觉时间老是还没到,这就表示有杂想妄念,有点不耐烦了。

       执引磬的人在交接时,接的人,要随着前面引磬声音的快慢大小交接,它大声就大声,小声就小声,快就快,慢就慢。等我们接过来之后,我们如果觉得太大声就调回小声,太小声就调为大声,太快就调慢,太慢就调快,但都是在无形当中去调整,让大众不觉得是在交接,交接于不知不觉之间,这是要有技巧的,我们不一定能做得很好,但总之尽量朝这个方向努力。

       念佛为什么有这些要求?虽然阿弥陀佛说,你只要念佛,就必定接引往生极乐世界,并不需要其它的条件;这只是我们对自己的要求,既然这段时间让我们念佛,那么我们就好好的来念佛,较不会一方面念,一方面杂想妄念很多,既然要这样,就要有一点点要领。所以自念自听,是一种要领,但并不是说自念自听了,你所有杂念妄想就没有了,倒不是;只是粗的妄想杂念没有了,还剩下细的妄想杂念。细的妄想杂念是没办法消除的,能够消除微细的妄想杂念,那几乎可以入定了,不过只要没有粗的妄想杂念,也能感受到那一份安详、寂静的法喜。那么,有了这一份体会,自然就会把它应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上;我们生活上往往有顺境、逆境,有种种挫折、人我是非、称讥毁誉等等,体会到那一种心境之后,这些人我是非、称讥毁誉,就不会那么的执着,会以平常心看待,比较淡然处之、不以为意。

       接着,我们来研讨我们手中这一张讲稿(见附录一),这一张讲稿还是延续着前二次而来的,第一次主要是介绍我们的宗祖善导大师的其人其事,第二次是介绍这张讲稿第一页的内容,今天继续来研讨第二页,因为今天有几位是前二次没有来的,我先从第一页再把它念一遍:

宗祖善导大师《观经疏》(散善义)「就行立信」之释,说明往生净土之行有「正行」与「杂行」,其文如下:

「就行立信」者,然行有二种: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何者是也?
一心专读诵此《观经》、《弥陀经》、《无量寿经》等。
一心专注思想、观察、忆念彼国二报庄严。
若礼,即一心专礼彼佛。
若口称,即一心专称彼佛。
若赞叹供养,即一心专赞叹供养。
是名为正。又就此正中,复有二种:
一者「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若修前正助二行,心常亲近,忆念不断,名为无间也。
若行后杂行,即心常间断,虽可回向得生,众名疏杂之行也。
此文有二意:一明「往生行相」,二判「二行得失」。

一、往生行相
「往生行相」者,依大师之意,往生之行虽多,大分为二:一者「正行」,二者「杂行」。

1.五正行
正行有五种,名为「五正行」,即是「读、观、礼、称、赞」,亦即:一读诵正行,二观想正行,三礼拜正行,四称名正行,五赞供正行。

       上次研讨到下面这张表格,这张表格将五种正行以表格的方式列出来,让我们能够一目了然:

     

五正行

   善导大师对五种正行的排列,是有它的顺序的。

    读诵:第一就是“读诵”,我们之所以了解这个法门,对它产生兴趣,往往一开始就是读诵。如果不是读诵,就是看了介绍这个法门的书,或者是听了人家介绍这个法门。不管是眼睛去看、耳朵去听 ── 眼睛看,是直接读诵;耳朵听人家介绍,是间接读诵,总之开始先有读诵,然后才有其他四种。听人家讲解也好,看有关介绍的书也好,最后自己总会想直接去研读原典,这样就会进入“读诵正行”。

    观想:至于要读诵,与其在其他地方读诵经典,总觉得在佛前读诵经典比较虔诚恭敬,跟佛也容易感应道交。我们读诵的内容是净土三经 ──《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阿弥陀经》,这三部经内容是一致的,都是在形容极乐世界的庄严,解说阿弥陀佛的悲心。因此不知不觉,眼睛看到哪里,心中就会想到哪里,所以就进入“观想正行”── 想像极乐世界的依正庄严。

    礼拜:依报庄严就是极乐世界:想像极乐世界是如此的微妙、清净、庄严,让我们产生欣慕之情,而起愿生之心。正报庄严就是阿弥陀佛的真身:想像阿弥陀佛大慈大悲,为众生怎么样的发愿,怎么样的修行,愿跟行成就了,才完成了我们所归宿的这么清净庄严的极乐世界,也完成我们从娑婆到极乐世界的资粮功德 ── 也就是这句名号。此时对于阿弥陀佛的慈悲、伟大,就会打从心底一方面钦敬,一方面感恩,而不知不觉的就五体投地在佛前膜拜顶礼,这就是进入了“礼拜正行”。

    称名:通过读诵,就晓得极乐世界是“无有众苦,但受诸乐”,产生愿生之心;同时通过读诵,就晓得“乃至十念,必定往生”,闻说阿弥陀佛,就要执持名号,因此就进入了第四“称名正行”。

    赞供:对阿弥陀佛感恩戴德,所以会赞叹阿弥陀佛,也会以香、花、灯、果种种供品来供养阿弥陀佛── 第五“赞供正行”。这是五种正行的一种顺序排列。

五正行依净土三经而立

    接下来,我们来看第二张第一行:

何故此五种行名为“正行”?大师如是说:

言“正行”者,专依往生经行行者,是名正行。

亦即此五种正行是纯依“往生经”(净土三经)所说之行而行,是往生弥陀净土纯正直接之行故。

    这五种行为什么会被称为正行,必须要有根据,因为正行是绝对能够往生极乐世界的。各宗各派最根本的修行方法都必须要依据经典,同样的,对于往生极乐世界方法的认定,是非常重要的,不可以漫无标准没有根据,一定要有所根据,而所根据的必须是圣言量 ── 也就是佛所说,如果不依佛所说,所谓“离经一字,便同魔说”。所以这里所说的正行,是专依经典而立;而经典之中,各宗各派,都有它正依的经典,而我们净土法门所正依的经典,就是“往生经”。在释迦牟尼佛所说的八万四千法门当中,谈到极乐净土、阿弥陀佛的经典,有二百部左右;可以说释迦牟尼佛最后时时处处,都在提示众生,要众生念佛往生极乐世界。在那么多的经典当中,纯粹从头到尾都是在解释极乐世界、阐扬阿弥陀佛的慈悲伟大的经典,就只有这净土三经,所以这净土三经,就是我们的往生经。

    这五种正行,是依据这净土三经里面所说的方法而立的往生之行,所以依这个方法去实践,就是正行。所谓“正行”就是于往生弥陀净土是纯正的、直接的、快速而又决定性的方法,而不是不定性而又缓慢的;缓慢不定性,恐怕不能到达。就如一般所谓的正牌和杂牌,只有正牌才能使用、才能过关,如果不是正牌是杂牌,就过不了关 ── 不能往生极乐世界。

称名念佛是正定业

    请再看讲稿:

又,此五种正行之中,亦分为“正业”与“助业”两种。
“正业”即是五正行中第四之称名念佛,名为“正定业”。

    也就是说五种正行,展开来是五种,合起来是两种──“正业”与“助业”。既是“正定业”,并不是“不定业”,也不是“邪定业”,表示它是最纯的、并不是不纯的,百分之百必定往生的行业,所以称为“正定业”。

法然上人信心开发因缘

大师云:
一心专念,弥陀名号,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
念念不舍者,是名正定之业,顺彼佛愿故。

    这一段文,在日本的净土门来讲,不管各流各派各系都是最有名的,而且也是最重要的,因为日本净土宗的开宗祖师法然上人── 他在当时是被公认为智慧第一,是智如文殊菩萨,又是势至菩萨所示现再来的,之所以会开创净土宗,跟这一段文有百分之百的关系。

    法然上人的出家,并不是为了出家而出家,并不是为了求佛教的学问、哲理而出家,或者是为了做一位讲经说法的大法师而出家 ── 不是,他是为了追究宇宙人生的真理,了脱生死轮回,为了学佛、成佛而出家的。了脱生死轮回都已经不容易了,何况成佛,所以法然上人也是经过满长一段期间内心的苦闷,也就是说他智慧、头脑很好,对各宗各派都能理解,对大藏经也已经看过五遍了,但还没有看出任何的人── 不管出家、在家,有智慧、没智慧,会修行、不会修行,是善、是恶统统都能够解脱成佛的法门,阅藏五遍还没有看到。但是这一段文,就是打动他的心,虽然还没有完全了解这一段文是他所要寻找的,但是对这一段文已经眼睛一亮了,所以他阅藏五遍之后,特地又对这部《观经四帖疏》重看三遍,最后就完全对这段文眼睛开了。也就是他领悟到只要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不管行住坐卧,不管时间长短,也不管出家、在家,根器高、根器低,都能够依靠阿弥陀佛的愿力往生极乐世界,看到这一段文的时候,已经是很晚了,传记说他看到这段文是高声念佛,大声念佛,落泪千行,悲欣交集,感动涕零。

    这一段文在我们的《唐朝高僧善导大师》这本书里面有扼要的解释,谈到这里,就想到这句“南无阿弥陀佛”,一心专念这句弥陀名号,是以什么心情来念呢?像法然上人当初的心情是,已经深夜了,附近没有人,他打自内心大声的念佛,铿锵有力的、字字清晰、句句分明的在念这句佛号,可以想像当初他找到这段文,晓得只要念佛便能够脱离六道生死轮回,而到极乐世界快速成就佛果,那个时候可以想像他是全副身心、生命,全身的细胞都在念佛。所以我们所念的这个调,是可以跟法然上人当时的心境相应的,我们的“南无阿弥陀佛”,可以说是铿锵有力,是打从我们心底流露出来的。我们念这一句佛号前二字“南无 (ㄇˊㄛ)” 这两个字就念平声、第二声;若念“南无(.ㄇㄛ── 轻声)阿弥陀佛”也是可以,但是比较来讲,念“南无(ㄇˊㄛ)”比较好听,而且觉得比较有气势、有力量,但如果念疲累了,不知不觉这个声音就会降低了,当然是无所谓,也是可以,但是念“南无 (ㄇˊㄛ)”比较好。第二字是平声,第一字有时候我都是念得比较高“南(ㄋㄚ)无”,但是不一定每一个人都能念这么高,念“南(ㄋㄚ ── 稍低音)无(ㄇˊㄛ)阿弥陀佛”就可以了。“南(ㄋㄚ── 稍低音)无(ㄇˊㄛ)”是比较轻,“南(ㄋㄚ)无(ㄇˊㄛ)”是比较高,高是稍稍有一点费力,不过可以随大家的心情念。

正定业有二义

    法然上人看到了这段文字眼睛一亮,他心中的疑云当下就完全烟消云散了,也就是说他的疑惑、他心中的黑暗被这段文字放光所消除了,所以他就舍掉了种种观念、种种行门,为往生极乐世界,他只专称这句名号,同时也逐渐形成开创净土宗的一个机缘,所以这一段文字对他们来讲,是开宗立教的来源,所以这一段也是备受重视。其实这段文的涵义很简单,我们只要从字面上去了解,也就能够掌握了,如果要更详细的话,请翻开这本《唐朝高僧善导大师》九十七页 (《善导大师全集》730页):

“正定业”有二义,即“正选定之业”,与“正决定之业”。前者是就弥陀而言的,弥陀于二百一十亿的诸佛誓愿中选舍一切诸行,不为众生往生之因愿;独选定念佛一行,作为众生往生之因愿,故名为正选定之业。后者是就众生而言,众生信顺此愿 (就是第十八愿),称名念佛,则往生决定,故名为正决定之业。

    所以这“正定业”有从佛那边来讲,也有从我们众生这边来讲。从阿弥陀佛那边来讲,是阿弥陀佛选择念佛作为往生的正因,而不选择念佛以外的种种法、种种行门,所以是阿弥陀佛“正选定之业”;从我们来讲,我们只要称名念佛,就是随顺、契应了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就决定能够往生,所以就我们来讲是“正决定之业”。

一心专念

    接下来这段文的解释,请再看这本书:

“正定业”之文解释:
“一心”即是本愿之“三信”。
“专念”即是本愿之“十念”。

    “一心专念”是就第十八愿来解释的,第十八愿说:

设我得佛,十方众生,至心信乐,欲生我国,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觉。

    “至心、信乐,欲生我国”是“三信”,也可以解释为“三心”。当然我们的心只有一心,没有所谓三心二意的,只是开展来讲是三心,浓缩来讲就是信顺弥陀救度、愿生弥陀净土的这个心。

    “十念”不只是念十声而已,是“乃至十念”── 乃至一辈子的念佛,乃至临终才遇到这个法门,而十念、五念、一念,也必定能够往生;因此,“乃至十念”,就是专念的意思。

    “一心专念”,也有另一种简明扼要的涵意,所谓“一心”就不是二心,不是二心当然就是“专心”,所以一心就是“专”的意思,一心就等于是下面专念的“专”的形容动词,所以一心就是专念的意思。

弥陀名号

“弥陀名号”就三信而言是“所闻所信”,就十念而言是“所称所念”。亦即信者信弥陀本愿,行者行弥陀名号。

    也就是说“南无阿弥陀佛”一句六字万德洪名,是我们所要听闻、了解、信受的。《阿弥陀经》说:

闻说阿弥陀佛,执持名号。

    如果不通过闻说阿弥陀佛,就不晓得要执持名号,也不晓得这一句名号的伟大来执持。《无量寿经》也说:

诸有众生,闻其名号,信心欢喜,乃至一念。

    所以,这一句名号是我们所闻所信,其实这一句名号也是救度我们的主人公,也是我们的救主,是以现代的语言来讲是救主,经典的语言是说“救世之法王”,阿弥陀佛是救度世间一切众生的法王,以现代的语言来讲就是救世主。“十念”当然就是我们能信、能念佛。

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念念不舍

    请再看这本书:

“行住坐卧,不问时节久近”的“不问”二字贯通前后,故不问行住坐卧即是不问时处诸缘,不问时节久近即是不论时间长短;亦即不论时处诸缘之时间长短,都可念佛,都应念佛,一心专念,念念不舍弥陀佛名,故下文言:“念念不舍”。此“不问时节久近”即是本愿文所言“乃至十念”的“乃至”之意。“乃至十念”之意即是以“乃至临终十念一念亦得往生”之理建立信心,故本愿文言“乃至十念”,成就文言“乃至一念”;临终十念一念亦得往生,则何人不得往生!是故一生念佛,更必往生。

    所以,即是以临终乃至十念、一念都能够往生,来建立我们对念佛就必定往生的信心。看了这段文,大家能理解吗?意思就是说,我们不论行住坐卧 ── 就是不论时处诸缘,不管走到哪里,是坐还是站,在什么地方,做什么事情,都可以念佛。不管你当下“行”多久就念多久、“站”多久就念多久、“坐”多久就念多久,“卧”多久也念多久,所以说不问时节久近,你都念佛。也就是,二六时中都念佛,把念佛带入我们日常生活当中,念佛成为我们的生命 ── 那这样可能吗?是可能的!只要我们在动脑筋时就动脑筋,跟人家谈话就跟人家谈话,事情过了,就回复到“南无阿弥陀佛!南无阿弥陀佛!”就可能。因为我们都有“念”,不念佛就一定念杂念;不念佛就是念烦恼;不念佛就是念业障,就是在念业,只是把这个“念”转过来而已,它本身不必费其他功夫,但是需要养成习惯。

    我们在这里共修,可以说身心性命都非常感动的来念这句佛号,但是不可能二六时中都能够这样大声的念,那其他时间怎么办呢?可以动动嘴唇,不时的动动我们的嘴巴,这叫做“金刚念”。要我们出声念,不能持久;要我们默念,更不能持久,因为凡夫之心的习惯,自然地都在念业障、妄想、杂念、烦恼;但如果动动嘴巴,就容易做得到了。因为动动嘴巴金刚念没有大声念那么累,同时口业能引起心业;经典说,“心若无力,以口来扶”。所以我们就是动动嘴巴,何况这句佛号本身就是阿弥陀佛的生命,这句佛号本身就是光明,那我们动嘴巴念这句佛号,阿弥陀佛的本身就在我们的口中出出入入,阿弥陀佛的光明就在我们的口中放光,在我们的身上灿烂。这不管是你知道或不知道,或特别要求不要求,这是天性自然的,好像吃饭一定饱,你不懂得吃饭会饱的原理,也不相信,可是你吃下去你就自然感觉会饱。

机相策励与法德不断

    有关“念念不舍”,我们再来看101页第六行:

“念念不舍”有二义,即“机相策励”与“法德不断”。“念念”二字就弥陀而言是光明刹那刹那摄取念佛众生,就众生而言是念而又念。信本愿救度之人,直至临终,一心专念,念念不舍弥陀佛名,非必刹那刹那称名,而是尽身心所能,想到就念,出口便念。古德谓之“既归佛愿,机法一体,自有不行而行之理,故言不舍。”这是弥陀所选定,众生信顺之,往生便已决定,故言“顺彼佛愿故”。

    “念念不舍”有“机相策励”与“法德不断”两种意义。从“法德不断”来讲,我们既然归顺弥陀的本愿,晓得八万四千法门都不能救度我们,我们都修不起、行不来,只有地狱这一条路;能够让我们离开地狱之火的燃烧,现生脱离六道轮回、往生成佛的法门,就只有这句名号“南无阿弥陀佛”。所以,自自然然的不假勉强自己,就会常常去念佛,因为后退无路,即使有十八般武艺,在这里也无用武之地,前面仅有的一条路,就是念佛法门,所以不必犹豫、不必顾虑,自自然然就是念佛。就如同本来好像有很多钱,一检查起来这张是假钞,那张也是假钞,通通是假钞,就只有这一张才是真钞,那自自然然就会使用这张真钞 ── 只有阿弥陀佛能够救我们,所以你自自然然就会去称念这句名号。生死心越恳切,念佛就会殷重,这是“法德不断”。

    至于“机相策励”,因为我们众生都是好逸恶劳,常会懈怠,有时间不大想要念佛,都会想来看看报纸杂志、看看电视、听听音乐,或者是打打电话跟亲友闲聊,或者到哪里逛逛。这个时候我们就要策励自己,如法然上人所说:

倦念佛者失无量宝,勇念佛者开无边悟。

    这样想就会很惭愧地来鞭策自己:我一天有四个钟头,那么四个钟头能够念多少佛号?百分之八十就好,就来规定念那百分之八十的佛号;如果不规定自己,这四个钟头就会不知不觉地就晃过去了,这就是“机相策励”。

    “机相策励”是指自己对自己的鞭策 ── 鞭策自己到底是自力还是他力呢?完全是他力。因为晓得念佛就必定往生,在念佛之外,你不是以其他的功行,或者是其他的善事来回向;即使做其他的善事,也不是用来回向的,是晓得念佛就是随顺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是“正定之业”,是以那种心情去念,所以“机相策励”本身不是自力。

融化诸行归于专称佛名

    接著请看下文:

又“一心专念弥陀名号”,在此更特别用“专”之一字,有融化读诵、礼拜等诸行归于专称佛名之意。

    五种正行,其他是助行,只有称名念佛是“正定业”,我们通过读诵就晓得执持名号必定往生,所以读诵是执持名号的前方便、预备教育,通过读诵自然就会称名,而不会一直读诵,因为读诵是前方便。

    观想也是一样,极乐世界那么地庄严,没有生死轮回,但受诸乐,无有众苦,是个平安喜乐的地方,必须往生,而往生的方法就是念佛,所以愿生极乐之后就会回归来称名念佛。

    阿弥陀佛是应该五体投地的来顶礼膜拜的,以前自己顶礼膜拜是用来消自己的业障,哪晓得即使从出生一直顶礼膜拜到一百岁所消的业障,也只不过是大海中的一滴水;只要能够往生极乐世界,旷劫以来生生世世的业障,当下都完全消除,这时候就晓得,只有称名是往生的决定之业,只有称名才真正地能够消除生生世世的罪业,所以就融化礼拜而进入念佛了,也就是礼拜的功德、功能也都在念佛当中,赞叹供养也是一样。

    接下来请再看下文:

“是名正定之业”是显示专称佛名正是往生决定之业。

“顺彼佛愿故”是显示专称名号是相应于阿弥陀佛之第十八愿。

以这几点来看,大师之意不在前三后一之行立信,是就第四之称名一行立信,故名就行立信。

此段文之初“就行立信者”之句,这是标目,标目在于指出本文的旨归,而其旨归正是在于顺彼佛愿之正定业的称名一行,因此就行立信的“行”是指“称名一行”,并非指五正行。

助业是指引向正定业之方便

    我们先谈到这里就好。我们再来看讲稿:

“助业”即是其余四种正行,大师云:
若依礼诵等,即名为“助业”。

    “助业”并不是说称名念佛的功德还不足以往生,必需要有助业来补助,不是这样的;所以这里的“助”不是补助的意思,而是一种指引,指出行者向正定业的方向,使行者能够依这个指引、依这个方向,而去直取正定业 ── 专称这一句名号。如果不晓得、不了解正定业的道理,当然就需要助业,经过读诵、想像,然后归入称名;如果已经知道了正定业,就直取正定业,直接念佛,助业就可以搁置。这譬如什么呢?譬如从高雄开车到台北,最直、最快速、最轻松的就是走高速公路── 当然高速公路还有危险性,可是阿弥陀佛这一句名号是没有障碍,不会有任何危险、魔障的。高速公路就好像正定业,上高速公路的引道就好像助业,依这条引道就能够上高速公路,如果没有依这条引道,那还在其他的乡村道路里面,就不可能在高速公路上。这是一种譬喻,所谓方便跟真实,助业还算是方便、前方便、预备教育,目的在于真实的正定业。参考左边的表格:

       

称名念佛是弥陀本愿之行

    接下来:

何故五种正行之中,独以称名念佛为正定业乎?大师解释说:「顺彼佛愿故」。亦即「称名念佛是弥陀本愿之行」,余行非本愿之行;故但称佛名,即是乘佛愿力,必得往生。

    称名念佛为什么是正定业呢?只有一个原因,就是顺阿弥陀佛的第十八愿,所以我们这个法门就叫做「本愿法门」,我们的念佛就是「本愿称名」,除了称念南无阿弥陀佛以外的就通通不是正定业,通通不是本愿之行。

五杂行

       接下来请看内容:

大师又说:

除此正助二行以外,自余诸善,悉名杂行。

亦即五正行之外的所有修行,都名之为「杂行」。

2.五杂行
「杂行」即是杂多之行,即一般菩萨所修之六度波罗蜜及其余一切诸善万行。若论杂行,其数无量,不遑具述。若与五正行比对,则有「五杂行」。

    也就是杂行很多很多算不完,但是如果跟前面所讲的五种正行来比对的话,最起码就是有五种杂行:

       

       

就「读诵杂行」来讲,为了往生极乐世界,我们读诵当然就只有读诵净土三经,为了往生极乐世界而读诵净土三经以外的其它经典,包含大乘经典、小乘经典,甚至密宗所有经典,都算是读诵杂行。我们最常读的《心经》、《金刚经》、《普门品》、《地藏经》,这个算不算读诵杂行呢?当然就是读诵杂行。为了往生极乐世界,跟极乐世界有关的经典最纯的就是净土三经,你为了往生极乐世界去诵《心经》、《普门品》、《地藏经》、《金刚经》,那岂不是杂行了?因为这些经典并不在于解说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可说跟阿弥陀佛与极乐世界没有关系。

    当然,如果不是为了往生极乐界来读这一些经典,那就不算杂行,你是为了了解而去读,就是所谓「行有余力」。当我们的这个法门都已经专精,然后想要去了解有关《心经》、《金刚经》般若系统的道理,或者是想了解观世音菩萨的功行、《地藏经》所讲的因果报应、地狱种种情形,为了了解,可以去看去读。了解之后就不必常常去看去读,除非是布教人员,为了知己知彼,那就不得不除了自宗法门的要精通,其它各宗法门的也要去涉猎。就一般人来讲就不必这样,为什么?因为念佛都没有时间了,哪有时间再去读诵其它的经典呢?读诵《心经》、《普门品》时间是比较短,读诵《地藏经》,大概就要一个半钟头,你那一个半钟头不去念佛,却在诵地藏经,可见就不晓得正行跟杂行,不晓得什么是往生的因。这是就读诵来讲。

    就「观想杂行」来讲,为了往生极乐世界,你若观想,就应该观想极乐世界的庄严,除了极乐世界的庄严以外,你去观想是为了什么?那就有问题了。所以除了极乐世界庄严之外,不管是大乘的是小乘的,是显教的是密教的,事观理观,都是属于杂行,不是往生的正因。所谓「诸法皆空观」也好,或者是天台宗的「一心三观」也好,或者是密宗所讲的「阿字观」,或是其它种种观,都是观想杂行,这都是不该修的。当然如果不是以这些修行回向往生,就无所谓杂行不杂行,可是不为了往生,我们离开念佛而来观想这些又是为了什么,那岂不是有问题了?

    就「礼拜杂行」来讲,我们礼拜只有礼拜南无阿弥陀佛,祂是我们唯一的本尊,其它诸佛菩萨都不是我们的本尊,那可不可以礼拜?可以礼拜,我们不是专门的常常去礼拜这些佛菩萨,而且礼拜的心情跟礼拜阿弥陀佛的心情是不一样的。我们礼拜阿弥陀佛是一种归命的,身心性命的归投、依靠弥陀的救度,所以对阿弥陀佛是感恩戴德这样的礼拜;对其他诸佛菩萨的礼拜心情就不一样了,那这样是不是对其他诸佛菩萨的不敬呢?其实不是,反而是「顺佛教故」──随顺诸佛的教导。因为《阿弥陀经》里面十方诸佛,都现身异口同声来主动的、欢喜的为我们十方众生证明,证明释迦牟尼佛所说的「执持名号必定往生」,要我们来信受,所以我们只要都专称这一句名号,自自然然就是对十方诸佛的孝敬。所以我们不管念也好,拜也好,赞叹供养也好,观想忆念也好,都归入到南无阿弥陀佛一佛,何况只要念南无阿弥陀佛一佛,不但随顺诸佛,而且十方诸佛主动的、欢喜的来护念我们。只要往生极乐世界,就能够到十方诸佛土去供养十方诸佛,因此,我们礼拜,就只有礼拜南无阿弥陀佛。如果为了往生极乐世界,去礼拜其它诸佛菩萨,很明显的就是杂行了。那我们到其它的道场去,其它的道场所供奉的,如果不是阿弥陀佛,可是我们到了那个道场,理所当然就要顶礼三拜,那算不算杂行呢?那个不算,因为理所当然就是要向佛表达恭敬的嘛!但是心情是不一样的呀!当然在这当中也有感恩,我们对十方诸佛菩萨乃至一切众生都感恩,因为今天能够促成我们生而为人,闻到佛法进入本愿,都是十方诸佛菩萨的慈悲引导,都是这个世间的顺境、逆境来促成我们的──不是顺的增上缘就是逆的增上缘,所以我们凡事就是感恩。

    「称名杂行」就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去称念其它诸佛菩萨,以及其它的种种密宗咒语,这都是杂行,都不能往生的。「赞叹供养杂行」也是一样。

净土门的菩提心就是愿生极乐之心

    接下来请看第3页:

    此外,举凡布施、持戒等,并圣道门所重视之菩提心,皆属杂行,亦即五种正行以外之一切诸善万行,不问大乘小乘,为求现世证悟,或求现世利益,如是等等所修之一切行,皆名杂行。

    如果论菩提心,凡是学佛的人,不管圣道门、净土门,都必须要发菩提心,因为学佛就是为了成佛,发菩提心就是成佛的发心。就圣道门来讲,他不是靠阿弥陀佛的救度,往生极乐世界去成佛,圣道门是在这个娑婆世界生生世世行菩萨道,生而为人就是学佛行六度万行,即使出生在畜生道,也是在行布施、菩提心这一些六度万行,那么这到底是困难还是容易呢?是非常困难的。因为第一点,必须要维持生生世世都不失去这菩提心,这菩提心的显现,就是菩萨行。那菩萨行的显现是什么呢?你如果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人家要你的房子,你的房子要奉献出去,不奉献出去就不是在发菩提心行菩萨道。人家要你的眼睛,你的眼睛要布施;人家要你的肝脏,你的肝脏要布施;要你的肾脏,肾脏要布施;要你的太太、你的先生都要布施;要你的儿女也要布施;要你的财产、要你的王位都要布施出去,所谓难忍能忍、难行能行、难舍能舍。这样一生一生累积三大阿僧祇劫,所谓「三祇修福慧,百劫种相好」,这就是圣道门的菩提心。这种难行道我们做不来,如果以圣道门的菩提心来求往生极乐世界,是属于杂行。

    净土门的菩提心是什么呢?愿生极乐世界之心就是菩提心。因为不怕我们不会成佛,只怕我们不往生,往生极乐世界必定成佛;不怕成佛不会说法度众生,一旦成佛,说法度众,那是很自然的,因为拥有了佛的无缘大慈、同体大悲,自自然然的就会到十方世界去分身千百亿、广度诸众生。谚语说:「不是真龙不入海」,泥龙怎能入海呢?只有真龙才能够入海,神龙一滴水就能够遍洒天下;所以我们如果不能够到极乐世界,在这一辈子说要发菩提心行菩萨道,那是不可能的。人家对妳的先生抛媚眼,妳就睡不着觉;人家对你的太太有意思,自己就开始提防了。

舍杂行归正行,舍助业专定业

    有关这一方面进一步的解释,请看这本书第95页:

本来五种杂行也好,六度万行也好,都不是坏事,都是佛教中的修行,大师称为诸善;只是从行业的性质来讲,杂行是属于圣道门、难行道、自力,亦即是此土入圣的行业;而正行是属于净土门、易行道、他力,亦即是彼土得证的行业。此二者的性质、利益完全不同,大师为了详细区分之,故作此二行之判;并举出「二行得失」,有褒贬废立之意,亦即褒正行贬杂行,而劝导实践正行、舍弃杂行。

    所以杂行并不是不好,在圣道门来讲,没有杂行是不能成佛的;可是来到了净土门,净土门往生的正因就是称名,其它不是。所以就要舍杂行的观念而进入正行。

    请再看下面:

此「正杂二行」之判是净土门的判释,杂行以圣道门而言不名为杂,然而来到净土门,因为不是纯粹弥陀极乐之行业,必须回向方能往生,若不回向便不能往生,故名为杂。犹如直达车,到站即是目的地;若非直达车,便须到处转车,回转趣向于目的地,否则永难到达。凡与弥陀无关的行业,即使专修一行,亦名为杂,仍须回向方能往生。

    这一段就是说,往生之行除了弥陀这一句名号,其它种种的法门,你即使专修其中的一个,也是「杂」。「杂」,就必须回向,不回向就不能往生,它就有这个风险性的不同。

    接下来请再看:

原来是修圣道门的人,想在此土入圣证果,因此以六度万行为其因行;然而毕竟自觉烦恼强业障重,以自己之力无法圆满六度万行诸波罗蜜,无法在此土证果,因而发愿求生极乐净土,而以其所修功德作为回向。若一改其圣道门行业,舍杂行归正行,舍杂修入专修,则不用回向,因为是纯粹极乐之行体故;而杂行非纯极乐之行,是广通于人、天、三乘及十方净土,随其业因而感果;因既千差,故果亦万别,若不回向便不能感极乐之果,故谓之杂。然而虽可回向,也只在报土中之方便化土,不能直入报土,因为不是弥陀本愿真实行,乃是凡夫杂毒之善、虚假之行;且不一心专念弥陀名号,不蒙弥陀光明摄护。

同类助业与异类助业

    这个我们先看到这里。请再看104页,从第二行开始:

以上大师分辨「杂行、正行、助业、定业」,而劝导不问行住坐卧的称名,有舍杂归正,舍助专定的废立之意。

前面曾谈到「五种杂行」都不是坏事,都是佛教中的修行;只是既然要了脱生死,往生极乐,却不一心信顺弥陀的救度,而去依靠阿弥陀佛以外的诸佛菩萨等其它法门,不知此等对往生来讲都是无力的,不能往生的,力量全在弥陀一佛。由于迷而不知,其心其行皆杂,故言「杂行」,劝应舍弃。

当然读诵龙树、天亲、昙鸾、道绰、善导等净土五祖正确解释净土三经的论释,不算是读诵杂行;又阅览有关因果的经论,有助于机的深信,也不算读诵杂行。

    这一点就比较微细了,本来读诵正行的内容是净土三经,此外就是杂行,为什么这里读诵有关因果的经论,不算读诵杂行呢?因为它是要帮助我们深信因果、深信轮回,然后进一步依净土经典所讲的来离开轮回往生极乐世界,为了这一点来讲才算是助业,算是正行。如果不是为了这一点,那就不算是正行了。助业中,除了这五种正行的助业是「同类助业」以外,还有「异类助业」。也就是说,与阿弥陀佛极乐世界本来无关,可是却有助于我们相信弥陀的救度的助业,叫做异类助业;异类就是不同,虽不是净土三经,可是却能够达到跟净土三经一样效果的,也是助业,只是它是异类助业。

善不可舍,应舍乃是自力之心

    请再看文:

至于「诸善万行」(六度万行),以勤修此等诸善,以为但有此善必能救度自己,必能往生极乐,仰仗修善之力,这种心态便是自力之心;以这种自力心所作的诸善便是杂行。当然行为是善的,应该众善奉行,但自力心是不好的,大师贬之,嫌为杂行,要人舍弃。这绝非舍弃行善,善不可舍,所应舍的乃是自力之心。当自力心舍掉之时,则一切所谓的杂行之诸善便完全转变为报谢广大佛恩之行。

    各种善行,比如孝顺父母──所谓百善孝为先,是理所当然的;奉侍师长、三纲五常、四维八德,这一些人世间的伦理道德,我们理所当然应该去做。那么做这些善行到底算是自力还是他力?算是正行还是杂行呢?其实本来不算自力他力,也不算正行杂行;但如果把它们做为回向往生之行,那么就是自力,就是杂行了。因为这显示,我们的心中还隐隐认为,往生极乐世界,单单称名念佛还不够,还必须要假借这些善行,那这样就是杂行,就是自力。如果不用来回向,那就不是正行杂行,就无所谓自力他力,因为它们跟往生行就没有关系,只是我们人世间理所当然应该去做到的责任义务!

    所以上师强调「在履行责任义务当中修行」,我们就在履行责任义务当中念佛;履行责任义务不背称名念佛,称名念佛不背履行责任义务。何况现在是所谓人心不古、世风日下的时代,我们实践人世间的伦理道德,不但可以淑世利人、净化社会,也能净化我们的身心,所以它本身跟念佛来讲并不冲突。

助正兼修仍存自力心

       请再看下一段文:

至于「杂修」即是助正兼修,这当然是心向阿弥陀佛一佛的行业;然而以为勤修此五正行之故才能往生,不知助业是方便,唯有正定业才是真实,才是往生因种,因而依靠自己所修五正行之力,这便是自力心;以这自力心所修的五正行名为「杂修」。当然所修的是正行,行此正行方知本愿之旨,然而仍存自力,大师贬为杂修,劝人舍弃;这绝非舍弃五正行,而是舍弃自力心。当自力心舍掉之时,则从来被贬为杂修的助正兼行便完全转变为报谢广大佛恩之行。

       从这一点来讲,就是比较微细了,那么这个可以看我们讲稿第四页最后一个表格:

         

这个表格,有「大判门」跟「细判门」。从大判门来讲,往生行有专修跟杂修,专修就是五种正行,五正行以外的通通是杂修,也就是杂行。从细判门来讲,只有称名念佛正定业是专修;「助正兼行」,是说五种正行通通去做,想依靠自己所修五正行之力用来回向,这样也是杂修;「正杂兼行」,正行跟杂行一起去修,也是杂修;甚至呢,所谓「专名祈现」,就是说专称念这一句名号没有错,可是不是为了往生极乐世界,而是为了祈求现世福利,或是祈求来世再生而为人,甚至做为高僧一闻千悟广度众生,这都是属于杂修的范围。以上有从大的范围和更微细的范围来分辨,从大的范围来讲,五种正行可算是专修;从更微细的范围来讲,只有正定业才是专修。以我们来讲,当然要完全融化其它助业于称名念佛的正定业。

       讲到这里已经是十点钟,我们今晚就讲到这里。

       南无阿弥陀佛!

(二○○四.五.十六)


{返回 慧净法师 文集}
{返回网页版}
{返回首页}

上一篇: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正行与杂行(四)
下一篇:慧净法师讲演集二 正行与杂行(二)
 略谈三皈依(皈依三宝)
 学习宗风(一)
 净土宗之特色
 死后会如何
 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香港净土宗「慧莲净苑」落成法语
 临终三随
 《大经》第十七、十八愿成就文及流通文略解
 世间虚假 唯佛 独真
 法然上人释「第二十愿」的属性
 慧净法师讲演集一 「第十八愿」略解
全文 标题
 
【佛教文章随机阅读】
 23.云何名形残?[栏目:大智度论·四百问答]
 附录 四十二章经[栏目:四十二章经讲记]
 慧灯之光七 四依法(二)[栏目:慈诚罗珠堪布]
 突破个人中心主义 5[栏目:学修笔记·学诚法师]
 如果我们用修持佛法后得到的神通来吸引他人信佛,是否正确?[栏目:太桥旦曾堪布]
 显密两教定义之刍议[栏目:海云继梦法师文集·密法]
 答徐恒志问(二则)[栏目:太虚法师]
 打坐能不能看见什么东西?[栏目:四龙吞珠仁波切]
 向烦恼宣战[栏目:达真堪布]
 平平:邪淫忏悔——婚外情真的会让人享受和快乐一时,痛苦与内疚一辈子[栏目:戒邪淫·悔过励志篇]


{返回首页}

△TOP

- 手机版 -
[无量香光·显密文库·佛教文集]
教育、非赢利、公益性的佛教文化传播
白玛若拙佛教文化传播工作室制作
www.goodweb.net.cn Copyrights reserved
(2003-2015)
站长信箱:yjp990@163.com